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doc_第1頁
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doc_第2頁
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doc_第3頁
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doc_第4頁
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林學類論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綜述論文關鍵詞:大豆;高產;技術論文摘要: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許多地方開始栽培高產大豆。但由于技術不夠成熟,有些高產大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依據實踐經驗,分析總結了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的主要措施。我國加入WTO后,大豆生產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質量不高、加工品質較差,混種、混收、混銷是阻礙我國大豆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為了增強我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十五”期間必須大力發展高脂肪、高蛋白質專用大豆品種生產,尤其在我國東北大豆主產區,實現專用品種單獨生產、單獨收購、單獨加工,建立專用大豆生產基地,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優質專用大豆的生產與出口基地。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依據實踐經驗,分析總結了大豆高產栽培技術的主要措施。1種子的選用1.1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是大豆生產的前提、是內因。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土壤肥力等)、生產水平和品種的生態類型選擇生育期適宜、抗逆性強、高產的優質大豆品種。要克服盲目引種,不要把外地高產田或信息及有些新聞媒介推銷的品種甚至品系沒經科學分析和試驗,盲目的大量引種和應用,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做到因地制宜種植。1.2種子精選播前選種是提高種子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種子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大豆的苗齊、苗壯、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齊的種子能增產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粒選或選種器精選種子。2整地技術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墑,并能消滅雜草和減輕病蟲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壯的基礎。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結構上虛下實,土壤容重不超過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時,才能良好發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細整地創造一個良好的耕層構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塊。其方法要根據當地的生態特點、生產條件及茬口等靈活運用。無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采用伏秋翻同時深松或旋耕同時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結合,無大土塊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揀凈茬子,耙深1215cm。對于壟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時要起好壟,達到待播狀態。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頂漿扣壟并鎮壓;有深翻深松基礎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凈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滅茬起壟鎮壓一次完成作業,滅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長度56cm。實施秸稈粉碎還田地塊,采取秸稈覆蓋或耙地處理,秸稈粉碎率98%以上,秸稈長度為510cm。有條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機,進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3播種方法現在生產上應用的大豆的播種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種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雙條播、精量點播法、原壟播種、耬播、麥地套種、板茬種豆等。3.1窄行密植播種法縮壟增行、窄行密植,是國內外都在積極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寬行距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產10%20%。從播種、中耕管理到收獲,均采用機械化作業。機械耕翻地,土壤墑情較好,出苗整齊、均勻。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體,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夠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3.2等距穴播法機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種工效和質量。出苗后,株距適宜,植株分布合理,個體生長均衡。群體均衡發展,結莢密,一般產量較條播增產10%左右。3.360厘米雙條播在深翻細整地或耙茬細整地基礎上,采用機械平播,播后結合中耕起壟。優點是,能搶時間播種,種子直接落在濕土里,播深一致,種子分布均勻,出苗整齊,缺苗斷壟少機播后起壟,土壤疏松,加上精細管理,故雜草也少。3.4精量點播法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壟的基礎上刨凈茬子,在原壟上用精量點播機或改良耙單粒、雙粒平播或壟上點播。能做到下籽均勻,播深適宜,保墑、保苗,還可集中施肥,不需間苗。3.5原壟播種為防止土壤跑墑,采取原壟茬上播種。這種播法具有抗旱、保墑、保苗的重要作用,還有提高地溫、消滅雜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業成本的好處。多在干旱情況下應用。3.6耬播一般在小麥收割后抓緊整地,耕深1516厘米,耕后耙平耪實,搶墑播種。在勞力緊張、土壤干旱情況下,一般采取邊收麥、邊耙邊滅茬,隨即用耬播種。播后再耙耪1次,達到土壤細碎平整以利出苗。3.7麥地套種夏播大豆地區,多在小麥成熟收割前,于麥行里套種大豆。一般5月中下旬套種,用樓式鎬頭開溝,種子播于麥行間,隨即覆土鎮壓。4合理密植大豆單位面積產量,取決于單位面積株數、單株莢數和單株粒數。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在保證植株個體良好發育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單位面積株數,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確定合理密植的原則,主要根據地力、品種特性、氣溫以及播種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種宜稀,早熟品種宜密;南部地區氣溫高宜稀,北部地區氣溫低宜密;寬行距宜稀,窄行距宜密;繁茂性強品種宜稀,延期播種宜密;大豆與高稈作物間作宜稀,與早熟矮稈作物間作宜密5施肥技術4.1增施農肥施用農肥做底肥,營養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可改良土壤的機構,增強保肥保水的能力,同時肥效長可適合大豆生育后期吸肥多的要求。腐熟的有機肥,還可以產生有機酸,能把土壤中各種不易分解的養分溶為易吸收的營養,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4.2合理施用化肥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鉀搭配,有條件的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提出氮磷鉀和微肥的適宜比例,確定的肥料品種。根據我省大部分地塊長期施用二銨,土壤磷元素積累較多的特點,大豆施肥要適當增加氮肥,補充鉀肥。目前大豆復合肥或復混肥品種較多,要在當地推廣部門的建議下采用。一般中等肥力地塊,每公頃施肥量按純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鉀2030kg的量,折合為所用的化肥、復合肥或復混肥的實際用量。在確定施肥品種和施肥量后,要根據土壤條件,生產條件等科學施用。根據施肥時間和位置可分為底肥、種肥、根際追肥和葉面追肥。化肥做底肥要結合秋整地起壟,在土壤封凍前10天進行,不宜過早,過早容易造成肥料浪費。也可以在春季結合頂漿起壟施入壟底。大豆在幼苗期根瘤菌固氮作用尚未進行。為了滿足苗期所需要的營養,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做種肥,可以促進豆苗生長和根瘤的發育,為大豆中后期生長打下基礎。根際追肥:根據各地區經驗證明,根際追肥對大豆有良好的增產效果,特別是在土壤肥力較低的崗坡地或其它瘠薄地塊,大豆苗期生長較弱,封壟有困難的情況下,在大豆分枝期或開花期進行一次追肥,對大豆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在土壤比較肥沃,而且底肥和種肥較多的情況下,大豆植株生長健壯、比較繁茂時,可以不進行追肥,以免徒長倒伏。因此大豆追肥要根據大豆植株長勢、地力和施肥基礎靈活掌握。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大豆幼苗生長較弱時,二遍地鏟后趟前在大豆根部追施氮肥,每公頃施尿素3774kg,在壟測開溝,距植株5-10cm,深5-10cm,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葉面追肥:一般在大豆盛花期、結莢期進行。如噴1次以初花期為宜;噴2次時,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