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二十一單元 單元整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二十一單元 單元整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二十一單元 單元整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二十一單元 單元整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二十一單元 單元整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高效復習第二十一單元思維導圖·體系構建本單元復習圍繞一個主題、兩大關聯及三大要點。(1)一個主題:古今中外官員的選拔方式及管理方式的演變。(2)兩大關聯:中國科舉制與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淵源關系及西方文官制度對近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3)三大要點: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中央集權體制下中國古代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點及與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異同。主題歸納·縱橫貫通【縱向貫通】縱向貫通一: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過程、趨勢及影響

1.演變過程:時代選官制選拔標準與實施辦法選官權約公元前21世紀初—前770年(夏、商、西周)世官制(世卿世祿制)貴族世代壟斷高官奴隸主貴族公元前771—前207年(春秋、戰國、秦朝)舉薦制、軍功制按軍功大小授予官職國君、貴族公元前207—220年(漢代)察舉制道德品行;舉薦任官地方官時代選官制選拔標準與實施辦法選官權220—581年(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門第家世;按品授官中正官581—1905年(隋代至清光緒)科舉制才學高低;分科考試;按成績優劣取舍朝廷2.趨勢:(1)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發展為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展為公開考試。(2)人才選舉逐漸制度化,體現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原則。(3)封建社會后期,選官制度逐漸模式化,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錮了思想,束縛了人才。3.影響:(1)有利于維持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正常運轉。(2)有利于維護國家的大一統局面。(3)有利于國家選拔出真正適合統治需要的人才。(4)提高了官員的素質,有利于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拓展延伸】對科舉制的評價(1)利:擴大了統治基礎,打擊了士族門閥,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和文學的繁榮。(2)弊:明清實行八股取士,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中國近代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3)對世界的影響:科舉制東傳日、朝,并為其效仿。16世紀以后傳入西方,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近代法、英、德、美受科舉制啟發,先后建立了文官制。【思維特訓】唐朝的韓愈在《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與“伯樂相馬”類似的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舉制C.科舉制 D.監察制【解析】選B。材料“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體現了中國古代以品行、才能為標準的選官制度,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選官制度是察舉制,故B正確;A是以血緣關系為標準的;C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的;D不是選官制度。縱向貫通二:西方文官制度的演進過程、新趨向及認識1.過程:開始醞釀18世紀初,英國規定大臣以外的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19世紀初,開始設立常務次官的職位初步奠基1854年,英國兩名官員撰寫《關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它奠定了后來英國文官制度的基礎首先建立1870年,英國再次頒布法令,最終確立文官制度普遍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2.新趨向:(1)錄用形式趨向多樣化,越來越重視文官的專業化。(2)越來越重視文官的權利保障。(3)實行開放式管理,強化文官的流動性。(4)強化職業培訓的終身化。(5)強化人事行政管理機構的職能和作用。3.認識:(1)一個成功的政治制度必然是符合人類政治文明前進發展大趨勢的政治制度,也必然是符合實現人的徹底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理想的政治制度。(2)對具體國家來說,立足本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就是適宜自己的好的政治制度。(3)對于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傳統里造就的中西方各自不同氣質的政治制度,都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的結晶。對此,我們應堅持傳統與現實、本土與外來、民族特色與人類政治文明的辯證統一。【思維特訓】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了關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個樞密院令,確立了公開競爭的考試制度。英國文官,不得參與黨派活動,不與政府政務官員共進退,他們是“中立”的,是超黨派的,他們只要沒有違法犯罪的行為,是不能被輕易免職的。國家幾乎所有的重要議案、法令、文件,都是由高級文官起草的。下列關于英國文官制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有利于政治局勢的穩定 B.促進了行政管理專業化C.形同于中國古代科舉制 D.是內閣制度成熟的標志【解析】選D。材料反映的是英國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度有利于保持政治制度的延續性和行政的穩定性,有利于政治局勢的穩定,A正確;更專業的人士參與社會管理,能夠促進行政管理專業化,B正確;英國的文官制度改革,借鑒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C正確;英國文官制度的形成與發展與內閣制度成熟無關,D錯誤。【橫向比較】橫向比較一:中西方文官制度的相通之處1.實行以考任制為核心的任用制度:公開競爭、擇優錄用是現代文官制度的普遍特征,在經過公平、公開、公正的考試之后,通過考試成績高低進行錄用,整個考試程序也大致相同。2.對官員實行科學的統一管理:無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在中國,對文職官員的統一管理已經自成體系,這里的統一管理就是對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實行綜合管理,并使他們在各部門之間,甚至在中央和各級地方單位之間可以互相轉調、輪換、流動。3.實行以考績制為基礎的晉升、獎懲以及待遇制度:在中國古代,就有論功行賞之說,按照軍功大小進行獎勵,這樣既不失公平,又可以安撫人心,同樣有利于提拔實際工作能力突出的官員。西方國家對文官的考核,主要靠考績來進行,西方各國實行的文官晉升制度,主要有考試晉升制、功績晉升制、年資晉升制和越級晉升制等形式,這些大大小小的晉升制度都體現了文官制度中考績的重要性。4.有較為嚴密、完整的文官管理制度和管理機構:公務員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對政務類公務員的監督、彈劾、獎懲、免職、工資福利制度等。這些具體的管理制度和公開考試錄用制度相配合,構成了公務員制度的主體內容。【思維特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文官制度歷史悠久、體系嚴密。特別是實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作為考選官員的形式在技術上已臻于完善,其體現的“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精神深為當時歐洲各國所仰慕,并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創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條件,中國傳統文官制度并沒有在近代的社會轉型中獲得新生,而是隨著大清王朝一道覆滅,在歐美國家的侵襲下,中國仿照西方開始了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艱難探索。——摘編自李俊清、劉建萍《中國傳統文官制度及其特點》材料二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和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為了克服政治上“政黨分贓制”造成的政治動亂問題和提高官員行政素質,保證政黨輪流執政背景下行政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英國實行了文官制度,逐漸成為英國民主政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試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試制度的建立為開端的。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樞密院令,規定“凡未經考試并持有合格證書者,一律不得從事任何事務性官職”,標志著以考試任職為核心的英國文官制度的正式確立。——摘編自吳湖《英國文官考試制度的演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文官制度確立的原因,并指出中國古代文官制度與英國文官制度的本質區別。【解析】第(1)題依據材料一,結合中國古代官制發展的歷程可知,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發展的特點有,起源較早,不斷發展,功能比較完備,制度日益詳細,并自成系統,以官、紳、教三位一體為核心,體現了孤立性、保守性與專制性的結合,文官制度影響深遠,范圍廣泛。第(2)題結合近代英國政治經濟發展的歷程可知,英國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官員選拔方式落后,官僚體系紊亂;經濟上,工業革命發展,行政事務增多;政治上,英國政治改革的推動和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制度。中國與英國文官制度的本質區別主要是政治上,中國是為君主服務的,而英國是比較民主的;中國主要受儒家思想影響,而英國是理論與實用相結合。區別主要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答案:(1)起源早,不斷發展;功能完備,制度完善,自成系統;對后世影響深遠。(2)原因:官員選拔方式落后,官僚體系紊亂;代議制的發展和完善;工業革命發展,行政事務增多;工業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借鑒其他國家(或民族)先進的選官制度。區別:中國:主要受儒家思想影響,本質上服務于封建皇權;英國:獨立于各黨派,終身任職;理論與實用并重;錄取方式靈活,成為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橫向比較二: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區別角度西方文官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法定范圍不同多數國家公務員僅指中央一級,不包含地方政府公職人員我國公務員不僅包含中央一級還包括地方各級選用標準不同西方各國在文官的選用上注重通才或專才(基本把業務知識和工作能力作為用人的主要條件)我國明確提出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這一標準貫穿公務員的考試、錄用、管理、晉升、獎懲等各個環節角度西方文官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政治原則堅持“政治中立”:不受黨派干預,不得參加黨派政治活動,在公務活動中不得帶有黨派的政治傾向性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不搞“政治中立”,公務員必須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捍衛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對象服務政府:西方國家的文官是一個獨立的利益集團,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員,一切服從政府需要,為政府利益服務服務人民:做人民公仆,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這是我國公務員最根本的行為準則【思維特訓】從中央組織部出臺《關于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干部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印發到2019年3月18日,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共開展提醒、函詢和誡勉139.6萬人次,其中提醒110.8萬人次,函詢16.9萬人次,誡勉11.9萬人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