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北京重點校高一(下)期末化學匯編
物質的性質與轉化章節綜合2(魯科版)
一、單選題
1.(2024北京北師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用以下三種途徑制取相同質量的硝酸銅,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銅與濃硝酸反應②銅與稀硝酸反應③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再與稀硝酸反應
A.對環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B.所消耗的HNO3的物質的量:①,②〉③
C.三種途徑所消耗的銅的質量相同
D.銅與濃硝酸反應速率最快,故制取硝酸銅的最佳方案是①
2.(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下列金屬中,通常用電解法冶煉的是
A.鐵B.銀C.銅D.鋁
3.(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下列關于NO和NO?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B.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
C.均可用排空氣法收集D.均可由N?和5反應直接制備
4.(2024北京二中高一下期末)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HNO3反應,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過程III反應速率比I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
C.由實驗可知,NO2對該反應具有催化作用
D.當活塞不再移動時,再抽入空氣,銅可以繼續溶解
5.(2024北京四中高一下期末)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或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選
實驗操作試齊(JA現象結論
項
A酸性KMnCU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還原性
B新制氯水黃綠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CH2s溶液出現淡黃色渾濁SO2具有氧化性
r=<-SO2
鹽酸酸化的BaCb無明顯變化,一段時間后產生硫元素從+4價被氧化
D
溶液白色沉淀到+6價
昌-試劑A
A.AB.BC.CD.D
6.(2024北京四中高一下期末)完成下述實驗,裝置和試劑均正確的是
A.AB.BC.CD.D
7.(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下列過程屬于自然固氮的是
A.氮氣和氫氣反應合成氨B.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氮氣
C.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將氮氣轉化為氨
8.(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可溶解700體積NH-用排空氣法收集NH3于
圓底燒瓶后,完成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做的是
A.圓底燒瓶內形成“噴泉”,說明NH3易溶于水且溶解速率大
B.燒瓶中剩余部分氣體是由于NH?的溶解已達飽和
C.燒瓶內溶液變為紅色,原因是:NH3+H2ONH3H2ONH;+OH
D.溶解前含氮物質的物質的量為、溶解后含氮物質的物質的量n存在:
n0(NH3)=n(NH3-H2O)+n(NH3)+n(NH4)
9.(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中國自行研制了C919飛機。下列涉及C919飛機的相關材料中,屬于金
屬材料的是
A.機體主結構——鋁鋰合金B.起落架輪胎——復合橡膠材料
C.飛機風擋——特種航空玻璃D.客艙地板——芳綸高分子材料
10.(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鋁熱反應常用于冶煉高熔點金屬,某小組探究A1粉與Fe3C>4發生反應所
得黑色固體的成分,實驗過程及現象如下:
無氣體產生十氣體
稀NaOH黑色稀H2s。4
固體
CO2②①KSCN
白色沉淀-7^溶液a-溶液b------*不變紅
③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產生的氣體是H2B.反應②為:AI2O3+2OH=2A1O2+H2O
C.反應③的白色沉淀是A1(OH)3D.黑色固體中不含Al和Fe3O4
11.(2024北京牛欄山一中高一下期末)科研人員提出了霧霾微粒中硫酸鹽生成的三個階段的轉化機理,
其主要過程示意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第、階段總的化學方程式為:
A.IImso3+H2O+NO2=HNO2+HSO4
B.該過程中NCh為催化劑
C.第I階段每1mol氧化劑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M
D.還原性SO;>HNCh
12.(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已知1體積水可溶解40體積SO2氣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內液面上升能說明SO2與水發生反應
B.一段時間后,液面高度無明顯變化,說明S02在水中已達到飽和
C.向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溶液變為紅色,與下列反應有關:SO2+H2O簿/H2so3;H2SO3脩5
H++HS0J;HS0逢eH++S0;
D.將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pH下降,說明S02易揮發
13.(2024北京二中高一下期末)實驗室制備下列氣體所選試劑、制備裝置及收集方法均合理的是
氣體試劑制備裝置收集方法
ACO2石灰石+稀H2SO4Cd
BNH3NH4Cl+Ca(OH)2bf
CSO2Na2sO3+濃H2so4ce
DC12M11O2+濃鹽酸ad
A.AB.BC.CD.D
14.(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業生產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的化學方程式:3FeS2+8O2^Fe3O4+6SO2
B.II中的反應條件都是為了提高SO?平衡轉化率
C.將黃鐵礦換成硫黃可以減少廢渣的產生
D.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可用堿液吸收
15.(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HNO3的反應,在注射器中進行如下實驗。
W止水夾
fl
稀HNO:窄昆三1mLJLJL
過量室-無色氣體
銅屑無色
IIIIII氣體
①抽入1mL空氣反應速率明顯比I快
氣體變紅棕色
、②振蕩n
下列說法不F碗的是
+2+
A.I中生成無色氣體的反應:3CU+2NO-+8H=3Cu+2NOT+4H2O
B.II中氣體變為紅棕色,發生了反應:2NO+O2=2NO2
C.Ill中的反應速率比I中的大,原因是NO?溶于水使HNO3的濃度:IIDI
D.當注射器的活塞不再移動時,再抽入稀H2sO4,Cu可以繼續溶解
16.(2024北京二中高一下期末)用圓底燒瓶收集NH3后進行噴泉實驗。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燒瓶中形成噴泉,說明NH3與H2O發生了反應
B.燒瓶中剩余少量氣體,能證明NH3的溶解已達飽和
C.燒瓶中溶液為紅色的原因是:NH3+H2ONH3-H2ONH:+OH-
D.燒瓶中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pH下降,能證明氨水具有揮發性
17.(2024北京四中高一下期末)某學生對SO2與漂粉精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觀察到如下實驗現象,下
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持續通入SO?
i,液面上方出現白霧;
ii.稍后,出現渾濁,溶液變為黃綠色;
iii.稍后,產生大量白色沉淀,黃綠色褪去
A.用pH試紙測漂粉精溶液的pH,試紙先變藍后褪色,說明溶液具有堿性、漂白性
+
B.溶液變為黃綠色的原因可能是:2H+Cr+ClO-=Cl2T+H2O
C.用酸化的AgNC>3溶液檢驗白霧,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白霧中含有HCI
D.產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C1,則該沉淀是Cas。,
18.(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堿金屬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藍色溶劑化電子[e(NH3)“T是強還原
劑。鋰與液氨反應的裝置如圖(夾持裝置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堿石灰有利于NH?逸出
B.鋰片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選用巳。5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Li+nNH?=Li++[e(NH)J
二、解答題
19.(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實驗室制備NH3并完成NN與CuO反應的實驗裝置如下。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2)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
(3)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裝置C中出現紅色固體,其中標準狀況下2.24LN&參與反應時,有0.3mol
電子發生轉移,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
(4)裝置D為吸收剩余的NH3的裝置,在方框中畫出裝置示意圖并標明試劑o
20.(2024北京清華附中高一下期末)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后溶液呈現鮮草綠色,小組同學探究其成因。
(1)銅片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初步實驗】
甲同學提出猜想:溶液呈現鮮草綠色僅僅是因為氣體溶解后,溶液顏色和氣體顏色疊加形成鮮草綠色,進
行實驗1-1及1-2予以驗證。
編號通入氣體及流速現象
1-1N2,VL/min溢出紅棕色氣體,25min后溶液變成藍色
氣體i、
1-2-5mlCu與O2,VL/min溢出紅棕色氣體,5min后溶液變成藍色
1/濃硝酸反應
葭后溶液
(2)乙同學根據以上2個實驗現象證明甲同學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深入研究】
分別向三支試管內依次加入下列試劑后,同時插入銅絲并記錄實驗現象,如下表。
編濃硝酸蒸儲水/30%HO/4mol/L尿素溶液/
22現象
號
/mL滴滴滴
快速反應,異常劇烈,溶液鮮草綠
2-11300
色
反應較慢,溶液為藍色,無綠色出
2-21030
現
反應較慢,溶液為藍色。無綠色出
2-31003
現
已知:①尿素的化學式為CO(NH?)2,其中C的化合價為+4價
②該條件下,濃硝酸與尿素溶液不反應
③金屬和濃硝酸反應過程中有HN02生成,可大大加快金屬與濃硝酸反應的速率。
其原理為:
+
第一步:4NO2+2H2O2HNO2+2H+2NO3
第二步:Cu+L
+
第三步:2N0+4H+4N0;=6NO2+2H2O
(3)補全上述原理的第二步反應,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4)因為發生如下化學反應,因此實驗2-3中反應速率較慢。
co(NH2)2+=N2T++
上述實驗可以說明反應過程中的HN02對反應速率有一定影響。
丙同學設計實驗3,能證明反應混合液的鮮草綠色也與HN02也有關。
(5)實驗3:向一支試管內加入5滴稀H2s04,加入NaNCh溶液振蕩后,再滴加(填化學式)溶液,
觀察到溶液變為鮮草綠色。
(6)解釋實驗1-1和1-2的現象差異o
21.(2024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學小組實驗探究含+4價硫元素的物質與溶液的反應。
實驗I:向2mLimol/LFeCk溶液中通入S。?,溶液很快由黃色變為紅色。靜置幾小時后,溶液最終變為淺
綠色。
⑴若SO?和FeCh溶液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則SO2作(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2)探究S02和FeC§溶液是否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取少量反應店的溶液,滴加HNO3酸化的BaC4溶液,觀察是否產生白色沉淀。
乙同學認為上述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小組同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加K31Fe(CN)6]溶
液,產生藍色沉淀,證明有Fe?+生成。
(3)探究實驗I中溶液顏色變為紅色的原因。
已知:H,SC\UH++HSO八HSO-^H++SO;-
23、5JJ
分析so2的水溶液中粒子的組成,推測Fe?+與溶液中某種含+4價硫元素的粒子形成了紅色物質,進行如下
實驗。
序號實驗試齊Ua現象
II1mL試劑almol/LSO2的水溶液溶液變紅
IIIlmol/LNaHSC)3溶液溶液變紅,且紅色比II的深
IVwlmol/LNa2SO3溶液溶液變紅,且紅色比ni的深
1mL1mol/L
FeCl推:液
Fe3+與_________直接作用是I中溶液變紅的主要原因,實驗證據是0
(4)進一步探究Fe3+與SO;的反應。
實驗V:向ImLlmol/LFeCh溶液中滴加Imol/LNa2sO3溶液,溶液由黃色變為紅色,并析出少量沉淀。至
加入ZmLNazSOs溶液后,析出大量橙黃色沉淀,繼續加入NazSC^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呈紅色。通過下
列實驗證實橙黃色沉淀中含有Fe3+和SO;。
KSCN溶液
n足量nr---"日U
稀鹽酸分成兩份日
洗凈的橙W試劑1J______試劑2>
黃色沉淀H1
無明顯現象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s。」,試劑1是,試劑2是。
(5)綜上所述,含+4價硫元素的物質與FeCL溶液的反應與有關(答一點)。
22.(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用如圖方法回收廢舊CPU中的單質Au(金),Ag和Cu。
已知:①濃硝酸不能單獨將Au溶解。②HAUC14=H++AUC14
(1)酸溶后經—操作,將混合物分離。
(2)濃、稀HNCh均可作酸溶試劑。溶解等量的Cu消耗HNCh的物質的量不同,寫出消耗HNCh物質的量
少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HNO3-NaCl與王水[V■(濃硝酸):《濃鹽酸)=1:3溶金原理相同。
①將溶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
Au+—NaCl+_HNO3=HAUC14+—+—+—NaNO3
②關于溶金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用到了HNCh的氧化性
B.王水中濃鹽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強溶液的酸性
C.用濃鹽酸與NaNCh也可使Au溶解
(4)若用Zn粉將溶液中的ImolHAuCH完全還原,則參加反應的Zn的物質的量是—moL
(5)用適當濃度的鹽酸、NaCl溶液、氨水與鐵粉,可按照如圖方法從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和Ag(圖中標
注的試劑和物質均不同)。
試劑1是—,物質2是
參考答案
1.D
【分析】①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二氧化氮,Cu+4HNO3(^)=Cu(NO3)2+2H2O+2NO2T;
②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一氧化氮,3CU+8HNO3(W)=3CU(NO3)2+4H2O+2NOT;
③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再與稀硝酸反應,反應為2CU+C)2=2CUO、
CUCH-2HNO3=CU(NO3)2+2H2O;
【詳解】A.由分析可知,③不生成污染性氣體,對環境污染最小,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生成等量的硝酸銅,所消耗的HN03的物質的量:①,②〉③,故B正確;
C.根據銅元素守恒可知,三種途徑所消耗的銅的質量相同,故C正確;
D.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污染性氣體,且氮元素利用率低;方案③不生成污染性氣體且氮元素利用率高,
故制取硝酸銅的最佳方案是③,故D錯誤;
故選D。
2.D
【詳解】A.鐵為較活潑金屬,工業上采用熱還原法冶煉,A錯誤;
B.銀為不活潑金屬,工業上采用熱分解法冶煉,B錯誤;
C.銅為不活潑金屬,工業上采用熱還原法冶煉,C錯誤;
D.鋁為活潑金屬,工業上采用電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冶煉,D正確;
故選D。
3.A
【詳解】A.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一氧
化氮,A正確;
B.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氣體,一氧化氮是無色氣體,B錯誤;
C.NO在室溫下能夠與02發生反應,因此不能用排空氣方法收集,C錯誤;
D.N2和02直接化合得到NO,NO與O2反應產生NO2,因此N02不可由N2和02直接化合得到,D錯
誤;
故選Ao
4.B
【詳解】A.過程發生的反應為Cu和稀HNCh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U+2NC?3+8H+=3CU2++2NOT+
4H2O,故A正確;
B.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里生成硝酸銅,根據氮元素守恒,溶液中c(HNCh)應比原硝酸濃度減小,不會
增大,故B錯誤;
C.加入NCh后反應速率加快,說明N02對該反應具有催化劑,故C正確;
D.反應停止后,再抽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氣能與一氧化氮,水繼續反應生成硝酸,可繼續溶解銅,故D正
確;
故選B。
5.B
【詳解】A.酸性高錦酸鉀溶液可氧化二氧化硫,紫色褪色,可知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A項正確;
B.氯水可氧化二氧化硫,黃綠色褪去,可知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與漂白性無關,B項錯誤;
C.二氧化硫可氧化硫化氫,出現淡黃色渾濁,可知SO2具有氧化性,C項正確;
D.二氧化硫與鹽酸酸化的BaCb溶液不反應,無明顯變化,一段時間后產生白色沉淀為硫酸鋼,可知硫
元素從+4價被氧化到+6價,D項正確;
答案選B。
6.D
【詳解】A.濃鹽酸與二氧化銃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氣,圖中缺少加熱,故A錯誤;
B.N0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錯誤;
C.實驗室制取氨氣應通過氫氧化鈣與氯化鉉混合固體加熱,不能直接加熱氯化鍍制取氨氣,故C錯誤;
D.二氧化硫能與飽和碳酸氫鈉反應,而二氧化碳不與碳酸氫鈉反應,因此可用飽和碳酸氫鈉除去二氧化
碳中的二氧化硫,故D正確;
故選:D。
7.D
【分析】游離態氮元素轉化為化合態氮元素的過程為氮的固定,據此解答。
【詳解】A.氮氣和氫氣反應合成氨,屬于人工固氮,A不選;
B.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氮氣屬于物理變化,B不選;
C.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屬于人工固氮,C不選;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將氮氣轉化為氨屬于自然固氮,D選;
答案選D。
8.B
【詳解】A.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圓底燒瓶內形成“噴泉”,說明NH3易溶于水且溶解速率大,A正確;
B.收集的氨氣中含有空氣,因此燒瓶中剩余部分氣體,并不是由于NH?的溶解已達飽和,B錯誤;
C.燒瓶內溶液變為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其原因是:NH3+H2ONH3.H2ONH:+OH,C正確;
D.溶解前含氮物質的物質的量%,依據元素守恒可知溶解后含氮物質的物質的量n存在:
n0(NH3)=n(NH3-H2O)+n(NH3)+n(NH:),D正確;
答案選B。
9.A
【詳解】A.機體主結構一鋁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A選;
B.起落架輪胎一復合橡膠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B不選;
C.飛機風擋——特種航空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不選;
D.客艙地板——芳綸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D不選;
答案選A。
10.D
【分析】探究Al粉與Fe3O4發生反應所得黑色固體的成分,由實驗可知,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氣
體,且溶液b加KSCN溶液為不變色,可知溶液b不含鐵離子;黑色固體與NaOH反應無氣體,則一定不
含A1,溶液a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為氫氧化鋁,則黑色固體中一定含氧化鋁,以此來解答。
【詳解】由上述分析可知,黑色固體一定含氧化鋁、Fe,一定不含Al,可能含Fe3O4,
A.反應①產生的氣體是H2,為金屬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故A正確;
B.固體含氧化鋁,則反應②為AI2O3+2OH-=2A1O2-+H2O,故B正確;
C.反應③中A1O2-與二氧化碳反應,可知白色沉淀是A1(OH)3,故C正確;
D.黑色固體中不含A1,可能含Fe3O4,故D錯誤;
答案選D。
11.B
【詳解】A.根據圖示可知:在第n階段,so3>No?在H20存在條件反應產生sc)3、NO2O在第111階
段,SO3結合OH-變為HSO",NO?結合H+變為HNO2,故第H、III階段總的化學方程式為:
SO-+H2O+NO2=HNO2+HSO4,A正確;
B.圖示的轉化過程,NO2轉化為HNO2,N元素的化合價由+4價變為+3價,化合價降低,得電子被還
原,作氧化劑,則NO2是生成硫酸鹽的氧化劑,B錯誤;
C.過程I中NO2得到電子被還原為NO2,SO;失去的電子被氧化為SO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O;
+NO2=NO2+SO3O每有1mol的氧化劑NO2發生反應,轉移1mol電子,則轉移的電子數目為M,C正
確;
D.在圖示的轉化關系中SO;失去電子被氧化為HSC)4,NO2得到電子被還原為HNO2,還原劑的還原性
大于還原產物,故還原性:SO3>HNO2,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
12.C
【詳解】A.試管內液面上升能說明SO2能夠溶于水,但不能證明二者發生了化學反應,A錯誤;
B.如果全部是二氧化硫,氣體會充滿試管,可能是氣體中含有其它雜質,導致水不能充滿,因此不能說
明試管內SO2在水中已達到飽和,B錯誤;
C.向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溶液變為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其中有H+產生,與下列反應有關:
SO2+H2O馨/H2so3;H2sO3嚼為H++HSOJ;HSO]降為H++SO,,C正確;
D.將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pH下降,是由于在溶液中發生反應:2H2SO3+O2=2H2SO4,弱酸變
為強酸,使溶液中c(H+)增大,溶液酸性增強,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13.D
【詳解】A.石灰石與稀H2sO4反應生成的CaS04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礙反應的繼續進
行,所以用石灰石與稀硫酸不能制取二氧化碳,A不正確;
B.用NH4cl與Ca(0H)2反應制取NH3時,采用“固+固、加熱”型制氣裝置,但由于NH3極易溶于水,所
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NH3,B不正確;
C.用Na2sCh與濃H2SO4反應制SO2氣體,可采用簡易氣體發生裝置,但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
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不正確;
D.MnCh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才能反應制取Cb,由于Cb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
集,D正確;
故選D。
14.B
【分析】黃鐵礦和空氣中的。2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S02和Fe3C>4,SO2和空氣中的O2在
400~500℃,常壓、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反應得到S03,用98.3%的濃硫酸吸收S03,得到H2SO4。
【詳解】A.反應I是黃鐵礦和空氣中的02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SO2和Fe3C>4,化學方程式:
3FeS2+8O2=Fe3O4+6SO2,故A正確;
B.反應n條件要兼顧平衡轉化率和反應速率,還要考慮生產成本,如n中“常壓、催化劑”不是為了提高
SO2平衡轉化率,故B錯誤;
C.將黃鐵礦換成硫黃,則不再產生Fes。,,即可以減少廢渣產生,故C正確;
D.硫酸工業產生的尾氣為S。?、SO3,可以用堿液吸收,故D正確;
故選Bo
15.C
【分析】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NO,通入空氣NO被氧化為NO2,催化反應使反應速率加快,據
此解答。
【詳解】A.過程I發生的反應為Cu和稀HN03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2+
3CU+2NO3+8H=3CU+2NOT+4H2O,故A正確;
B.n中氣體變為紅棕色,說明NO被氧化為NCh,發生了反應:2NO+O2=2NO2,故B正確;
C.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里生成硝酸銅,根據氮元素守恒,溶液中硝酸濃度應比原硝酸濃度減小,不會
增大。加入NCh后反應速率加快,說明NO2對該反應具有催化劑,故C錯誤;
D.向反應后的溶液中繼續滴加過量稀硫酸,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可以與銅粉繼續反應生成NO,銅可
以繼續溶解,故D正確;
故選C。
16.C
【詳解】A.燒瓶中形成噴泉,不一定是因為NH3與HzO發生了反應引起的,還有可能是因為NH3極易溶
于水造成的,故不能說明NH3與H20發生了反應,A錯誤;
B.燒瓶中剩余少量氣體可能是空氣,來源于實驗中的某個操作,比如圖中止水夾下方的玻璃管未插入水
中時會有空氣進入,故燒瓶中剩余少量氣體不能說明NH3的溶解達到飽和,B錯誤;
C.燒瓶中溶液變為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原因為NH3+H2O=NH3?H2O=NH:+OH-,c正確;
D.燒瓶中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pH下降,不一定是因為氨水的揮發性,還可能是因為吸收了空
氣中的C02,故燒瓶中溶液pH下降,不能說明氨水具有揮發性,D錯誤;
故選Co
17.C
【詳解】A.用pH試紙測漂粉精溶液的pH,試紙先變藍說明溶液顯堿性,后褪色說明溶液具有漂白性,
A正確;
B.隨著溶液酸性增強,C「與CKT反應生成氯氣,氯氣溶于水顯黃綠色,B正確;
C.若白霧中含有氯氣,也可以使酸化的AgNC>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C錯誤;
D.因為產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C1,所以該沉淀是Cas。,,D正確;
故選C。
18.C
【分析】本題利用Li和液氨反應Li+nNHs=Li++[e(NH3)』制備[e(NH3)nJ;堿石灰可以吸收濃氨水中
的水分,同時吸水過程大量放熱,使濃氨水受熱分解產生氨氣;利用集氣瓶收集氨氣;過量的氨氣進入雙
口燒瓶中在冷卻體系中發生反應生成[e(NH3)1J;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裝P205,除掉過量的氨氣,同時
防止空氣的水進入引起副反應。
【詳解】A.堿石灰為生石灰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濃氨水中的水分,同時吸水過程大量放熱,
有利于NH?逸出,A正確;
B.鋰片表面有LizO,LizO會阻礙Li和液氨的接觸,所以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B正確;
C.第一個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氣,PzOs為酸性干燥劑能與氨氣反應,所以不能用馬。5,而裝置末端的干
燥管作用為吸收過量的氨氣,可用2。5,C錯誤;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Li+nNH3=Li++[e(NH3)1,D正確;
故選Co
A/
19.(l)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堿石灰
A
(3)3CUO+2NH3=3CU+N2+3H2O
【分析】熟石灰和氯化錢混合加熱制備氨氣,利用裝置B干燥氨氣,裝置C檢驗氨氣的還原性,裝置D
吸收多余的氨氣,據此解答。
A小
【詳解】(1)裝置A制備氨氣,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U+2NHj+2Ha。
(2)氨氣是堿性氣體,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堿石灰,用來干燥氨氣。
(3)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裝置C中出現紅色固體,其中標準狀況下2.24LNH3(O.lmol)參與反應
時,有0.3mol電子發生轉移,說明還原產物中氮元素化合價是0價,因此生成氮氣,則C中反應的化學方
A
程式是3CUO+2NH3=3CU+N2+3H2O。
(4)
裝置D為吸收剩余的NH3的裝置,氨氣極易溶于水,需要有防倒吸裝置,則在方框中畫出裝置示意圖為
20.⑴Cu+2NO;+4H+=Ci?++2M?2T+2H2。
(2)相同氣體流速下,溶液變為藍色所用時間不同
+2+
(3)Cu+2HNC>3+2H=Cu+2NOT+2H2O
(4)CO(NH2)9+2HNO2=2N2T+CO2T+3H2O
(5)CUSO4
(6)實驗1-2中,氧氣將產生的HNCh氧化,因此鮮草綠色較快消失
【分析】本實驗探究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后溶液呈現鮮草綠色的原因,采用控制變量法,通過對比實驗,利
用硝酸、蒸儲水、雙氧水、尿素等設計不同介質條件下銅與之反應的現象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溶液
呈鮮草綠色與HNCh有關。
【詳解】(1)
銅片與濃硝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物為二氧化氮,硝酸銅和水,離子方程式為
+2++2+
Cu+2NO;+4H=Cu+2NO2T+2H2O,故答案為:Cu+2NO;+4H=Cu+2NO2T+2H2O;
(2)由題意知,相同氣體流速下,實驗1-1、1-2中溶液變為藍色所用時間不同,所以不僅僅是因為氣體
溶解后,溶液顏色和氣體顏色疊加形成鮮草綠色,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證明甲同學猜想不成立,故答案
為:相同氣體流速下,溶液變為藍色所用時間不同;
(3)已知總反應為CU+2NO;+4H+=C“2++2NO2T+2H2。,用總反應減去第一步反應,再減去第三步反
應,可得到第二步反應Cu+2HM93+2H+=C"2++2NOT+2Hq,故答案為:
+2+
Cu+2HNO3+2H=Cu+2NOT+2H2O
(4)由已知信息①可知CO(NH?)2中C的化合價為+4,則N的化合價為-3,反應后產物為N2,則N的化
合價升高了3價;由題意可知,HNCh參與反應生成氮氣,HNCh中N的化合價降低3,結合原子守恒配平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NH2)2+2HNO2=2N21+CO2T+3H2O,故答案為:
CO(NH2)9+2HZVO2=2N2T+CO2T+3H2O
(5)向一支試管內加入5滴稀H2so4,加入NaNCh溶液,溶液振蕩后產生HNO2,再加入溶液,若
溶液變為鮮草綠色,則能證明反應混合液的鮮草綠色與HNO2有關,故需要加入CuSCU溶液,故答案為:
CuSC)4;
(6)實驗1-1和1-2的現象存在差異,原因是實驗1-2中,氧氣將產生的HNCh氧化,因此鮮草綠色較快
消失,故答案為:實驗1-2中,氧氣將產生的HNCh氧化,因此鮮草綠色較快消失。
21.⑴還原劑
(2)HNC>3可以將SO2氧化為S0:,對判斷Fe?+能否氧化SO?造成干擾
⑶SO;實驗IV中溶液的紅色比II、m的深
⑷BaCU溶液凡。?溶液(或氯水等)
(5)反應物的存在形式、反應物的相對用量等
【分析】SO?具有還原性,FeCy含有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若SO?和FeCL溶液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則
SO?作還原劑;
【詳解】(1)根據分析,SO?作還原劑;
(2)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乙同學認為上述方案不合理,理由是HNC>3可以將SO2氧化為SO3對判斷Fe?+
能否氧化S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全球及中國軌道車輛用安全玻璃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中國校園O2O行業市場運行態勢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中國海洋能開發利用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電熱多用火鍋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中國半導體制冷晶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河南醋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中國無塵地板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總結報告
- 防洪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導則-1
- 2020-2025年中國電力勘探設計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中國陶瓷史題目及答案
- 湖北省2025年中考英語真題試卷(含答案)
- 護理查房與病歷討論
- 2025-2030中國遙控武器站行業現狀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內蒙古呼倫貝爾能源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WST821-2023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
- 2025至2030中國循環腫瘤細胞(CTC)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大型連鎖超市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T-GDMDMA 0044-2025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的臨床使用指南
- 2025-2030年中國鱈魚腸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