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練習題(解).doc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練習題(解).doc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練習題(解).doc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練習題(解).doc_第4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本練習題(解).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綜合練習題2010-12-12一填空題:(將正確答案填入空白中)1N型半導體是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 3 價元素,其多數載流子是 電子 ,少數載流子是 空穴 。P型半導體是在本征半導體中摻入 5 價元素,其多數載流子是 空穴 ,少數載流子是 電子 。2為使三極管能有效地有放大作用,要求三極管的發射區摻雜濃度 最高 ;基區寬度 最薄 ;集電結結面積 最大 。3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時,發射結要 正向 偏置,集電結 反向 偏置,工作在飽和區時,發射結要 正向 偏置,集電結 正向 偏置,工作在截止區時,發射結要 反向 偏置,集電結 反向 偏置。4工作在放大狀態的三極管,流過發射結的電流主要是 擴散電流 ,流過集電結的電流主要是 漂移電流 。5某三極管,其=0.98,當發射極電流為2mA,其基極電流為 0.04mA ,該管的值為 49 。6某三極管,其=100,當集電極極電流為5mA,其基極電流為 0.05mA ,該管的值為 0.99 。7某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時,當IB從20A增大到40A,IC從1mA變成2mA。則該管的約為 50 。8.半導體三極管通過基極電流控制輸出電流,所以它屬于 電流 控制器件。其輸入電阻 較低 ;場效應管通過柵極電壓控制輸出電流,所以它屬于 電壓 控制器件。其輸入電阻 很高 。9.晶體管的三個工作區是 放大區 , 截止區 , 飽和區 。場效應的三個工作區是 可變電阻區 , 飽和區 , 截止區 。10場效應管又稱單極型管,是因為 只有一種載流子參與導電 ;半導體三極管又稱雙極型管,是因為 有兩種載流子參與導電 。11串聯式直流穩壓電源是由組成 取樣電路 ; 比較放大器 ; 基準電壓 和 調整管 。12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內部電路是由 偏置電路 , 中間放大器 , 輸入級和 輸出級 四部分組成。13在一個三級放大電路中,已知Av1=20;Av2=-100;Av3=1,則可知這三級放大電路中A1是 共基極 組態;A2是 共射極 組態;A3是 共集電極 組態。14正弦波振蕩電路一般是由如下四部分組成 放大器 ; 反饋網絡 ; 穩幅電路 和 選頻網絡 。15為穩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流和提高輸出電阻,在放大電路中應引入 電流串聯負反饋 。16PNP三極管基區中的多數載流子是 電子 。少數載流子是 空穴 。17對于放大電路,所謂開環是指 放大電路沒有反饋支路 。18為穩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和增大輸入電阻,應引入 電壓串聯負 反饋。19單相橋式整流電路中,設變壓器的副邊電壓為V2,則輸出直流電壓的平均值為 0.9V2 。20差動放大電路中,共模抑制比KCMR是指 差模電壓放大倍數與共模電壓放大倍數之比的絕對值 。二選擇題1電路如圖所示,設二極管的正向壓降VD=0.6V,則流過二極管的電流ID為( B )。(A)0.775mA(B)1.31mA(C)0.55mA(D)1mA2電路如圖所示,設二極管具有理想特性,已知vi=1.0Sint (V),V=2V,則輸出vo 的波形如圖( a )所示。3由穩壓管組成的穩壓電路如圖所示,已知Vi=18V,穩壓管DZ1的穩壓值為7V,穩壓管DZ2的穩壓值為6V,穩壓管具有理想特性,則輸出Vo為( B )。 (A) 13V(B) 1V(C) 6V(D) 7V4電路如圖(a)(b)所示,已知vi=20Sint (V),穩壓管DZ1穩定電壓VZ1=10V,穩壓管DZ2穩定電壓VZ2=6V,穩壓管的正向壓降忽略不計。圖(e)所示波形為電路圖( b )的輸出波形。5電路如圖所示,該電路的靜態電流表達式ICQ=( C )。6電路如圖所示,已知晶體管的飽和壓降VCES=0.3V,RC=RL=2k,靜態工作點ICQ=2mA,VCEQ=6V。該放大電路的最大不失真輸出正弦電壓的幅值為 B 。(A) 6V(B) 5.7V(C) 6.6V(D) 2V7電路如圖(a)所示,其等效電路如圖(b)所示。該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表達式為 B 。8電路如圖所示,已知晶體管的=50,VBE=0.6V,rbe=1.5k。該電路的輸入電阻Ri為 C 。 (A) 1.36k (B)15k (C) 13.4k ( D ) 1.5k9電路如圖所示,C1、C2可視為交流短路,該電路的輸出電阻為 D 。(A) (B) (C) (D) 10如圖所示為一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所有電容認為對交流短路。該電路的閉環電壓放大倍數Avf=Vo/Vi=( C )。 (A) 10 (B) -11 (C) 11 (D) -1011電路如圖所示,要引入電壓并聯負反饋,正確的接法是( D )。 (A)C1接N,C2接P,F接B1; (B)C1接N,C2接P,F接B2; (C)C1接P,C2接N,F接B1; (D)C1接P,C2接N,F接B2。*12某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的對數幅頻特性如圖所示,其下限頻率fL、上限頻率fH及下限頻率和上限頻率所對應的實際電壓增益Av是( B )。 (A) fL=100HZ ,fH=100kHZ , Av=60dB (B) fL=100HZ ,fH=100kHZ , Av=57dB (C) fL100HZ ,fH100HZ ,fH100kHZ , Av=57dB 13差動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已知 |Avd|=100,Avc=0,vi1=10mV,vi2=5mV,則輸出電壓 |vo| 為( A )。 (A)500mV (B) 200mV (C) 250mV (D) 125mV14帶有調零電路的差動放大電路如圖所示,若輸入電壓vi1=vi2=0時,輸出電壓vo=vo1-vo20,則電路的輸出與輸入關系為( D )。 23由運算放大器組成的比較器電路如圖所示,設VREF0,則該電路的電壓傳輸特性為圖中的圖( C )所示。 (A) (B) (C) (D) 24比較器電路如圖所示,已知Vi1=2V,Vi2=1V,則輸出電壓VO=( C )。(A) +12V(B) -12V(C) -6V(D) +6V25具有RC串并聯選頻網絡的正弦波振蕩電路如圖所示,已知Rf =120k,為保證電路起振,R1應滿足( D )。(A) R1120k(B) R160k(D) R15W,ICM2.5A ,V(BR)CEO40V(B) PCM5W,ICM2.5A ,V(BR)CEO20V(C) PCM25W,ICM2.5A ,V(BR)CEO40V(D) PCM25W,ICM2.5A ,V(BR)CEO20V30帶電容濾波的橋式整流電路如圖所示,設變壓器副邊電壓v2=24Sint(V),負載電阻RL=10。則流過二極管的平均電流ID和二極管承受的最大反向電壓VRM約為( B )。(A) ID=2A,VRM=17V (B)ID=1A,VRM=24V(C) ID=2A,VRM=24V (D)ID=1A,VRM=17V31串聯式穩壓電路如圖所示,已知T1的VCE1=5V,T2的VBE2=0.6V,穩壓管VZ=5.4V,R1=R2=2k,RW=1k,則變壓器的副邊電壓有效值V2為( B )。(A) 15V (B) 16.7V(C) 20V (D) 12.532并聯式穩壓電路如圖所示,已知穩壓管穩定電壓VZ=8V,最小穩定法電流Izmin=5mA,最大允許電流Izmax=30mA,Vi=22V,RL的變化范圍為400800。限流電阻R的取值范圍約為( A )。(A) 350560 (B)280933(C) 560933 (D)280560 33某MOS場效應管的轉移特性如圖所示,則該MOS管為( B )。(A) 增強型N溝道MOS管(B) 耗盡型N溝道MOS管(C) 增強型P溝道MOS管(D) 耗盡型P溝道MOS管34某MOS場效應管的轉移特性如圖所示,則該MOS管為( A )。(A) 增強型N溝道MOS管(B) 耗盡型N溝道MOS管(C) 增強型P溝道MOS管(D) 耗盡型P溝道MOS管36某MOS場效應管的轉移特性如圖所示,則該MOS管為( C )。(A) 增強型N溝道MOS管(B) 耗盡型N溝道MOS管(C) 增強型P溝道MOS管(D) 耗盡型P溝道MOS管37甲乙類互補功率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圖中D1、D2的作用是消除( C )。(A)飽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頻率失真38如圖所示功率放大電路,已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