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doc_第1頁
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doc_第2頁
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doc_第3頁
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doc_第4頁
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注意事項: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0分)(1)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小題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不僅出現在終結者之類的科幻電影之中,也開始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比如,谷歌旗下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就連人類引以為傲的文藝創作,也開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戰。日前,清華大學語音與語言實驗中心(CSLT)作詩機器人“薇薇”通過了“圖靈測試”(“圖靈測試”是著名科學家圖靈在1950年提出的一個觀點,即將人與機器隔開后,如果有30%以上的機器行為被人誤會為是“人”而不是“機器”所為,則機器應被視為擁有智能。)機器人“薇薇”創作的詩歌令社科院的唐詩專家無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認為是人寫的。 文藝創作,是通過人腦進行的一種與情感、知覺、記憶與思維相關的復雜的精神活動,這本是人類的驕傲。面臨人工智能,人類傳統的文藝創作又會面臨怎樣的挑戰?機器人“薇薇”開啟數據庫詩歌寫作模式。有的詩一看就是機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詩判斷的難度要大一點,比如這一首落花:紅濕胭艷逐零蓬/一片春風細雨濛/燕子不知無處去/東流猶有杜鵑聲。要想甄別就需要推敲,但只要認真思考,“細雨濛”之類別扭的用法還是可以被識別出的。 那么文學創作上,人工智能在模仿什么?人工智能的寫作本質上是一種“數據庫寫作”,其對于文學的模仿高度依賴數據庫,越是海量數據,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學習?!稗鞭薄边@類寫詩的人工智能程序,學習過的古詩,估計是全唐詩五萬首的幾何倍數之上,故而可以在表面上,進行一些有模有樣的模仿。 雖說如此,但詩歌所展現的語言的優美與豐富的人類內心世界,永遠無法被量化、被標準化。人工智能在“閱讀”上可以遠遠超出所有詩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詩歌規則組合出一首詩,但這種組合不是創作。 其實我們今天討論人工智能與文藝的關系,真正要擔心的不是人工智能開始文藝創作,而是我們對于文藝的理解趨向人工智能化。某種程度上,值得當心的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機器人變成了我們,而是我們變成了機器人。比如上文所引的機器人詩歌,如果有較好的詩歌修養并不難識別,但在各種偽托李白藏頭詩的口水詩都可以在網絡上流行的今天,我們擔心越來越多的人將無法判斷一首機器人詩歌和一首好詩的差距。今天的我們注視著人工智能,也許就是在注視著未來的自己,我們必須警惕科學對于人文的步步蠶食。 文學理論大家錢谷融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文學是人學”,文學的復雜始終對應于人心的深邃,人性是永遠無法替代的部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那永遠無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靈魂沒有枯竭,文學這朵藝術之花會永開不敗。 (節選自光明日報)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工智能開始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并顯示了其威力,如谷歌旗下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就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B.日前,作詩機器人“薇薇”通過了“圖靈測試”,主要是因為“薇薇”創作的詩歌有31%的作品令社科院的唐詩專家無法分辨。C.文藝創作,是通過人腦進行的一種復雜的精神活動,而機器人“薇薇”的詩歌寫作只是一種有模有樣的模仿行為。D.人工智能在“閱讀”上可以遠遠超出所有的詩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詩歌規則組合出一首詩,但這種組合不是創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圖靈測試”這個觀點認為,將人與機器隔開后,如果有30%以上的機器行為被人誤會為是“人”而不是“機器”所為,則機器應被視為擁有智能。B.人工智能的寫作本質上是一種“數據庫寫作”,其對于文學的模仿高度依賴數據庫,越是海量數據,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學習。C.詩歌所展現的語言的優美與豐富的人類內心世界,永遠無法被量化、被標準化,這也是人工智能寫作無法進行模仿的。D.機器人“薇薇”寫作的詩歌,有的可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機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詩歌即使是我們認真推敲也無法辨別出是機器人所作。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機器人變成了我們,而是我們變成了機器人,讓我們有了機器人的智能,這是我們要努力的。B.人工智能開始文藝創作雖然對人類傳統的文藝創作是挑戰,但我們不必擔心,我們真正憂慮的是我們對于文藝的理解趨向人工智能化。C.今天的我們注視著人工智能,也許就是在注視著未來的自己,我們必須警惕科學對于人文的步步蠶食。D.“文學是人學”,人性是那永遠無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靈魂沒有枯竭,我們就不必擔心文學會衰亡。(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幸存者 美休B.卡夫 熬到第三個饑餓的夜晚,諾尼把眼睛盯在那條狗身上。在這座漂流的冰島上,除了高聳的冰山之外,沒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們兩個了。 在那次撞擊中,諾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愛的獵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島上,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對方。 諾尼以往對尼奴克的寵愛絕對是真實的,真實得如同此刻的饑餓、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傷的腳上咬嚙著的痛苦。然而家鄉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殺他們的狗來果腹嗎?不是嗎?他們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他告訴自己,當饑餓到了盡頭一定要覓食,“我們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個被對方殘殺,”諾尼想,“所以” 他無法徒手捕殺那只狗。尼奴克的兇悍有力遠勝于他。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 他脫下手套,把腿上的繃帶拆下來。幾個星期前,他傷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繩索和三片鐵板綁成了繃帶。 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鐵板插入冰地的細縫里,并且使勁地用另一片鐵板在上面磨擦。 尼奴克聚精會神地看著他。諾尼仿佛能感覺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發熾烈的光芒。 他繼續工作,并且企圖使自己忘記它的目的。那片鐵板現在已經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鋒利。太陽升起時他剛好完成了工作。 諾尼將那新磨的尖刀從冰地里拔出來,用拇指撫拭著刀刃。太陽光從刀面反射過來,幾乎使他一時眼花目眩。諾尼把自己完全變得殘酷起來,“到這兒來,尼奴克!”他輕輕地叫著。 狗疑惑地看著他?!斑^來,快!”他喚著。 尼奴克走近了一點。諾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懼。從它沉滯的喘息和蹣跚、笨重的腳步可以得知它的饑餓和痛楚。他的內心開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來。 尼奴克越來越近了,保持著它的警戒。諾尼感到喉間一股濃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兩只眼睛好似兩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現在,就是現在!快攻擊它! 諾尼跪倒在地上的身體因一陣激烈的哽咽而顫抖著。他突然唾罵起那把尖刀,瘋狂地把它往遠處擲去。他空著雙手,顛躓地向狗爬去,終于倒在雪地里。 狗發出兇獰的咆哮,環繞著他的身體走動。諾尼現在充滿了恐懼。 擲出那把刀子之后,他已沒有任何防備。諾尼現在虛弱得毫無力氣反抗。他的性命就好像懸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塊肉,而它的眼中充滿了饑餓。 狗繞著他徘徊,并且開始從后面匍匐前進,諾尼現在聽到那饑餓的喉嚨發出咕嚕咕嚕的吞咽唾液的聲音。 他閉上眼睛,祈求著這次的攻擊不要太痛苦,他感覺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尼奴克漸熱的喘息逼近他的脖子,一股強烈的氣流聚集在他的喉頭。然后,他感覺到一條熱熱的舌頭在輕輕地舔著他。 諾尼睜開眼睛,懷疑地注視著尼奴克。他伸出一只手臂把它和自己緊緊地抱在一起,悲傷地開始嗚咽 一小時之后,一架飛機從南方起飛,上面一位年輕的駕駛員沿著海岸巡邏,他往下注視著那片漂流的浮冰,在冰山的正上方盤旋,此時,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閃光。 那是陽光在某件物體上反射的光芒。他的好奇心漸漸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著冰山盤旋。此時,他發現冰山的陰影之中一堆黑色的影子,從形狀上來看似乎是人類,仿佛那影子有時還分成兩個。他把飛機降落在水邊,開始巡查,發現了那兩個影子,一個人和一只狗。那個男人已經昏迷不醒,但確信還活著,那只狗嗚嗚地在一旁哀鳴,已經虛弱得不能移動了。 至于那道引起駕駛員注意的光芒,就是那把磨得雪亮的尖刀。它挺直地插在不遠的雪地上,在風中微微地顫動著(有改動)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及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情節設置頗具匠心,既有線索的設置,又有懸念的制造,故事情節緊湊,波瀾起伏。情節在人和狗的命運懸念中發展,牢牢地抓住讀者,引起了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B.本文對狗的描寫也十分細致,既有神態描寫,也有動作描寫,尤其是多次描寫到狗的眼睛,作者想借此來襯托出主人公無助、矛盾、內疚、感激的心理歷程C.“他伸出一只手臂把狗和自己緊緊地抱在一起,悲傷地開始嗚嗚哭泣”展現了人與狗患難與共的和諧之美。D.本文將人和狗進行了對比,在同樣饑餓的狀態下,人總是想殺狗以自保,而狗卻始終守護著主人,表現了人性的骯臟與口訊的善良,突出了人性惡的主題。5.小說是如何在情節上巧妙設置懸念來吸引讀者的?(4分)答:_6.小說的結尾有何特點和作用?(4分)答:_(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材料一 8月8日,九寨溝地震發生18分鐘后,中國地震臺網的機器,寫了篇新聞稿,寫作用時25秒。稿件用詞準確,行文流暢,且地形天氣面面俱到,即便專業記者臨陣受命,成品也不過如此。再考慮到25秒的寫作時間,人類完敗了。 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職位進軍。有人預言,除了華爾街的交易員,像律師、會計、醫師等高端職位,也將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馬斯克說在未來20年,全球12%至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李開復則認為,10至15年之后,也許50%的人要面臨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的局面。 “每一輪科技革命都會帶來新一輪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將大量淘汰傳統勞動力,很顯然也會有不少行業,會因為人工智能的興起而消亡。”陶慶華說,“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會創造高端的新型的產業需求,從而帶來勞動者的轉型升級。所以,只有新型勞動者,才能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摘編自人工智能來了,你的飯碗會被拿走嗎,xx9月14日光明日報)材料二 近年,人工智能成為一個全球關注和辯論的焦點。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會導致人類的工作機會大量縮減,甚至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沖擊。但戴爾表示,他本人對人工智能并不恐慌。他認為技術就是要推動人的潛力最大化。任何一種新技術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壞的用途。“技術發展不應成為我們害怕的理由。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人與機器合作的世界。”戴爾還談到,新的技術使我們擁有更好的商業、社會和教育環境等。就如同勞動力和資本,數據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投入要素。“數據是一種新的力量,正在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摘編自邁克爾戴爾:人工智能時代是人加機,而非機減人,9月29日新華網)材料三 預計到 xx 年時,與全球數字化轉型相關的行業增加值將達到近20萬億美元,中國約有69%的企業將數字業務發展作為未來一年內的首要任務。對于企業來講,數字時代已然來臨。在未來,個性化和預測將成為消費者客戶服務需求的主題,依靠類似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推動,將把渠道內的客戶服務與效率提升到極致??梢灶A見的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識別、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將得到廣泛的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的信息推送。(摘編自AI將改變客戶體驗,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xx9月29日環球網)材料四 目前人工智能盡管有了長足發展,但毫無疑問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們現在缺乏一個建立在與認知科學相關的各個領域知識成就基礎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類智能之謎的理論。誠然,人類原本就是自然的產物,人類能達到的智能水平,從理論上講,通過相應的渠道機器完全可能達到??墒?當前智能機器與人類的差距顯然是存在的,智能機器與人的本質差異可能就在“個性”方面。理論上講,軟硬件完全相同的機器之間,是無所謂“個性”的,而人的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擁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礎上的個性。 就技術而言,不管是智能實體還是網絡虛擬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類心智本身,則雷庫茲韋爾預言的奇點,即在2029年我們將在機器中實現人類級別的人工智能的夢想就不可能到來。因此,深入解析人類“自由意志”和“個性”的本質是實現強人工智能目標的必經之路。但如果這個目標能夠實現,一旦機器具備自由意志,人類將不得不面臨新的倫理與現實的問題。(摘編自人工智能發展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xx4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網)7.下列關于人工智能相關情況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這四則材料以人工智能為論述對象,多角度、多層次對其發展做出了探究,展現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和巨大的發展潛力。B.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勞動力在人工智能創造的高端新型產業中不再有用武之地。C.數字時代,個性化和預測將成為消費者客戶服務的重要需求,而依靠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企業將大大提升服務客戶的水平。D.目前人工智能盡管有了長足發展,但毫無疑問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九寨溝地震中,機器高效的新聞稿寫作,宣告了在新聞體裁寫作方面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完勝。B.戴爾對人工智能并不恐慌,因為他認為人工智能可以使我們擁有更好的商業、社會和教育環境等。C.盡管人工智能已取得巨大進步,但從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深入解析人類是其必經之路。D.人類是自然的產物,人類能達到的智能水平,通過相應的渠道,機器完全可以達到。9.人工智能的發展進步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利與弊?請結合材料簡要概述。(4分)二、古詩文閱讀(本題共8小題,38分)10.與“艱難苦恨繁霜鬢”中的“繁”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太子遲之 B.晉軍函陵 C.春風又綠江南岸 D.共其乏困11.下列詞語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A.整頓衣裳起斂容 B.暮去朝來顏色故 C.凄凄不似向前聲 D.舉酒欲飲無管弦12.對下列詩句的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B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D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1314題(11分)詠懷古跡(其三)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13. “環珮空歸夜月魂”中“空”含義豐富,試加以分析(5分)14. 詩中寫了昭君的“怨恨”,昭君怨什么?杜甫寫昭君的怨恨用意是什么?(6分)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10分)端居 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咀ⅰ慷司樱洪e居。素秋:秋天的代稱15.有人對“敵素秋”的“敵”字評價很高,但也有人說“敵”不如換成“對”字。你的意見如何呢?(5分)16.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5分)17.默寫錦瑟一詩(8分,每句1分)三、語言知識運用(共6小題,選擇題各3分,總22分)18.下列各句中,劃線加點的成語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漫步這里的景區,石林、溶洞、飛瀑顯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濃郁淳樸的苗家風情及豐姿綽約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國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術專家及校車制造企業技術負責人,對我國校車新標準進行審定,相信不久我國校車新國標呼之欲出?!伴_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面對這些禁酒宣傳標語,一些司機不以為然,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李娜奪得法網女單冠軍,振奮人心。在人們彈冠相慶的時候,娛樂圈的明星們也紛紛帶來祝福。再回頭看去,這些自在無羈勒的溫情的文字,看著看著就讓人心里生出煦煦如拂的感覺,如坐春風。該產品的試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產后將不孚眾望,公司一定會憑借產品的優異品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驕人業績。A. B. C. D.19.下列句子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A.英國雷丁大學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學家和一位復合材料專家領導的科研小組,正在從事這項研究。B.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規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來,讓廣大群眾監督,就可以達到以昭昭之理揚正氣、以嚴峻之法懲腐惡。 C.未來世界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更是頂尖人才的競爭,在文化教育層面上尤其如此。D.高速磁懸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完全不接觸。它沒有輪子的傳動機構,列車的懸浮、導向、驅動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20.把下列詩句組成四組對偶句,正確的一組是( )(3分)匡衡抗疏功名薄 直北關山金鼓振 云移雉尾開宮扇 劉向傳經心事違 佳人拾翠春相問 日繞龍鱗識圣顏 征西車馬羽書馳 仙侶同舟晚更移A. B.C. D.21.仿照示例,從下列構字部件中任選兩個不同的部件,另組一個漢字,并用該字組成一個雙音詞,再以該詞立意,寫兩句感想。要求:立意積極;語句整齊;感想不超過20字;(4分)構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 構字詞示例: 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營造溫馨社會講真誠建設美好家園答:_2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5分)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日,古人又稱夜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們歡慶佳節,既是為了賞月, 。元宵節不僅僅要進行娛樂性活動, ,屆時,君臣百姓都去看燈、猜謎,文人們則飲酒、賦詩、答對,異常熱鬧。 23.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對于馬克思的逝世,作者回避了“死”這個詞語,而用“停止思想了”“安靜地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等詞語來表達,這些詞語符合馬克思思想家的身份,用語非常得體。請從用語得體的角度回答下面的問題。(每句不超過30字)(4分)(1)1980年10月10日,“人民藝術家”中國電影演員趙丹去世。怎樣表達一個演員之死?_(2)1990年,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突然發病去世。怎樣表達一個音樂家之死? 4、 作文(60分)24.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章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夜之間,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這些節目火了。人們被一首首精美的詩詞吸引,被一句句樸實話語背后的深情打動有人說,是詩句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讓人的內心重新豐富起來;有人說,是文字喚起了人們的回憶,一封家書就能撫平時代的創傷;有人說,樸實的話語更能帶給人們充滿溫馨的心靈體驗,如和煦的春日陽光,令人寧靜愉悅;也有人說,當今社會我們從不缺少“朗讀者”的感性淚水,我們最需要的是“賽先生(科學)”的理性精神這些議論,引發了你的哪些看法?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乾安七中xxxx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高一語文答案1.B (“主要是因為薇薇創作的詩歌有31%的作品令社科院的唐詩專家無法分辨”錯,據原文“有31%的作品被認為是人寫的”可知。)2.D(“但有的詩歌即使是我們認真推敲也無法辨別出是機器人所作”錯,據原文“但有的詩判斷的難度要大一點”可判斷。)3.A(“讓我們有了機器人的智能,這是我們要努力的”錯,據原文“值得當心的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機器人變成了我們,而是我們變成了機器人”。)4.D“人總想殺狗”錯,人最后良心覺醒,并未殺狗,本文的主題是人性善良以及善有善報5.(4分)第一個懸念是人會不會殺死狗(1分),第二個懸念是狗會不會吃掉人(1分),第三個懸念是人和狗會是什么樣的結局(1分)。作者層層設置懸念,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及思考(1分)。6.(4分)特點:被扔掉的兇器,成為救人的工具,小說結尾運用了留白藝術,言有盡而余味無窮(1分)。作用:情節上,與前文制刀、擲刀相呼應;(1分)主題上,被扔掉的兇器尖刀卻成了救人的工具,見證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和莊嚴,突顯了善惡有報的主旨。(1分)讀者感受上,雪地上挺直插著的尖刀,如同特寫鏡頭,撞擊著人們的心扉;給人以強烈的震撼(1分)。7. B(“不再有用武之地”過于絕對)8.C(A項以偏概全,新聞寫作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新聞評論”帶有作者強烈個性色彩,而這恰恰是目前人工智能欠缺的;B項強加因果。戴爾本人對人智能并不恐慌,是因為他認為技術就是要推動人的潛力最大化;D項忽略了前提,把理論上的可能性說成必然,原文講的是“人類能達到的智能水平,從理論上講,通過相應的渠道機器完全可能達到”。)9.(4分) 利:創造新型產業需求,帶來勞動者的轉型升級。推動人的潛力的最大化,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弊: 取代部分領域的人類工作,淘汰大量傳統勞動力,加劇失業問題。可能導致人類面臨新的倫理和現實問題,如機器反過來控制人類等新問題。(一點一分,答出四點即滿分。)10. C11. D12. C13. (5分)“空歸”即徒歸。(1分)這一是說昭君死在匈奴,只有她的魂魄能月夜歸來 ??梢娖鋺涯罟蕠亩嗝磸娏?!像這樣的一個女子,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么不令人感慨?讓人傷心?(2分)一個空字,將詩人的悲憤、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2分)14. 怨“帝始不見遇”,怨遠嫁異邦,怨遠葬他鄉,月魂空歸。(2分)杜甫借寫王昭君的怨恨之情寄托的是自己懷才不遇、漂泊異鄉遠離故土的身世家國之感,(4分)15. (5分)不可換成“對”字,(1分)“敵”字更加準確、貼切地表現出詩人當時的心緒。(1分)“對”只表現“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之狀,偏于客觀描繪。(1分)而“敵”則除了含有“對”的意思之外,還兼傳出空床獨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