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熱現象章節復習TOC\o"11"\h\u知識點1:溫度 2知識點2:融化和凝固 2知識點3:汽化和液化 3知識點4:升華和凝華 3【題型1溫度和溫度計】 3【題型2熔化和凝固現象】 6【題型3熔化和凝固的實驗探究】 8【題型4探究水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 11【題型5蒸發和沸騰的區別及聯系】 14【題型6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和現象】 15【題型7物體液化的方法及應用】 16【題型8生活中的液化和汽化現象】 18【題型9升華和凝華吸放熱現象及其應用】 19【題型10水循環和水資源】 22知識點1:溫度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2.溫度計制作原理: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3.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沸水的溫度定為100℃。4.溫度計使用方法:(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側壁;(2)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知識點2:融化和凝固1.熔化(1)定義: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2)熔化的條件:到達熔點,繼續吸熱。2.凝固(1)定義: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2)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3.晶體和非晶體晶體非晶體示例金屬、海波、冰松香、玻璃、瀝青特點有一定的熔點 沒有一定的熔點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且繼續吸熱持續吸熱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且繼續吸熱持續放熱圖像晶體熔化和凝固非晶體熔化和凝固【提示】(1)圖像中若有一段線段與“時間軸”平行,則該物體是晶體,否則是非晶體;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知識點3:汽化和液化1.汽化(1)定義: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2)汽化現象: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3)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是汽化的兩種方式。(4)沸騰和蒸發的異同蒸發沸騰不同點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一定溫度下發生發生部位只在液體表面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程度緩慢汽化現象劇烈汽化現象影響因素液體表面積、空氣流速、溫度與氣壓有關溫度變化降溫致冷溫度不變相同點(1)都是汽化現象;(2)都吸熱(5)影響蒸發的因素:(1)液體的溫度;(2)液體的表面積;(3)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2.液化(1)定義: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2)液化現象:霧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氣。(3)液化的兩種方式:降溫和加壓。知識點4:升華和凝華方式狀態變化吸、放熱情況現象共同點升華固態→氣態吸熱樟腦丸消失;冬天室外衣服干了沒有液態出現凝華氣態→固態放熱熱霜的形成;動態玻璃窗的冰花;樹上的霧凇【題型1溫度和溫度計】1.(2324八年級上·寧夏石嘴山·期末)如圖所示是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③和⑥ D.②和⑤【答案】D【詳解】①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離開了液體,故①錯誤;②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仍浸在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②正確;③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故③錯誤;④⑤⑥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④⑥錯誤,⑤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的是②和⑤,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用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8.5℃,若沒有甩過,又用它去依次測量乙和丙的體溫,已知乙和丙的實際體溫是36.5℃和39.2℃,那么測量乙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為℃,測量丙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為℃?!敬鸢浮?8.539.2【詳解】[1][2]用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8.5°C,若沒有甩過,體溫計的示數是38.5°C;用此體溫計測量體溫為36.5°C的病人時,由于縮口的作用,示數不會下降,所以仍保持38.5°C;用示數是38.5°C的體溫計測量體溫為39.2°C的病人時,水銀會從液泡內膨脹上升,使示數增加到39.2°C。所以,測量乙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為38.5℃,測量丙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為39.2℃。3.(2425八年級上·河南信陽·期中)小明同學按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液體溫度,其錯誤之處是。糾正錯誤后,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液體溫度為℃。丙溫度計的示數為℃?!敬鸢浮恳娊馕?136.6【解析】【小題1】[1]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甲圖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因此圖甲的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2]乙圖的溫度計的刻度從下到上依次增大,所以0刻線在下面,示數應為正,分度值是1℃,由液柱位置讀出所測液體的溫度是21℃。[3]體溫計分度值是0.1℃,36℃過了6小格,讀出的溫度為36.6℃。4.(2324八年級下·上海浦東新·期中)如圖所示(選填“甲”或“乙”)是體溫計,其工作原理是,分度值為℃。甲溫度計的量程為。讀數時甲溫度計的玻璃泡(選填“能”或“不能”)離開被測液體。【答案】乙熱脹冷縮0.120~110℃不能【詳解】[1][2][3]由圖乙知道,所示器材在玻璃泡上方有一縮口,同時結合其量程可知為體溫計,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體溫計工作原理是熱脹冷縮。[4]由圖知道,甲溫度計的量程為20~110℃。[5]由于甲溫度計玻璃泡的上方沒有非常細的縮口,所以,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5.(2324八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如圖所示是小科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1)該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來測量溫度的;(2)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此裝置從熱水中拿出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此時液柱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等液柱穩定后,液柱處的刻度應標℃;(3)想進一步提高該氣體溫度計的靈敏程度,你的建議是:。【答案】(1)熱脹冷縮(2)右0(3)彎管更細或瓶的容積更大等【詳解】(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1]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體積就要減小,所以液柱向右移動。[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等液柱穩定后,液柱處的刻度應標0℃。(3)為了使溫度計靈敏,即液柱移動明顯,因此可以彎管更細或瓶的容積更大等?!绢}型2熔化和凝固現象】6.(2324九年級下·湖南永州·期中)水無常形,變化萬千。如圖所示的各種自然現象,在形成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圖甲: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圖乙:仲夏,草葉間露珠晶瑩C.圖丙:深秋,枝頭上掛滿白霜D.圖丁:寒冬,柳條上霧凇“綻放”【答案】A【詳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B.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7.(2324七年級下·內蒙古巴彥淖爾·期中)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是凝固 B.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C.銅液冷卻成型是凝固 D.銅液冷卻成型需要吸熱【答案】C【詳解】AB.銅料化為銅液,此過程銅由固態變成了液態,是熔化過程,此過程需要吸熱,故AB錯誤;CD.銅液冷卻成型,此過程銅由液態變成了固態,是凝固過程,此過程需要放熱,故C正確,D錯誤。故選C。8.(2324九年級下·湖北宜昌·期中)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民間藝人會制作一種“糖畫”,先把糖加熱到液體狀態,用它畫成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圖案,如圖所示,等晾干后就成為“糖畫”。下列關于“糖畫”制作的表述正確的是()A.把糖加熱到液態是熔化,要放熱B.晾干成“糖畫”是凝固,要吸熱C.整個制作過程糖先熔化然后凝固D.制作過程中糖的內能一直在增加【答案】C【詳解】A.把糖加熱,糖從固態變為液態,這個過程叫熔化,熔化吸熱,故A錯誤;B.晾干成糖畫,糖從液體變為固態,這個過程叫凝固,要放熱,故B錯誤;C.整個制作過程糖先從固態變為液體,再從液態變為固態,先熔化然后凝固,故C正確;D.制作過程中糖先吸熱后放熱,內能先增加后減少,故D錯誤。故選C。9.(2324九年級上·河南南陽·期末)如圖所示,水中加冰塊,喝著比較涼爽,是因為冰塊在(填物態變化名稱)時吸熱,冰塊消失前飲料溫度的特點是.【答案】熔化保持不變【詳解】[1]夏天往飲料中加少量冰塊,冰塊在熔化時吸熱。[2]水中加冰塊,冰塊消失前,始終處于冰水混合物狀態,標準氣壓下,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所以冰塊消失前飲料溫度保持不變。10.(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升高;一段時間后,在冰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答案】吸收不變【詳解】[1]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燒杯內水的溫度高于冰的溫度,冰吸收熱量。[2]冰屬于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所以在冰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不變?!绢}型3熔化和凝固的實驗探究】11.(2425八年級上·新疆阿克蘇·期中)如圖所示為錫熔化和凝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1)錫凝固點是℃;(2)BC段表示的是過程,這一過程要熱,但溫度。EF段表示的是過程,這一過程要熱,溫度;(3)AB段錫所處的狀態為,CD、DE段錫所處的狀態為,EF段錫所處的狀態為?!敬鸢浮?1)232(2)熔化吸不變凝固放不變(3)固態液態固液共存【詳解】(1)晶體熔化時,不斷從外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該晶體的熔點,錫的熔點是232℃,同一物質的熔點與凝固點相同,所以錫的凝固點是232℃。(2)[1][2][3][4][5][6]錫在BC段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錫處于熔化狀態,EF段不斷向外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錫處于凝固狀態。(3)[1][2][3]AB段是熔化前,故錫所處的狀態為固態,CD、DE段熔化完畢,故錫所處的狀態為液態,EF段錫處于凝固過程,故錫所處的狀態為固液共存狀態。12.(2324九年級下·江蘇鹽城·期中)小明用圖甲裝置探究海波熔化的規律。(1)小榮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除了使海波升溫緩慢,便于觀察之外,還可以使試管內的海波;時間t/min012345678910溫度T/℃4042444648484848495051(2)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請在圖乙的坐標上畫出相應的圖像。分析可知海波的熔點為℃,熔化過程持續了min;海波在固態時的比熱容比液態時(選填“大”或“小”);(3)在海波熔化后,小明繼續加熱,直到燒杯中的水沸騰,用溫度計測得燒杯內水溫如圖丙所示,則此時燒杯內水中的氣泡情況如圖丁中的(選填“A”或“B”)所示,大試管中的海波(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已知海波的沸點為100℃)?!敬鸢浮?1)受熱均勻(2)483小(3)A不會【詳解】(1)實驗中采用水與加熱,可以使海波升溫緩慢,便于觀察之外,還可以使試管內的海波受熱均勻。(2)[1]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中數據得,海波的熔點為48℃。(3)[1]海波沸騰時,燒杯中氣泡從下到上,不斷變大,則此時燒杯內水中的氣泡情況如圖丁中的A所示。[2]大試管中的海波溫度達到沸點后不能在吸收熱量,則試管中的海波不會沸騰。13.(2324八年級下·重慶·期末)小軍在實驗室探究冰的熔化規律。(1)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試管中裝有適量的碎冰,下列操作能使碎冰受熱均勻的有;A.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
B.水浴法加熱
C.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碎冰中(2)圖乙是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3)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丙所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第4分鐘時,該物質處于(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4)繼續加熱,直至燒杯中的水沸騰一段時間,小軍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丁所示圖像,這段時間內試管里面的水沸騰(選填“會”或“不會”),由圖像可知此時液面的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敬鸢浮緼B晶體固液共存態不會低于【詳解】(1)[1]ABC.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和水浴法加熱都能使碎冰受熱均勻,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碎冰中只是用來準確測量溫度,故AB正確,C錯誤。故選AB。(3)[3]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丙所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冰在熔化時溫度不變,屬于晶體。[4]在第4分鐘時,該物質處于熔化階段,處于固液共存態。(4)[5]試管里面的水不會沸騰,雖然試管里面的水溫度能到達沸點,但和燒杯中的水溫度相同,試管里面的水不能繼續吸收熱量,故不會沸騰。[6]標準大氣下,水的沸點為100℃,故此時液面的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绢}型4探究水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14.(2324八年級上·寧夏石嘴山·期末)如圖所示,甲圖是小明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的情景,他們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時間/min012345678910水溫/℃9091929394959697979797(1)如圖甲,安裝此裝置時應先安裝(選填“A”或“B”),安裝后他們繼續實驗,觀察到水沸騰時的現象如圖乙中的(選填“C”或“D”)圖;(2)根據表中記錄數據在圖丙中畫出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3)由表中數據及圖像可以得出在當時的條件下,水的沸點是℃;小紅同學在同樣環境中,用圖丁裝置進行實驗,如果溫度計準確,小紅測量方法正確,測出水的沸點是99℃,與小明和其他組測出的沸點不同,原因可能是:;(4)由表中數據及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古人說道:“釜底抽薪(原意是把柴火從鍋底抽掉),可以止沸”,這其中蘊含的物理道理是:;(5)給一定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戊中a圖線所示(實線部分),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量減少,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正確的是。
A.a B.b C.c D.d【答案】(1)BC(3)97給燒杯蓋上了蓋子(4)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沸騰的條件之一是持續吸熱(5)C【詳解】(1)[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燒杯后,再調節溫度計的高度,所以組裝實驗器材時,應先安裝B。[2]沸騰前,上方水溫低,氣泡上升時,內部的氣體和少量水蒸氣遇冷液化,因而體積變小,氣泡變??;沸騰時,水大量汽化,水蒸氣不斷進入氣泡,且上升過程中水壓變小,所以氣泡變大。所以觀察到水沸騰時的現象如圖乙中的C圖。(2)根據表中記錄數據在圖丙中描點連線,畫出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3)[1]由表可知,溫度最終保持97℃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7℃。[2]小紅測量方法正確,測出水的沸點是99℃,比小明和其他組測出的沸點高,原因可能是給燒杯蓋上了蓋子,使得水面上方氣壓變大,水的沸點升高。(4)[1]由表中數據及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2]把柴火從鍋底抽掉,停止加熱,則水停止沸騰,所以其中蘊含的物理道理是:沸騰的條件之一是持續吸熱。(5)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量減少,則水的沸點不變,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正確的是c,故選C。15.(2324八年級上·河南許昌·期末)金銘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觀察“探究水的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前,金銘同學將溫度計正確插入水中,觀察溫度計示數時,視線A、B、C如圖乙所示,按照正確的讀數方法,此時示數應為℃;如果按A所示方式讀數,讀得結果會(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下表是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的溫度記錄,金銘同學由于粗心記錯了一次實驗數據,你認為錯誤的數據是第min的溫度,你這樣判斷的依據是。時間/min…6789101112…水的溫度/℃…95979999929999…(3)改正數據后,金銘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時水的沸點為℃(4)實驗結束時,撤掉酒精燈后,發現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這可能是因為。(5)通過學習思考,金銘認為在用天然氣熬粥、純湯時,在粥、湯沸騰后應(填“保持大火”或“改為小火”)繼續熬粥、燉湯。【答案】(1)88偏大(2)10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99(4)杯底處石棉網溫度較高(5)改為小火【詳解】(1)[1]由圖乙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按照正確的讀數方法,其示數為88℃。[2]俯視讀數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所以按A所示方式讀數,讀得結果會偏大。(2)[1][2]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數據可知第8min后水的溫度不再升高,說明在水第8min后處于沸騰過程,其溫度應保持不變,所以記錄錯誤的是第10min的溫度,第10min的溫度應為99℃。(3)由表格數據可知水的溫度達到99℃后不再上升,說明此時水的沸點為99℃。(4)剛撤掉酒精燈,因為石棉網的溫度還比較高,水還可以從石棉網吸收熱量,所以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5)在用天然氣熬粥、純湯時,粥、湯沸騰后只需要能夠繼續吸收熱量就能維持沸騰,沸騰后如果火力太大,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所以調為小火即可?!绢}型5蒸發和沸騰的區別及聯系】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且都發生在液體表面B.液體凝固時,不斷放出熱量,但溫度可能保持不變C.把一塊10℃的冰放到0℃的房間里,冰會慢慢地熔化D.利用干冰汽化吸熱,可以使長途運輸中的食品降溫保鮮【答案】B【詳解】A.沸騰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蒸發是發生在液體表面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同樣需要吸收熱量,故A項錯誤;B.液體處于凝固成晶體過程中時,持續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故B項正確;C.熔化需要達到熔點和持續吸收熱量,冰的熔點是0°C,當10°C的冰在0°C的房間里溫度升溫與房間溫度一致時,冰吸收不到熱量,不能熔化,故C項錯誤;D.干冰(固態CO2)在常溫下會直接變成氣態的CO2,發生升華現象,故D項錯誤;17.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 B.沸騰需要吸熱,而蒸發不需要吸熱C.蒸發和沸騰都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發生 D.蒸發和沸騰都只能在液體表面發生【答案】A【詳解】A、汽化有兩種方式,即蒸發和沸騰,故A選項正確;B、蒸發和沸騰都是吸熱過程,故B選項錯誤;C、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沸騰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發生,故C選項錯誤;D、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沸騰則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故D選項錯誤.故選A.18.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發生B.蒸發和沸騰都是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C.蒸發和沸騰過程都需要不斷放熱D.蒸發和沸騰都是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答案】D【詳解】A.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而沸騰只能在特定的溫度(沸點)才能發生,故A錯誤;B.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而沸騰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故B錯誤;C.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都需要吸收熱量,故C錯誤;D.蒸發和沸騰都是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屬于汽化的兩種方式,故D正確。故選D?!绢}型6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和現象】19.(2324八年級下·云南楚雄·期末)近年來,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成為新的嘗試,經過加工處理實現二次利用,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建筑垃圾經過分揀、回爐熱加工可制成鋼材等金屬制品,建筑垃圾循環利用中涉及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熔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凝華【答案】C【詳解】AB.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均為固體熔化成液體,熔化時需要吸熱,回收利用是凝固成固體,不存在汽化和液化,故AB錯誤;C.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均為固體,在回收利用時,先熔化成液體,熔化需要吸熱,將熔化后的液體收集起來,再放熱凝固成固體,故C正確;D.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等均為固體熔化成液體,凝華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而這里并沒有涉及到氣態,故D錯誤。故選C。20.(2324八年級上·湖北襄陽·期末)下列現象中,“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清晨,青草上的露珠 B.雪后初晴,冰凌上滴下的水珠C.山間的薄霧 D.夏季,冰凍飲料瓶壁外的水珠【答案】B【詳解】ACD.清晨,青草上的露珠,山間的薄霧,夏季,冰凍飲料瓶壁外的水珠,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ACD不符合題意;B.雪后初晴,冰凌上滴下的水珠,是冰受熱變成的,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B符合題意。故選B。21.(2324八年級上·四川南充·期末)下列物態變化中,放熱的是(
)A.晾在外面的衣服變干的過程 B.燒開水冒“白氣”中“白氣”形成過程C.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過程中干冰的變化 D.春天,冰雪消融的過程【答案】B【詳解】A.晾在外面的衣服變干,是液態變成氣態,屬于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B.燒開水冒“白氣”是水蒸氣遇冷變成液態,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符合題意;C.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是固態直接變化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C不符合題意;D.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態變化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2324八年級下·廣東揭陽·期末)詞語“展曦微露,霧漫山野”中的“霧”是()A.熔化現象 B.汽化現象 C.凝華現象 D.液化現象【答案】D【詳解】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霧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選D。23.(2324八年級上·江蘇無錫·期末)某超聲波加濕器通過高頻振動產生微小水霧,加濕空氣。水霧飄出后不久便“消失”了,該“消失”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需要熱量?!敬鸢浮科铡驹斀狻縖1][2]水霧消失,說明水由液態變為了氣態,這屬于汽化,物質汽化時要吸收熱量?!绢}型7物體液化的方法及應用】24.(2324八年級上·云南·期末)如圖所示,當電冰箱通電后,壓縮機將蒸發器內的制冷劑氣體吸出,使其變成溫度較高的壓縮氣體;接著該制冷劑氣體在冰箱的冷凝器中液化,散熱裝置向外界放熱;然后制冷劑液體經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汽化而大量吸收冰箱內的熱量,這樣冰箱內的溫度就降低了。閱讀上面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電冰箱在工作過程中,制冷劑發生了兩種物態變化,分別是和;(2)使氣體變成液體的兩條途徑:一是;二是?!敬鸢浮?1)液化汽化(2)壓縮體積降低溫度【詳解】(1)[1][2]根據題意可知,該制冷劑氣體在冰箱的冷凝器中液化,散熱裝置向外界放熱;然后制冷劑液體經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汽化而大量吸收冰箱內的熱量,所以,兩種物態變化是液化和汽化。(2)[1][2]氣體變成液體的過程是液化,液化的兩個途徑是: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25.(2324八年級上·云南德宏·期末)近年來,我國航天技術不斷發展,衛星的發射需要火箭來運載,有些火箭以氫氣作為燃料,氧氣作為助燃劑,為了減小火箭的體積采用降低溫度和的方法使氣態氫、氧液化后儲存在燃料室中。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并與空間站組合體順利對接。對接完成后,該飛船相對空間站是的(選填“靜止”“運動”)?!敬鸢浮繅嚎s體積靜止【詳解】[1]使氣體液化的方式有兩種,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所以為了減小火箭的體積采用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態氫、氧液化后儲存在燃料室中。[2]對接完成后,飛船與空間站間的空間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該飛船相對空間站是靜止的。26.(2324八年級上·四川涼山·期末)氣體打火機中的液態燃料丁烷,是通過(選填“壓縮體積”或“降低溫度”)的方法使丁烷氣體成液體的;冬天坐車時,我們常發現在車窗的(選填“外”或“內”)壁出現水霧?!敬鸢浮繅嚎s體積液化內【詳解】[1][2]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是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丁烷在常溫下使用,即采用常溫下壓縮體積的方法使丁烷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3]冬天坐車時,看到車子的玻璃窗出現小水珠,是車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其內表面液化形成的。因此我們常發現在車窗的內壁出現水霧。27.(2324九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一次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通常情況下呈氣態,它是在常溫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用濕抹布擦冰箱內壁的霜時,抹布卻被粘在了冰箱內壁上,這是因為發生了(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敬鸢浮繅嚎s體積凝固【詳解】[1]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打火機里的燃料丁烷,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2]濕抹布有水,用濕抹布擦冰箱內壁的霜時,冰箱內壁的霜溫度較低,抹布中的水遇冷放出熱量,凝固為小冰晶,故抹布被粘在了冰箱內壁上。28.(2324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夏天常用的殺蟲氣霧劑里面是液體,用手搖一搖噴出來的是卻是氣體。氣體噴出后罐體變涼,原因是(填物態變化)吸熱。這些殺蟲劑氣體是在常溫下通過的方法變成液體儲存在罐中。【答案】汽化壓縮體積【詳解】[1]氣體噴出后罐體變涼,原因是液體汽化成氣體吸熱。[2]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這些殺蟲劑氣體是在常溫下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變成液體儲存在罐中?!绢}型8生活中的液化和汽化現象】29.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已成為臨潼一張文化名片,白居易詩句“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的意思是“回頭俯視人間,長安已隱,只剩塵霧”。詩句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與下列哪個圖片中的物態變化相同(
)A.立春時節冰化水 B.白露時節的露水C.大雪時節的雪花 D.冬至時節的冰掛【答案】B【詳解】霧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冰吸熱化成水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故B符合題意;C.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C不符合題意;D.冰掛是水遇冷放熱凝固形成的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0.(2324八年級上·山西晉中·期末)如圖所示,項目學習小組自制了一款干旱地區澆灌裝置,下端的金屬彎管埋在土壤中,管口和風扇暴露在地表,有風吹過時抽氣風扇轉動,潮濕的空氣進入管道,水蒸氣遇到金屬管后凝結成水滴滲入植物的根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蒸氣在金屬管中發生了凝華 B.水蒸氣在金屬管中發生了凝固C.金屬管的溫度比水蒸氣高 D.金屬管的溫度比水蒸氣低【答案】D【詳解】由題意知,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金屬管,從氣態液化形成液態的小水滴。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1.(2223八年級上·四川綿陽·期末)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便成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懸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會凝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降水落到地面,最終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選填“汽化”“液化”“升華”或“凝華”)【答案】汽化液化【詳解】[1][2]海水成為水蒸氣,是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32.(2324八年級上·江蘇無錫·期末)“雪月餅”是中秋佳品,為了保持口感,需要在月餅包裝盒內裝入一定量的干冰。打開包裝盒,發現周圍出現“白霧”,這是因為干冰在(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中需要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成了小水滴。【答案】升華吸收液化【詳解】[1][2][3]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極易由固態直接升華成為氣態二氧化碳,同時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绢}型9升華和凝華吸放熱現象及其應用】33.(2324八年級上·河北張家口·期末)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下列詩句中加點字所對應的自然現象的形成過程,居于凝華的是()A.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B.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C.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D.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答案】C【詳解】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屬于凝固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C符合題意;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4.(2324八年級上·河南鄭州·期末)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食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易拉罐的底部的哪個部位會出現霜?霜的形成是吸熱還是放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外壁
吸熱 B.外壁
放熱 C.內壁
吸熱 D.內壁
放熱【答案】B【詳解】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食鹽,導致易拉罐本身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很低的易拉罐外壁,由氣態直接凝華為固態的小冰晶,即白霜,凝華過程放出熱量。故選B。35.(2324八年級上·陜西渭南·期末)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變多、變少”的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C【詳解】①金屬盤下的水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①符合題意;②燒杯中冰變少,是冰的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②不符合題意;③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是氣態乙醚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碘錘中碘顆粒變少,是碘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36.(多選)(2223八年級上·廣西柳州·期末)下列事例中的物態變化屬于吸熱現象的是()A.從水中出來的人感覺冷 B.從冰箱取出的雞蛋外殼出現水珠C.放在衣柜的樟腦丸逐漸變小 D.河水中的冰逐漸消融【答案】ACD【詳解】A.從水中出來的人感覺冷,是因為水汽化(蒸發)吸熱的緣故,故A符合題意;B.從冰箱取出的雞蛋外殼出現水珠,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雞蛋,在其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此過程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放在衣柜的樟腦丸逐漸變小,是升華現象,此過程吸熱,故C符合題意;D.河水中的冰逐漸消融,是冰熔化為水,此過程吸熱,故D符合題意。故選ACD。37.(多選)(2324八年級上·河北廊坊·期末)如圖所示,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現白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冰中加鹽降低了冰的熔點B.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C.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D.水蒸氣形成白霜時放出了熱量【答案】ACD【詳解】A.冰中加鹽形成了混合物,降低了冰的熔點,故A正確;B.根據霜的形成可知,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錯誤;C.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D.水蒸氣形成白霜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正確。故選ACD。【題型10水循環和水資源】38.(2324八年級上·廣西柳州·期末)自然界中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循環之中(如下圖)。下列有關自然界中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A.環節①對應的物態變化過程為升華,環節③對應熔化B.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C.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D.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于海洋中【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環節①表示液態變為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環節③表示氣體變為液態,發生了液化現象,故A錯誤;B.雖然水會不斷地循環,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較少,需要提倡節約用水,故B錯誤;C.水循環中,水有固態、液態、氣態等形式存在,故C錯誤;D.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于海洋中,淡水資源主要以固態形式存在于冰川中,故D正確。故選D。D.整個冰層的溫度都是【答案】C【詳解】河面上冰的上表面和空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T型連接高強螺栓受拉承載力設計方法及可靠性研究
- 基于TPACK理論的師范生人工智能素養現狀及培養策略研究
- 編制會議材料培訓
- 貓和老鼠手繪課件設計指南
- 體外診斷試劑性能指標
- 領航職業英語課件
- 顱腦CTA技術課件
- 預防踩踏事故班會課件
- 預防毒品安全知識課件
- 預防小學生溺水的課件
- 2025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范本
- 林業行政執法培訓
- 電大考試試題及答案商法
-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上進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聯合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八年級暑假前家長會課件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5屆廣東省惠州惠城區五校聯考英語八下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工廠績效計件方案(3篇)
- 2025年湖南省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