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指導.doc.doc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指導.doc.doc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指導.doc.doc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指導.doc.doc_第4頁
高考詩歌鑒賞指導.doc.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7高考詩歌鑒賞指導解答詩歌鑒賞題常用關鍵詞語1常用的修辭比喻借代擬人擬物、對偶夸張反復對比雙關反語反問互文用典2常用的藝術手法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欲揚先抑渲染襯托反襯烘托象征聯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歷史人物自比自慰間接抒情卒章顯志動靜結合含蓄蘊藉詳略得當以古喻今吟古書懷明暗對比白描調用角度,如由遠而近、由上而下等。3常見思想感情迷戀留戀思念憂愁悲憤辛酸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喜悅仰慕激憤空虛郁悶熱情洋溢壯志凌云憂國憂民追慕諷刺反抗奮發向上消極避世同情關懷控訴頹廢4常見景物特點恬靜安謐和平壯闊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幽靜肅殺荒寒瑰麗虛幻飄渺凄慘蕭條繁華熱鬧5風格特點樸素自然豪放飄逸濃郁頓挫雄健高昂悲壯蒼涼超脫世俗纏綿悱側激昂澎湃6語言特點言簡意賅通俗自然簡練洗煉含蓄雋永內涵豐富平中見奇清新質樸瑯瑯上口音韻和諧明白曉暢清新、自然、樸素豪放俊逸沉郁頓挫峻偉奔騰,雄渾豪邁委婉含蓄蘊藉耐人尋味平實直白7篇章結構層層深入首尾照應有總有分先敘后議先寫景后抒情先詠古后議論抒情過渡自然渾然一體銜接自然環環相扣伏筆鋪墊開篇點題卒章顯志2002年全國高考詩歌鑒賞由客觀題改變為主觀題形式,考查的范圍從新詩古詩并舉縮減為古代詩歌,分值有6分之多。詩歌鑒賞的復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詩歌類別古詩從形式上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是相對于近體詩而言的,從字數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四種;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隋唐時期的古體詩,題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標志性字眼。近體詩是指隋唐時期出現的比較講究音韻格律的詩歌,又稱“格律詩”,大致可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較嚴格,講究二、四、六、八押韻;一首詩的句數也有限定:絕句四句,律詩四聯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律詩的頷聯、頸聯必須對仗。古詩古體詩(古風)四言古詩如:詩經古體詩的特點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詩歌,一般都是古體詩。唐詩中凡題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標志性字眼的均為古體詩。每首詩的句數不限,可長可短。五言古詩如:陶淵明歸園田居七言古詩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賀李憑箜篌引雜言古詩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近體詩(格律詩)絕句五言絕句如:王之渙登鸛鵲樓近體詩的特點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詩歌有嚴格的音韻格律要求,即絕句二四押韻,律詩二四六八押韻。七言絕句如:杜牧泊秦淮律詩五言律詩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詩如:杜甫登高另外,依據不同的標準和角度,詩歌還可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從藝術手法上分,有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詠物言志詩;從表現內容上分有:田園詩、邊塞詩、懷古詩、羈旅詩、思鄉詩、登臨詩、閨戀詩、哲理詩、游賞詩、送別詩、詠史詩等。二、詩歌形象對詩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類:詩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詩經靜女刻畫了一對青年戀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熱烈癡情、淳樸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潑、伶俐俏皮靡不畢現。唐代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塑造了一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自適的漁父形象。詩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過山村清幽明麗的景色的描寫,我們也窺見了詩人閑適超逸的隱者形象。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詩中寫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紅葉等景物,都構成了形象,且以楓林中經霜的紅葉最具神韻。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具體言之,古詩中常見的形象有以下幾類:豪放灑脫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圣賢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憂國憂民、青衫淚濕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對外歡顏。吾廬獨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并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瑟琶行),著一“泣”字與“濕”字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歸隱田園、鐘情山水的形象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寫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王維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面,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使人見了,樂而忘返。愛民惜才的形象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兒女情長的形象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詩歌寫了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三、思想情感詩歌,無論是寫景還是敘事,無論是詠物還是懷古,都會寄寓著詩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對詩歌內容情感的感悟是詩歌鑒賞的重點。如2002年的全國卷春夜洛城聞笛,要求考生能正確把握該詩思鄉懷遠的感情;2003年的全國卷過香積寺,考生只有把握了作為“詩佛”的王維喜好隱逸靜謐的性格特征,才有可能對詩中的“危和冷”兩字作出正確的賞析。評價詩歌思想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應聯系詩人的生平事跡、創作風格。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斗生活,或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應聯系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反映在邊塞詩的創作中,雖有對塞外惡劣環境的描寫,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豪情,保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蕩。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避免先入為主,具體詩歌具體分析。許多大詩人往往是多面手,其詩歌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杜甫的詩歌固然沉郁為多,常常抒寫憂國憂民的慨嘆,但也有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輕快明麗的詩句;李清照的詞風固然多為婉約凄切之作,但也有“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樣豪邁的詩句。因此在賞析的時候應具體作品具體分析,切忌生搬硬套。細讀序言和注釋。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或在詩后附有注釋,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古詩詞中所抒寫的思想感情非常寬廣,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憂國憂民戰亂離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反映社會黑暗,揭露統治者腐朽: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北磉_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林升題臨安邸“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北磉_對山河淪落國破家亡的痛楚:陸游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揭露統治者的橫征暴斂窮兵黷武:杜甫兵車行建功報國保家衛國的決心,建功立業的豪情: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陸游書憤貶官謫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懷才不遇的寂寞,報國無門的激憤: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年華消逝的感慨,壯志難酬的悲嘆: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思鄉懷人天涯羈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溫庭筠商山早行思親念友的孤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邊關征夫的思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閨中怨婦的懷人: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依依惜別的深情: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贈汪倫情深意長的勉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超塵脫俗寄情山水的悠閑,退隱田園的淡遠: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厭離官場的險惡,歸耕隱居的自在:陶潛歸園田居感時傷逝昔勝今衰的滄桑,時事變遷的感慨: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青春易逝的傷感,時不我予的焦慮: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四、詩歌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如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出一種清新自然,安謐美好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作者那種淡泊寧靜的心情就蘊含在這種生活的場景中。這種包含著作者感情的場景,就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觀書有感,描寫了由于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且清的“方塘”,但詩中的“方塘”,不僅僅是自然的方塘,它還包孕著作者讀書的心得,從而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既給讀者美的享受,又給讀者哲理的啟迪。五、藝術手法鑒賞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在高考和平時的模擬卷中也經常涉及。如果讓你對所給詩歌的藝術特色進行鑒賞,一般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入手:從煉字角度:著重分析該字詞的表達效果,對主旨所起的作用。如2003年高考,要求對過香積寺一詩的詩眼進行賞析。從名句角度:著重分析該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對主旨所起的作用。從修辭的角度。該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常見的修辭手法有這樣一些: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復、反問、設問、借代、雙關、互文(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等。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從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聯想、烘托或對比襯托(動靜相襯、以有聲襯無聲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虛實相生、比興寄托、比喻象征等。從音韻的角度:如長短句間雜的,讀起來錯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多用疊詞的,講究押韻的,則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性。下面著重談談古代詩詞中常用的的幾種藝術表現手法1、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詩經中的“國風”,杜甫、白居易的詩等。浪漫主義善于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賀的詩歌就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2、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大漠古道、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無限離愁別恨。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最典型的如詩經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鄉之時!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即作者借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品格志向。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節操的人生追求。清代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借梅議政,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茅盾的白楊禮贊,借中原地區常見的白楊樹來表現解放區廣大軍民不屈不撓、力求上進的精神。古詩中,象駱賓王的獄中詠蟬就是通過刻畫餐風飲露的秋蟬的形象來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陳子昂的許多感遇詩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助香蘭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來抒寫心中的懷才不遇之慨。4、對比烘托對比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詩歌創作,則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而悲傷的心情。古詩中常見的一些“藝術辯證”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時,常把遠與近、動與靜、聲與色、實與虛等相結合,互相形成對比映襯,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5、化用典故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借助這些歷史事實,凝練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6、聯想和想象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象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大膽豐富的想象也常表現為夸張手法的運用。所謂夸張即故意地對事物進行夸大或縮小的描寫,借以表達詩人異乎尋常的情感。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痹摼渚瓦\用了夸張和烘托的寫法來表現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又如李賀的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痹谠娙说难壑忻CV袊蟮厣系木胖莩闪宋⒉蛔愕赖膲m煙九點,浩淼無邊的東海成了杯中之物,通過想象和夸張的手法,抒寫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7、比興象征比喻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如唐代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巧借新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滿希望的心理,寫自己應試前緊張而又希望得到賞識的心態。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痹绱盒氯~萌發,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鵬、天馬、雄劍及高山大河,來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歡選取高潔美好的事物如明月、鳳凰、松柏、美人等來象征人品節操;又常選取遭摧殘、受拘羈的人物事件來比喻他的經歷和處境。屈原的詩歌也有這一特點,常以香草美人象征賢能,以燕雀烏鵲比喻小人。六、風格流派由于詩人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作中就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風格。成熟的詩家詞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李白詩豪放不羈,仙氣滿卷;杜甫詩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王維詩詩中有畫,富有禪趣,靜美幽獨;樂天詩雅俗共賞,清淺可愛;李賀詩奇詭譎幻,鬼氣森然;賈島詩推敲苦吟,峭瘦清寒;杜牧詩曠達俊爽,清麗自然;李商隱含蓄典雅,悱惻纏綿,如此等等。評價古詩詞的風格常用到下面一些詞語: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呑宇宙,氣度豁達,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它如奔騰咆哮、洶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蕩漾、漣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橫空出世、千嶂連云的昆侖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蘇州園林。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云、剛毅雄健,如劉邦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氣勢浩瀚,雄偉壯麗;孟浩然的臨洞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氣魄宏大,氣勢壯觀;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何其高遠,多么壯麗!這些詩句都可以以雄渾稱之。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就主體而言,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蕩不羈。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淼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保▽⑦M酒)氣勢浩蕩,一瀉千里。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杰出代表,蘇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于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代表作。“大江東去”二句,將在廣闊悠久的空間與時間中活動的人物一筆收盡,氣魄恢宏,“故壘西邊”至“灰飛煙滅”是詠古,感情高昂而濃摯,而“亂石穿空”數句,將崢嶸的態勢、鮮明的色彩、巨大的音響,融于一體,氣勢磅礴,給人以“挾海上風濤之氣的感覺”?!肮蕠裼巍睌稻滢D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詞的音調豪壯,“須關西大漢,執鐵板”而唱。沉郁如果說豪放是火山爆發,沉郁就是海底潛流。當詩人飄逸飛動、奔放不羈時,就形成豪放;當詩人沉思默處、憂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郁。李白豪放,其體輕,其氣清,故裊裊上升,飛入云霄,若野鶴閑云,隨處飄逸;杜甫沉郁,其體重,故沉沉下墜,潛入心海,感情激蕩,回旋紆曲。何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大凡詩人,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見悲慨是時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實,出于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登幽州臺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詩人懷著壯志難酬的極度悲憤,登上城樓,泫然流涕,感慨萬端。面對著悠悠蒼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筆,勾勒出過去、現在、未來連綿不斷的時間圖卷,描繪出遼闊無垠的宇宙空間畫面。其悲壯歌聲,響徹云霄,慷慨之氣,橫絕太空。沖淡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保B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回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靜謐空寂的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曠達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征?!叭松鐗簦蛔疬€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色彩。蘇軾有時是盡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動中得到永恒;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盾中凈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規律相和諧。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人生現象與自然現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詩歌流派則指思想觀點、藝術見解和藝術風格相同或相近的詩人所形成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結合體。詩歌的流派在盛唐最為典型,有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有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詞的流派在宋代最為成熟,有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為代表的婉約派,有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詩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風格,他們在題材的選擇、形象的塑造、語言的運用以及創作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例如婉約派詞寫得比較婉曲含蓄,多以艷情為題材,嚴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詞,則反映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思想內容則不拘于傳統的離愁別緒,不嚴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詩人不只有一種風格,他們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同為豪放派,蘇詞曠達灑脫,辛詞則慷慨憤世。七、鑒賞程式古詩鑒賞是較難的知識,拿到題后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詩詞的后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么畫面,這些畫面有什么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