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第九、十章練習題.docx_第1頁
中國法制史第九、十章練習題.docx_第2頁
中國法制史第九、十章練習題.docx_第3頁
中國法制史第九、十章練習題.docx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練習題(一)填空題1、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2、在中國歷史上,以刑律為主,將其他刑事性質的敕、令、格、式分載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的法規,叫作“()”或“()”。3、宋朝把日積月累的單行敕令,加以分類整理,刪去重復矛盾之處,然后再頒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是所謂的“()”。4、宋朝立法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和“()”。5、宋仁宗嘉祐中期,加重處罰犯罪,開始實行“()”法。答案:1、宋刑統2、刑律統類刑統3、編敕 4、編敕以敕代律5、重法地(二)單項選擇題1、法典體例在宋朝發生了變化,采用()作為法律形式。A法律答問B春秋經義 C刑統 D會典2、宋朝將判案的成例叫做()。A成B廷行事 C斷例D比3、宋朝尚書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對某事所作的指示或決定,對以后同類事件具有約束力,與敕、令并行,這種法律形式叫做()。A斷例B指揮 C申明D看祥4、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項法令作解釋,所作的解釋叫做()。A斷例B指揮 C申明D看祥5、宋朝中央官署根據過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決定,叫做()。A斷例B指揮 C申明D看祥6、宋朝規定了一種法律,即在開封府諸縣加重處罰犯罪,強化京畿地區的治安,這種法律叫做()。A重法地法B盜賊重法C皇祐法D折杖法7、宋代初年出現了官府承認土地私有權的憑證是()。A紅契B質劑 C乞鞫D傅別8、典賣法律關系制度化,始于()。A西周B唐朝 C宋朝D元朝9、宋太祖為了鞏固新建立的政權,緩和階級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減輕刑罰的()。A折杖法B刺配之法 C凌遲D盜賊重法10、宋太祖統治后以寬恕死罪為借口,為了赦免死罪者的死刑,而用其它刑代替,推行()。A折杖法B刺配之法 C凌遲D盜賊重法答案:1、C2、C3、B4、C5、D6、A7、A8、C9、A10、B(三)多項選擇題1、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還有()。A看詳B斷例C指揮D申明2、宋朝立法的主要特點是()。A制定會典B以格代律C編敕D以敕代律3、宋朝為了加重對“盜賊”的處刑,先后實行了()。A“重法地”法B“盜賊重法”C枉法贓 D折杖法4、根據宋朝法律規定,典賣與一般賣的區別有()。A典賣是活賣,一般賣是絕賣B典賣可以收贖,一般賣不可以收贖C典價比賣價低得多D典價比賣價高得多5、宋朝初年,意在減輕刑罰而收刑平政盛之功,制定了()。A凌遲B折杖法C刺配之法 D族夷答案:1、ABCD2、CD3、AB4、ABC5、BC(四)判斷正誤題1、宋刑統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2、所謂“刑律統類”或“刑統”,即以刑律為主,將其它刑事性質的敕、令、格、式分載在律文各條之后,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的法規化。3、宋刑統的律文,只是唐律疏議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損。4、編敕和“以敕代律”是宋朝立法活動的主要特點。5、宋朝的法律形式,除律宋刑統以外,主要有敕、令、格、式以及斷例、指揮、申明、看詳等。6、宋朝的廷行事,即判案的成例。7、宋朝的申明,指尚書省和中央其它官署對某事所作的指示或決定,對以后同類事件具有約束力,往往與敕、令并行。8、宋朝的指揮,指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項法令所作的解釋。解釋刑統的,稱“申明刑統”;解釋敕的,稱“申明敕”。“申明”也具有法律效力。9、宋朝的看詳,是中央主管官署根據過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決定。10、宋仁宗嘉祐中期,開始實行“重法地”法,即凡在所謂“重法地”犯罪,加重處刑。11、宋朝的“重法地”法,最初以京城開封府諸縣為重法地,強化京畿地區的治安。12、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創立“盜賊重法”后,河北、京東、淮南、福建等路,“皆用重法”。13、宋朝初年出現了官府承認土地私有權的憑證“紅契”。14、中國古代土地的買賣始于唐朝末年。15、到了唐朝,典賣不僅成為普遍的現象,并且被制度化。16、根據宋朝法律規定,一般的賣是“絕賣”,不能收贖;而典賣是活賣,在一定時期內可以收贖。因而典價比賣價低得多。17、宋初規定,凡大理寺審判的案件,經刑部復核后,須送審刑院詳議,再奏請皇帝批準。18、元世祖忽必烈建元后,面對空前廣闊的統治疆域和眾多復雜的人口,在法制上不得不轉換方略。為此,他接受漢儒的建議,明確提出了“附會漢法”,“參照唐宋之制”的法制指導思想。19、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時代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制部落聯盟的過渡,采用畏兀兒字母作為本民族的文字,并開始將其訓令寫成法規,名曰“大法令”(蒙語叫“大札撒”)。20、元律不禁止“同姓通婚”,因為蒙古人、色目人盛行婚姻自由的思想,故對同姓通婚不加限制。21、元律以赤裸裸的形式宣布各族人民法律上的不平等,并按民族標準把人民劃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人)、漢人(原來金國統治下的漢人和契丹、女真人)、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和西南地區的各族人民)。22、元朝對兄或弟、叔或父死了,而“收繼”其嫂或弟媳、嬸母或庶母的習慣并不加禁止。23、元律在婚姻制度方面許可良、賤之間依其自愿而互相通婚,并規定良男和婢女結婚所生之子女仍為良;良女自愿與奴隸結婚,所生的子女便視為“奴隸”。答案:錯誤的有:6、7、8和15。其余的都對。第十章練習題(一)填空題1、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導思想是(), , 。2、作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 。3、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4、清朝懲罰異端思想,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形式是() 。5、中國封建社會國家對某些重要的商品實行專管的制度稱為()。6、明清時期,遇有重大案件,由()會審。7、明朝在司法制度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干預司法。8、明朝的根本性法典是()。9、每年小滿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員會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辦司審理發生在京師的笞、杖案件的審判活動,叫做() 。10、明朝專掌復核的中央司法機關是()。11、在明朝初期,認為“百姓財力具困,猶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毛,新在之樹不可動其根”的人是()。 12、大明律將唐律的篇目改為名例、() 、() 、() 、() 、()、()各律,。隋唐以來沿襲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變。13、明大誥由()、()、()、() 四篇組成。14、明朝仿造大唐六典體例編制了具有行政法典性質的。15、明朝統治者為嚴懲臣下結黨在大明律中專設了()罪。16、明朝的() 、()規定了封建國家的鹽、茶專賣制度,以確保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17、明朝統治者為適應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制定了()、()。18、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19、 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完備的行政法規,而且是中國封建時代行政立法的總匯。 20、清代的充軍分為()、()、() 、() 、()五種,所以又稱“五軍”。答案: 1、重典治亂世 禮刑并用 加強法制宣傳 2、大誥 3、大清律例 4、文字獄5、禁榷制度6、三法司 7、廠衛 8、大明律 9、熱審10、大理寺11、朱元璋 12、吏 戶 禮 兵 刑 工13、御制大誥 御制大誥續編 御制大誥三編 御制大誥武臣14、大明會典15、奸黨 16、鹽法 茶法 17、錢法 鈔法 18、大清律集解附例19、大清會典 20、附近 近邊 邊遠 極邊 煙瘴(二)單項選擇題1、大明律編修體例上的一大變化是( )。A、篇目改為七篇 B、名例律列于律首 C、律后附敕 D、律疏結合 2、為防止臣下結黨,最早設置奸黨罪名的是( )。A、宋刑統 B、北齊律 C、大明律 D、唐律疏議 3、集封建行政法典之大成的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大清會典 C、刑部現行則例 D、學政全書4、清朝中央司法機關專掌復核的是( )。A、刑部 B、御史臺 C、大理寺 D、督察院 5、大明律最后完成( )。A、吳元年 B、洪武元年 C、洪武二十二年 D、洪武三十年6、朱元璋將重典治亂世的重點放在( )。A、重典治吏 B、重典治民C、重典治 D、重典治工7、明大誥共( )。A、二篇 B、三篇 C、四篇D、五篇8、朱元璋編制大誥的主要目的是( )。 A、預防官吏犯罪 B、預防平民犯罪 C、懲治官民犯罪 D、進行法制宣傳9、明朝制定的行政法典是( )。A、大明律 B、大誥 C、大明會典 D、 充軍條例10、大明律規定,對于執行監察職務的所謂“風憲官”的御史,若犯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處罰,加重的等級為( )。 A、一等B、二等C、三等D、四等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C 8、D 9、C 10、B (三)多項選擇題1、明朝制定了許多經濟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詳列( )。A、鈔法 B、錢法 C、鹽法 D、茶法 2、清朝專門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法律有( )。 A、苗律 B、蒙古律 C、回疆則例 D、西寧番子治罪條例 3、清朝將明朝的會審制度發展為( )三種。A、九卿會審 B、秋審 C、朝審 D、熱審 4、明大誥偏重于打擊( )。A、貪官 B、豪強 C、讀書人 D、商人 5、下列哪些犯罪,明律量刑比唐律為重( )。A、賊 B、盜 C、別籍異財 D、聞父母喪匿不舉哀6、以例斷案是明朝的一個特點,明朝最主要的條例有( )。 A、欽定律誥條例 B、問刑條例 C、真犯雜犯死罪條例 D、充軍條例7、明大誥包括( )。 A、御制大誥 B、御制大誥須編 C、御制大誥三編 D、御制大誥武臣 8、清朝制定了一些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法律,包括( )。A、回疆則例 B、苗律例 C、蒙古律例 D、西寧番自治罪條例9、明清法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摧殘表現在( )。A、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業發展B、重征商稅,壓制私人商業的發展C、加強對礦冶業的管禁,限制民間自由開礦D、奉行海禁政策,阻撓對外貿易10、明朝的中央司法機關分別是( )。A、廷尉B、大理寺 C、刑部D、都察院答案:1、ABCD2、ABCD3、BCD 4、AB 5、AB6、ABCD 7、ABCD 8、ABCD9、ABCD 10、BCD (四)判斷正誤題1、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之君,他注意總結歷史的教訓,以元朝滅亡為鑒,十分重視明初的立法工作。在重典治亂世思想的指導下,朱元璋親自制定了一系列嚴刑峻法,實行“重典治國”。2、朱元璋頒行大誥以后,將大誥強行于民間,擴大其宣傳力度和影響,要求家家戶戶都要有大誥,私塾學校要以大誥為課本,村社鄉民集會要宣講大誥,科舉考試要考大誥。大誥包括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編、御制大誥三編和御制大誥武臣。3、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更定大明律,將唐律的篇目改為名例、吏、戶、禮、兵、刑、工各律,三十卷,460條。隋唐以來沿襲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變。 4、明大誥與大明律一樣,是皇帝欽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大明律之外最重要的法規。5、明朝斷案,除以大明律及大誥為依據外,仍然采用唐、宋以來的“以例斷案”的傳統。明朝最主要的條例有:欽定律浩條例、問刑條例、真犯雜犯死罪條例、充軍條例。 6、明代仿照宋刑統的體例編制了大明會典。 7、大明會典以六部官制為綱,分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大明會典就其內容、性質與作用來看,仍然屬于調整封建國家各機關權力職責的行政法典。8、明律對直接危害封建統治的行為,嚴酷予以鎮壓,處罰比唐律大為加重。9、明律嚴禁臣下結黨和內外官交結。大明律中專設“奸黨”條,規定:“若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者,皆斬,妻子為奴,財產入官”。10、明律嚴厲懲治貪官污吏。大明律規定:對于受財枉法的所謂“枉法贓”,從嚴懲處,一貫以下杖七十,八十貫則絞;對于監守自盜,不分首從,并贓論罪,滿四十貫即處斬刑。11、明朝統治者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制定了許多經濟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詳列“鈔法”、“錢法”、“鹽法”、“茶法”等內容。明朝的“鹽法”、“茶法”規定了封建國家的鹽、茶專賣制度,以確保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12、 薛允升比較明律和唐律之后,將明律的特點概括為“輕其輕者,重其重者”13、 清順治三年(1646年)制成大清律集解附例,這是清朝正式頒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14、大清律例是經過近一百年的多次修訂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15、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明確規定:“即有定例,則用例不用律”,這是清朝法律的一個重要特點。 16、康熙時,仿照明會典制定康熙會典。其后,雍正、乾隆、嘉慶、光緒四朝均續加修定,號稱五朝會典。明會典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完備的行政法規,而且是中國封建時代行政立法的總匯。 17、清王朝制定的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法律有回疆則例、苗律、蒙古律、西寧番子治罪條例等。18、清律以嚴刑峻法推行思想文化專制,以“文字獄”的形式懲罰異端思想。19、充軍,是明代的創設,近似流刑而又比流刑重的刑罰。清律規定,根據充軍地方的遠近,充軍分為附近、近邊、邊遠、極邊、煙瘴 五種,故稱“五軍”。20、明、清法律制度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業發展。21、“禁榷制度”是指中國封建社會國家對某些重要的商品實行專管的制度。禁榷制度從唐朝唐太宗實行鹽鐵官營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制度,到了明、清時期有進一步的發展。22、明朝的司法機關,中央仍為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但就其職責而言,于唐、宋有所不同。23、“大三法司會審”是指遇到疑難案件,由御史大夫、大理寺官員和刑部官員共同審理。 24、“小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