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利工程論文-水資源環境變遷與鄉村社會控制以清代漢中府的堰渠水利為中心一引言漢中地區位于秦巴山區西段,“群山環抱,漢江合流。內為平壤,外則險。周以崇山峻嶺,倚天插戟,斷崖裂岫,蛇退猿愁”1(p17)。清代隸屬于漢中府,領一州(寧羌)八縣(南鄭、褒城、城固、洋縣、西鄉、鳳縣、沔縣、略陽),后又增設留壩、定遠以及佛坪三廳。水系以漢水為主干,漢水北岸水系,自西徂東,有沮水、褒水、文水、水、溢水、水、酉水與金水河等,縱貫于秦嶺褶皺地帶,支流的流向,多沿褶皺山峰的軸向東西貫注,或自西東流,或自東西匯,與秦嶺南坡順斜自北南流的河流形成方格水型,褒水及水之間,此種現象最為明顯;漢江南岸各河流,或流經水成巖地層,或貫穿于火成巖塊,對于河流的流向亦有不同的影響,在火成巖區,水系分布多為樹枝狀,在水成巖區,常以其構造為轉移,沒有方向可循,流向較為紊亂。2(p4244)降水分布的區域性差異亦十分明顯。漢江以北年降水量以褒河為界,其東由南向北遞增,變幅在900毫米1000毫米;其西由北向南遞增,變幅為800毫米1000毫米。漢江以南和嘉陵江流域,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遞增,變幅為700毫米1700毫米。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明顯。夏秋時期是雨季的集中暴發期,經常形成洪澇災害。3(p148156,p103)這種水資源分布特點對漢中地區水利社會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可以利用豐富的水資源興修一些水利設施,從而使其成為我國著名的水利灌溉區。嘉慶朝的漢中知府嚴如曾言:“漢川周遭三百余里,渠田僅居其半,大渠三道,中渠十數道,小渠百余道,歲收稻常五六百萬石,旱澇無所憂,古之有事中原者,常倚此為根本,屯數十萬眾,不事外求糧,其制渠之善,東南弗過也。4(p2770)另一方面,降水多集中在7月10月,且又因地形復雜,地勢較高,常成為氣旋徘徊停滯的區域,往往形成暴雨或者連陰雨,造成洪澇災害,水利設施因而毀壞無定,要經常給予維修。城固縣五門堰,“灌田四萬八千余畝,然每當霪雨,必浩發,堤輒盡去,歲用柘施治,漂流如故”5(p13)。洋縣溢水、二郎等十二堰灌田六千余畝,但是“夏秋山水暴漲,每有沖決之患”,必須“隨時修理,推沙筑石,視水之消長以時啟閉,方可無患”。6(p111112)因此,漢中府的水利主要是灌溉與防洪問題,水利組織也多是灌溉與防洪并重。關于漢中水利史研究學界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水利工程技術、時空分布、農田水利的興衰等方面,其研究的重點在水利而非水利社會。例如,周魁一以山河堰為中心對水利工程技術的分析;耿占軍、桑亞戈對水利時空分布特征的考察;彭雨新、張建民等圍繞著山區開發與水利發展進行的研究。近年來,張建民的系列水利史論文曾提出水利經營中的官督民修、紳衿作用以及水利沖突等問題。但是,清代尤其是乾嘉以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明顯逆轉,森林植被大量被毀、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社會經濟受到深刻影響。因此,結合自然環境變化、社會經濟制度的長期演變進行考察,仍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和很大的開拓空間。鑒于此,本文從社會生態史的視角,以漢中府的堰渠水利為考察中心,利用量化統計的分析方法,圍繞著幾個典型水案,論證在自然與社會環境變遷的背景下,國家與社會之間的調適與整合關系,揭示清代漢中地域社會的變遷過程,希冀有助于深化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同時亦對生態環境史建設或有推動之意義。二水資源環境變遷與水利興衰漢中府的水利灌溉以山河、五門、楊填三堰最為著名,其中最早的山河堰可上溯到漢代,相傳于漢相國蕭何時開始修筑,曹參最后完成。南宋乾道年間楊降重修山河堰記曰:“首訪境內浸溉之原,其大者無如漢相曹公山河堰。”7(卷六十水利四,p4)后歷經各代,漢中水利盡管時興時廢,但總體上不斷趨于完善,據筆者對清代該地區水利修建工程的統計分析,在具體記載修建過程的52項次中,新開筑的僅為10項,占19.2%,80.8%為修復原有水利設施。這一數字表明,至遲于明代漢中地區已經奠定了基本的水利格局。清乾嘉以降,大規模的南方移民遷入,這些“南人”或者“楚人”繼承了善于墾殖水田的傳統,利用漢中地區優越的水系網絡,就“溪河兩岸”“筑堤障水”“以資灌溉”。至嘉慶、道光時期,不少原來沒有農田水利的地方,由于這些移民的遷入逐漸發展起來。例如,略陽縣,“縣境無水利可言,近如娘娘壩、金池院壩、接宮廳等處有水田者,皆因川楚人民來此開墾,引溪灌畝或數畝、十數畝”7(卷六十水利四,p37)。留壩廳,“留壩本無水利,近年以來,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兩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開作水田。又壘石溪河中,導小渠以資灌溉各渠大者灌百余畝,小者數十畝不等,町畦相連,土人因地呼名”8(卷四土地志風俗,p5)。西鄉縣,“國初久被賊擾,遺民不能完賦。康熙、雍正年間,設招徠館。南人至邑者,承賦領地,南人善墾稻田,故水利不及南鄭、城固,而較勝于洋縣”9(卷八民食,p4)。因此,清代前期漢中地區的水利事業仍然獲得進一步發展。但是,與乾嘉以來移民的大規模開發相伴隨的另一過程是,大量森林被毀,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山崩、泥石流、坍塌等山地災害不斷,水資源環境嚴重惡化。民國續修陜西通志稿記:“南山老林彌望,乾嘉以還,深山窮谷開鑿靡遺,每逢暴雨,水挾沙石而下,漂沒人畜田廬,平地儼成澤國。”7(卷一九九祥異,p1)道光石泉縣志稱:“近因山中開墾既遍,每當夏秋漲發之際,洪濤巨浪,甚于往日,下流壅塞,則上流泛濫,沿江居民沉灶產蛙,亦其常矣。”10(卷一地理志,p2)道光十五年立石的捐筑木馬河堤碑記,西鄉縣木馬河,“曩時岸高河低,去城稍遠,民不知有水患,近因林菁開墾,沙泥壅塞,水勢亦漫衍無定,逼近城垣”11(p266)。光緒二十九年立石的創設壩河埡公渡記暨公議船規碑載有平利縣壩河的變遷情況:“乾隆前,汝河口兩岸石嘴造有鐵鎖(索)橋以濟行人,名曰六郎橋乾隆后,人煙日多,山地漸漸開墾,暴雨暴水,沙土將河填高,石嘴湮沒,六郎橋化為烏有。”12(p341)水利系統的完整性以及堰渠水利的灌溉效益受到嚴峻挑戰。至道光時期,諸多堰渠水利的灌溉能力已嚴重萎縮。嚴如三省邊防備覽記:“漢中之烏龍江、水河各水,民循堰渠之規,田收灌溉之益,蓋有利無害者。自數十年來,老林開墾,山地挖松,每當夏秋之時,山水暴漲,挾沙擁石而行,各江河身漸次填高,其沙石往往灌入渠中,非沖壞渠堤,即雍塞渠口。”9(p3)略陽縣,“時值夏秋山澇,往往沖淤,不能收灌溉之利也”7(卷六十水利四,p37);留壩廳,“夏秋山漲,田與渠嘗并沖淤”8(p5)。鳳縣,“兩山相逼,中既水溝,民間安置水磨、水,所在多有。間或砌水堤攔水種田,而夏秋沖決,得不償失。近年老林開墾之后,土石俱松,雨水稍多,浮沙下壅,反有水患而無水利。山地多淤平地十倍,農民曠地甚多”13(卷一地理志水利,p14)。具體到某一堰渠或者某一次洪澇災害,上述情況則表現得更為明顯。楊填堰,“渠南地勢低皆民田,渠北逼近山坡,坡日益開墾,堰口下里許曰洪溝,又七里許曰長嶺溝,尤鋸且深。每逢暴雨挾沙,由溝擁入渠”7(卷六十水利四,p24)。嘉慶十五年夏季暴雨,河水屢漲,“堰淤百余丈,堰下二里許楊侯廟前渠道沖去一百一十余丈。渠截為兩,河身奪渠北民地行,上下決口,在河中寶山上下,沙石壅塞,幾與渠平,民坐失秋成”14(卷二十水利,p4850)。五門堰,“乾隆間河深下沖,渠岸漸高。春時農田用水,只在堰口移石砌坎,水即入渠,尚易為力。嘉慶六七年后,生齒繁多,山民斬木作柴,墾土種田,山濯土松。每逢暴雨,沙石俱下,橫塞河身,沖壓田禾,河失故道”7(p22)。嘉慶十一二年的一次洪澇,“乃于百丈堰下,沖開東流夾槽,水從上流旁泄,竟致正河干涸,五門堰得水較難”15(p253)。五渠堰,“從來蓄陂筑堰所以廣水利之興,而浚澮疏渠又所以除水漲之患。山內情形興利與防患并重;平原溝壑處,今較創昔倍難。當年山地未開,沙泥罕潰;此日老林盡辟,土石迸流,偶值猛雨傾盆,便如高江下峽,一出山口,登時填起河身,四溢平郊,轉瞬化為湖澤”16(p1314)。班公堰,光緒元年秋,“河水橫發,沖崩老堰六十余丈”7(卷六十水利四,p15)。可見,清代漢中府堰渠水利的興衰與該時期水資源環境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隨著乾嘉以來水資源環境的漸趨惡化,漢中地區水利也出現相應變化,大量堰渠水利系統失去灌溉能力。三水利興修與官民關系清代,漢中府的水利修建主要有三種組織形式:官修、官督民修和民修。但是各自所占比重卻有很大的不同,筆者對有詳細記載具體過程的52次修建活動予以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在其52次修建過程中,官修18次,占34.6%;官督民修11次,占21.1%;民修14次,占26.9%;不能確定的9次,占17.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炭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室內設計中家具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教育科學試題及答案
- 大學物理考前心理建設方法試題及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考試期間心態調整試題及答案
- 聚焦2025:職業培訓學校建設方案初步設計評估與建議報告
- 屋面防水考試題及答案
- 2025護士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國企會計崗位面試題目及答案
- 家居產品的功能與審美考試題及答案
- 眩暈護理完整
- 麥凱66表格(完全版)
- 作業指導書露天礦山作業指導書
- 家庭照護員題庫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數學活動》名師課件
- 教科版(2017)小學科學六年下冊《產生氣體的變化》說課(附反思、板書)課件
- 《尹定邦設計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 球形網架屋面板安裝專項施工方案
- GB/T 6184-20001型全金屬六角鎖緊螺母
- GB/T 13025.7-2012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碘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