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 對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的學習理解 2013.3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 雷擊,具有不確定性 (怪獸) 不知會擊向何處; 不知會擊中那棟建筑物; 不知每次雷擊的容量有多大; 不知一場雷暴雨會發生多少次雷擊閃電。 2012年澳洲某地,據新聞報道,一天發生的雷擊 閃電高達 4000多次。 由于雷擊造成的損害也經常見睹報端。 (故宮雷擊、 92年設計的小房子遭雷擊)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 在防雷的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一些方法,這就是 我們現行規范中所提及的內容。 目的:防止和減少雷擊造成的損害。 規范所規定的方法,能夠防絕大部分的雷擊,但 是不能做到 100%; 雷擊造成的各類損害都是有一定的概率的,我們 按照規范的要求作,就是要盡量減小這些概率。 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4 目前,關于防雷的規范,有我國自己編制的(參 照國際上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有采標 IEC的標準而形成的國標; 行業標準;地方標準。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12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范 GB50689-2011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16-2008 各類建筑電氣設計規范(行業標準)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5 雷電防護第 1部分:總則 GB/T 21714.1 2008/IEC 62305-1:2006/2010 雷電防護 第 2部分:風險管理 GB/T 21714.2 2008/IEC 62305-2:2006/2010 雷電防護第 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損壞和生命危險 GB/T 21714.3 2008/IEC 62305-3:2006/2010 雷電防護 第 4部分:建筑物內電氣、電子系統 GB/T 21714.4 2008/IEC 62305-4:2006/2010 雷電電磁脈沖建筑防護標準 (天津市) DB29-58-2010 已形成報批稿的 古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農村民居雷電防護工程技術規范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6 規范標準的特點: 1、覆蓋面廣:從城市到農村民居;從建筑物到電子信息系統; 2、新:對原有規范修編周期短;空白方面越來越少; 3、與國際接軌,內容均參照了 IEC以及發達國家好的內容;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在編制過程 中就是參考 IEC標準、還有英國、美國、德國、日 本的標準。而且電氣產品主要與 IEC相同,規范中 提到的產品,就是 IEC的試驗和選擇要求。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7 在建筑工程防雷設計中,在設計總說明中關于設 計內容部分,應包括:防雷、接地及安全系統。 防雷設計:主要是建筑物的防雷設計,在建(構) 筑物屋頂設置避雷帶、避雷網、避雷針等;利用建 筑物的鋼筋作為引下線,或是設置獨立的引下線; 利用建筑物基礎作為接地極,或是單獨設置接地裝 置等。 形成符合規范的各類防雷接地及安全要求。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8 注意:對于雷電防護的分級, 建筑物防雷設計 規范 GB50057-2010是按類分為:一、二、三類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 2012則是按級,分為 A、 B、 C、 D四級。 它們是針對不同的目標來分的,前者是針對建筑物 ( GB50057第 3章建筑物的防雷分類),后者是針對 建筑物中的電子信息系統( GB50343第 4.3節按電子 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使用性質和價值確定雷電防護 等級)。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9 與原規范( 2000年版)的變化: 第 1章:總則(有 3處變化); 第 3章:建筑物的防雷分類(有 10處變化); 第 4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有 46處變化); 第 5章:防雷裝置(由 14處變化); 第 6章:防雷擊電磁脈沖(由 17處變化)。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0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主要變化 1 增加了第 2章 術語; 2 簡化了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計算公式 , 并相應調整了 預計雷擊次數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類的數值; 3 修改防側擊的規定; 4 變更防接觸電壓和防跨步電壓的措施; 5 補充外部防雷裝置采用不同金屬物的要求; 6 詳細規定電氣系統和電子系統選用電涌保護器的要求; 7 共 9個附錄。 在這些變化中,有的只是文字上做了些修改,內容的意思 還與原來的差異不大,但有部分條款作了更具體的要求;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1 總則第 1.0.1條就提到: 防止或減少雷擊建 (構)筑物所發生的人身傷亡和文物、財產損 失,以及雷擊電磁脈沖引發的電氣和電子系統損 壞或錯誤運行, 裝設了防雷裝置,并不能保證不遭雷擊。設置的 接閃器,就是要對雷擊進行攔截,攔不住就會遭 雷擊,所以用了 “ 防止或減少 ”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2 術語中 2.0.5防雷裝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英文是系統,但我國的習慣稱呼還是裝置。 用于減少閃擊擊于建(構)筑物上或建(構)筑 物附近造成的物質性損害和人身傷亡,由外部防 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組成。 (原規范為 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等 )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3 術語第 2.0.17閃電電涌 閃電擊于防雷裝置或線路上以及由閃電靜電感應 或雷擊電磁脈沖引發,表現為過電壓、過電流的 瞬態波。 注意: 50Hz的電源和閃電電涌不一樣,電力系統 50Hz的操作過電壓,不屬于避雷的范疇,應由配 電系統的電涌保護器解決,有相應的產品標準。 電涌保護器的作用比避雷器更廣。 有的建筑不做防雷,但還須考慮操作過電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4 關于等電位連接,有的設計人員在設計中要求從總 電位處用絕緣導線穿塑料管引導設備機房某處,實 際上沒有必要。因為邏輯地要接到設備機殼上,PE 線也接到機殼上,形成了并聯,其實這根線是多余 的,電磁兼容手冊中有此概念。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5 防雷分類是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質、發 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為三 類。在二、三類防雷建筑物分類中,還應注意雷 擊次數。 二類: 3.0.3條第 9款:預計雷擊次數大于 0.5次 /a的 部、省級辦公建筑和其他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 建筑物以及 火災危險場所 。 第 10款:預計雷擊次數大于 0.25次 /a的住宅、辦 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或一般性工業建筑。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6 三類: 3.0.4條第 2款: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 0.01 次 /a,且小于或等于 0.05次 /a的部、省級辦公建 筑和其他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 災危險場所。 3.0.4條第 3款: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 0.05 次 /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或一般性 工業建筑物。 這兩條中的其他款均容易對號入座,唯獨這四款 是需要經過計算后,根據結果來確定防雷的類 別,工程中經常出現問題是分類不準確。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7 第 4章 二類防雷建筑的滾球半徑為 45m,三類防雷建筑的 滾球半徑為 60m,但在考慮防側擊雷時,均是要求 高于 60m,其上部占高度 20%的部位應防側擊雷。 這是 IEC標準所規定的,也是屬于各成員國之間爭 論后的結果。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8 規范頒布執行,但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理解不同,執行過程 中往往出現一些偏差或是疑慮,尤其是第 4章。 例如建筑物設置引下線問題,作為民用建筑設計防雷,無 論其防雷類別為二類或三類,大多數情況下完全有條件利 用建筑物內的鋼筋作為引下線。但在施工圖審查時,有的 審查人員根據 4.3.3條: 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 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庭園四 周均勻對稱布置,期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 18m。當建 筑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時,應在跨距 兩端設引下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 均間距不應大于 18m。(二類)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19 第 4.4.3條 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 2根,并應沿建 筑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 周長計算不應大于 25m。當建筑物的跨度較大,無 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時,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 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 間距不應大于 25 m。 (三類) 因此施工圖審查單位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設置專 用引下線。 (為此接到過不少電話,反映相關問題)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0 其實在 4.3.5條: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 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 ( 共 6款) 目前民用建筑中,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 置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為此,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于 2012年 9月 1719日在天津就上述兩條強制性條文,并就如何 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合理應用達成了共識。研 討情況如下 : 對于上述兩條強制條文執行的難點是如何界定“第 二類、第三類防雷建筑物設置專用引下線的問 題”。對此參加研討的理事一致認為: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1 1、在第 4.3.3條(第 4.4.3條)中,二類(三類) 防雷建筑物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應采用建筑 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結構柱內不少于 2根主筋做引 下線,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 18m( 25m)。 當建筑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 時,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 間距,并使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于 18m ( 25m)。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2 2、在第 4.3.3條(第 4.4.3條)中,二類(三類)防雷建 筑物當為木結構時,應設專用引下線,并不應少于兩根, 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 18m( 25m)。 3、在第 4.3.3條(第 4.4.3條)中,二類(三類)防雷建 筑物當為磚混結構,毛石基礎時,宜設專用引下線,并不 應少于兩根。 注:采用磚混結構,毛石基礎的建筑物周邊亦有構造柱,內有四根 12 鋼筋,由于構造柱栽入毛石基礎距地面較淺,且毛石基礎的電 阻率相對較高,不宜直接做接地裝置。但是,如在埋入地下的構造 柱上預留鋼板并與柱內鋼筋焊接,再由此板焊接接地連接體至室外 接地極、而不設置專用引下線,也是可行的方案。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3 其實在 4.3.5條: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 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 共 6款) 4.4.5條建筑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梁、柱、 基礎內的鋼筋作為引下線和接地裝置, 目前民用建筑中,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防雷裝 置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而且,規范是: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 2根,并沒有 要求必須設置專用引下線,而是當采用專用引下 線時,不應少于兩根。所以規范看了前面條文, 還要看后面的條文。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4 另外建筑物的接地,有的工程設計人員不分對 象,籠統地要求做共用接地,并要求接地電阻不 大于 1歐姆,或是不大于 0.5歐姆。 做共用接地這是大家的共識,也是國際上認同的 好的做法,但是對于接地電阻值的要求,應是有 前提的。是根據供配電系統的接地型式來決定, 例如高壓系統通過燃弧線圈接地、通過小電阻接 地等。而且是針對工頻電源系統來說的,也就是 50Hz。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5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7-2010 第 4.3.6條就明確: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按 50Hz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確定,不應大于按人身 安全所確定的接地電阻值。 對于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信息系統接地,也要求 上述的電阻值,根本無法達到。只能靠等電位連 接來解決。(機房規范將明確)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6 防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問題 4.5.6 在建筑物引下線附近保護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觸 電壓和跨步電壓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接觸電壓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屬構架和建筑物互相連接的鋼筋在電 氣上是貫通且 不少于 10根柱子組成的自然引下線 ,作為自 然引下線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內的。 2)引下線 3m范圍 內地表層的電阻率 不小于 50km , 或 敷設 5cm厚瀝青層或 15cm厚礫石層。 3)外露引下線,其距 地面 2.7m以下 的導體用耐 1.2/50s 沖擊電壓 100kV的絕緣層隔離 ,或用至少 3mm厚 的交聯聚乙烯層隔離。 4)用 護欄、警告牌 使接觸引下線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 度。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7 2 防跨步電壓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屬構架和建筑物互相連接的鋼筋在電 氣上是貫通且 不少于 10根柱子組成的自然引下線 ,作為自 然引下線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內的。 2)引下線 3m范圍 內地表層的電阻率 不小于 50km , 或 敷設 5cm厚瀝青層或 15cm厚礫石層 。 3)用 網狀接地裝置 對地面作均衡電位處理。 4)用護欄、警告牌使進入距引下 線 3m范圍內地面的 可 能性減小到最低限度。 可增大土壤表面電阻率來減小通過人體的電流。(第 2款) 若有鋼筋網的水泥平地,則無跨步電壓問題。(第 3款)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8 第 5章防雷裝置 表 5.1.2防雷裝置各連接部件的最小截面,一般 1mm2的銅線能承受 8kA, 50kA宜用 10mm2。 表 5.2.1接閃器的材料,規范中列出了許多種,這 是從 IEC引來的。(以前主要使用鋼材) 5.2.3接閃桿的接閃端宜做成半球狀。其最小彎曲 半徑宜為 4.8mm,最大宜為 12.7mm。 這不是從 IEC引來,而是根據美國的標準。因為美 國做了這方面的研究,結論是比尖的效果好。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29 第 6章防雷擊電磁脈沖 6.1.2當電源采用 TN系統時,從建筑物總配電箱 起供電給本建筑物內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 采用 TN-S系統。(強條) 其主要目的就是不能出現 TN-C系統,否則正常的 電流會流到敏感設備的外殼上,影響敏感設備的 正常運行。 外來電源用 TN-C,進戶作重復接地,形成 TN-S。 進戶用 TN-S, N線和 PE線間的壓降增大,產生擾動 電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0 6.3.1-2在需要保護的空間內,采用屏蔽電纜時其 屏蔽層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交界處做等 電位連接,系統要求只在一端做等電位連接時, 應采用兩層屏蔽或穿鋼管敷設,外層屏蔽或鋼管 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交界處做等電位連 接。 這條很重要,模擬信號頻率低,怕干擾,一端接 地,外面有動態干擾,電壓能達到近 5kV,會出現 不穩定。兩端接地,形成環路,只有幾十伏甚至 更低的電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1 6.3.2是關于磁場強度問題,敏感的電子設備耐受 過電壓和過電流的能力較低,磁場對其的影響較 大,根據不同防雷類別, Sa的平均距離有要求。 雷擊在建筑物上和擊在建筑物附近是不同的。 6.3.3條與原來基本相同,只需就近接線,沒有必 要從總等電位處拉線。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2 6.3.4條 穿過各防雷區界面的金屬物和建筑物內系統,以 及一個防雷區內部的金屬物和建筑物內系統,均 應在界面處附近做符合下列要求的等電位連接: 6.3.4-5電子系統的所有外露導電物應與建筑物的 等電位連接網絡作功能性等電位連接。電子系統 不應設獨立的接地裝置。 當采用 S型等電位連 接時,電子系統的所有金屬組件應與接地系統的 各組件絕緣。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3 這就是要求一棟建筑就做一個接地 (共用接地系統 ) 美國的電磁兼容手冊是不允許做多個接地。 S型,頻率低的模擬信號,干擾信號進到設備來, 設備與周圍的接地體有分布電容,絕緣起來就不 會產生干擾。所以屏蔽要求高的, S形就不行了。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4 6.3.4-7 當電子系統為兆赫茲級數字線路時,應 采用 M型等電位連接,系統的各金屬組件不應與接 地系統各組件絕緣。 M型等電位連接應通過多點連 接組合到等電位連接網絡中去,形成 M型的連接方 式。每臺設備的等電位連接線的長度不宜大于 0.5m,并宜設兩根等電位連接線安裝于設備的對 角處,其長度相差宜為 20%。 該款要求不宜大于 0.5m,美國用兩根,因為頻率 很高,產生諧振時阻抗無窮大,形成開路。所以 用兩根,長度相差 20%,目的就是一根處于諧振時 另一根沒諧振,確保等電位連接的可靠性。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5 電流在導體中流過,其周邊就會產生電磁場。 伴隨雷電流同時產生的輻射電磁(脈沖)場就是 雷電流的電磁效應,稱為雷電電磁脈沖, LEMP。 電生磁,磁生電,以不同的形式表現: 雷電流是沿著導體流動,以 “ 路徑 ” 的形式出現; LEMP是以 “ 電磁場 ” 的形式出現。 雷電流和雷電電磁脈沖( LEMP)是對建筑物和電 子信息系統造成危害的根源。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GROUP. 36 典型的由雷電電磁脈沖防護措施確定的雷電防護區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CHINA ARCHITECTURE DE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員office機試試題及答案
- 紙牌情感測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施工項目風險控制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解析試題及答案
- 旋律技巧與和聲相輔相成樂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考試中的真題分析與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電氣安裝面試試題及答案
- 四年級數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匯編
- 施工現場安全活動創新試題及答案
- 數學與繪畫結合的創意試題及答案
- 線性代數矩陣
- S22天天高速安慶至潛山段(涼亭至月山)環境影響報告書
- 某廠蒸汽管道安裝吹掃及試運行方案
- 清華大學出版社機械制圖習題集參考答案(課堂PPT)
- 安徽金軒科技有限公司 年產6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兩篇古典英文版成語故事百鳥朝鳳英文版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礦邊坡穩定性年度評價技術規范
- GB/T 119.1-2000圓柱銷不淬硬鋼和奧氏體不銹鋼
-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課件
- 西藏林芝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 入團志愿書樣本(空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