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查(minimizer)ppt醫學課件.ppt_第1頁
聽力篩查(minimizer)ppt醫學課件.ppt_第2頁
聽力篩查(minimizer)ppt醫學課件.ppt_第3頁
聽力篩查(minimizer)ppt醫學課件.ppt_第4頁
聽力篩查(minimizer)ppt醫學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聽力篩查 健康教育,1,寄語準爸爸媽媽,衷心祝福你們就要當爸爸媽媽了! 相信你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健康聽力!,2,寄語準爸爸媽媽,有些寶寶出生時看起來很健康,卻可能在媽媽肚子里或出生時就出現了聽力問題; 如果出生后不及時進行聽力篩查就不能早期發現,以后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言語-語言發育和認知發育障礙。,新生兒聽力篩查是發現聽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3,13億人口的中國,我們國家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嬰兒出生 如果按每一千個新生兒中有1-3個新生兒發病計算 我們國家每年將新增聽力損失的新生兒約2-5萬名,4,什么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所有出生后的新生兒,通過一種客觀、簡單和快速的檢測方法,將可能有聽力損失的寶寶篩查出來,并進一步確診和追蹤觀察。,5,為什么要做聽力篩查?,目的是發現有聽力損失的寶寶,使其在語言發育的關鍵年齡段之前得到適當的干預; 最終使寶寶聾而不啞,回歸主流社會!,6,聽力損失對寶寶有影響,如果孩子出生后聽不清或聽不到聲音,聽覺-言語鏈就會出現障礙,這樣會影響他們日后的言語-語言發育; 輕者會導致辯音不清,重者會導致聽覺言語障礙,甚至會導致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困難等一系列問題。,7,所有寶寶都要做聽力篩查?,是的。 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早期發現有聽力損失的寶寶;及時干預,可以減少對言語-語言和認知發育的影響。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聽力損失最有效的方法。,8,出生不久的寶寶要做聽力篩查,寶寶出生后,一般情況下父母難以在1歲內發現其聽力問題,多數孩子到了2-3歲不會說話時,才引起家長注意; 寶寶2-3歲才被發現有聽力問題的話,就過了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期,即使這時候進行干預,其言語-語言和認知發育水平仍會落后于同齡兒童。,9,聽力篩查過程,與家屬交流 - 知情同意書簽定 聽力初篩 - 家屬配合 初篩檢測報告 - 獲得初篩結果 未通過者復篩 - 家屬配合 復篩檢測報告 - 復篩結果解釋 聽力診斷 - 獲得診斷結果 及時干預 - 及早開始干預 定期隨訪 - 長期干預,篩查人員,監護人,10,知情同意,新生兒聽力篩查遵循自愿和知情選擇的原則; 醫院在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前,醫務人員會同您進行交談; 你應該了解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方法、風險、費用等情況; 如有不明白的地方,盡量問清楚與你交談的醫務人員; 最后簽字。,11,知情同意,如果家長選擇不參加新生兒聽力篩查, 也需要在文件上簽字,表明您拒絕參加新生兒聽力篩查; 如果你不參加新生兒聽力篩查,你不會受到歧視。,12,您應該提供正確和通暢的聯系方式,包括有效的家庭地址、聯系電話; 如果產后休養地在別處,應把新的住址和電話號碼告知醫務人員。,知情同意,13,新生兒聽力篩查三階段,第一階段 聽力篩查階段(產科/新生兒科/兒保) 初篩:2-7天 復篩:30-42天 第二階段 聽力診斷階段(聽力診治機構) 3-6個月 第三階段 干預與康復階段(診治/康復機構) 3-36個月,14,初 篩,對象:所有正常出生的新生兒 時間:出生后2-7天 方法:耳聲發射(OAE),15,耳聲發射(OAE)是怎么回事?,由正常耳蝸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檢測到。 如果寶寶有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16,耳聲發射檢測有什么好處?,客 觀 靈 敏 重復性 穩定性,快 速 準 確 簡 便 無創傷 易操作,17,耳聲發射(OAE)檢測示意圖,18,耳聲發射檢測怎么做?,在寶寶安靜狀態下或睡眠時,將大小適合的測 試探頭放在寶寶的一側耳朵里,開始進行測試; 做完一側耳朵,再做另外一側耳朵。,19,對象: 未通過初篩的寶寶 住院期間未進行篩查的寶寶 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寶寶 時間: 生后30-42天 機構:一般在相同醫院,也有的轉到 上一級醫院,具體請向當地醫院咨詢,復 篩,20,項目:耳聲發射(OAE)/和或 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 結果:未通過者,需要轉診到聽力診治機構,復 篩,21,寶寶安靜或入睡時,將電極緊貼頭部皮膚,將探頭放在耳朵里或將耳機扣在耳朵外面,就可以開始測試。,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怎么做?,22,特殊新生兒的聽力初篩,對 象: 重癥監護室住院的新生兒 時 間: 病情穩定出院前進行初篩 方 法: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 地 點:新生兒監護室或聽力篩查室 轉 診:初篩未通過者,直接轉診到 聽力診治機構,23,聽力篩查結果,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除了您可以看到,還有就是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醫務人員,醫院將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尊重病人的隱私; 不管是初篩還是復篩,一般篩查完成后,可以在當時獲得檢測結果。,24,解讀篩查結果,絕大多數的寶寶都將獲得“篩查通過”的結果; 有很少一部分寶寶得到“初篩未通過”結果,這表明寶寶需要進一步進行復篩或轉診(特殊新生兒); 復篩未通過的寶寶,工作人員會告知您轉診的醫院。,25,解讀篩查結果,一般初篩約有10%、復篩約有4%的寶寶有“篩查未通過”的結果,其中僅有0.1%-0.3%的孩子最終確診為聽力損失; 不管是得到“初篩未通過”或是“復篩未通過”的結果,都不必驚慌,工作人員會告知您該怎么辦。,26,篩查結果不等于確診結果,聽力篩查也不等于聽力診斷; 篩查只是把可能有聽力問題的寶寶找出來,篩查未通過者需要進一步確診。,請 您 記 住,27,通過篩查的寶寶,通過篩查的寶寶,有極少數會出現遲發性或進行性聽力損失; 有的遺傳性聽力損失也可以出現在嬰兒期或兒童期; 因此,寶寶即便通過了篩查,也需要定期接受兒童聽覺保健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聽力問題。,28,復篩未通過怎么辦?,當復篩仍顯示為“篩查未通過”時,需要轉診到兒童聽力診治機構進行進一步確診; 接到轉診通知的家長,請您務必配合,盡快帶寶寶到指定機構進行確診,以便及時了解寶寶聽力情況。 一般聽力篩查報告單上會寫明聽力確診的時間和地點,不明白時可以向工作人員詢問。,29,時間: 出生后3個月- 6個月 對象:復篩未通過的嬰兒 地點:兒童聽力診治機構,診 斷,30,客觀聽力檢查(ABR、ASSR或40Hz、OAE、聲阻抗): 需要在睡眠狀態下進行測試; 主觀聽力檢查(BOA、VRA、PA、PTA): 需要在清醒狀態下進行測試; 其他輔助檢查影像學(CT、MRI): 需要在睡眠狀態下進行檢查,嬰幼兒聽力診斷方法,31,聽力損失干預與康復,確診聽力損失的寶寶,越早接受聽力干預越好; 確診為聽力損失,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堅持干預; 除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等方法外,長期的 聽覺言語康復訓練非常重要。,32,聽力損失的干預原則,原則:3個月前診斷,6個月前干預 聽力損失程度不同,干預時間不同 極重度:2個月確診,3個月開始干預 中重度:5個月確診,6個月開始干預 輕 度: 8個月確診,9個月開始干預,33,藥 物:中耳炎或突然聽力下降可用藥物治療 助聽器:雙側感音神經性聾選配氣導助聽器 雙側外耳道閉鎖選配骨導助聽器 手 術:雙側外耳及中耳畸形可行骨錨式助聽器(BAHA) 或振動聲橋(VSB)手術 雙側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可行人工耳蝸(CI)手術,聽力損失干預方法,34,人工聽覺植入裝置,骨錨式助聽器(BAHA),人工耳蝸(CI),35,聽力損失預后,確診為聽力損失的寶寶,干預越早,效果就越好; 不管聽力損失的程度是輕度或極重度,只要是智力發育正常的寶寶,一般在6月前接受干預和康復訓練,聽覺言語能力可以得到快速發展; 經過早期聽力干預和康復,大多數能夠通過聽說交流,參與社會活動,基本上能達到正常同齡孩子的水平。,36,聽力損失預后,即使是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寶寶,只要早期發現,早期配合醫務人員進行干預和康復訓練,聽覺言語發育能力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37,家長配合新生兒聽力篩查,寶寶接受聽力篩查前,家長應該認真了解聽力篩查的相關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新生兒出院前接受聽力初篩,未通過者于生后42天內接受復篩,仍未通過者3個月內轉診到指定的聽力診治機構接受確診; 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了聽力篩查,3歲周內至少每6個月應接受一次聽力及言語監測。,38,聽力障礙兒童補助政策,目前各地對聽力障礙兒童的干預和康復有多種形式的補助政策 家屬可向當地醫療機構或殘聯咨詢有關補助事項,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