第四部分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_第1頁
第四部分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_第2頁
第四部分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部分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1.下列物質中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A煤炭 B.水泥 C.鋼材 D.蔗糖2. 下列物質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土地 B.水 C.魚 D.金礦3. 下列資源中,具用地帶性分布特點的是( ) A.水力資源 B.森林資源 C.煤炭資源 D.鐵礦資源 4.下列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A.斬伐養長,不失其時 B.竭澤而漁,焚藪而田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賦5.下圖中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村落b林地c耕地 a林地b果園c耕地a耕地b林地c村落 a林地b村落c耕地 A B C D “牧童經濟”是一個生動的比喻, 使人們想起牧童在放牧時,只顧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壞。它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KE博爾丁提出的一種現有的對自然界進行掠奪、破壞式的經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地球當成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并且進行無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態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同時,造成廢物大量積累,使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根據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回答6-8題。6. 下列惡果不是由“牧童經濟”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氣污染 C破壞性地震 D溫室效應7. 下列經濟模式不屬于“牧童經濟”的是( )A刀耕火種,毀林開荒B南水北調,發展生產C圍湖造田,開墾荒地 D發展工業,不管排放8. 下列關于“牧童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產物,而發達國家不會產生 B是低投入、高產出效益的模式 C體現了傳統發展模式的優點 D體現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尖銳矛盾9. 讀右圖,與陰影部分含義相符的一項是( )A核能 B地熱能 C水能 D風能10. 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復雜多樣 B南北溫差大 C冬季風的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 D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11. 有關氣象災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B短時間的大暴雨,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C冬季的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是造成我國農田受災面積最大的一種氣象災害12. 下列有關地質災害關聯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某地發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與地震有關 B一種原發性的地質災害往往誘發其他災害C人類活動不會誘發地質災害 D某地土地荒漠化,可能與降雨有關13. 在夏季風勢力強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國東部地區( )A北旱南澇 B北澇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澇 14. 主要由外力作用引發的地質災害是( )A地震和滑坡 B火山和泥石流 C火山和滑坡 D滑坡和泥石流15. 下列屬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 A修建分洪區 B洪泛區土地管理 C實行防洪保險 D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16. 人們通過植樹造林可以預防或減少的地質災害是( )A地震 B火山爆發 C泥石流 D暴雨洪澇17. 對臺風、暴雨洪澇的最主要的監測手段是( )A氣象臺的人工監測 B利用氣象雷達 C利用探測氣球 D利用氣象衛星18. 據歷史資料記載,黃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據此推斷,當時的氣候狀況可能是( )A 氣溫比現在低,降水比現在多 B 氣溫比現在高,降水比現在少 C 氣溫比現在低,降水比現在少 D 氣溫比現在高,降水比現在多19. 二氧化碳被稱為“溫室氣體”,是因為( )A 吸收太陽輻射時,使大氣增溫 B 破壞臭氧層,使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C 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 D 通過光化學反應向大氣釋放熱能20.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產受到直接威脅,對此最為擔心的國家是( ) A中國 B印度 C印度尼西亞 D南非下圖為圖瓦盧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2123題。21. 海風吹起的波浪對海岸有侵蝕作用,根據圖中地理坐標判斷圖瓦盧35月的盛行風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22. 2001年11月5日圖瓦盧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敗,2002年舉國移民新西蘭。下列敘述正確的事( )A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脹是引起圖瓦盧成為環境難民的最主要原因B地面下沉是導致圖瓦盧舉國搬遷的重要原因C大面積的酸雨 D南極臭氧層空洞的影響23. 為避免第二個圖瓦盧的出現,發達國家應該( )A綠色消費 B減緩工業化進程 C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D減免發展中國家債務當今,全球有變暖的趨勢,一些科學家預測:“21世紀末將沒有冬天”。據此完成2427題。24. 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是( )SO2、NO2排放 CO2排放 水土流失 酸雨 化石燃料大量燃燒 森林遭破壞A B C D25.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B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利用效率C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D全球大量削減工業生產26. 人類在20世紀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了20。怎樣消除地球的“溫室”現象,保護好人類的家園。下列設想,你認為不可信的是( )A制作一個太空“窗簾”安置在日地之間 B把“溫室氣體”液化輸入深海巖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來吸收“溫室氣體” D人工降雨27. 全球變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緯度溫帶地區變得濕潤C高緯地區比原來降水更少 D從全球看,利大于弊28. 下列對我國部分資源分布的分析正確的是( )我國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鐵礦和煤 北方平原多、熱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熱量多、水分多 西北干旱、多風沙、光照少;西南濕潤、緯度低、光照強 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草場資源和太陽能豐富A B C D 29. 下列做法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是( )將能種植糧食的林地、草原都開墾為耕地 積極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澆灌技術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產田 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擴大耕地面積A B C D 30. 泥石流經常發生在( )A黃河三角洲 B川、滇、黔山區 C黃土高原 D天山山麓31. 下列人類活動中,符合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是( )荷蘭圍海造陸,全國1/5的土地是從海洋中得來的 排干三江平原的大面積沼澤,變“北大荒”為“北大倉” 我國解放后治理淮河、海河的大中型水利工程 加拿大大規模開墾五大湖以北的草原,生產小麥,增加出口A B C D 32. 針對滑坡、泥石流這種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是( )A植樹造林 B開墾梯田 C加強城市建設 D減少降水33. 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對世界沿海地帶造成的影響不正確的是( )A海岸侵蝕加強 B土地鹽堿化加劇 C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 D高緯度降水減少34. 為了緩解全球氣候變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發展煤炭氣化、液化技術,提高利用率 發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減少CO2排放 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A B C D 35. 寒潮對農作物影響最大的季節是(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36.從氣候和農業生產兩方面考慮,我們春旱最嚴重的地區是( )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江淮地區 D華北地區37.下列哪些活動會加強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大量的SO2氣體被排入大氣 在平原地區大力發展種植業為了開墾耕地,馬來群島和亞馬孫平原上的居民不斷砍伐森林D大力發展水電事業第四部分 從人地關系看資源與環境參考答案1.A 2.D 3.B 4.A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