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doc_第1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doc_第2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doc_第3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doc_第4頁
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當代文學論文-淺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論文關鍵詞: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雙重傾向結合互補論文摘要:龔自珍是首開近代新詩風的最杰出的詩人,他的詩與散文一樣,緊緊圍繞現實政治這個中心,或批判,或抒慨,富有社會歷史內容。同時龔詩的最大特點又是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氣勢飛動,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并且以異常真摯強烈的感情溶化到詩的形象之中去,從而使他的詩對讀者能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龔詩的語言璀璨瑰麗,文采斐然,詞匯豐富優美,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龔自珍(17921841),字瑟人,號定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我國十九世紀上半葉一個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而他的文學極富于創造性,其詩文打破了清中葉以來傳統文學的腐朽局面,首開近代文學風氣。他的詩,以其先進的思想,別開生面,真正打破了清中葉以來詩壇的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本文將試從其詩歌現實與浪漫的雙重傾向出發來分析龔自珍的詩歌風格。龔自珍生活的年代,正是統一的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新階段。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不斷加深,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在龔自珍之前的清中葉詩壇,山水詩歌占據了統治地位,這類詩歌,往往模山范水,單純地描寫自然景物,與現實遠遠脫離。而處于時代劇烈動蕩的龔自珍,作為一個主張改革腐朽現狀、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啟蒙思想家,顯然是深惡這種無益的詩風的,他的詩,絕少單純地描寫自然景物,而總是著眼現實社會形勢,發抒感慨,縱橫議論。在他的思想中,詩和史的聯系是很自然的。他認為六經是周史的宗子;詩是由史官采集和編訂起來的;而且“詩人之指,有瞽獻曲之義,本群史之支流”。因此他認為不僅選詩和作史的目的,皆在于“樂取其人而臚之,而高下之”,而且詩人作詩也必然和史官作史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社會歷史批評。“貴人相訊勞相護,莫作人間清議看”;“安得上言依漢制,詩成侍史佐評論”:他把自己的詩看成是“清議”或“評論”的工具,顯然他把詩與史、詩人與史官在社會作用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它們的職責皆在于對社會歷史進行批評。從這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他繼承并發展了杜甫以來的詩史觀點,認為詩歌應當合為事而做,這種思想,構成了他詩歌風格中的現實主義傾向,記錄現實,反應現實、揭露現實,是他詩歌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我們試來看看他的幾首詩歌,一八二五年(道光五年)寫的詠史一律:“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聞文字獄,箸書都為稻粱謀。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這首詩有力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面貌以及在殘酷的文字獄威脅之下,一般文士埋頭著書的庸俗狀況;結句更借田橫抗漢的故事,揭穿了清王朝對文士仕宦利誘的欺騙。后來詩人看得更為深廣,在著名的己亥雜詩中,不僅指出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和危機,統治階級的昏庸墮落,更重要的也看到人民的苦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內疚:“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倉粟,夜間邪許淚滂沱。”龔自珍以深邃的史識為詩,撕下“盛世”的面紗,把清王朝統治的腐朽本質及其沒落形勢,清晰地揭示給人們,特別具有警世、醒世和驚世的力量。在重拾現實主義傳統的同時,也為后來的詩歌作者開辟了一條正確的道路。然而,在階級矛盾尖銳化、國家民族發生嚴重危機的新形勢下,清王朝及其文士官僚日益庸俗墮落,到處浸透著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的氣氛,必然與他的經世之志、注目現實的的觀點,發生嚴重的矛盾。在庸俗的官僚士流社會的包圍中,他成為眾矢之的、“狂不可近”的人物。他只能抱著深沉的憂郁和孤獨,以及特有的清醒和自信而無可奈何。在這種無可奈何的現實情況之下,除了抒發感慨,縱橫議論之外,回憶值得留戀的快樂的過去、幻想現實之外美妙的境界和世界,就成了詩人思想中一種必然的發展和出路。這種發展,就構成了他詩歌的另一特色,即浪漫主義色彩。在許多抒情詩中,他既熱情地歌頌少年朝氣,俠客和義士,理想或豪杰人物;同時又不斷地艷羨“老輩”或“乾隆朝士”、隱士和“讀書官”,留戀母愛和童年,企求純潔的愛情,美貌天真而有才藝的少女,向往湖山勝境,乃至夢境、仙境和佛教的清凈世界。在他的能令公少年行一詩中,相當集中地表現了這種矛盾。“一蕭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劍”和“簫”或“劍態”和“簫心”正是反映著他思想中這種矛盾的概念。在這里我們當然不難看出有其逃向空虛的消極的因素,但更多的積極意義卻在于他對那種無可奈何的現實社會環境的極端厭惡和否定,他以溫暖的母親、童年的天真、純潔的愛情以及理想的人物和世界與腐爛不堪的現實社會環境對立,是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變革現實和個性解放的反映。因而,我們可以將這類詩歌中所體現出的龔自珍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歸納如下:1、一般借助豐富奇異的想象,構成生動有力的形象,把自己的美好意愿投諸于這類形象中。例如,“西池酒罷龍慘語,東海潮來月怒明”;“叱起海紅簾底月,四廂花影怒于潮”;“畿輔千山互雄長,太行一臂怒趨東”;“九重阿閣外,一脈太行飛”。這里的“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飛”等等,都是由于著想奇異,使習見的景物變得虎虎有生氣,動人耳目,喚起不尋常的想象。他描寫落花,“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則使引起感傷的衰敗的景物變為無比壯麗的景象。更飛出尋常想象之外。這些手法是龔詩的浪漫主義精神的直接表現。2、強烈的感情噴發龔自珍的一個重要文學觀點就是尊情說,他認為,感情是人類生活的產物,文學則由感情而生成。因此,在他的詩歌作品中,很少壓抑自己的感情,而是跟隨思維的跳躍盡情抒發自己的感情。例如,“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我們從這些詩句中能看到作者那種浪漫的狂放之情,而諸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漸凡庸人可想,側身天地我蹉跎”這些詩句又讓我們體會到作者柔情的一面。3、瑰麗的詞語與跳躍的句式龔自珍的詩詞語句,是跳躍而瑰麗的,“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燈忽吐蒼虹氣”、“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這些詞語本身并不獨特,但作者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反而形成了特殊的魅力。通過以上這三種手法,龔自珍很自然的將浪漫主義風格溶入在詩歌中,為他的詩歌帶來了與眾不同的魅力。此外,我們不難看出龔自珍受到莊子與屈原較大的影響,他自稱“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自春徂秋,偶有所觸一其三),他的詩歌所展示出來的剽悍奇麗之美,在古人詩中是少見的。從這一方面說,又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但是,在我們固有的思維定勢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本身就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然而從龔自珍的詩歌中我們卻看到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兩種傾向,卻并不是矛盾的,相較于許多前人一直為人詬病的閑適詩,他的詩歌中的這兩種傾向,是能夠緊密結合和互補的。龔自珍的詩存604首,其中編年詩189首,大型組詩己亥雜詩315首。這些詩大都是政治抒情詩,有著深刻的社會內容。由此可見,對腐朽的現實政治和黑暗的社會進行有力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是龔詩最為突出的內容。例如詠史對清王朝的腐敗政治作了全面的批判;夜坐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對人才被壓抑、政治空氣十分沉悶的局面表示極大的憤慨!而已亥雜詩(“只籌一纜十夫多”),則對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有所認識,表現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思想和早期的民主主義思想。其次,直接抒寫詩人自己的憂憤和渴望變革,追求理想的精神是龔詩又一重要內容。這一類詩大都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鮮明形象,表現詩人的遠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其中秋心是代表性的篇章。然而,我們又能從“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痦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這類詩歌的藝術特色中可以看到,詩句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但這種浪漫卻是充滿生氣,始終不忘現實的,因而他對浪漫主義的渴求,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此外龔詩的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氣勢飛動,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次是以異常真摯強烈的感情溶化到詩的形象之中去,從而使他的詩對讀者能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龔詩的語言璀璨瑰麗,文采斐然,詞匯豐富優美,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由此我們可以說,龔自珍的現實主義詩歌中,也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或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或是充沛的情感噴發,或是充滿魅力的詞語組合。這些浪漫主義色彩,增加了詩歌的審美內涵,拓展了詩歌的意境,卻并沒有損害展現現實的一面。這類詩歌的最的特點是把政治思想和藝術概括統一起來。其中的許多詩,是一種“清議”即政治、社會批評的形式,他是以政論作詩的。但他并不是以議論為詩,使詩概念化,而只是以詩“箸議”。它們是這樣一些詩:飽含社會歷史內容,有極強的現實政治意義,但作者的興趣,并不在于具體地、詳細地描寫現實政治事件,而只是把現實政治的普遍現象,提到社會、歷史的高度,指出問題,發抒感慨,表示態度和愿望。四綜上所述,龔自珍的詩歌,把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傾向,很好的結合了起來。他的詩的藝術方法,基本上是浪漫主義的,“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六藝但許莊騷鄰,芳香惻悱懷義仁”:莊子、離騷對他有很大影響,是他的浪漫主義的主要源頭。他“最錄李白集”,認為“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可見李白對他也有一定的影響。龔自珍詩歌中的奇妙的想象,奔放豪邁、沖破約束的精神,以及瑰麗的文辭,顯然可以看出和莊子、屈原、李白有直接的批判地繼承的關系。這也是在當時時代環境下的一種無奈表現,社會的腐朽,氛圍的壓抑,使得他無從表達自己的觀點,也無力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只能將滿腔豪情投入詩歌,形成了浪漫主義色彩。所以說這種浪漫主義,是他對現實不滿的一種表現。但是他的詩歌內容,卻又是從現實主義出發,關注社會矛盾,寄望于改造社會。可見他的浪漫,不是空中樓閣般的輕飄飄,而是有現實內容為基礎,他的目光,始終放在國計民生上并未脫離。現實主義的內容,充實了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