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三單元 單元整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三單元 單元整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三單元 單元整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三單元 單元整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三單元 單元整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高效復習第十三單元思維導圖·體系構建復習中要抓住“一個核心”“兩個變化”“兩個感悟”。“一個核心”:新航路開辟;“兩個變化”:新航路開辟和西歐早期殖民擴張所導致的兩大新變化,即世界文明格局的變化和西歐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兩個感悟”:一是新航路開辟和西歐早期殖民擴張作為世界歷史橫向發展重要節點的重大事件,二是對世界歷史縱向發展,即對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引起的社會形態的演進所產生的重要影響。主題歸納·縱橫貫通【縱向貫通】縱向貫通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內容及影響1.背景:(1)必要性:①根本原因:西歐各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渴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②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激起了多個階級、階層到東方和未知海外實現發財夢(尋找金銀和貴重商品)的精神。③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阻隔東西方陸路商道。④精神動力: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熱衷于傳播基督教和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2)可能性:①航海和造船技術進步、火器的使用、羅盤針使用、地圓學說提出,使遠洋航行具備技術條件。②西班牙、葡萄牙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王室支持遠洋航海活動。2.內容:成就人物國別線路支持者第一個迪亞士葡萄牙西歐—好望角葡萄牙發現新大陸哥倫布意大利西歐—美洲西班牙東方航路達·伽馬葡萄牙西歐—好望角—印度葡萄牙實現環球航行麥哲倫葡萄牙環球航行西班牙3.影響:(1)商業革命: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世界貿易范圍擴展,商業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重商主義盛行,商業進步,出現價格革命(大量黃金、白銀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封建貴族地位衰落,新貴族和資產階級興起,農民更加貧困)。(2)物種交流:擴大世界物種的交流,農業技術傳播和農業發展。(3)世界市場:全球性經濟關系出現,洲際貿易發展。(4)社會領域:疾病的傳播與醫學的發展,世界范圍的移民和新民族的形成,世界人種的新分布。(5)觀念和知識的改變:海洋觀念,重視海洋權益。促進醫學、地理學、天文學和航海技術等的發展,人文主義進一步傳播。【拓展延伸】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尋找新的海運航線的背景及影響1.背景:(1)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積極開展海外貿易;(2)受早期新航路開辟活動的刺激;(3)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東西貿易新航線,他國只能向高緯度地區探索;(4)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經濟重心轉移,大西洋沿岸國家(荷蘭、英國、法國等)的航海活動興起;(5)歐洲殖民擴張運動興起。2.影響:(1)推動歐洲逐步建立世界殖民體系。(2)促進了歐洲經濟重心的進一步轉移(促進大西洋沿岸國家崛起);(3)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發展;(4)推動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或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5)增進歐洲人對世界的了解。【思維特訓】構建歷史知識結構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圖為某高一學生整理的關于新航路開辟影響的相關知識。這可以用來解釋 (

)A.貿易中心的轉移 B.歐洲的“價格革命”C.世界市場的形成 D.歐洲的“商業革命【解析】選B。通過題干中“金銀大量流入歐洲”產生的影響“金銀價格下降,貨幣貶值,物價上升”“封建制度衰落”“資本主義發展”“推動歐洲社會轉型”可知,其描述的內容是價格革命,B正確;貿易中心轉移是商業革命的表現,排除A;世界市場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之后,排除C;題干描述的是價格革命而非商業革命,排除D。縱向貫通二: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原因及影響1.特點:(1)以掠奪財富為主要目的,以海外貿易、海盜式掠奪、欺詐性貿易和販賣黑人奴隸為主要方式,是一種公開的、野蠻的強盜行徑。(2)殖民國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歐國家為主,主要占據非洲、美洲等地區。2.原因: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需要積累資本,發展資本主義。3.影響:(1)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促進了世界的一體化。(2)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3)對殖民地: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美地區的落后;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有利于殖民地的發展進步。(4)對國際關系: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爭。【拔高訓練】

據歷史學家研究,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人均GDP年增長率均高于同時代的其他國家。這一時期荷、英經濟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 (

)A.大西洋沿岸優越的地理位置B.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C.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D.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解析】選D。結合所學可知,英、荷依靠著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迅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而成長為了世界強國,故選D;A不是荷蘭和英國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英國是在工業革命后才逐步成為世界工廠的,而英國在此之前就已經崛起成為“日不落”帝國,故排除B;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的狀況在許多地方都有發生,故C不是英、荷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橫向比較】橫向比較一: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時間1405—1433年15—16世紀目的宣揚國威,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開拓市場,掠奪財富規模船隊龐大,人多船多船隊很小,船少人少性質與各國友好交往殖民擴張活動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成就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發現美洲,開辟了兩條通往東方的航線,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影響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客觀上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思維特訓】(2021·昆明模擬)以下為鄭和下西洋過程中,中國與西洋各國交流示意圖,據上圖可知,鄭和下西洋 (

)A.使中國在外貿中處于劣勢B.加強了中外間的文明交流C.是對閉關鎖國政策的突破D.推動了亞歐新航路的開辟【解析】選B。由圖示可知,國外的佛教藝術、音樂等也隨著雙邊經貿的互動傳到了中國,這說明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間的文明交流,故選B;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中國在外貿上處于優勢,而非劣勢,A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鄭和下西洋后并未對“閉關鎖國”的局面帶來突破,C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新航路的開辟是由西歐進行的,鄭和下西洋并未在其中起到推動作用,排除D。橫向比較二:全面理解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的推動作用1.市場空間范圍擴大:歐洲的商人們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達。2.市場貿易商品種類增多:美洲的玉米、煙葉、蔗糖和馬鈴薯,亞洲的香料、絲綢、茶葉,非洲的珍珠、象牙和奴隸等,都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3.市場聯系便捷:直接溝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運輸的速度加快,運載量迅速擴大。4.市場資本總額和貿易總額增長:新航路開辟后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商業資本增多。5.市場組織、維護機制初建:新航路開辟后,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6.市場主體力量增強: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價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思維特訓】(2021·蚌埠模擬)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寫道:“至17世紀中葉,馬尼拉的42000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中國商人。他們給西班牙商人供應絲綢,然后這些絲綢就被裝在大帆船中運往墨西哥,這種大帆船也因此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對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影響概括最為準確的是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B.推動了歐洲的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C.為中國的財稅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