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1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2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3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4頁
(3年高考2年模擬)山西省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綜合檢測(含解析).docx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檢測一、選擇題1.(2018湖北華師大一附中押題)周公將從遠古到殷商的禮儀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和規范化,孔子也一再強調自己“夢見周公”“吾從周”。但后世普遍認為儒家思想的開創者是孔子而非周公,這主要是基于孔子()A.將血緣紐帶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更加注重等級規范和尊卑秩序C.將禮樂制度改造為封建統治秩序D.高揚道德自覺并關注人倫親情答案D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就是要求人要有高度的道德自覺,并且關注人倫親情,故D項正確。2.(2018湖南長郡中學考前保溫卷二)墨子公孟中舉出儒家“足以喪天下”的諸多情形:堅持厚葬,父母死后實行三年之喪,浪費了人民的財富和精力;強調音樂,造成同樣后果;相信前定命運,造成人們懶惰。這反映出()A.儒家不受當政者重視的根源B.墨家代表平民階級的立場C.儒墨社會關注點存在差異D.墨子經世致用的思想主張答案B題干反映的是墨家反對儒家的厚葬、強調音樂及相信命運造成的鋪張浪費和人的懶惰。墨家批判儒家的鋪張浪費,并主張節儉,這說明其代表普通勞動者的利益,故B項正確。3.(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三一模)戰國時,貴賤天然有別的觀念逐漸被人類本質無別、差別在于后天的觀念所取代,人性善惡的討論成為爭鳴的主題。據此可知此時()A.對人類共同本性的探討成為潮流B.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動影響觀念變遷C.強化社會秩序成為諸子思想的共識D.性惡論順應了專制集權發展的需要答案B材料中并未涉及對人類本性的探討,故A項錯誤;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貴族政治逐漸被官僚政治取代,導致人們的思想觀念的發生變化,故B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涉及強化社會秩序,故C項錯誤;材料中是討論人的善惡,不是性惡論的作用,故D項錯誤。4.(2019清華大學高三標準學術能力診斷性測試)“災異示警”是中國古代神學政治理論的核心主張,更是中國古代言諫文化與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與“君權神授”同為中國古代天命哲學的構成基礎而廣為統治階級所接受,代代相傳而深入人心。這表明()A.君主專制催生了“君權神授”思想B.“災異示警”有效制約了君主集權C.言諫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統治者借宗教思想穩定政治秩序答案D通過題干可知,“災異示警”和“君權神授”是中國古代天命哲學的構成基礎,同時統治階級也接受了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傳而深入人心”,意即統治階級借助了宗教思想而穩定了統治秩序,故D項正確。5.(2018山西大同、陽泉二模)以下是西漢部分丞相出身表(單位:人),據此表可知,當時選用丞相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出身時期功臣后代外戚宗室各級屬吏經學之士漢武帝5313漢宣帝41漢成帝113漢哀帝14A.重用文臣貶抑武將B.兼顧德才兩重標準C.采用儒家思想治國D.利用中朝牽制外朝答案C據材料經學之士出身的丞相歷代受到重用,表明漢代采用儒家思想治國,故C項正確。6.(2018湖北華師大一附中押題)魏晉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談”,即不問現實政治,只討論玄妙哲理,在行為上縱酒、不拘禮節,這股風潮一直持續到唐初。此種歷史現象()A.一定程度上阻礙文學藝術發展B.體現了佛道思想成為社會主流C.實際是儒家思想的積淀與發展D.導致社會道德水平的嚴重下降答案C儒家思想在這一時期雖然不問政治,但是在佛道思想的沖擊下,開始去融合佛道思想,也有了新的發展,所以儒家思想在這一時期得到積淀與發展,故C項正確。7.(2019河北邢臺質檢)中唐時,韓愈以衛道者自居,發出尊孔孟、排異端的口號,高舉復興儒學的旗幟,以恢復儒家思想正統的統治地位為己任。這說明當時()A.三教合一局面出現B.儒學正統地位喪失C.社會深受佛道影響D.民眾受到異族統治答案C發出“尊孔孟、排異端”口號的韓愈以衛道者自居,捍衛儒學正統地位,說明材料強調的是當時佛、道兩教對儒學的沖擊,社會深受佛、道兩教影響,故C項正確。8.(2018湖北武昌5月調研)南宋時期,繼承程頤理學的朱熹、宣傳心學的陸九淵等人,各立學舍,聚徒講學,促進了書院的發展,其各派門人為了宣傳師學又大辦書院。南宋書院的繁榮()A.推動了理學傳播和發展B.促使各派思想趨于合流C.源于儒學正統地位動搖D.體現了儒學陷入矛盾困境答案A題干中“各立學舍,聚徒講學,促進了書院的發展,其各派門人為了宣傳師學又大辦書院”,由此可知書院推動了理學的傳播和發展,故A項正確。9.(2019廣西南寧、玉林、貴港畢業班摸底)南宋時期,賀壽、贈祝、以詞代簡等應用性詞作中,議論化成分比較常見。寫山水風月,常寓含某種幽微之理,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經濟的發展B.市民階層的需求C.尚理風氣的影響D.空談義理的浸染答案C據所學,幽微指細小、輕微,也可指深奧精微,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是文學世俗化傾向而不是材料的“幽微之理”,故A項錯誤;據所學,市民階層的需求是文學通俗化而不是“幽微之理”,故B項錯誤;據所學,理學使儒學哲學化與材料“幽微之理”的含義相符,故C項正確;材料“應用性詞作”說明不是空談義理,故D項錯誤。10.(2018河北保定二模)顧炎武認為:天子、君主,都是一種職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稱號。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稱,天子稱“君”,人臣、諸侯、卿大夫亦稱君,甚至奴婢稱其主人,女稱其父,婦稱其舅,皆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種。材料中顧炎武()A.倡導君臣之間的平等關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為否定專制尋找歷史依據D.痛斥了君主專制的弊端答案C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君”在古代僅僅是一個稱謂,并且在秦朝以前并無君主專制制度,故C項正確。11.下列言論與李贄觀點最為吻合的是()A.“圣人不責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為圣”B.“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C.“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D.“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間”答案AA項表達了“人人皆可以為圣”的圣人觀;B、D兩項均強調“致良知”,是王陽明的觀點;C項是對孔子的尊崇,與李贄的觀點不同;只有A項與李贄的觀點最為吻合。12.“治天下者既輕其賦歙矣,而民間之習俗未去,蠱惑不除,奢侈不革,則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見,黃宗羲主張()A.工商皆本B.整頓吏治、懲治腐敗C.治貧與治愚相結合D.減輕人民負擔答案C本題要準確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統治者減輕了人們的賦稅負擔而不改變陋習惡俗、不除愚昧、不改奢侈,人們仍然不能富裕起來,因此讓百姓富裕還需使他們擺脫愚昧。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初)大儒召喚士人擺脫宋明學派加諸他們身上的束縛,直接從古代經典中探求真諦,并且鼓吹經世致用和端正學風有其自身現實的目標,即造就一種將有利于推翻清朝統治的健康學術氛圍。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材料二宗羲以史學為根柢,故言之尤辯。其最有影響于近代思想者,則明夷待訪錄也。此等論調,由今日觀之,固甚普通甚膚淺,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則真極大膽之創論也。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清初大儒提倡的學風。(9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黃宗羲“大膽之創論”的最精彩處,簡述梁啟超對黃宗羲“此等論調”的認識。(16分)答案(1)學風:擺脫宋明理學的束縛,從古代經典中探求真諦,經世致用,注重實學。(2)最精彩處:敢于批判君主專制。認識:梁啟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在明末清初極具批判性與創造力;黃宗羲的思想在20世紀初的中國雖很普通和淺顯,但為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韓愈認為,在社會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絲麻、作器皿、通財貨,以事其上者也”。按照這樣的分工原則,君主的職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眾則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級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級,各守其職,各盡其責。“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絲麻、作器皿、通財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