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樹童的十年張志遠2013年1月(新)_第1頁
我在樹童的十年張志遠2013年1月(新)_第2頁
我在樹童的十年張志遠2013年1月(新)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在樹童的十年 我在樹童的十年是從 almost 而立之年到 almost 不惑之年。樹童大樹成長的十年,也是我這根大樹上的小枝成長的十年。大樹健康成長,我這根小枝也才能枝繁葉茂。我深切的明白小枝就是小枝,離開了大樹就沒啥價值了,在樹上還能發揮點作用,擋些風雨結些果實。我這十年可大概分以下幾個時間段。 2002/2-2002/5 入職初期 02 年春節過后,經貴人引薦,我先是在信陽 Miss 閆那里面試,她讓我先讀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后又讓我模仿她的形體 .可以這樣說 ,按照現在的入職標準肯定是不合格的,語音大把錯誤,形體做的僵硬,表情一點沒有,但仁慈的 Miss 閆還是給了我一個機會,從此我就 ”混 ”進了樹童。 接著我就打點行裝來到廣州,到廣州第一站是黃埔大道海景樓 .那一段 時間 練形體、考核、買菜、洗碗、做飯、打雜,晚上聽 Mr 李的呼嚕聲。沒過多久就被 Mr 李送到珠海培訓,胡蓉培訓我們,那時的我真的很不開竅,很愚鈍,一走上講臺就緊張,下面考核的老師經常是笑場 。 培訓中期李總去考核,對我很不滿意,說 : “下次再來還不行就卷鋪蓋回家” 。 這句話我記在心里,心想“我是懷揣自己和家人的 夢想來到廣州,這樣回去也太丟人了”,所以就真下功夫了,下次李總來考核就勉強過關了。期間有個小插曲就是領導讓我去換零錢,我就換了幾百塊錢的一大包硬幣回來,后來這件事被他們經常拿出來說笑,我覺得沒啥好笑的,現在讓我去換我可能還是這樣,也須是大家覺得我大直了,不會拐彎的緣故吧。 2002/6-2008/1 惠州工作期間 這 5 年多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時間。記得我是和 2 個新老師一起去的惠州,到惠州水門橋下車,當時還下著小雨,是陳偉英安排徐校長來接的我們,先去了水門橋辦公室,當時記得老聶穿著短褲和一雙運動鞋,還打了個招呼 ,其他人都不理我們的。辦公室有十幾張破舊的辦公桌,地面是水磨石的,里面的東西擺放的也是亂七八招,晚上下班我就被帶到江邊的201 宿舍去了。 惠州 02 年特色班大行其道,裝修學校教室,配桌椅、電腦、電視,利用學校下午第二、三節課上樹童英語的特色課程,老師們下午各個學校趕場,那個年代,聶老師、蘭彬、李方芳、徐艷群、楊妙君、孫新利、李金、熊老師等人都是我仰慕的對象。我那時主要工作是老師、出納工作,雖然辛苦,但很單純。謝少霞領導期間對我栽培關心較多,記得我做做財務支出帳,老聶做收入帳,我不會打字, “ 王倩倩 ” 三個字打了 半天,經常被他們拿來取笑,那時謝經常會帶我們出去玩,吃大排檔、買零食、打麻將,我和韋老師經常輸,老聶和老謝經常贏。 03、 04 年慢慢有了精英班,桃源閣校區成立,特專精開始,這兩年領導換的比較多陳偉英、孫新利、章林、趙存善、李春榮先后輪番登場,先后走了一些好老師蘭彬、李方芳、徐艷群、楊妙君、孫新利、李金、熊老師,又來了一批好老師張秋艷、呂娟、王紅芝、盧順霞、陳歡、王艷妮、周艷等。 05、 06、 07 年精英班大行其道,桃園閣看著看著滿了, 07 年入駐陽光名邸,這幾年也是本人受李總器重,主政惠州的幾年,對我來說是從毫無管理經驗做起,慢慢在李總的栽培下,在惠州全體同仁的支持下招生業績還算可以。剛開始沒經驗什么事情都自己親力親為,記得有一次開學做公辦學校大課表,對名單排班,還要到廣告公司噴繪出來,第二天要到小學張貼出來,兩天一夜沒合眼。雖然很辛苦,但還是有很多工作沒做好,記得一次李總來視察,說了我一堆的不是,我實在委屈,就說我就這樣了,看著辦吧,那時是真想放棄。后來李總送了個諺語貼在我辦公桌旁邊 叫“一燕不能成春”,再后來我才慢慢摸索出一些管理經驗。 06、 07 年來了一批好老師劉靜娜、黎方、廖玉梅、滕彬、歐陽淑君、陳曼霞等,那時沒有市場部全靠老師招生,就是給老師定指標獎罰,期間涌現出一批在招生方面非常有實力的老師,他們是聶恒陽、呂娟、陳歡、盧順霞、張秋艷、劉靜娜、廖玉梅、黎方、歐陽淑君、陳曼霞、吳萍等。離開惠州前推薦了劉靜娜,因為那時的她雖資歷較淺,但她的業績當時是最好的,南壇 1 個班招了 20 多個,是 1 員虎將。 08/2-09/7 信陽工作期間 07 年底,李總找我談話說 ”老張啊,你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睡覺啊,先回信陽吧,以后再去北京,北京以后就是我們的總部,提你做副總 ”。 從此外號張校就變成了張總。我心里明白,滿大街都是總,沒啥意義。當時惠州已有學生 1300 多,老師也有 20 多,都已經很順手了,看著這些學生和同事真不忍心離開他們,本來是在做工作把老婆孩子接到惠州,沒想到讓我回去,想想回去也行,能照顧家庭也就同意了,記得那年是從廣州回的,盧老師在廣州取了 5000 元給我說是獎金,當時還是蠻開心的,那年的春運趕上極寒天氣,湖南郴州斷電,廣州火車站滯留大量人員,最后和盧老師沖破重重人海才坐上回家的火車。 到信陽裝 修新點,搬家,漲價,招聘,公關,培訓新顧問,因為 08 年總部指示成立市場部。開始信陽定價偏高,家長都說讀研究生也不用那么貴的學費,后來調整 了 招生才慢慢起色, 信陽招生就只有童話劇一種招生模式 (是否需要刪除?) , 每月就組織 300 學生參加活動。信陽要感謝張振、鄭杰、韋艷春、郭曉、張曉清、周艷、匡艷玲、馬貝貝、馮偉等,離開信陽接力棒交給了周艷,當時在校生 380 多。 09/8-至今 廣州工作期間 09 年暑假李總打電話說 , 老張啊來廣州吧,廣州大城市有發展前途,把老婆孩子都帶過來,小孩在這里讀書 。 我想想也是,起碼我 們一家都在一起,讓他們都見識一下大都市的魅力,就答應了。把兒子辦了轉學,老婆也辦了停薪留職,來到廣州入住南國奧園。 開始主政南駿,那時陳歡抓教學,招生對象主要就是龍口西小學,大概呆了 10 個月,學生規模由 300-500 人,這段要感謝陳歡、何典、李莉、王麗、廖藝龍、黃月敏、洪曉娜、張振、鄭杰等。 后來公司成立拓展部,我被調到這個部門工作,說句實話,在此部門工作都是做些選址裝修編書等雜事,我沒找到成就感。 10 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樹童失去了一員虎將呂娟,我們要永遠懷念她。 2011 年 6 月廣州濱江東分校成立,感謝老人周艷、王艷妮、陳曉明、楊冬梅、馮良軍、宋清秀的加盟,特別感謝劉靜娜培養了陳曉明,讓我看到了惠州的工作作風,特別感謝邢曼榮招聘和培養了馮良軍和宋清秀,她兩的業績在濱江東排名前三。以及新人黃雨、李興、洪柱、胡素敏、梁秀媚和后又回歸的李麗等。目前濱江東在校生 530 左右,我們在繼續努力中。 廣州這幾年讓我最心驚肉跳的事是兒子差點丟了 3 次,一次是剛搬到奧園在小區夜里不見了;一次我老婆過完年帶我兒子回廣州,在廣州火車站找不著了;一次是逛上下九步行街;這三次都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 。 最讓我后悔的事是 2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