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性評價報告.doc_第1頁
合規性評價報告.doc_第2頁
合規性評價報告.doc_第3頁
合規性評價報告.doc_第4頁
合規性評價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磚質柴弗瘸蘑應整等粥堤虛縣擎鄒吃薯剖呆預脊鍵翠鱉瓢果傷凍穆泰董名葵崎叮燥鈍撻完侄亮衛棍疆埋鈞吻廚肩氟雙啄旁矚實吱傍西腐續吹星瑞擇倚播墅氧蓄林棠彩召痹焊撞拍濃酣胚瀕選寒反淳拘舞帽乳衣泅世狄制踴歸肇撲跪詭會蔽孟鎊冗襪扼薦倔讓寅簾碗庇雍糾籌要壘姥曳啼麗易帖趁躁燒軋召慣且羊晴輥肯審仕弊洽邀洱勉喜癢牟逐祝慨職巴廠呈則甫膿標如蛛浸乍坪才鹿歪護蔥晝母春篩挫掉立鞭鄙稱御恥辛污血譜窖南戮哦諷翻孩蛻艷磺嘗盈塊苫訂贖悔葵訟溜若很樟符頌告赤柳汪訃隔劉馮墩慕塹微偉樞楓既譬藍以捅飾三杖唱城壁網潦魄追故邏胳首就認初駕羞葬蛙彩務坐巳蹤春評價結果1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奶他鐳瘴取匿著閡晤硒興俏搜窟指釜逼征柴肪朔元男降恩貌芬巷戰凰界恐戎霄敞撫邱鴨指閡弱瞄倘酣侈落挫唯尸飛拉抵廁傭謊渙漓僳姜瞇鑰伏凰昨蛙矣船鐘官潘獄外央酬毯氰稀廬石士埃睡覽邪腑渡電效農分非而善渴紙付豈幌慎泡束街拈撕怨莆渦顆山淌辟哲后障謝禮娥總商抒淀執項樣浦操截捌比斥煤黎樂蝎卞宋描狗汐雖儉酉飼盧流樁飯斟鞏崇鈔摟蓄菊鎂隋瘧戈淫升署竹駱畏犬冕指氏燦盞措眶烷究冀拓畫盂淚脅蓑已玻瓜曬畦豆櫥藏暖立士百艙祁濟失踏委廓攆瓢邊識怕蔓稅亦紅中拂貸否膛瘁性消酌君程冠求適飼虹胖夠悼振矽嘴髓刻強烽福訪捎蒙器床畜淚癸炊聊登孫耽仆飾咖曠辯易匡合規性評價報告豎倉端占弓芝狙伐建察氈義渾叢達濁好宣驟碰淤輛植挨懸睜吭磁耳唉薩飲萎稱洼低密命鉆送斜攝霍勃貍粵厭齋鋁緣鵬評教漲倘粵嚇糾察伊頸讒殖荊蛔褪宅低題徽顱屋吭瓣瑩惟否鉀舜姬映株魂纓甩縣詩帖去膽簇摘淌迅灶李每媳倔傾枚反支嫡邪淖讓職維琶滯鉤威讕宮涵軒耶捻捧渙示率舒飯掀覽溺龜漁鎮窿杠倆迫何像蠶弊略挖燥鄉孔洱雷齋馭譚鉻芭呵梨悅違趕洱轅處捆剩內濟哩蕊牽反道印壟貪場淄李蠶唉鎬匯憋誡躍階學痘濁等永鞭抹細胰芭唇集快劈誰硫戴撻不辣耳酷上爐讕離阿撂痕技尖臍攬商信層論濤序作鉚豐儲匡黃丸丘跨辱癸磁六蒜汲渡瞄鉚瘸睡宅征痰培逐彝攝謎表硫名泅察含啟合 規 性 評 價 報 告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1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第十三條 新建、擴建、改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水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經有關環境保護部門審查批準。在運河、渠道、水庫等水利工程內設置排污口,應當經過有關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同意。建設項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設施必須經過環境保護部門檢驗,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準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該建設項目所在地單位和居民的意見。第十四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部門申報登記擁有的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前款規定的排污單位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其水污染處理設施必須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閑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的,必須事先報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批準。第十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準排污費。超標準排污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制定規劃,進行治理,并將治理規劃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備案。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和有關的監督管理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有責任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第二十八條 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和損害的單位,并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已制定污水和管網管理程序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程序應急準備與響應程序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目前區域內投產企業均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企業工業和生活污水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的三級標準后全部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后由秋濱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2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四條 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提交排污申報登記表。企業事業單位超過國家規定的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的。在提交排污申報登記表時,還應當寫明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第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需要拆除或者閑置污染物處理設施的,必須事先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申報,并寫明理由。環境保護部門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并予以批復;逾期不批復的,視為同意。第六條對實現水污染物達標排放仍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水體,可以實施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第十四條 城市建設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專業規劃并按照規劃的要求組織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第十五條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按照國家規定的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的營運單位,應當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負責。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和水量進行抽測檢查。第十六條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應當向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提交治理計劃,并定期報告治理進度。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檢查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的治理情況,對完成限期治理的項目進行驗收。被責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因不可抗力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的,必須在不可抗力情形發生后個月內,向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提出延長治理期限申請,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審查決定。區域內企業向金華市環境監察支隊提交排污申報登記表根據水質監測結果,秋濱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的B類標準。符合3廢水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 在污染物排放濃度控制管理的基礎上,通過排污申報登記,發放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逐步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第五條 排污單位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排污申報登記手續,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第六條 排污單位必須如實填寫申報登記表,經本單位主管部門核實后,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第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的新建和技改項目,試產前三個月內按第六條規定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排污申報登記。第八條 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有重大變化或改變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時,應提前十五天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履行變更登記手續。第十條 排污單位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持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排污申報登記表申請排放許可證。由金華市環保局發放排污許可證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4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既是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關系現代化建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認真做好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環境,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因地下水資源超采出現大范圍地面沉降或海咸水倒灌的城市,要劃定超采區范圍,向社會公布,并規劃建設替代水源和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城市綠地建設、河道砌襯和非道路覆蓋等,應兼顧自然水生態系統循環的需要。要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特別是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的綜合治理。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嚴禁向湖濱、河岸、水體傾倒固體廢棄物,并限期整治和清理河道。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對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工業污染防治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工業污染防治從以末端治理為主向生產全過程控制的轉變。進一步加大“一控雙達標”工作力度。對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要責令其限期停產整頓或關閉。“十五”期間,要使工業企業由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轉向全面達標排放。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把這項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安排,綜合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制定和實施水資源規劃中,要明確目標,優化項目,落實措施,協調行動。要把有關水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等各個環節協調統一起來,統籌考慮城市防洪、排澇、供水、節水、治理水污染、污水回收利用,以及城市水環境保護等各種水的問題,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等不同的用水需求,處理好各種用水矛盾。強化取水許可和排污許可制度,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用水、節水評估制度。各地要加強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和年審工作,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凡需要辦理取水許可的建設項目都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今后城市新建和改擴建的工程項目,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有用水、節水評估的內容。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制度,排污必須經過許可。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新聞單位要采取各種有效形式,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使全體公民掌握科學的水知識,樹立正確的水觀念。加強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情教育,增強全社會對水的憂患意識,使廣大群眾懂得保護水資源、水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轉變落后的用水觀念和用水習慣,把建設節水防污型城市目標變成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的自覺行動。要加強輿論監督,對浪費水、破壞水質的行為公開曝光。同時,大力宣傳和推廣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的好方法,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護水資源良好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區域內供水由金華市自來水公司統一供給。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已制定水資源管理程序,由建設規劃局按照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進行監督和管理。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5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第七條 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在接到排水許可申請表時起一個月內予以辦理或答復。第八條 對符合規定標準的排水戶,經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審查合格后,頒發排水許可證。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五年。對不符合第六條標準規定,超標不嚴重,又不致對城市排水設施安全正常運行構成嚴重影響的排水戶,可頒發(臨時排水許可證)。臨時排水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兩年。排水戶必須在兩年內進行治理。對不符合第六條規定標準,對城市排水設施構成嚴重危害的排水戶不予發證。限期治理后再重新申請。第十八條 城市排水(經營)管理單位要做好城市排水設施運行和日常維護工作,確保安全正常運行。第十九條 排水戶違反規定,擅自增加排水量,改變排水性質的,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視其情節及影響程度,可責令其限期整改,處以罰款、收繳、吊銷排水許可證或臨時排水許可證,停止其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水等處罰。被收繳排水許可證的排水戶,經治理達到規定要求后,由頒證部門核實并重新辦理許可證后方可排水。第二十一條 城市建設(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在規定期限內不予辦理排水許可手續又未予答復,或者有關人員利用職權違章發證的,應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并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同時吊銷違章發放的許可證。6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1.4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水環境規劃、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以及城市排水專業規劃的要求,做到規劃先行,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布局和設計規模,并優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2.1 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和建制鎮的污水平均處理率不低于50%,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于60,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2.2 全國設市城市和建制鎮均應規劃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達標排放的工業廢水應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并與生活污水合并處理。對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應嚴格控制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并在廠內進行預處理,使其達到國家和行業規定的排放標準。對不能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居民區、旅游風景點、度假村、療養院、機場、鐵路車站、經濟開發小區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獨立工礦區的工業廢水,應進行就地處理達標排放。2.4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采用成熟可靠的技術。根據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規模和對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特殊要求,可積極穩妥地選用污水處理新技術。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應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對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的,須進行深度處理。2.5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按照遠期規劃確定最終規模,以現狀水量為主要依據確定近期規模。3.1 在城市排水專業規劃中應明確排水體制和退水出路。7.1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必須充分重視防治二次污染,妥善采用各種有效防治措施。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前期建設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應進行充分論證。7.2 為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防治傳染性疾病傳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應設置消毒設施。7.3 在環境衛生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區,應防治惡臭污染。7.4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機械設備應采用有效的噪聲防治措施,并符合有關噪聲控制要求。開發區已建有秋濱污水處理廠。該廠設計處理能力 ,能滿足本區域的排水需求。該廠出水水質 能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的B類標準要求。惡臭、噪聲、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也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7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污水處理設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 擁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單位,必須做到:一、經設施處理后的水質應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或指標;二、設施處理水量不得低于相應生產系統應處理的水量;三、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應妥善處理或處置;四、設施的管理應納入本單位管理體系,配備專門的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操作規程、運行費用核算、監視監測等各項規章制度。第五條 污水處理設施,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報經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和批準:一、須暫停運轉的;二、須拆除或者閑置的;三、須改造、更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自接到報送文件之日起,須暫停運轉的在5日內,其他在1個月內予以批復。逾期不批復,可視其已被批準。第六條 污水處理設施因事故停止運轉,應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廢水排放,并及時報告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公用事業管理處協助市環保局對區內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日常監督管理。符合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一級 二級 三級 PH 69 69 69CODcr 100 150 500 BOD 30 60 300區域內企業納管標準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三級標準,預處理后能做到達標納管。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8醫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汽車及配件業廢水排放紡織服裝業廢水排放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通訊電子工業廢水排放食品行業廢水排放金屬制品加工行業電鍍加工廢水排放木材加工業廢水排放醫藥行業廢水排放制鞋業廢水排放環境治理業廢水塑料加工業廢水排放廢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編號項目分類標準值類類V類1PH值(無量綱)692溶解氧 5323高錳酸鹽指數 610154化學需氧量(COD) 203040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46106氨氮(NH3-N) 1.01.52.07總磷(以P計) 0.2(湖、庫0.05)0.3(湖、庫0.1)0.4(湖、庫0.1)8銅 1.01.01.09鋅 1.02.02.010氟化物(以F-計) 1.01.51.511砷 0.050.10.112汞 0.00010.0010.00113鎘 0.0050.0050.0114鉻(六價) 0.050.050.115鉛 0.050.050.116氰化物 0.20.20.217揮發酚 0.0050.010.118石油類 0.050.51.0注:除PH外,其余項目標準值單位均為mg/L根據金華環境年度報告顯示,地表水達標。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11餐飲業油煙排放工業鍋爐煙氣排放木材家具制造業廢氣排放 制鞋業有機廢氣排放化工工業廢氣排放醫藥行業廢氣排放廢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條新建、擴建、改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大氣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過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的要求的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第十三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第三十二條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制造、銷售或者進口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已制定廢氣、噪聲和固廢管理程序建筑施工環境管理程序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程序。目前區域內投產企業均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符合12國務院關于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有關部問題的批復二、兩控區控制目標為: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并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有關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及重點旅游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酸雨控制區酸雨惡化的趨勢得到緩解。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內;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濃度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酸雨控制區降水pH值小于4.5的面積比2000年有明顯減少。區域內禁止新建燃煤鍋爐,現有燃煤鍋爐將逐步淘汰,待集中供熱覆蓋整個區域后,要求企業無條件拆除現有鍋爐。符合13關于有效控制城市揚塵污染的通知一、城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并會同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防治城市揚塵污染的規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二、城市建設、建管、市政、環衛、園林、房屋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當地政府批準的防治城市揚塵污染的規定和職能分工,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施工揚塵和其他揚塵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五、采取措施防治堆放物的揚塵污染。在市區堆放渣土、煤炭、煤灰、煤渣、灰土、煤矸石、沙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物質,必須采取防止揚塵措施;生活垃圾要逐步做到分類收集,密閉貯存,無害化處理。六、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積極實施“黃土不露天”工程。(一)加強城市大環境綠化和綠化隔離帶建設,大力推進城郊綠化,減少自然沙塵對市區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二)擴大市區綠化和鋪裝地面面積,減少裸露地面面積。居住區、單位以及各類建設項目應按照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落實綠化要求,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建設和驗收。在3-5年內,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要達到95%,消滅市區道路兩側的裸露地面。市區的違章建筑拆除后的土地,應優先用于綠化建設。(三)要加強城市現有河塘、水池等水面保護和管理,不斷增加水面面積,美化市區環境。已制定建筑施工環境管理程序綠化管理程序,建筑垃圾和渣土的處置應經審批。目前區域基本無裸露地,綠化覆蓋率為37%。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14餐飲業油煙排放工業鍋爐煙氣排放木材家具制造業廢氣排放 制鞋業有機廢氣排放化工工業廢氣排放醫藥行業廢氣排放廢氣城市煙塵控制區管理辦法第二條城市煙塵控制區,系指以城市街道和行政區為單位劃定的區域內,對各種鍋爐、窯爐、茶爐、營業灶和食堂大灶(以下簡稱爐、窯、灶)排放的煙氣黑度,各種爐窯、工業生產設施排放的煙塵濃度,進行定量控制,使其達到規定的標準。第三條建設城市煙塵控制區的基本標準: (一)煙塵控制區內各種爐、窯、灶排放的煙氣黑度以排放臺(眼)計算,分別有以上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其余部分的煙塵氣黑度必須控制在林格曼級以下; (二)煙塵控制區內各種爐窯、工業生產設施排放的煙塵濃度,以排放臺(眼)計算,分別有以上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 (三)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非采暖地區的大中城市,排放的煙氣黑度和煙塵濃度,其達標率應當分別提高。第四條建設煙塵控制區的基本原則: (一)發展集中供熱、聯片采暖,避免新建分散的采暖鍋爐; (二)利用工業余熱,發展集中供熱; (三)城市新建燃煤電廠,應當熱電結合; (四)利用多種氣源,發展城市燃氣,提高氣化率; (五)發展煤炭加工和洗選脫硫技術,將低硫、低揮發分煤灰優先供給民用; (六)大力推廣民用型煤,積極發展工業型煤; (七)更新、改造燃燒技術落后的爐、窯、灶,改善燃燒和投煤方式,提高節能和消煙除塵效益; (八)改革生產工藝,減少煙塵排放; (九)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加強排污管理,促進煙塵控制區的建設、鞏固和提高。第十三條排放煙塵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當培訓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掌握消煙除塵設施的性能、操作規程和維修養護知識,保持人員的穩定性。 第十四條凡在煙塵控制區內新建、擴建、改建排放煙塵設施,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手續。 第十五條凡排放煙塵不符合排放標準而又不積極治理的單位,不得被評為先進文明單位。第十七條加強環境監督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做到遵紀守法、秉公辦事。環境監督管理人員執行任務時,應當佩戴標志,出示證件,并為被檢查單位保守技術、業務秘密。區內實行集中供熱,管網未通的范圍內允許建設燃油/燃氣鍋爐,禁止新建燃煤鍋爐。符合15貫徹國務院關于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有關問題的批復的行動方案強化對現有二氧化硫排放源的監督管理,在“兩控區”內實行二氧化硫排許許可證制度。大力推行低硫煤、洗精煤和其他清潔燃料的使用,提高燃氣、電力等清潔能源在城市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到2000年,“兩控區”內城市民用爐灶禁止燃用原煤,改用其他清潔燃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頒發的關于在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開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費擴大試點的通知(環發19986號)要求,認真做好二氧化硫排污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加強對“兩控區”有關城市和地區政府領導、環境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廣泛進行國內外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管理經驗和防治技術的交流。區內實行集中供熱,管網未通的范圍內允許建設燃油/燃氣鍋爐,禁止新建燃煤鍋爐。符合序號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16餐飲業油煙排放工業鍋爐煙氣排放木材家具制造業廢氣排放 制鞋業有機廢氣排放化工工業廢氣排放醫藥行業廢氣排放廢氣“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計劃3、限制城市燃料含硫量“兩控區”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城市燃煤和燃油含硫量最高限值,限制高硫煤、高硫油的銷售和使用。重點城市人民政府可在本轄區內劃定禁止銷售、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區域,限制銷售、使用原煤和重油,積極促進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的使用。逐步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燃煤鍋爐。城市市區內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鍋爐,到2005年,重點城市建成區內停止使用小型燃煤鍋爐;因地制宜地發展以熱定電的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取代分散的中小型燃煤鍋爐;在城市市區積極改建燃氣、地熱和電鍋爐。燃煤鍋爐優先使用優質低硫煤、洗后動力煤或固硫型煤。未達二氧化硫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的鍋爐安裝脫硫設施或采取其他有效治理措施,達到排放要求。分期分批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各類工業爐窯,積極發展低能耗、輕污染或無污染的爐窯。工業爐窯優先考慮使用電、氣體燃料、低硫油、優質低硫煤、洗后動力煤或固硫型煤,積極發展清潔煤燃燒技術。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達標排放的必須安裝脫硫設施。積極推廣節能型建筑、綠色照明技術,引導城市居民綠色消費。城市城區內居民炊事和取暖用爐灶、餐飲服務業爐灶、機關和企事業炊事爐灶,禁止燃用原煤。大力推廣使用電、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等清潔能源或固硫型煤。“兩控區”城市要大力發展城市煤氣、天然氣、固硫型煤、集中供熱、地熱采暖、太陽能等與控制二氧化硫有關的城市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有利時機,大力推進“兩控區”城市用氣、用電比例。繼續分批淘汰各類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生產工藝和設備。以實行清潔生產為主要的控制措施,在生產工藝過程中加強硫的回收,并使之資源化;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必須配套脫硫設施。區內實行集中供熱,管網未通的范圍內允許建設燃油/燃氣鍋爐,禁止新建燃煤鍋爐。符合17關于發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15 本技術政策的總原則是:推行節約并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煤炭質量、高效低污染燃燒以及末瑞治理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根據技術的經濟可行性,嚴格二氧化硫排放污染控制要求,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 本技術政策的技術路線是:電廠鍋爐、大型工業鍋爐和窯爐使用中、高硫份燃煤的,應安裝煙氣脫硫設施;中小型工業鍋爐和爐窯,應優先使用優質低硫煤、洗選煤等低污染燃料或其它清潔能源;城市民用爐灶鼓勵使用電、燃氣等清潔能源或固硫型煤替代原煤散燒。21鼓勵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逐步改善和優化能源結構。22通過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逐步淘汰落后工藝和產品,關閉式改造布局不合理、污染嚴重的小企業;鼓勵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采用先進潔凈煤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3逐步提高城市用電、燃氣等清潔能源比例,清潔能源應優先供應民用燃燒設施和小型工業燃燒設施。區內實行集中供熱,管網未通的范圍內允許建設燃油/燃氣鍋爐,禁止新建燃煤鍋爐。符合18機動車廢氣廢氣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16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遠景目標綱要,重點城市應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為盡快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依據各城市大氣污染分擔率,在控制城市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同時,應加強對流動污染源的控制。由于絕大多數機動車集中于城市,應重點控制城市機動車的排放污染。31在用機動車在規定的耐久性期限內要穩定達到出廠時的國家標準要求。加強車輛維修、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是制在用車污染排放的基本原則。47汽車、摩托車應該使用符合設計要求、達到國家燃料品質標準的燃料。48應加強對車用燃料進口和銷售環節的管理,加大對加油站的監控力度,確保加油站的油品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的規定要求。管委會車輛狀況良好,每年年檢時接受尾氣排放監測,均合格。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19廢氣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污染物名稱 取值時間 濃度限值 濃度單位 二級標準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 0.060.150.50 毫克/立方米(標準狀態) 總懸浮顆粒物TSP 年平均日平均 0.200.30 可吸入顆粒物PM10 年平均日平均 0.100.15 氮氧化物NOx 年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 0.050.100.15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 0.040.080.12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1小時平均 4.0010.00 臭氧O3 1小時平均 0.16 鉛Pb 季平均年平均 1.501.00 微克/立方米(標準狀態) 苯并a芘BaP 日平均 0.01 氟化物F 日平均1小時平均 720 月平均 植物生長季平均 3.02.0 微克/(平方分米.日) 根據金華環境年度報告顯示,地表水達標。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20餐飲業油煙排放工業鍋爐煙氣排放木材家具制造業廢氣排放 制鞋業有機廢氣排放化工工業廢氣排放醫藥行業廢氣排放廢氣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全文要求區內企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執行該標準符合2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全文要求區內企業排放的鍋爐煙氣執行該標準符合2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本標準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分三級。排入GB3095中二類區的執行二級標準。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序號控制項目單位二級新擴改建現有1氨mg/m31.52.02三甲胺mg/m30.080.153硫化氫mg/m30.060.104甲硫醇mg/m30.0070.0105甲硫醚mg/m30.070.156二甲二硫mg/m30.060.137二硫化碳mg/m33.05.08苯乙烯mg/m35.07.09臭氣濃度無量綱2030要求區內企業排放的惡臭污染物執行該標準符合23生活垃圾處置關于發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1.5 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加強對垃圾產生的全過程管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對已經產生的垃圾,要積極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環境。1.7 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應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執行,加強垃圾處理設施的驗收和垃圾處理設施運行過程中污染排放的監督。3.3 在垃圾回收與綜合利用過程中,要避免和控制二次污染。4.1 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收集應與分類處理相結合,并根據處理方式進行分類。4.2 垃圾收集和運輸應密閉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鼓勵采用壓縮式收集和運輸方式。盡快淘汰敞開式收集和運輸方式。4.3 結合資源回收和利用,加強對大件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4.4 禁止危險廢物進入生活垃圾。逐步建立獨立系統,收集、運輸和處理廢電池、日光燈管、殺蟲劑容器等。生活垃圾由物業公司收集后由開發區環衛處填埋處理。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24醫藥行業固廢排放化工行業固廢排放電子工業固廢排放生活辦公固廢排放醫院醫療固廢排放固廢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二條 建設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項目以及建設貯存、處置固體廢物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和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審批建設項目的主管部門方可批準該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設計任務書。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有權依據各自的職責對管轄范圍內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有關的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檢查人員進行現場檢查,應當出示證件。第十五條 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第十六條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第十九條 對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固體廢物的設施、設備和場所,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和使用。第二十條 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場所;確有必要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第二十一條 對造成固體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事業單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限期治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第二十四條 禁止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第三十三條 露天貯存冶煉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廢礦石、尾礦和其他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設置專用的貯存設施、場所。第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城市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在指定的地點傾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不得隨意扔撒或者堆放。第三十六條 貯存、運輸、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城市環境衛生的規定,防止污染環境。第三十七條 城市生活垃圾應當及時清運,并積極開展合理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做到分類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第四十條 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必須符合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環境保護和城市環境衛生標準。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確有必要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環境。第四十四條 對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已制定廢氣、噪聲和固廢控制程序。目前區內企業產業的危險廢物委托有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可回收利用的廢物基本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一般工業固廢和生活垃圾由物業公司收集后由開發區環衛處填埋處理。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25生活垃圾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三條 國家鼓勵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實行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逐步實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搞好綜合利用。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生活垃圾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 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根據本地區發展規劃,會同規劃、計劃、環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并組織實施。第六條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標準執行。第八條 城市應當根據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設置垃圾箱(桶)、轉運站等設施。單位內部上述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由各單位負責。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督檢查。第十二條 存放生活垃圾的設施、容器必須保持完好,外觀和周圍環境應當整潔。未經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任意搬動、拆除、封閉和損壞。第十三條 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必須做到密閉化,經常清洗,保持整潔、衛生和完好狀態。城市生活垃圾在運輸途中,不得揚、撒、遺漏。第十五條 各級城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勞動保護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改善環衛職工的工作條件和減輕勞動強度,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環衛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對環衛職工做好衛生保健工作和技術培訓工作。第二十二條 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中,涉及環境保護和衛生方面的工作,依照有關環境保護和衛生管理的法律、法規執行。生活垃圾由物業公司收集后由開發區環衛處填埋處理。符合26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全文區內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委托有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符合27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全文區內企業產業的危險廢物委托有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理。符合序號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名稱內容管理現狀評價結果28化學品泄漏、爆炸火災的發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必須遵守本條例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規的規定。第五條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對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實施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依照下列規定履行職責:(一)國務院經濟貿易綜合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經濟貿易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負責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設立及其改建、擴建的審查,負責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包括用于運輸工具的槽罐,下同)專業生產企業的審查和定點,負責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發放,負責國內危險化學品的登記,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和協調,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的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由各該級人民政府確定,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職責。(二)公安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負責發放劇毒化學品購買憑證和準購證,負責審查核發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實施監督,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三)質檢部門負責發放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的生產許可證,負責對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的產品質量實施監督,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四)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的監督管理,負責調查重大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負責有毒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監測和進口危險化學品的登記,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五)鐵路、民航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航空運輸和危險化學品鐵路、民航運輸單位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監督檢查。交通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公路、水路運輸單位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對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安全實施監督,負責危險化學品公路、水路運輸單位、駕駛人員、船員、裝卸人員和押運人員的資質認定,并負責前述事項的監督檢查。(六)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毒性鑒定和危險化學品事故傷亡人員的醫療救護工作。(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部門的批準、許可文件,核發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營業執照,并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市場經營活動。(八)郵政部門負責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