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復習——物態變化.doc_第1頁
初三物理知識點復習——物態變化.doc_第2頁
初三物理知識點復習——物態變化.doc_第3頁
初三物理知識點復習——物態變化.doc_第4頁
初三物理知識點復習——物態變化.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態變化【考綱要求】1、知道常見溫度值;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溫度的測量2、理解物態變化過程的實驗探究3、認知物態變化的實際應用【知識結構】測量溫度計的原理:_溫度計正確的使用方法:1、測量時應將_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_或_。2、記錄時應待溫度計的示數_后讀數,讀數時,_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視線必須與液柱的上表面_。3、使用體溫計測溫前要_。 溫度計溫度計的種類:_物態變化汽化和液化汽化的兩種形式:_ 狀態變化汽化:_液化:_ 汽化熔化和凝固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_ 狀態變化熔化:_凝固:_和液化升華和凝華狀態變化舉例:升華:;凝華:。升華:_凝華:_【中考考點】 因這一章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以中考主要集中在選擇或填空、探究中。考點主要內容為:能說出生活環境中的常見的溫度值、判斷物態變化、知道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熱、放熱情況、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凝固的區別、晶體熔化實驗、熔化、凝固的條件、不同物體沸點不同、沸騰的條件、“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沸點受氣壓的影響、影響蒸發的因素【知識梳理】一、溫度計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攝氏溫度:溫度計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攝氏溫度。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工具。原理: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常用溫度計種類:A.實驗用溫度計:量程一般為-2011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水銀或酒B.寒暑表:量程一般為-305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煤油或酒精。C.體溫計:量程為3542,分度值為0.1 ,所裝液體為水銀。結構特點: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縮口處的水銀斷開,直玻璃管內的水銀不會退回玻璃泡內,這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仍然表示人體的溫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應當把體溫計中的水銀甩下去(其他溫度計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鏡原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侯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繼續留在液體可,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利用標準點法求正確溫度對刻度模糊的溫度計和刻度不標準的溫度計,根據它們的讀數或水銀柱的變化來確定正確的溫度比較困難,可采用標準點法來確定正確的溫度。其步驟為:A.確定標準點及其對應的兩個實際溫度;B.寫出兩標準點之間的格數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C.寫出待求點與其中一個標準點之間的格數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待求溫度與一個實際溫度的變化;D.利用溫度變化與格數變化或長度變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據題意求解。二、熔化和凝固(一)熔化1、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2、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常見的晶體: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萘、各種金屬。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常見的非晶體:松香、玻璃、蜂蠟、瀝青等。3、晶體的熔化: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熔點。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晶體熔化的特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4、非晶體的熔化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沒有一定的溫度,溫度會一直升高。非晶體熔化的特點:吸熱,先變軟,然后逐漸變稀成液態,溫度不斷長升高,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二)凝固1、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2、凝固點:液態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3、液態晶體的凝固:液態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就是它的凝固點。4、非晶體的凝固: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沒有一定的凝固點,溫度會一直降低。(三)物體在熔過程中要吸熱,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熔化和凝固互為逆過程。(四)溫度為熔點的物質既可能是固態、液態,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狀態。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沸騰:A.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B.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同一種液體的沸點還與上方的氣壓有關系。C.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需要繼續吸熱。D.液體沸騰時吸熱溫度持在沸點不變。蒸發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B.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C.蒸發的特點: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只發生在液體表面;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吸熱。D.蒸發致冷:是指液體蒸發時要從周圍或自身吸收熱量,從而使周圍物體或自身溫度下降。蒸發和沸騰的異同異同點蒸發沸騰不同點發生部位溫度條件劇烈程度影響因素供熱快慢溫度變化降溫致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相同點汽化吸熱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氣體液化時要放熱。常見的液化:霧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圍的“白氣”;冷飲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氫”和助推劑“氧”都是通過加壓的方法變成液態氫和氧的。3、電冰箱是根據液體蒸發吸熱,氣體壓縮體積液化放熱的原理制成的。四、升華和凝華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熱,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華吸熱來得到低溫。常見的升華現象:樟腦丸先變小最后不見了;寒冷的冬天,積雪沒有熔化卻越來越少,最后不見了;用久的燈絲變細。2、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在凝華過程中要放熱。常見的凝華現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燈泡變黑;冰棒上的“白粉”。五、解釋物態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1、解答問題的一般步驟:A.識別問題給出的初狀態與末狀態;B.根據有關的概念或規律尋找與其有關的物態變化過程;C.得出結論。2、不要以錯誤的主觀感覺作為判斷依據,人們的一些主觀感覺并不正確。【典例詳解】例1、 在某一溫度計的管子上刻有150格均勻的標度.在1標準大氣壓下,當溫度計的玻璃泡進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位置在40刻度處;當玻璃泡進入沸水中時,水銀柱的位置在90刻度處.當水銀柱上升到100刻度處時,應相當于多少攝氏度?相當于熱力學溫度多少度? 分析與解答:攝氏溫標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度,由此可見,題中所說的40刻度處就是0,90刻度處就是指100.從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實際溫度是:2. 當水銀柱上升到100刻度處時,共占有的等份數是:1004060.所以100刻度處的實際溫度是: 260120. 由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式:Tt273k可得120相當于熱力學溫度: T(120273)k393k. 即,該溫度計100刻度處相當于120,相當于393k.例2、如圖1所示 是萘的熔化圖象.圖 1 (1)AB段萘是_狀態,處于_過程. (2)BC段萘是_狀態,處于_過程. 在這過程中,_熱量,溫度_. (3)CD段,萘是_狀態,它_熱量,溫度_. 分析與解答:萘是晶體,它在AB段時是固態,吸收熱量,溫度由70上升到80;在第4分鐘時(即開始達到80)開始熔化,在這階段中,雖然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到第9分鐘熔化結束.這一階段即用BC表示;最后的CD段則是處于液態,繼續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答案:(1)固態 吸熱升溫 (2)固液共存 熔化 吸收 不變 (3)液態 吸收 升高 例3、當水壺里的水被燒開以后,在壺蓋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可以看到“白氣”,而緊靠小孔的地方卻看不到.為什么? 分析與解答:這個現象應以液化現象的特點去進行分析. “白氣”是水蒸氣溫度降低,液化凝結成的霧狀小水珠。而水蒸氣是無色透明氣體,是看不見的,當水壺里的水被燒開以后,會產生大量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這些看不見的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外界溫度較低的空氣時,與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放出熱量,液化成許多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便是我們所看到的所謂“白氣”.而緊靠壺蓋處由于溫度較高,水蒸氣不能放熱液化.所以看不到“白氣”.例4、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如圖,是某同學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初溫的操作圖。A是操作過程,B是讀數過程,C是讀取的溫度。 A圖中操作的錯誤是: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B圖讀數中的錯誤是: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沒有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 若操作正確無誤,根據C圖可知此時燒杯中水實際溫度是 30 OC(2)該同學在做實驗時,見圖,發現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請你幫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寫出兩種即可)第一種可原因: 第二種可原因: 解析:本題(1)主要考查學生對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及讀數的掌握。在使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時,應注意溫度計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溫度計的液泡要全部浸沒在所測液體中,這樣測量的溫度才是液體的溫度,在讀數時,需要等到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且讀數時溫度計不能拿出被測液體,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凹液面相平,這是使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的規則,牢記這幾項,這個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本題(2)主要考查了影響液體沸騰的一些因素,根據生活經驗,我們不難想到,水多時比水少時水開得慢,水溫低時比水溫高時水開得慢,在用酒精燈加熱時,外焰和內焰的溫度是不同的,因此還要考慮到可能沒有用外焰加熱等等。答案:(1)溫度計碰到燒杯底部 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30 (2)水太多 水的初溫較低 沒有用外焰加熱【精題演練】1、下列關于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樟腦丸變小了,屬于汽化現象 B.太陽出來霧散了,屬于汽化現象C.開燈的瞬間,燈絲燒斷了,屬于液化現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屬于凝固現象解:B2、中國南極長城站是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體溫度計是酒精溫度計,這是因為酒精 A 沸點較高B 沸點較低 C 凝固點較低D 凝固點較高 解: C 3、一鍋沸騰的油,魔術師把手伸進去,一分鐘、兩分鐘再把手拿出來沒事!對這一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這是不可能的,是一種偽科學B.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騰時溫度不斷升高C.這是可能的,一定是這種油的沸點很低D.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從油中吸收了熱解: C4、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小顆粒狀的小球,球內充入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時,球內材料熔化吸熱,當溫度降低時,球內材料凝固放熱,使建筑內溫度基本保持不變下面四個圖象中,表示球內材料的熔化圖象的是解:C5、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還是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 現象, 很多熱量,使 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有經驗的師傅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會被燙傷。解: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熱6、夏季,農戶家常用一種沒有燒過的粘土做的茶壺觀察發現,裝水后,壺的外壁總是潮濕的。請分析:這種茶壺能使里面的涼荼水變得更涼些的原因是 。你認為茶壺放在 地方變涼效果會更好解: 外壁潮濕不斷蒸發,從壺內吸收熱量,使壺內水變涼。 通風陰涼地方(意義相近即可)7、六月中旬,“非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人們對其防范措施沒有減弱.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測量體溫后,用力甩了體溫計,隨即將體溫計放在窗臺上,上學去了.晚上回家后發現體溫計的示數為 (如圖所示).他以此判斷今天的最高氣溫為 (填“”、“=”、“”),其理由是 . 解:35;=;體溫計有小縮口,溫度上升時,水銀柱上升,溫度降低時,水銀柱不下降。8、在探究海波和石蠟熔化規律時,小琴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解答下列問題。(1)在海波和石蠟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 ;(2)該晶體的熔點是 ;(3)當該晶體的溫度為42時,它處于 態。(選填“固”或“液”)解:海波48固9、小明和小琴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當水溫上升到84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4min后停止讀數,其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時間/min01234567溫度/84889699999999第三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請將讀數填在表格里;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中的小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解:(1)92 (2)如圖所示(3)99【考題預測】1、 實驗中學STS課外小組參觀了造酒廠的煮酒設施(如圖所示)。關于這套煮酒設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汽化池中酒精吸收的熱量是化學能轉化而來的B. 為了分離出水和酒精,汽化池中溫度應控制在水的沸點C. 在冷凝池中發生了凝華現象D. 在冷凝池中進水管的水溫高于出水管的水溫解:A2、如圖是目前倡導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磚,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做成空心,可以減少水泥與砂石用量,節約資源B. 空心磚做成的房子冬暖夏涼,可以保溫C. 空心磚可以減小噪聲污染D. 空心磚承受壓力小,不適宜用于高層建筑解:D3、小紅同學喜歡攝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機對同一片樹葉拍了兩張清晰的照片,如圖中甲和乙所示,小紅拍攝這兩張照片時相機鏡頭焦距相同,那么拍攝 相片時樹葉與相機距離大一些。樹葉上有一顆露珠,它是 形成的,露珠下面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葉脈通過露珠而形成的 像。過一會兒,小紅再回到這里看這片樹葉,發現露珠不見了,露珠不見的原因是 。解:乙;空氣中的水蒸汽液化;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