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試卷及答案.doc_第1頁
土壤學試卷及答案.doc_第2頁
土壤學試卷及答案.doc_第3頁
土壤學試卷及答案.doc_第4頁
土壤學試卷及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5-2006學年第 一 學期 土壤學 課程考試試卷(A)題 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分 值得 分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2分,共 20分)1土壤肥力 2亞類3土壤水平地帶性分布4土壤質地5 土水勢6 吸濕水7 導熱率 8 永久電荷9 土壤供肥性10 生物小循環二、填空題(每小題 1分,共20分)1、五大成土因素有( )、( )、( )、地形和時間。2、蒙脫石的SiO2/R2O3為( )。3、黑鈣土有深厚的( )。4、灰化過程是( )條件下形成的。5、影響山地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 )。6、草甸化過程包括( )、( ) 。7、我國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從東到西的趨勢是( ) ,這種趨勢產生的原因是( )。8、沙土的總孔隙度( ),毛細管孔隙( ),非毛細管孔隙( )。9H/F表示( )比值。10、石灰性土是鹽基( )土。11、活性酸是指( )中的H+濃度。12、巖石的風化過程可分為( )、( )、( )。三 選擇題:(10分)1我國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南北差異主要是( )。A氣候 B.植被 C.粘土礦物2土壤經度地帶性規律主要是由( )差異造成的。A溫度 B濕度 C寒流 3土壤土水勢中產生滲透勢的土壤是( )。A栗鈣土 B黑土 C鹽土4粘土礦物中陽離子交換量最大的是( )。A蒙脫石 B高嶺石 C伊利石5含水量相同的粘土與砂土接觸后( )。A水分不運動 B砂土向粘土運動 C粘土向砂土運動6人們說的熱性土是( )。A粘土 B砂土 C壤土7硬度為7的礦物是( )。A磷灰石 B長石 C石英8土種是土壤分類系統的( )A.基層單元 B.續分單元 C.輔助單元9土壤表面能引起的吸收性是( )。A機械性吸收 B物理性吸收 C物理化學性吸收10土壤的新生體是( )。A成土過程中形成的 B外界影響下進入土壤的 C母質供給的四判斷題:(正確的劃 ,錯誤的劃,共計10分)1巖石放入水中,呈酸性反應者稱為酸性巖。( )2“蒙金土”是指上粘下沙的土壤。( )3土壤有效粒徑是指客觀存在的土壤不同大小顆粒直徑。( )4土壤交換量隨PH增高而增加。( )5堿性土中氮肥的揮發嚴重。( )6質地越粘,毛管水上升高度越高。( )7土壤可塑性是隨著含水量增加而增強。( )8沙漠地區晝夜溫差較大,是由于沙土熱容量小而不易傳熱。( )9黑土是溫帶草原土壤之一。( )10土壤有機質和腐殖質是一個物質的兩個名稱。( )五簡答題:(30分)1 鹽土和堿土有什么不同?2 草本植物對成土過程的影響?3 為什么團粒結構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強?4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的概念及其優點是什么?5 潛育化過程與白漿化過程有何異同?6 某土壤容重為1.2g/cm3,現含水量為70,要灌溉到田間持水量(含水量為300),問每畝地灌多少m3水(耕層深度為20cm)? 六論述題:(10分)溫帶草原土壤類型有哪些?成土過程、成土條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亞類?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2分,共 20分)1土壤肥力: 在植物生活期間,土壤供應和調節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份、養分、熱量、空氣和其它生活條件的能力(2分)2亞類:是土類的續分,反映主導土壤形成過程以外,還有其他的附加的成土過程(1分),土類范圍內的個發育階段或土類之間的過渡類型(1分)。3土壤水平地帶性分布:土壤大致與緯度平行隨生物氣候帶演替的分布規律(2分)。或者受水熱條件的控制形成的經度(1分)或緯度地帶性分布(1分)。4土壤質地:土壤中各粒級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組合(2分)。或答砂土、壤土、粘土(1分)。5 土水勢:土壤水受各種力的作用下勢能的變化或自由能的下降(2分)。或答土水勢是基質勢、壓力勢、滲透勢和重力勢和(1分)。6 吸濕水:干燥土粒通過分子引力和靜電引力的作用,從空氣中吸持汽態水,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一或數分子層厚的水膜,稱為吸濕水(2分)7 導熱率 :兩個截面都為一平方厘米,相距為一厘米,在兩個截面上的溫差為一度時,在1秒鐘內通過該土體的熱量卡數(2分)。8 永久電荷:指由于層狀硅酸鹽礦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產生的剩余負電荷。這種負電荷不受介質pH值的影響(2分)。9 土壤供肥性:土壤供給植物所需要的速效養分的能力,就是遲效養分轉為速效養分的能力(2分)。10 生物小循環:植物從風化物中吸收無機養分并在體內保存,死亡后進入土壤分解變為下一帶植物養分的過程(2分)。得分評卷人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20分)1、五大成土因素有( 氣候 )、( 生物)、( 母質)、地形和時間。2、蒙脫石的SiO2/R2O3為( 4 )。3、黑鈣土有深厚的(腐殖質層)。4、灰化過程是(酸性淋溶)條件下形成的。5、影響山地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溫度 )、( 濕度)。6、草甸化過程包括(草甸腐殖質的聚集)、( 潴育化或潛育化過程 ) 。7、我國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從東到西的趨勢是( 減少) ,這種趨勢產生的原因是( 有機質量減少 )。8、沙土的總孔隙度( 小 ),毛細管孔隙( 少 ),非毛細管孔隙(多 )。9H/F表示( 胡敏酸和富啡酸的)比值。10、石灰性土是鹽基( 飽和 )土。11、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 )中的H+濃度。12、巖石的風化過程可分為物理風化、( 化學風化)、(生物 風化 )。得分評卷人三 選擇題:(每小題 1分,共10分)1我國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南北差異主要是(C )。A氣候 B.植被 C.粘土礦物2土壤經度地帶性規律主要是由(B)差異造成的。A溫度 B濕度 C寒流 3土壤土水勢中產生滲透勢的土壤是( C )。A栗鈣土 B黑土 C鹽土4粘土礦物中陽離子交換量最大的是(A )。A蒙脫石 B高嶺石 C伊利石5含水量相同的粘土與砂土接觸后(B)。A水分不運動 B砂土向粘土運動 C粘土向砂土運動6人們說的熱性土是(B)。A粘土 B砂土 C壤土7硬度為7的礦物是(C)。A磷灰石 B長石 C石英8土種是土壤分類系統的(A )A.基層單元 B.續分單元 C.輔助單元9土壤表面能引起的吸收性是(B)。A機械性吸收 B物理性吸收 C物理化學性吸收10土壤的新生體是(A )。A成土過程中形成的 B外界影響下進入土壤的 C母質供給的得分評卷人四判斷題:(正確的劃,錯誤的劃,每小題 1分,共10分)1巖石放入水中,呈酸性反應者稱為酸性巖。( )2“蒙金土”是指上粘下沙的土壤。( )3土壤有效粒徑是指客觀存在的土壤不同大小顆粒直徑。( )4土壤交換量隨PH增高而增加。( )5堿性土中氮肥的揮發嚴重。( )6質地越粘,毛管水上升高度越高。( )7土壤可塑性是隨著含水量增加而增強。( )8沙漠地區晝夜溫差較大,是由于沙土熱容量小而不易傳熱。( )9黑土是溫帶草原土壤之一。( )10土壤有機質和腐殖質是一個物質的兩個名稱。( )得分評卷人五簡答題:(每小題 5分,共30分)7 鹽土和堿土有什么不同?8 草本植物對成土過程的影響?9 為什么團粒結構的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強?10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的概念及其優點是什么?11 潛育化過程與白漿化過程有何異同?12 某土壤容重為1.2g/cm3,現含水量為70,要灌溉到田間持水量(含水量為300 ),問每畝地灌多少m3水(耕層深度為20cm)?答:1鹽土是指土壤水溶鹽含量達到1%(或0.6%),抑制植物正常生長的土壤(2.5分)。堿土是指土壤膠體上吸附的交換性鈉超過40%抑制植物正常生長的土壤(2.5分)。2 草本植物下形成的土壤有較深厚的腐殖質層(2分),腐殖質含量從表層向下逐步減少(1分),H/F大于1(1分),形成水穩性較好的團粒結構(1分)。3 團粒結構間主要以大孔為主,好奇性微生物的活動強烈,有機質的分解速度快,水分和養分的供給速度較快(2.5分)。團粒結構的內部主要以小孔為主,通氣性差,好奇性微生物的活動弱,有利于養分的蓄積和水分的保存(2.5分)。 4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是土壤水含水率為橫坐標,土壤水吸力為縱坐標畫出的曲線(2.5分)。優點:不同質地土壤,當含水率相等時,水分有效性不同;當水分有效性相同時實際含水量相差很大,因此不同質地土壤灌溉時灌水量的差別較大(2.5分)。5 相同點:都有還原過程(2.5分)不同點:潛育化過程中鐵錳還原土體顏色變灰藍、灰黑。白漿化過程中鐵錳還原后從土體中淋式,土體顏色變潛的過程(2.5分)。6 6670.21.2(300-70)1000(4分)=36.8 m3 (1分)得分評卷人六論述題:(10分)溫帶草原土壤類型有哪些?成土過程、成土條件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亞類?類型: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2.5分)成土過程:都有有機質積累和碳酸鈣淀積過成。但從東向西有機質含量逐步減少,腐殖質層變薄,胡敏酸含量減少;碳酸鈣含量增加,鈣積層接近地表(2.5分)。成土條件:黑鈣土:草典草原特征;栗鈣土:典型草原特征;棕鈣土:荒漠草原特征(2.5分)。亞類:黑鈣土:黑鈣土、淡黑鈣土、石灰性黑鈣土、淋溶黑鈣土。栗鈣土:栗鈣土、暗栗鈣土、淡栗鈣土、栗鈣土性土、鹽花栗鈣土、堿化栗鈣土。棕鈣土:棕鈣土,暗棕鈣土、鹽花棕鈣土、堿化棕鈣土、灌溉棕鈣土(2.5分)土壤學考試標準答案(要點)一、 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計10分) 1、 土壤肥力:土壤為植物的生長供應和協調營養條件(水、養分)和環境條件(熱量、空氣、水分)的能力。2、 土壤機械組成:土壤中不同大小礦物粒級的重量百分率。3、 帶換性酸:用過量的中性鹽(1N BaCl2 、KCl)溶液處理土壤時從膠體上取代鋁離子或氫離子所產生的酸。4、 土壤鹽基飽和度:土壤交換性鹽基離子占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百分率。5、 土壤比重:單位體積土壤當中固體物質的重量。單位體積土壤只包括固體物質,不包括孔隙和液體體積。二、 填空(每空0.5分、共計20分)1、 化學風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2、 影響土壤氧化還原過程的因素:土壤通氣狀況、微生物活動、易分解有機質含量、易氧化或還原的無機物狀況、土壤pH狀況、植物根的代謝作用。3、 影響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因素:礦物顆粒的大小、礦物的種類和數量、土壤PH值、礦物化學成分(SiO2R2O3)。4、 土壤水勢由:基質勢、重力勢、壓力勢、滲透勢組成。5、 風化產物的地球化學類型:碎屑類型、鈣化類型、硅鋁化類型、富鋁化類型。6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質、生物、氣候、地形、時間。7、我國現行土壤分類制:土類、亞類、土屬、土種、變種、亞種。8、影響酶活性的土壤性質:土壤質地、土壤水分狀況、土壤結構、土壤溫度、土壤有機質、土壤ph值。三、 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計4分)1、 正長石是土壤鉀的重要來源(正確)。 2、 鹽土鹽分是積累在土壤下部(錯誤)。3、 土壤肥力是土壤生產力的全部(錯誤)。4、 毛管懸著水的最大量稱為田間持水量(正確)。5、 根瘤菌是一種共生固氮菌(正確)。6、 黏土的容重比砂土的容重小(正確)。7、 單位原狀土壤體積內干土的重量就是土壤比重(錯誤)。8、 土壤質地愈粘、毛管半徑小、毛管力就大(正確)。9、 土壤水是由水勢較高的部位流向水勢較低的部位(正確)。10、 離子交換量大的土壤能保存速效養分的能力大,反之則小(正確)。四、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計10分)1、B 石英 2、C 強堿化土 3、A 基本單元 4、B C、H、O、N 5、A 花崗巖 6、B 黏土 7、A 蒙脫石 8、B 黏土 9、A Na 10、A 沙土五、簡述題(每小題5分、共計30分,可任選6道題)1、砂質土的肥力特征是什么?如何改良砂質土? 答:砂質土粒間孔隙大,總孔隙度低,毛管作用弱,保水性差,通氣透水性強。礦物成分以石英為主,養分貧乏;吸附保持養分能力低;好氣性微生物活動旺盛。土壤熱容量小,土溫不穩定,晝夜溫差大,。易耕,不板結。 改良:摻粘客土,引洪放淤,增施有機肥,植樹種草。2、自然土壤剖面怎樣形成的?繪圖說明土壤發生層次。 答:自然土壤的剖面是在母質、生物、氣候、地形、時間等五種成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首先,各種原生礦物風化,產生易溶性鹽類,含水氧化鐵,含水氧化鋁,硅酸。黏土礦物,有機酸。上述物質在淋溶作用下在不同的剖面位置淀積或懸浮形成土壤的不同發生層。3、土壤形成的實質是什么? 答:土壤形成的實質就是地質大循環和生物小循環的矛盾和統一。生物小循環是構成地質大循環中地表物質運動過程的一部分。地質大循環使養分元素不斷向下淋失,而生物小循環卻從地質大循環中不斷的累積生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隨著生物種類的進化,通過生物選擇性吸收,在土壤中累積起來的養分愈來愈多。生物對土壤的影響也逐漸擴大和加深。土壤形成過程就是建立在這個地質大循環和生物小循環的基礎之上的。4、微生物對含氮有機物的轉化過程? 答 水解過程:蛋白質水解蛋白質消化蛋白質多肽氨基酸。 氨化過程:氨基酸在多種微生物及其分泌酶的作用下產生氨的作用。硝化作用:在通氣良好的情況下氨化作用產生的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經過亞硝酸的中間階段,進一步氧化成硝酸。 反硝化過程:消態氮在土壤通氣不良的情況下,還原成氣態氮。5、生物因素對自然土壤的形成的有何作用? 答: 植物的作用:利用太陽輻射能,合成有機質,把分散在母質、水體、大氣中的營養元素有選擇性的吸收富集,同時伴隨著礦質營養元素的有效化。舉例不同植物的對有機質的累積作用。動物的作用:參與養分的轉化,疏松土壤,促進團聚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機質,釋放各種養分,為植物吸收利用;合成土壤腐殖質,發展土壤膠體性能;固定大氣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促進土壤物質的淋溶和遷移,增加礦質養分的有效度。6、土壤吸濕水測定的主要步驟方法? 答:稱取烘干好的鋁盒重量(W1)。稱取2mm風干土樣5g左右(W2)。把鋁盒蓋放在底部置于烘箱內,在105度下烘數小時。取出鋁合冷卻10分鐘。稱烘干后的土樣重(W3)。根據W1、W2、W3由以下公式計算。 W2 W3 土壤吸濕水含量(g/kg) 1000 W3 W17、如何調節土壤水氣熱?(要點) 答:通過耕作和施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耕地撫育和試用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結構,提高田間持水量,改善透水性、通氣性、增加貯水量。中耕撫育清除雜草。灌溉和排水措施:灌溉補充土壤的有效水,夏季降低土壤溫度,冬季提高土壤溫度。排水可降低地下水位,排除多余水,增加土壤通透性。混交、間種措施:混交林氣候變化平緩,變幅不大,土壤水分狀況得到改善。林下間種植物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其它措施:利用人工覆蓋物減少蒸發使用土面增溫劑、斜坡筑床或作、帶狀整地,改善地形。五、 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可任選2道題)1、 土壤鹽漬化的形成條件?鹽漬化改良措施?答:形成條件:半干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形地貌;地下水狀況母質和生物人類活動。改良措施:排水措施灌溉洗鹽節水防鹽灌溉引洪放淤種稻改良增施有機肥耕作改良植樹造林種植綠肥牧草施用鈣劑或鈣的活化劑(11)施用其它改良劑2、 土壤酸堿性對林木和土壤養分有何影響?如何調節土壤酸堿性?答:土壤酸堿性對土壤養分有效性的影響在pH值為4.08.0培養液中,一般植物均能生長,但能適應這個范圍以外的植物種類則大大堿少。重要的是它們對土壤的其它理化、生物性質的影響,首先是對營養元素供應方面的影響。因為土壤養分的變化,是通過生物參與下的化學作用進行的,而土壤溶液的酸堿度能直接影響土壤的化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主要營養元素的有效性與土壤反應的關系見圖此外,土壤過酸過堿都將破壞土壤結構,導致土壤水、氣、熱狀況的惡化,間接影響養分轉化及其有效性。 所示各處營養元素的條帶寬度,只表明該元素在不同pH值時對植物的相對有效性,沒有絕對含量的含義。從圖74看出,大多數營養元素在pH值6080范圍內有效性最高,但各種元素都有各自適宜的pH范圍,簡述如下: (1)氮素 氮素在土壤里的無機鹽中,氮的溶解度在各種pH值時都很高,但有機質中氮的礦化以pH值6080時最好,有效態氮供應數量多。pH值60以上時,固氮菌的活動能力降低,pH值82以上時硝化作用減弱,都使有效態氮的供應減少。 ( 2)磷素 磷素在pH值 6.57.5時有效性最高,這時磷主要以 Ca(H2PO4)2的形態存在,溶解度最大,有效性最高。當pH值小于65時,鐵、鋁、錳溶解度增大,產生鐵、鋁、錳的磷酸鹽沉淀,從而降低磷的有效性。pH值7585時,磷酸根與鈣離子作用形成難溶性的磷酸三鈣沉淀,磷的有效性最小。當pH值85時,由于鈉離子的存在而形成可溶性的磷酸鈉,溶解度增大,又提高了磷的有效性。 (3)鉀、鈣、鎂、硫素 在酸性土壤中,這些營養元素的鹽類溶解度大,有效性高,但易于淋失,常感到缺乏;鈣、鎂在pH值85的土壤中,由于鈉離子的增加,將鈣、鎂離子從膠體顆粒上交換下來,生成鈣、鎂的碳酸鹽類沉淀,降低有效性。 (4)微量元素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鐵、錳、銅、鋅、硼,一般在酸性土壤中溶解度較大,有效性高;在石灰性土壤里常因生成沉淀物而降低有效性。硼的有效性恰好與上述元素相反,在酸性土中常因與鐵、鋁生成硼酸,鐵、鋁沉淀而降低有效性,隨pH值的升高而有效性增加。3、 土壤有機質的作用及調節?答:有機質的作用 、是植物營養的主要來源 有機質含有極為豐富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分解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給植物的碳素營養。 、刺激根系的生長 腐殖質物質以很稀的濃度(10-610-3)、以分子態進入到植物體,可刺激根系的發育,促進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腐殖質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狀況 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是良好的土壤膠結劑。、腐殖質具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 腐殖質是一種土壤膠體,有巨大的比表面積,有巨大的吸收代換能力。粘土顆粒的吸水率為50%60%。而腐殖質的吸水率為500%600%。 、腐殖質具有絡合作用 腐殖質能和磷、鐵、鋁離子形成絡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難溶性磷酸鹽的沉淀,提高有效養分的數量。、促進微生物的活動為微生物提供營養物質。、提高土壤溫度的作用 有機質為暗色物質,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熱能力強,可改善土壤熱狀況。 土壤有機質的調節對于園林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低于1%,且土壤的結構性差,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增施有機肥。施用草炭土、腐葉土以及經過合理處理的生活垃圾。應注意長期施用有機肥。 歸還園林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