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誦__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五年級上冊).doc_第1頁
中華誦__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五年級上冊).doc_第2頁
中華誦__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五年級上冊).doc_第3頁
中華誦__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五年級上冊).doc_第4頁
中華誦__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五年級上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中華誦 國學經典誦讀(五年級上冊)教案 甲馬營鎮實驗小學中華誦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 (五年級上冊)學期計劃一、教材分析 國學經典文章內涵豐富,語言精練,句式齊整,富有韻律,易于誦記,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勝收。讓學生從小誦讀古文,不僅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對文學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語感,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高整體素質。我們的學生正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習語言、積累文化的最佳時期。因此,吟誦古文活動對于他們今后的治學修身、熏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味以及培養語文能力,塑造少年兒童的靈魂,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 1、培養同學的讀書興趣,提升了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學生從中感受到歷史、地理、天文、常識、藝術知識的豐富,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2、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3、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熟讀成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國學讀本的內容達到“認識字、發音準確、流利誦讀,對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誦”的目標。2、教學相長:教師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自己也要廣泛學習國學內容,不斷提高國學素養,學生背誦的篇目教師先要進行研讀,力爭做到熟讀成誦。3、教研同步:將“國學經典誦讀”作為一項研究課題,學校領導與教師要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交流,提高國學經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師和學生通過此活動在思想和知識能力上有所提升。本學期教學進度如下: 周 次教學內容1-2第一單元3-4第二單元5-6第三單元7-8復習一9-10復習二、期中考試11-12第四單元13-14第五單元15-16第六單元17-18復習一19-20復習二21年終考試第一單元 夏意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山亭夏日2、夏意3、閑居初夏午睡初起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山亭夏日2、夏意3、閑居初夏午睡初起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讓學生在情境中閱讀,在情境中背誦,這樣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更有激情。第一單元 夏意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一)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11則。2.了解這11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前11則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只有讓學生理解詩句或諺語的含義,才能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并且快速記憶。第二單元 望山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望天門山2、秋山3、鐘山即事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望天門山2、秋山3、鐘山即事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本單元好多詩句之前孩子們學習過,如望天門山,因此,用過對比、理解起來會更容易。第二單元 秋山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二)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增廣賢文12-21則。2.了解這10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12-21則。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增廣賢文教會孩子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好好的教,讓孩子好好的學。第三單元 送友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送沈子福歸江東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送沈子福歸江東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幫學生總結一下送別詩的特點,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加強其詩歌素養。第三單元 送友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三)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增廣賢文22-31則。2.了解這10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22-31則。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學知識,學做人,要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才真正達到了我們學習的目的。第四單元 竹枝詞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竹枝詞2、竹枝詞(其一)3、竹枝詞(其二)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竹枝詞2、竹枝詞(其一)3、竹枝詞(其二)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再讓學生學習詩歌的同時,讓學生明白一些和詩歌有關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如“竹枝詞”的由來。第四單元 送友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四)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增廣賢文32-42則。2.了解這11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32-42則。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讓學生體會民間俗語諺語的經典,養成收集名言真理的好習慣很重要。第五單元 哲理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題張司業2、過松源晨炊漆公店3、泛舟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送沈子福歸江東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讓學生掌握詩歌的韻律,有助于學生身臨讀書意境,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第五單元 哲理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五)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增廣賢文43-51則。2.了解這9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43-51則。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真理來源于生活,生活要遵循真理,只有真正讓學生去體會,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成長。第六單元 湖光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1、春游湖2、移家別湖上亭3、湖上暮歸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這三首古詩2.了解這三首古詩意思及出處。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1、春游湖2、移家別湖上亭3、湖上暮歸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3檢查效果及指導:(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3)朗讀示范。(4)學生自由讀。(5)抽查理解及用處。(5)背誦:六、教學反思: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或者邊背誦邊想象,有助于提高學生想象力和學習興趣。第六單元 湖光 主備人:徐月瑩 課時:1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六)二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增廣賢文52-60則。2.了解這9則意思。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點:熟讀會背。四教學難點:理解與背誦。五指導過程:1.談話激趣(略)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52-60則。2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