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_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的思考_第1頁
安全生產_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的思考_第2頁
安全生產_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的思考_第3頁
安全生產_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的思考_第4頁
安全生產_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問題的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 國家海洋生態環境安全 問題的思考一 國家安全觀念的拓展二 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審視 一 國家安全觀念的拓展 1 國家安全觀念的變化2 國家安全與綜合國力3 關于海洋強國戰略的思考 1 國家安全觀念的變化 傳統的國家安全觀念由于歷史上各種原因的制約 特別是思想路線上受 極左 思潮的影響 盡管有少數學者涉足國家安全問題研究 但總體上理論工作薄弱 時至今日 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安全學 差距是明顯的 要害的問題是國家安全觀念的落后 建國50年來竟未能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和時代要求上界定國家安全 國家的定義 在 XX國大百科全書 中有四種 其中三種 哲學 經濟學 政治學 定義 都源于列寧在 國家與革命 中的經典定義 即國家是剝削被壓迫階級的工具 強調的是國家政治功能 因此國家安全在很大意義上等于政治安全 國防的定義 XX國軍事大百科全書 中的解釋是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入侵 制止顛覆 保衛國家主權 領土完整和安全而進行的軍事活動 以及與軍事活動有關的政治 經濟 外交 科技 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因此 在國防觀念下的國家安全 則是指國家和平和安定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是在沒有 國家安全 定義的情況下直接定義了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5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也定義了危害國家安全罪 12項 而在1997年刑法修改之前 在XX國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 危害國家安全罪長期被稱為反革命罪 由上述可見 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安全觀念 主要是指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 XX國大百科全書 地理學 卷的定義 國家在地理學中指在一個具有保持內部穩定 不受外來控制和入侵 干涉 能力的政府領導下占據一定領土 有組織的實際政治地區 一般具有清晰的邊界并得到國際公認 這個定義雖然仍然強調軍事和政治 但突出了領土和政府以及國際公認 它和國際法中定義接近 關于國家權力與義務的蒙得維的亞公約 中規定 國家作為國際法主體應具備如下條件 1 常住人口 2 確定的領土 3 政府 4 與其它國家建立關系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 就不能僅關心國家的政治功能 國家安全也不能僅局限于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公認的國家安全的觀念的內涵如下 國家安全觀念是人們對國家安全的基本認識 基本態度和基本觀點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它指的是國家利益特別是重大國家利益免受威脅或危害的狀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安全觀念主要是指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人們經常把國防的概念與國家安全的概念混同在一起 用國防的概念來代替國家安全的概念這種局面的形成雖然有其歷史的原因 但是現實看 兩者是不能混同的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公認的國家安全的觀念的內涵如下 進入新世紀國際局勢發生新的變化 世界多極化 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環境生態化繼續在曲折中發展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 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 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 各種矛盾錯綜復雜 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 分化戰略圖謀沒有改變 在國內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 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 我國改革發展處在關鍵時期 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 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層出不窮 資源環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瓶徑制約 祖國尚未統一 區域需要協調發展 國防和經濟建設也要協調發展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條件下我們要實現和平崛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要承擔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 完成祖國統一 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 綜上所述高節奏一體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范疇 體系 應包括 1 政治安全2 軍事安全3 公共安全4 經濟安全5 社會安全6 生態安全7 技術安全8 應對突發事件 國家安全是一個完整體系 上述各種安全問題只是從不同方面的切入 它們之間相互關系 共同作用表現出系統性 動態性 層次性和復雜性 下面簡介主要各安全的主要內涵 1 政治安全 是傳統安全觀中不言自明的主體內涵 主要是指主權獨立 領土完整 政局穩定 人民安康 文化安全 以及意識形態安全 2 軍事安全 主要是指防范外敵入侵 制止內部動亂 維護祖國統一 軍事安全與政治安全緊密相連 是政治安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也是傳統安全觀的主要內涵 世界軍事變革迅猛發展 軍事力量對比出現新的嚴重失衡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 戰場向陸 海 空 天 電多維空間擴展 中 遠程精確打擊成為重要作戰樣式 戰爭形態正在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發展XX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軍事技術差距進一步拉大 發展XX國家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斗爭面臨嚴峻挑戰 3 公共安全 是指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 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以及社會生產 工作 生活的安全 保障公共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前提 對公共安全的危害也是非常嚴重的犯罪行為 4 經濟安全 經濟安全指的是國家的根本經濟利益不受傷害 主要指國家經濟整體上基礎穩固 健康運行 穩健增長 持續發展 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自衛力和競爭力 不會因為某些問題的演化而使整個經濟受到過大的打擊或損失過多的國民經濟利益 能夠避免或化解可能發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經濟危機 5 社會安全 社會安全是國家整體安全的新內容 保障社會安全的目的在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 保持社會穩定 進入新世紀 我國開始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 必須正確處理改革 發展 穩定的關系 始終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圍繞生態環境與國家安全的相互關系問題 國際社會近年來討論十分熱烈 生態安全已經成為國際安全的熱門話題 關于生態安全迄今尚未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一般認為包括兩層基本含義 一是防止由于生態環境的退化對經濟基礎構成威脅 主要指環境質量狀況低劣和自然資源的減少與退化削弱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二是防止由于環境破壞和自然資源短缺引發人民群眾的不滿 特別是環境難民的大量產生 從而導致國家的動蕩 生態安全與軍事安全 經濟安全同等重要 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軍事安全 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是致力于創造生態安全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 而生態安全則是軍事 政治和經濟安全的基礎和載體 6 生態安全 當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的時候 當技術在增強其造福人類的功能的同時 也成為破壞人類幸福的工具的時候 技術安全的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 技術安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圍繞技術開發的競爭而產生的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另一個是技術活動中的安全 7 技術安全 8 應對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 是一個新近被重視起來的提法 無前例可循 沒有一般原則作為依據 是非程序化決策的最典型表現 在管理學中通常將應對突發事件歸入危機管理范疇 突發事件往往是事物的內在矛盾由量的積累發展到質的飛躍的過程 但突發事件作為一種質的突變 是由一定的誘因誘發的 而這種誘因以什么方式 在什么時候出現 則是偶然的 這也就決定了突發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 態勢和影響深度 實際規模 常常是難以預測的 當代人類面臨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但是今天支配國際政治和經濟交往的基本準則 游戲規則 本質上仍然是西方發達國家在推行殖民主義時期制定的弱肉強食的 叢林法則 其數學模型是 零和博弈 超級大國至今仍頑固堅持這種原則處理國際事務 力圖在少數國家甚至一國主導下給各國分配發展的機會和權益 否則它們就制裁以致不惜發動戰爭以維護之 這就構成了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更不利于發展XX國家的發展 人類社會欲繼續生存和進一步發展 必須改變現行的游戲規則 建立新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 形成新格局 2 國家安全與綜合國力 世界發展到今天 人類社會信息化 地球環境生態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一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也正在產生著徹底拋棄 叢林原則 實現所有民族平等相處的可能性 否則建設信息 生態文明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世界將永無寧日 甚至會走向共同毀滅這是人類作為整體所不允許的 博弈論的發展也從數學上證明 對于一個需要把交往和競爭不斷進行下去的群體來說 以 共贏博弈 取代 零和博弈 不同主體 國家 之間合作關系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 求得共同發展 這是必要的 又是可能的 按照現代博弈理論原理 建立全人類和平相處 共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要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對外政策 去對陣霸權主義的對外政策 二是它們應有強大的經濟 科技 政治 軍事 文化和國防力量 以便能夠給破壞合作的勢力以必要的警示和教訓 當它們背離合作 大搞霸權時 通過有理 有利 有節的斗爭 把它們拉回到合作的道路上來 這就提出了各主權國家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 通過對各個國家各方面實力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測算 評估 以此確定各國實力排列順序 通過分析各國社會發展水平 進而研究各國的發展戰略 這就是綜合國力學科的任務 綜合國力就是一個主權國家的生存力 發展力 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的綜合 它反映了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 也是國家安全的基礎 國家安全狀況是上述能力 所體現出的國家利益 免受威脅的態勢 安全問題的出現來自外部的各種威脅 內部的脆弱和各種安全問題的綜合作用 因此只有國家安全才能保證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國際地位的提升 由綜合國力提升和國家安全保障共同支撐實現和平崛起的宏偉戰略目標 同時通過國民經濟動員 包括全民國防 寓軍于民 公眾參與 模式 實施具體戰術 國民經濟動員就是國家調動社會經濟資源潛力和社會的物力 財力應對緊急事態的活動 這種緊急事態既包括戰爭 也包括重大自然災害和各種突發事件 抗美援朝 98抗洪 抗擊 非典 就是3個典型的緊急事態實例也是國民經濟動員在保障國家安全和提升綜合國力發揮作用的3個類型 3 關于海洋強國戰略的思考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 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可持續開發海洋資源 關系到國家的發展 在全球政治 軍事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 海洋作為綜合發展的空間和地球生命支撐系統 其戰略地位愈顯重要 我國是海洋大國 但不是海洋強國 國家海洋安全的形勢不容樂觀 祖國統一尚未實現 海域管轄權與多個國家存在爭議 外貿貨運與石油進口等海上航運的安全需要維護 海洋經濟需要海洋高新技術支撐 海洋開發和海洋保護工作需要海洋環境保障 此外 人口向海岸帶地區集中的趨勢 使得海洋環境污染突發事件防治 防災減災等形勢更為嚴峻 正是在這種態勢下海洋強國戰略應運而生 海洋強國戰略應該是在一定歷史階段 一定的國際環境背景 一定的國內現實的具體需求 并和其它戰略相匹配的海洋領域的總體指導綱領 不是行業 或區域性的戰略不是純經濟的 或軍事的戰略不是現有戰略可以涵蓋的不是每一戰略中關于海洋內容的加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戰略海洋強國建設是一項大系統工程 以增強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度為內容 以保證和平崛起的道路通暢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當前提出三個層次的具體目標 第一層次國家級 管轄海域的強國第二層次海岸帶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第三層次沿海建設海洋強省 市 海洋生態環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內涵海洋生態環境安全評價的理論基礎簡介 二 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審視 1 海洋生態環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1世紀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新世紀 海洋是 太空 以外的人類要認識和進入的第二大領域 海洋開發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綜合國力 不進入海洋 國家不能強大 海洋是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是生物資源 能源 水資源 金屬資源的戰略性開發基地 如何利用先進科學技術 促進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 區域經濟重組 資源再分配的國際形勢下 我國海洋經濟將持續發展 沿海省市人口將大于全國的50 201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全國GDP的5 2020年達到6 為全社會提供20 的優質動物蛋白質 20 的石油天然氣 90 的外貿貨物運輸量 海水直接利用 及再生能源開發 國土開發綜合利用 將成為戰略性資源 同國際趨勢一致 我國人口持續向海岸帶集中 海島的開發 為近海及海岸帶的生態環境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挑戰 此外 國際海底和公海成為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 我國應確保應有的權益 我國大國地位將有所提高 國家安全對海洋需求突出 海洋作為國家安全第一條防線 迫切需要為其提供海洋環境保障 隨著快速的社會經濟發展 海洋生態環境形勢日益嚴峻 未來15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果不采取綜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 污染負荷將突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 某些生態系統將難以遏制地衰退 海洋生態環境問題隨時會惡性爆發 出現難以逆轉的生態環境災難 并成為制約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瓶頸 甚至嚴重影響全球環境并損害XX國的國際形象 由于海洋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和地區發展的不均衡 人口過度增長 發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當 尤其是80年代后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我們用短短20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程 致使我國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出顯著的系統性 區域性 復合性和長期性特征 與上世紀80年代初相比 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無論在類型 規模 結構 還是性質都發生了變化 這不僅僅是排污總量的增加和生態環境破壞范圍擴大 而是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威脅和風險更加巨大 對生態系統 人體健康 經濟發展 社會穩定乃至國家安全的影響更加深遠 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與和平崛起的主要限制因素 未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將面臨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壓力 人口的增長和人均消費的提高對海洋生態環境形成巨大的壓力 經濟的快速增長和重化工業發展將提高資源和能源的需求量 高速的城市化建設將產生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不斷加大 經濟全球化將使海洋生態環境面臨新的挑戰 海洋主權 權益維護 存在潛在的軍事和戰場環境需求的挑戰 海洋生態環境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我國海域與周邊地區及國家存在復雜的近海海洋權益和島嶼主權爭端 鄰近海峽是近代歷史上列強侵略的通道 也是我國外貿貨物及進口石油運輸的咽喉 在今后一定時期內 我國國防安全主要威脅來自海洋 一是臺灣統一問題 二是南沙島礁歸屬問題 三是釣魚島歸屬問題 西北太平洋還是我國未來可能受戰略遏制的關鍵區域 島鏈包圍圈的發展態勢 我國在海上面臨著海盜侵擾 我國海洋運輸船舶近10400艘 承擔90 的外貿物質轉運和進口石油運輸 海峽走私 海上恐怖活動等非傳統的安全威脅 在深海區域 圈地 和搶占資源方面也面臨著嚴重挑戰 海洋資源認識不足 開發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海岸帶經濟中 陸海一體化 產業鏈 網 沒有形成 循環經濟未能受到重視 海洋交通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尚未建立 軍事海洋學中 目前重視物理 包括聲學及海氣作用 海洋學 缺失生態環境觀念 戰場環境研究重視武器裝備能力的發揮 缺少戰場環境破壞 特別是生物 化學 核戰爭的環境破壞的研究 注重戰爭打贏戰爭 保住海疆 尚未足夠認識如何恢復和建設 2 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內涵 生態環境安全 環境安全 的概念是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正式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來 中首次提出的 安全通常是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 沒有危險的狀態 安全是人類基本需要中最根本的一種 而環境安全可以看做與人類生存 生活和生產活動相關的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處于良好的狀況或不遭受不可恢復的破壞 環境安全的概念在上世紀末的幾年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傳播 不少國家已制定或正考慮國家環境外交政策和環境規劃 最早提出環境安全的是美國著名環境專家萊斯特 R 布朗 他認為 國家的安全的關鍵是持續發展性 如果全球經濟系統的生物基礎不能得到保護 如果油井枯竭而新能源系統還未及時建立的話 經濟的瓦解和崩潰勢所難免 在 建設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 一書中他寫到 最終導致生物系統崩潰的過程是逐步積累的 在它們進入困境或發生災難之前 很少有人考慮到 美國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國家最早認識到了環境安全的重要作用 1991年8月 美國公布了新的 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首次將環境安全視為其國家利益的組成部分 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 環境安全技術檢驗規則 將環境安全全部納入到美國的防務任務之中 克林頓政府時期對于環境安全作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當今沒有受到污染的空氣 可耕地 魚類和其它食物資源以及曾經被認為免費商品的水資源都越來越少 竟相爭奪這些資源對于世界 對于世界的地區穩定性已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對于環境的威脅各式各樣 從人為的災難和自然災害 到由于工業污染 砍伐森林 物種滅絕 臭氧層破壞以及最終導致氣候變化等對生態系統造成大規模的破壞 其嚴重程度足以危及國際局勢的穩定 制定對付這么重大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戰略將需要建立政府間和國際組織的合作 要求國家之間和地區之間的合作 并制定出對付正在給環境構成威脅的有戰略重點的長遠政策 牛津大學諾曼 梅爾斯教授在 環境與安全 一文中 幾乎完全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 來論述環境問題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美國利益正在和菲律賓森林破壞 中東水資源貧乏 莎爾瓦多的土地退化 墨西哥迅猛增加的人口聯系在一起 生態完整成為國家安全的核心 國家見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環境安全主要有兩種 生產技術的安全與環境安全 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人類健康 正常生活和生存發展的影響 社會政治性安全和環境安全 廣義的環境安全 因污染問題引發對國家主權 政治安全和社會管理及國際秩序 和平的危害 目前國際關注的生態環境安全的主要威脅主要有 環境退化引起的資源和污染對經濟的瓶頸制約 環境退化引起的社會公眾不滿 甚至產生生態難民和環境難民 爭奪原料及自然資源的沖突 戰爭 石油 淡水 土地 戰爭特別是生化及核戰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國際貿易中的環境壁壘及經濟活動中的污染轉移 虛擬資源爭奪 事實上 無論國家安全的各部分都基于環境安全 都以環境資源作為價值或都在直接指向地球環境和大自然 海洋軍事和經濟安全構成了海洋生態安全的動力和出發點 而海洋生物 海洋環境安全構成了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基石 海洋生態系統安全構成了海洋生態安全的核心 沒有海洋生態安全 系統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海洋生態安全具有戰略性 整體性 區域性 層次性和動態性的特點 它即是區域可持續發展所需要追求的目標 同時又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體系 最后著重提出 海洋生態安全的全人類性和跨國性對國家政治安全的主權提出了挑戰 某些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干涉其他國家對本國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投資為名將一些污染企業轉移到技術落后的發展XX國家 以海洋貿易壁壘的設置為不平等交易的借口 下一個世紀很可能為爭奪水 土地 能源資源而爆發戰爭 經濟的發展如果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就不可能持續 人與自然的矛盾激化必將影響人與人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從海洋生態安全的角度審視國際關系和國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3 海洋生態環境評價的理論基礎簡介 人類 生態環境系統的新認識 主體 中心 人類生存和發展 環境圍繞著人群的生存 生產空間以及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的 人為因素 的總體 環境 生活環境 居住和生活空間 生產環境 生態環境 生活環境以外的自然條件綜合 其中 環境科學中所指的常是自然環境 生態學科中稱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為生態環境 現行 人類 生態環境強調環境是由生態系統組成的 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 即 人類 生態環境 自然環境 自然條件 自然現象 自然資源生態系統社會環境 政治 經濟 上層建筑 人類活動 包括軍事活動 這樣可以統一 生態 環境和資源 物質 能量 信息可以統籌 自然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