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目前,我陸地邊界14個鄰國中,除印度、不丹外,與其他12個國家全部劃定了邊界,為邊界地區長治久安奠定了法律基礎。 中國、不丹邊界長約600公里,從未正式劃定,邊界爭議地區一共為6處。 1950年中國出版的地圖將不丹西部和北部部分區域劃入中國版圖,從此爭端開始。自1984年,中、不兩國輪流在北京和廷布舉 行邊界會談。1998年,兩國在第12輪邊界會談期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府關于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至今不中邊界 大部分未劃界尚未解決,2004年出版的由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事務條約集中不卷指出:中不邊界從未以條約或協定正式劃
2、 定,但兩國間存在著一條傳統習慣線,邊境地區基本穩定。對于有爭議的領土,中不兩國前4輪邊界會談達成了指導性意見,此后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并對邊 界地區進行了實地勘察,繪制了邊界地圖。 歷史上,不丹曾是西藏與南亞東部地區之間的橋梁,與西藏在宗教、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關系十分深遠。藏族民眾翻山越嶺越過喜馬拉雅山沿著不丹東部的馬納斯河谷(Manas Chhu)和不丹西部的帕羅河谷(Paro Valley),抵達阿薩姆、孟加拉(Bangladesh)和比哈爾(Bihar)進行宗教、文化和貿易往來。不丹東部的布姆唐每 年舉行兩次大型集市活動,吸引了許多藏族民眾前來參加。西藏商隊運去羊毛、磚茶、食鹽
3、和麝香,以交換不丹的大米、紙張和干辣椒。西藏地方政府在鄰近不丹的 一些地方派駐了收購大米的官員,負責從不丹收購大米。藏族民眾歷來沿著馬納斯河谷路線,長途跋涉到阿薩姆的高哈蒂(Guwahati)附近的廟宇去朝圣。 1959年,西藏難民蜂擁而至之后,不丹隨即關閉其與中國的邊境,當時跨境貿易隨即中止。從那時起,不丹與中國之間就沒有了正式的貿易或商業關系。 自1984年開始,雙方邊界談判每年舉辦一次(此前,不丹與中國的邊界問題是并在中印邊界的討論領域當中的),分別于兩國的首都北京和廷布(Thimphu)輪流舉行。截至2012年底已進行了20輪。友好協商是中國在中不邊界談判的一貫態度。 1986年以后,
4、兩國邊界地區牧民放牧和民間邊貿恢復正常。 1989年,不丹第68次國民議會通過了部分段落的劃界方案,計劃在1991年底基本完成劃界。 1996年11月,中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 府11輪邊界會談中,中方提出爭議區北部(帕桑蘭(Pasamlung)山谷與賈卡蘭(Jakarlung)山谷)495平方公里歸不丹,西部(辛珠蘭巴 (Sinchulumpa)、德拉瑪納(Dramana)和燮合托(Shakhtoe)等地)269平方公里歸中國的交換意見,建議要交換的領土區域與印 度的錫金為界,不丹對此持謹慎態度,協議未達成。 1997年6月,不丹召開國民會議,會上就中國政府提出的交換意見展開了 激烈討論,多數代
5、表認為,無論西部還是北部,都是不丹王國的領土,不同意交換。1998年12月中不兩國簽訂了關于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 定,協定寫明,雙方同意,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維護1959年3月以前的邊界現狀。該協定是兩國第一個政府間協定,對維 護兩國邊境地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雙方雖然簽訂維持邊境和平與安寧的協議,但論及領土交換,仍未達成最后的 共識。協議簽署之后,中國政府立刻對帕桑蘭地區的騾子路徑以及木材的開采問題有所回應,也協助解決藏人越境進入不丹采藏草藥,遭不丹位于帕桑蘭的邊境安全 部隊嚴厲懲罰等事宜。此時,中國對于不丹在進行多年的邊界談判后又提出新的議題有些不
6、悅,因此同意不丹派遣技術專家以決定雙方的領土范圍,將雙方的主權地 區劃在地圖上,并且對有爭議的區域使用共同的名稱,以避免混淆。 1999年不中兩國對邊界的爭議問題仍然存在,中國代表團至不丹繼續進行邊界談判,解決了大多數最主要的邊界爭議,雙方對這次的談判結果都有所滿意。中國也首次表示有意對不丹提供經濟援助。2000年12月所舉行的第14輪談判時,不丹在中國政府所提供的邊界線 基礎上又延長了邊界范圍,也建議由雙方的專家使用地圖做技術性的討論。不丹國王于2001年7月不丹議會中表示:不丹建議雙方邊境線沿著都蘭、辛珠蘭巴和 德拉瑪納等區域延伸,并表示不丹作為一個小國和作為一個強大而友善的中國之間的邊界
7、劃分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功解決,對邊界的解決表達信心。 2001年兩國進行幾項官方交流,不丹的文化代表團于4月訪問中國、7月 不丹代表團赴北京討論邊界問題、11月于不丹首都廷布進行第15輪的邊界談判,3個爭議地區(都蘭、辛珠蘭巴、德拉瑪納)仍未解決。2002年7月,不丹 外交部長向議會透露:中國向不丹聲明它持有爭議性土地的檔證明,不丹要求中國能以大國之姿慷慨對待不丹這樣的小國,但是中國表示它與25個其他的國家為 鄰,它無法只對一國慷慨。同年10月于北京舉行第16輪邊界談判時,雙方同意建立一個由兩國地圖專家組成的查驗邊界的機制。爭議地區(中方觀點)中方認為的中不邊界爭議地區一共為6處: 魯林爭議區
8、(絨林)位于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洞郎爭議區位于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查瑪浦爭議區位于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游部分,約60余平方公里,有草場30余個,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 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基伍爭議區位于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
9、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場20余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中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白玉爭議區位于洛扎縣南 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轄,白玉地區的群眾均來自洛扎縣。西藏和平解放后,不丹趁機進入該地區,相 繼建立了德馬龍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設立哨所。墨拉薩丁爭議區位于達旺以南,扎西岡以東,打攏宗以西,面積330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墨拉薩丁分別歸達旺寺和打攏宗管轄,薩丁寺屬于達旺宗,基堪布由達旺寺派任。17世紀以后,不丹人大量東遷,移居達旺等地,引起草場和民事糾紛。為此,西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心臟病集群監護系統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質量缺陷整改報告
- 中國聚異丁烯丁二酰亞胺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凈水器 調查報告
- 2025年橡膠雨衣類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測量儀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策略專項研究預測報告
- 養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車隊煤炭運輸合同7篇
- 關于開展政府采購協議供貨招投標工作的請示8篇
- 銀行宣傳方案
- 【2021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材解讀--PPT課件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高清正版)
- 鋼結構門式剛架廠房設計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 橙色黑板風小學生知識產權科普PPT模板
- 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手冊課件
- 幼兒園兒歌100首
- Q∕CR 9218-2015 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
- 甲狀腺解剖及正常超聲切面ppt課件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用地審批及房地產登記試行規定
- 蠕墨鑄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