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高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9_第1頁
290-高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9_第2頁
290-高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9_第3頁
290-高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9_第4頁
290-高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 2012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期中考試 歷史試題 (理科) 本試卷滿 100 分 考試時間 90 分鐘 第卷 選擇題部分 滿分 60 分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 1 如果在黃河流域的一次考古發現中,出現了下列現象:金屬工具、成熟文字、城 市 的出現、禮制的初步形成以及貧富分化現象的發生,由此可以判斷最早的歷史階段是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早期國家 D夏朝 2 “ 家天下 ” 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質的飛躍,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致學教育 課外輔導,提分快效果好! 政治權力由 “ 傳賢 ” 演化為 “ 傳子 ” 政治權力由 “ 傳子 ” 演化為 “ 傳賢 ” 宗族關系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 王位是世襲的,在一家一姓中傳承 A B C D 3. 商代統治者凡事都要通過占卜予以決定,這一現象說明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點是 A.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B.神權與王權密切結合 C.權利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決策體現原始民主色彩 4. 漢代以來,某地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青銅重器,青銅銘文多涉及諸侯戰爭、土地交換等內容。學者推斷此地應是 A夏人的活動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宮遺址 D漢初同姓王的封國 5 中國人對與父母同輩的稱謂非常多,比如有 “ 伯伯、叔叔、舅舅、姑媽、姨媽 ” 等,這種現象應該受中國古代哪種制度影響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級制 D禮儀制 6 “這是一個 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這個時代是指 A春秋戰國 B秦朝 漢代 D唐宋時期 7.秦朝時期的軍國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這一做法使 A.中央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 B.君主專制造成的決策失誤有所減少 C.君權在實際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觀念開始滲入到政治體制 8. 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度。郡守和縣令的產生方式是 A世代相襲 B考試選拔 C地方推薦 D皇帝任命 9隋唐時期確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機構分工明確,當時人們根據具體職能把“六部”分別概括為“富”“貴”“威”“嚴”“貧”“賤”六字。結合當時社會背景分析 “賤”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禮部 C戶部 D兵部 10.加強對官吏的 監督 是實現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漢具有監察職能的官職是 御史大夫 刺史 丞相 軍機處 A. B. C. D. 致學教育課外輔導,提分快效果好! 11有資料記載,我國歷史上有一個朝代的大臣謚號多以“文”字為榮。整整這個朝代,謚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這個朝代最有可能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北宋 12 明代大學士葉向 高說: “ 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 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 ” 從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閣臣 A是位高權重的丞相 B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剝奪六部的權力 D是明代禍亂的根源 13.在一次公開課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談談你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認識。某學生答題要點如下,你認為不準確的是 A. 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B. 春秋時期,分封制瓦解,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C. 唐朝統治者運用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來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 D. 內閣的設置實質上恢復了丞相的職權,是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重要內容 14.下列歷史現象關系的表述,正確的一組是 A愛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臘文明 B.愛琴文明希臘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愛琴文明希臘文明 D.希臘文明愛琴文明西方文明 15.希臘文明勃興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觀條件是 A大河流域 B大陸 C重疊的山巒與海洋 D中國文化影響 16史學家修昔底德在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寫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以下對其解釋最確切的是 A 婦女地位低下,屬于奴隸階層,無權參政 B 全體男性皆為公民,他們擁有管理國家的權利 C 男人參軍,保家衛國,確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擁有參與城邦管理權利 17公元前 5 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執政雅典時期,進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在他所實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體現“黃金時代”到來的是 A擴大公民參政范圍 B提高陪審法庭的權力和地位 C 制定“公職津貼”制度 D向公民發放“觀劇津貼” 18在伯利克時期的雅典,絕大多數公職任期一年,只能連任一次,并且均為抽簽選 舉產生。只有軍事領導職務通過舉手表決選出,一年一任,但可無限期連選連任。這是因為 A軍人實際上控制著國家 B雅典軍人享有崇高威望 C軍事事務需要專人執掌 D軍職比行政公職更重要 19.雅典公民希米奧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關注的應該是 A逆運算能力 B.在學校考試時取得好成績 C外語水平 D.能言善辯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水平 20帕羅椰是個雅典郊區的農民,他要到雅典去參加公民大會。到了雅典公民大會的會場,他聽到執政官宣布今天的議題是投票選出民主妨礙者。這次獲票最多的是一個貴族庫李維,人們爭相譴責他不利國家的行為。你如何評價這項議程所涉及的內容 ? 它驅逐了反對民主政治的敵人,保證民主政治的順利進行 但容易被人利用,成為人們爭權奪利、相互傾軋的工具 A.都正確 B. 都不正確 C. 正確,不正確 D. 不正確,正確 21.公元前 399 年的春天, 3 名雅典公民對蘇格拉底提起訴訟,告他不敬城邦之神、傳播異端宗教、腐蝕雅典青年,最終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下列關于蘇格拉底之死的認識,正確的是 A 反映代議民主的公平公正 B 輪流執政直接民主的體現 C 符合當時雅典的司法原則 D 審判機構應是五百人議事會 2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實行抽 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 有利于全體雅典人參與國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 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 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 A. B. C. D. 23.之所以說雅典的梭倫改革與 秦朝 的郡縣制 、隋唐的科舉制 都是進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B都加強了中央集權 C都打破了世襲特權和壟斷 D都緩和了社會矛盾 24.羅馬管轄其遼闊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實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強君主專制集權 C.普及推廣羅馬法律 D.提高羅馬軍團的鎮壓力量 25.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十二銅表法 的出現是由于 A.奴隸反對奴隸主的結果 B.平民反對貴族的結果 C.羅馬版圖擴張的結果 D.奴隸主的自覺行為 26羅馬帝國極盛時,有這么一件事:一個自由的男子娶了一女奴為妻后又后悔了將妻子休回娘家。該女 子決定到法庭起訴前夫。那么法庭將 A.進行調節 B.宣布休妻無效 C.要求男子賠償 D.干脆不予理睬 27 公元 183 年(羅馬帝國時期) ,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與當地的皮匠西努耶發生糾紛,上訴至法庭,法官對他們兩人的裁決將依據 A埃及習慣法 B羅馬萬民法 C雅典自然法 D羅馬公民法 28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研究:“為什么近代歐洲法律體系比較多的吸收了羅馬法而不是時間早的多的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18 世紀西亞古巴比倫王國,世界歷史現存 第一部成文法典)?”他們得出的結論 不準確 的是 A羅馬法隨羅馬軍團影響到了廣泛地區 B文化差異導致東西方法律無法借鑒 C羅馬法體系完整、內容完備 D羅馬法的平等公正理念符合了近代需要 29德國法學家耶林格認為:“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則是以法律。”古代羅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為羅馬法中蘊含著如下觀念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C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D禮不 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30.恩格斯說:“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那里,如果認為希臘人和野蠻人、自由人和奴隸、公民和被保護人、羅馬的公民和羅馬的臣民,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這在古代 人看來必定是發了瘋。”這反映出那時的公民社會是 A平等社會 B.民主社會 C.等級社會 D.專制社會 第卷 非選擇題 滿分 40 分 二非選擇題 (本卷共兩小題,共 40 分。 31 題 20 分, 32 題 20 分) 3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 分) 材料一 天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辦于上”。 史記 秦始皇本紀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還中書又將上,得者再下中書,中書又下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語類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里”,由中書省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中,則譴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 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肯,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請回答: ( 1)材料一中秦始皇為了做到“天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創新?( 6 分)你怎樣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影響 ?( 4 分) ( 2) 根據材料二敘述,如果唐朝準備在長安城內興建某一大型工程,試簡要說明這一工程在中央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基本程序。( 4分) 聯系唐朝中央機構設置的有關知識,比較唐朝與秦朝的變化,說明變化趨勢。( 2 分) ( 3) 材料三中元朝設置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 2分)元朝為什么實行行省制度?( 2 分) 32.閱讀材料: 材料一:在古雅典時代,首次實現了 人民主權、輪番而治的 民主政治 。 ( 1)根據所學知識,在下表格中填寫相應的內容。( 3 分) 時期 政治機構 性質 伯利 克里 時期 公民大會 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 民眾法庭 材料二:(我們雅典)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們這里,每一個人所關心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務,而且也關心國家的事務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注意自己事務 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務。我們雅典人把決議提交適當的討論,因為我們認為言論和行動間是沒有矛盾的,最壞的是沒有適當地討論其后果,就冒失開始行動。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 2) 根據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優勢。( 6 分) 材料三: 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真正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 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 3)根據材料三,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 3 分) 材料四:羅馬法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羅馬共和國特設一種審理公職人員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實質上就是陪審法院。羅馬實行一種“保護人制度”,保護人可以替被告發言,反駁控告人提出指控。羅馬法中有句名言,即“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 ( 4)材料四所述內容演變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則?( 3 分)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羅馬法的認識。 (5 分 ) 2011 2012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期中考試 歷史 參考答案與 評分標準(理科)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 1 5 CDBBB 6-10 BBDAA 11-15 DBDBC 16-20 DACDA 21-25 CBCCB 25-30 DBBAC 二非選擇題 (本卷共兩小題,共 40 分。 31 題 20 分, 32 題 20 分) 31.( 1)創新:開創皇帝制度,集行政、司法、軍事指揮權于一身;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和朝議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6 分) 作用: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 本格局;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 4 分) ( 2)程序:中書省草擬皇帝關于此項工程興建的報告,門下省審議此項報告,尚書省將其興建計劃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 4 分) 趨勢: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2 分) ( 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元朝設置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2 分) 原因:元朝疆域遼闊,實行行省制度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 2 分) 32.( 1) ( 3 分) 時期 政治機構 性質 伯利 克里 時期 公民大會 最高權力機關 五百人議事會 公民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