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課時分層作業10蘇軾詞二首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詞蚜.doc_第1頁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課時分層作業10蘇軾詞二首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詞蚜.doc_第2頁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課時分層作業10蘇軾詞二首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詞蚜.doc_第3頁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課時分層作業10蘇軾詞二首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詞蚜.doc_第4頁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第3單元北宋的舊曲新聲課時分層作業10蘇軾詞二首魯人版選修唐詩宋詞蚜.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10 蘇軾詞二首一、基礎運用層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導學號:61612065】A宮闕(ju)綺戶(q)參與(y) 淺薄(b)B瓊樓(qn) 吟嘯(yn)失落(lu) 道觀(un)C一蓑(su) 料峭(xio)空閑(kn) 恣意(z)D蕭瑟(s) 何妨(fn)虔誠(qin) 面頰(ji)DA項,宮闕(qu);B項,瓊樓(qin);C項,料峭(qio)。2下列詞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B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C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D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DA項,“倚”應為“綺”;B項,“時”應為“事”;C項,“情”應為“晴”。3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導學號:61612066】A把酒問青天 把:握著B高處不勝寒 勝:勝過,超過C一蓑煙雨任平生 任:聽憑D料峭春風吹酒醒 料峭:形容微寒BB項,勝:能夠承擔或承受。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禮部尚書,北宋文學家。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詩文有東坡文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B蘇軾詩論中有“元輕白俗”“郊寒島瘦”之語,其中“元”“白”“郊”“島”分別是指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賈島。C四川眉州三蘇祠有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逼渲小叭~客”指蘇洵、蘇軾、蘇轍,“四大家”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D蘇軾與歐陽修一起樹立了一種穩定成熟的散文風格,世稱“歐蘇”;蘇軾又是宋代著名書法家,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書法四大家”。CC項,“四大家”一般認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水調歌頭中反映作者既向往天上自由又留戀人間溫情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2)水調歌頭中寫作者悵恨久別,用埋怨的口吻對月亮無可奈何發問的句子是“_,_”。(3)定風波中蘇軾用“_,_”勸慰同行者,既然大自然的風雨不能改變,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在雨中吟詩放歌。(4)定風波中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的名句是“_,_,_”?!敬鸢浮?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2)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3)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4)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緦W號:61612067】蘇軾的一生,宦海沉浮,歷經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種思想的影響,_。但他失意時能達觀自解,始終保持積極進取、欲有所為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滲透在他的詞作中,_??部澜洑v使蘇軾的人生閱歷非常豐富,創作出許多瀟灑超脫的詞。縱觀他的一生,多次被貶,頻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獄。但他不論貶謫天涯,還是任職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難以忍受的逆境中尋得閑適之趣,隨緣自適、超然物外,不為得失、生死所擾,_,顯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_【解析】第一處前面說“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種思想的影響”,故后面應是出現“出世”“入世”的矛盾;第二處前面說“始終保持積極進取、欲有所為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滲透在他的詞作中”,后面應是說他的曠達的詞風;第三處,前面說“不為得失、生死所擾”,后面說“顯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中間應是說蘇軾表現出的人生態度?!敬鸢浮克乃枷氤S谐鍪琅c入世的矛盾成為曠達詞風形成的重要因素處處表現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7仿照畫線句子的句式,再寫兩組句子,構成排比句。要求必須點出詩人并引用詩句?!緦W號:61612068】我喜歡具有超世之才而又處變不驚的蘇軾,雖渴望“檣櫓灰飛煙滅”的偉業,但更滲透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然和諧;_;_。【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認真研究供仿寫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點。本題中例句由三個分句組成,“我喜歡,雖,但”仿寫時要保留這格式?!敬鸢浮?示例)我喜歡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雖自己已是“人比黃花瘦”,也高歌“不肯過江東”的項羽我喜歡意氣豪邁而又沉郁峻峭的陸游,雖“夜闌臥聽風吹雨”,但“位卑未敢忘憂國”才是他的初衷二、閱讀提升層8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3)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A首句奠定基調,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B“吟嘯且徐行”的意思是“在雨中邊吟詩邊嘯歌散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C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何妨”二字透出一點憂傷,更增加挑戰色彩。D詞人竹杖芒鞋,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無官一身輕的況味,是酸楚心境的流露。E結尾三句是飽含人生哲理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間所獲得的人生頓悟。CDC項,“何妨二字透出一點憂傷”錯,應為“灑脫”;D項“傳達出無官一身輕的況味,是酸楚心境的流露”理解錯誤,應為“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豪邁之情”。(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刻畫了抒情主體怎樣的形象?_【解析】詩歌中的形象,往往不是純客觀的人或物,都會加入其作者的主觀色彩,成為作者某種情感的載體。因此,概括形象時,既要寫出其表面的形象特點,又要寫出其內在的精神實質?!敬鸢浮窟@幾句話描寫了一個穿著草鞋,拄著竹杖,迎著疾風驟雨,緩緩而行,時而吟唱時而長嘯的瀟灑曠達的抒情主體形象。(3)“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人生態度?_【解析】上闋寫遇雨。自己滿不在乎地對待風雨,態度超然?!耙凰驘熡耆纹缴?,將眼前遭遇拓展為平生經歷,既說明了所寫風雨,又有象征意味?!敬鸢浮考词挂簧旙遗虺鰶]于煙雨之中,也任憑他去。表達了詞人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度。9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導學號:61612069】醉翁操蘇軾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咀ⅰ繐驹~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蘇軾填詞。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童顛: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眨呵倩?,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D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C本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C項,曲解文意,“朝吟夜怨”的“吟”字并非是指作者的“吟誦”,而是指泉水流動的聲音,所以C項錯誤。(2)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所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_【解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詞的上闋描繪了山谷空寂、明月皎潔、山風輕拂、夜露潤物的美好景色,醉翁在這樣的境界中彈奏的樂曲清瑯、圓潤,響徹空山,令詞人向往這種人與自然相融的境界。下闋主要是抒情議論,醉翁的嘯詠與流泉相應,醉翁去逝了,流泉仿佛在早晚幽咽,詞人借山有時光亮、水有時回轉與自己對醉翁的思念無盡對比,表達對醉翁的思念之悲。【答案】要點一:泉響空山、月明風露的幽靜之景,醉翁嘯詠與流泉之聲應和的景象,寫出作者對人與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要點二:醉翁離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達了“思翁無歲年”之“悲”,作者借以抒發對歐陽修的懷念之情。(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發了對歐陽修的懷念之情,也直接表達了“思翁無歲年”之“悲”。)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緦W號:61612070】滿庭芳蘇軾有王長官者,棄官黃州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余,因為賦此。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干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云溪上、竹塢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夢里相對殘钅工。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注】本詞創作于蘇軾謫居黃州之時,當時朋友多怕受牽連而有意疏遠,令他備感世態炎涼。摐摐:形容雨聲。殘钅工:殘燈。逢逢:形容鼓聲。(1)下面對本詞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上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A上片一開篇即自問自答,用比擬的手法將王長官的人格精神與永恒的長江共論,予以高度評價。B上片的“聞道司州古縣,云溪上、竹塢松窗”,蘇軾借想象王長官生活環境的幽靜高雅,烘托了這位隱士的高潔。C上片的“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以反問語氣強烈地表達了蘇軾對遭貶后朋友疏遠、世態炎涼的深切感慨。D下片的“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云幢”,既寫當日風雨驟至的景象,又反襯作者與貴客的遇合之脫俗。E下片“一飲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寫出了當日知己相逢、暢快豪飲的情景。CDC項,本句既有詞人的自謙,也飽含蘇軾對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D項,不是反襯,而是暗示。(2)本詞的結尾“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感情?結合全詞分析此感情產生的原因。_【解析】“歌聲斷,行人未起”表現了詞人與客人之間感情的深厚,對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