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45-185-2025 《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_第1頁
DBJ-T45-185-2025 《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_第2頁
DBJ-T45-185-2025 《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_第3頁
DBJ-T45-185-2025 《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_第4頁
DBJ-T45-185-2025 《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送審稿)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下達2023年度全區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桂建標[2023]15號文的要求,編本規程代替DBJ/T45-001-2013《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與——增加術語隔熱中涂、附加熱阻(見第2章);——增加污染后太陽反射比技術指標(見3.0.1);——增加隔熱中涂漆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見3023033:0.4);——增加污染修正后太陽光輻射吸收系數計算見413;——增加污染修正后太陽光輻射吸收系數要求見41.5、4.1.6);——增加建筑圍護結構隔熱中涂反射隔熱涂料構造(見4.3.2);—刪除廣西節能設計分區2013版的42.1);——修改等效熱阻計算(見4.42,2013版的4.2.4);增加隔熱中涂漆附加熱阻取值(見4.4.4);——增加隔熱中涂漆施工(見5.2.1);——增加反射隔熱涂料養護規定(見5.2.5);—修改反射隔熱涂料進場復驗規定(見6.2.2,2013版的6.2.2)。請注意本規程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規程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本標準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地址:南寧市北大南路17號;郵政編碼:530011)廣西齊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廊谷(廣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建設地方標準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solarreflectivethermalinsulatin 23.技術要求 34.熱工及構造設計 54.1一般規定 4.2建筑設計要求 4.3構造及技術要求 5.1一般規定 5.2飾面層施工 6.1一般規定 6.2主控項目 6.3—般項目 本規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1.0.1為規范建筑反射隔熱涂料的工程應用,提高工程質量,做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建筑反射隔熱涂料應用在廣西新建、改建和擴建和既有民用建筑外圍護結構改造隔熱工程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1.0.3建筑反射隔熱涂料在工程中的應用除應執行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及廣西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術語以合成樹脂為基料,與功能性顏填料及助劑等配制而成,施涂于建筑物外表面,具有較高太陽光反射比、近紅外反射比和半球發射率的涂料。在本規程中簡稱反射隔熱涂2.0.2隔熱中涂漆thermalinsulationintermediatecoat隔熱中涂漆是一種由中空微珠,氣凝膠粉體或其他低導熱系數高發射率粉體,樹脂組成的低導熱系數同時具有高發射率的輻射隔熱保溫涂料,具有較高的附加熱阻。2.0.3太陽光反射比solarreflectance在300nm~2500nm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反射與同波段入射的大陽輻射通量的比值。2.0.4半球發射率hemisphericalemittance熱輻射體在半球方向上的輻射出射度與處于相同溫度的全輻射體(黑體)的輻射出射度的比值。2.0.5等效熱阻equivalentthermalresistance建筑物的外墻和屋面使用建筑反射隔熱除料時,與相同條件下采用太陽輻射吸收系數為0.7的普通涂料相比等效增加的熱阻。2.0.6附加熱阻additionalthermalresistance建筑物的表面使用隔熱中涂漆后,與相同條件下未使用隔熱中涂漆相比,所增加的熱阻。2.0.7太陽輻射吸收系數solarabsorptance吸收與入射的太陽輻射能通量之比值。對于不透明表面,太陽輻射吸收系數在數值上等于1一ps太陽光反射比。在進行反射隔熱涂料熱工計算時,表面實際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等于反射隔熱涂料太陽輻射吸收系數與污染修正系數之乘積。325261的有關規定,污染后太陽光反射比技術指標尚應符合表3.0.1的規定。項目名稱污染后太陽光反射比外墻3.0.2隔熱中涂漆基本性能及試驗方法應符合表3.0.2的規定。項目名稱態《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GB/T9755涂膜外觀正?!逗铣蓸渲橐和鈮ν苛稀稧B/T9755低溫穩定性(3次循環)不變質《乳膠漆耐凍融性的測定》GB/T9268耐水性(168h)無異常法耐堿性(96h)無異常涂層耐溫變性(3次循環)無異常密度,gmt法》GB/T6750干密度,kg/m3導熱系數(平均溫度25℃),定防護熱板法》GB/T10294或《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熱附加熱阻[(m2·K)/W]《絕熱穩態傳熱性質的測定標定和1試件的最小厚度應為10mm,試件制備時宜控制單道濕膜厚度為2mm,并在(5042干密度制備應不少于3塊試件,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無機硬質絕熱制品試驗方法》GB/T5486中的規定進行干密度的測定,試驗結果以3塊試件檢測值的算術平均值3.0.4隔熱中涂漆附加熱阻測試應符合下列規定:1基墻采用鋁蜂窩復合板,采用吸水率較低的鋁蜂窩板和水泥纖維板面層,基墻傳熱系數0.5W/(m2·K)~1.2W/(m2·K)之間,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絕熱穩態傳熱性質的測定標定和防護熱箱法》GB/T13475中的規定測定基墻熱阻;2可采用刮涂或噴涂將隔熱中涂漆成型在基墻上;3成型后試件在室溫下應養護至少14天,測試得到與基墻增加的熱阻即為隔熱中涂漆附加熱阻。3.0.5反射隔熱涂料涂飾中配套使用的底漆應符合現行行M標準《建筑內外墻用底漆》JG/T210的有關規定。3.0.6反射隔熱涂料涂飾中配套使用的柔性膩子金特合現行國家標準《外墻柔性膩子》GB/T23455的有關規定。3.0.7反射隔熱涂料涂飾中配套使用的材料應與選用的反射隔熱涂料相容,其相容性技術指標應符合表3.0.7的規定。涂層類型項自隔熱中涂漆+反射隔熱涂料)耐水性(96h)《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耐凍融性(5次)3.0.8反射隔熱涂料、隔熱中涂漆、底漆和膩子產品貯存時應保證通風、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應根據產品類型定出貯存期。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暴曬,產品包裝不得破損。5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和廣西現行地方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熱中涂漆膜的厚度不應小于1mm。考慮冬季的采暖能耗,外墻的污染修正質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不應高于0.5,屋面的污染修正后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不應高于0.4。應兼顧冬季的采暖能耗,外墻的污染修正后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不宜高于0.5,屋面的4.2建筑設計要求6助材料,構造見圖4.3.1-1、圖4.3.2-2。外外13454注:1鋼筋混凝土及各砌體結構(含保溫構造);2水泥砂漿找平層基層界面層);圖4.3.1-1建筑圍護結構反射隔熱涂料構造簡圖4圖4.3.1-2建筑圍護結構反射隔熱涂料構造簡圖4.3.2建筑圍護結構采用隔熱中涂漆的反射隔熱涂料飾面的基本構造應包括基層、隔熱中涂漆、反射隔熱涂料及輔助材料,具體構造見圖4.3.2-1、圖4.3.2-2。7注:1鋼筋混凝土及各砌體結構(含保溫構造);2水泥砂漿找平層基層界面層);3膩圖4.3.2-1建筑圍護結構隔熱中涂反射隔熱涂料構造簡圖12345圖4.3.2-2建筑圍護結構隔熱中涂反射隔熱涂料構造簡圖4.3.3采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性能要求及構造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的有關規定。4.3.4采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屋面防水及保溫系統性能要求及構造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8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及《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的規定。4.3.5基層應滿足下列規定:1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層應牢固、無開裂、掉粉、起砂、空鼓、剝離和爆裂2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層應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陰陽角順直、方正和無缺棱掉角,表面應平而不光。當不滿足要求時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M5的水泥砂漿找平;3基層應清潔,表面無灰塵、浮漿、無油、銹斑、霉點和析出鹽類等雜物;4混凝土或抹灰基層應干燥,含水率不應大于10%。4.3.6反射隔熱涂料飾面應滿足下列規定:1飾面層應由膩子、底漆、隔熱中涂漆和面涂組成;2面漆為反射隔熱涂料,其性能應符合本規程第3+條的規定;隔熱中涂漆性能應符合本規程第3.0.2條的規定;底漆性能應符各本規程第305條的規定;膩子的性能3面漆的漆膜厚不應小于0.15mmk4.3.7當反射隔熱涂料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使用時,應制定改造方案并滿足下列規1對既有建筑的安全功能和熱工性能等進行診斷和預評估;2兼顧建筑外立面的裝飾效果,滿足外墻及屋面隔熱、防火、防水等要求。4.3.8對既有建筑舊墻面進行節能改造時,應視不同基層情況進行不同處理:1涂料飾面,宜清除原有飾面,并鏟除酥松部位后采用水泥砂漿修補至符合涂飾施工要求;2磚或馬賽克等飾面,應對涂料基層進行檢查,將飾面空鼓或酥松部位鏟除并修補后,整體采用界面劑進行處理,界面處理劑與舊飾面粘接強度不應小于0.4MPa;3混凝土、素磚墻面、水刷石等飾面也應進行界面劑處理,界面處理劑與舊飾面粘接強度不應小于0.4MPa。4.4熱工設計4.4.1使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外墻或屋面,可采用規定性的圍護結構熱工限值指標或節能綜合指標方法進行節能設計。9K——外墻或屋面未使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傳熱系數[W/(m2·K)];進行節能設計時,隔熱中涂漆的附加熱阻可按表4.4.4進行取值蓄熱系數根據測試值進產品等級附加熱阻值(m2K)/W隔熱中涂漆I級3Ⅲ級阻可按表4.4.4進行取值,同時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5.施5.1一般規定5.1.1反射隔熱涂料的施工應編制施工方案,施工人員應經技術交底后方能開始施工。5.1.2施工人員作業時,施工安全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的相關規定。5.1.3施工用機具、工具應根據工程要求準備齊全。5.1.4工程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施工工藝和施工環境,選用適宜的反射隔熱涂料。涂料的配比及顏色應由廠家調配后送至施工現場,不得在施工現場添加添加劑。5.1.5施工溫度宜在5℃~35℃、空氣濕度宜小于85%。5.1.6反射隔熱涂料的施工應在基層驗收合格后進行,基層的平整度、清潔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的有關規定。5.2飾面層施工5.2.1飾面層施工流程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隔熱中涂漆層:施工前處理一膩子(局部找平)——磨平、清灰—涂刷底漆——第一道面漆——第二道面漆2有隔熱中涂漆層:施工前處理一刮膩子(局部找平)—磨平、清灰—涂刷底漆——隔熱中涂漆一第一道面漆——第二道面漆;5.2.2基層為重質或輕質圍護結構時,宜采用膩子找平,再進行反射隔熱涂料施工;金屬圍護結構應直接施工反射隔熱涂料。5.2.3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的膩子、底漆、隔熱中涂漆和面漆,應在材料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5.2.2施工準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根據建筑物高度確定放線方法,采用垂直吊線、水平拉線找準統一平整度;2基層有空鼓、松動、起殼、起砂時應進行修補和清理,油污和浮灰應清除干凈;3基層上的腳手架眼、孔洞等應視其大小、深度采用設計要求的砂漿或細石混凝土進行嵌補、嵌刮處理;4伸縮縫、分隔縫、裂縫等均應進行防水密封處理,由結構變形或結構破壞引起的裂縫在進行防水處理前還應進行結構加固、修復等處理。1用批刀、灰刀對基層進行修整;2使用局部施工,局部修整接口處、陰陽角不方正處和平整較差部位。如需使用整體施工,則批膩子至少兩遍,要求平整、無明顯批痕;3用砂布或砂紙打磨,要求平滑、無條痕和明顯砂痕;4養護和干燥至少三日后,再進行下一道涂刷反射隔熱涂料的工序。5.2.4反射隔熱涂料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涂刷底漆時,涂刷面的含水率不應大于10%;2施工應按底漆、隔熱中涂漆、第一道面漆、第二道面漆的順序進行,后一道涂飾工序應在前一道涂飾工序完成并通過驗收后才能進行。施工時應涂飾均勻,對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增加面漆次數;3可以采用滾涂、噴涂或刷涂工藝進行,用料應均,保持徐層厚薄均勻,不露底、不流墜、色澤均勻,確保面漆漆膜的厚度;4外墻涂飾施工應沿建筑物自上而下進行施工段的劃分,應以墻面分隔縫、墻面陰陽角或落水管為分界線;5在氣溫較高的環境下進行大面積涂飾工程施工時,應組織分片操作或流水作業,順同一方向進行施工,并處理好每個施工片區或各流水段之間的接茬部位。5.2.5反射隔熱涂料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1重涂時間間隔不小手8h;2下一道工序施正間隔時間不小于24h。5.3成品保護5.3.1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完成后,未充分干燥前,應進行保護,有大風、暴雨等惡劣氣候環境時,應采取圍蔽、遮蓋等保護措施。5.3.2加強成品保護,預防交叉作業時相互污染,防止成品表面被撞擊損壞。6.驗收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6.1.4工程應對下列反射隔熱涂料附著的圍爐結構基房及其表面處理進行隱蔽工程驗2墻體腳手架洞眼、孔洞處理;3膩子施工。3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有90%以上的檢查點合格,且其余筑節能分部工程中。6.2.1反射隔熱涂料進場后應抽樣復驗,隔熱中涂漆的復驗項目包括:干密度、粘結強度、導熱系數和熱阻;反射隔熱涂料面漆的復驗項目包括:太陽光反射比、污染后太陽光反射比、近紅外反射比和半球發射率。檢驗方法:見證取樣送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檢查數量:同廠家、同品種產品,按照扣除門窗洞后的隔熱墻面面積,在5000m2以內時應復驗1次;面積每增加5000m2應增加1次。同工程項有同施工單位且同時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合并計算隔熱墻面抽檢面積。6.2.2建筑反射隔熱涂料飾面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太陽光反射比的檢測,并應符合設計要檢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反射隔熱涂料節能檢測標準》JGJ/T287的要求對建筑反射隔熱涂料外飾面太陽光反射化進行現場抽樣檢測。檢查數量:單位工程各向外墻(屋面)現場檢測抽取不應少于3處進行檢測。6.2.3基層處理應符合反射隔熱涂料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檢驗方法:核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香6.2.4反射隔熱涂料構造做法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核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查數量:每檢驗批抽查數量不應少于3處。6.2.5反射隔熱涂料膜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現場檢查,采用濕膜厚度儀測量。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3處。6.2.6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驗收應在面涂完全干燥后方可進行;2同一墻面的面涂色調一致、色澤均勻,無漏涂、沾污、露底,接茬處不應出現明顯涂刷接痕。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1進場的反射隔熱涂料、底漆和膩子的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2腳手架眼、孔洞等,應按照施工方案采取隔斷熱橋措施,不得影響墻體熱工性能。檢驗方法:對照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3涂料層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6.3.3的規定。序號12允許少量輕微3允許少量輕微4允許少童輕微5裝飾線、分色線直線度2查檢查數量:每100m2應至少檢查次,每次不得小于10m2。6.3.4涂飾層與其他裝修材料和構件銜接處應吻合,界面應清晰。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數量:全數檢查。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2規程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引用標準名錄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5《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13《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B個67S14《建筑涂料涂層耐堿性的測定》GBT926517《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T1029419《絕熱穩態傳熱性質的測定標定和防護熱箱法》GB/T1347521《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GB/T2526124《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5《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29《建筑內外墻用底漆》JG/T21030《外墻外保溫柔性耐水膩子》JG/T2293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T45-09636《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T45-059廣西壯族自治區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修訂說明《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DBxxx—××—202x),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本規程修訂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反射隔熱涂料的調查研究,總結了廣西建筑反射熱涂料工程應用的實踐經驗,同時參考了國內外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應用技術規程》編制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規程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標準規定的參考。 213技術要求 24熱工及構造設計 4.1一般規定 4.2建筑設計要求 4.3構造和技術要求 23 5.1一般規定 5.2飾面層施工 5.3成品保護 276.1一般規定 6.2主控項目 273技術要求3.0.1根據《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GB/T25261等相關標準,提出了反射隔熱涂料的性能要求?,F行反射隔熱涂料的產品標準有《反射隔熱涂料》JG/T235、本規程的反射隔熱涂料的性能部分引用了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1、現行JG/T235修編在前,現行GB/T25261修編在后,行標與國標相同部分GB/T25261直接引用JG/T235兩者無分歧;2、現行GB/T25261修編時,包含有隔熱中涂漆相關燮能指標,JG/T235并無此部分內容。3.0.2現行協會標準《氣凝膠絕熱厚型涂料系統》KCECS10126對氣凝膠絕熱厚型涂料系統的性能氣凝膠絕熱厚型涂料系統底涂漆中涂漆和面涂漆的性能進行了規定,本規程的性能要求與該標準協調一致3.0.3恒定質量指24h兩次稱量試件質量變化率小來1%。3.0.4附加熱阻測試時,為保證測試基墻爹水率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根據多次試驗,建議采用鋁蜂窩復合板,構造可為8mm硅鈣板+25mm鋁蜂窩+7mm硅鈣板+5mm橡塑板+80mm巖棉帶或50mmEPS板+5mm橡塑板+7mm硅板+25mm鋁蜂窩+8mm硅鈣板3.0.5~3.0.6反射隔熱涂料中配套使用的膩子和底漆的性能要求。3.0.7對委鋼筋混凝土、砌墻墻體、外墻外保溫構造,復合涂層為膩子、底漆、隔熱中涂漆和反射隔熱涂料,對于金屬構造,復合涂層為底漆、隔熱中涂漆和反射隔熱涂料。反射隔熱涂料與配套材料之間的化學成分不同,當配套使用時成分中物質可能會發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學作用,導致涂層出現各種病態現象,因此本規程對反射隔熱涂料與配套材料的相容性作了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材料之間不匹配的問題。3.0.8反射隔熱涂料、隔熱中涂漆、底漆和膩子的包裝、貯存、運輸要求。4熱工及構造設計4.1.1建筑工程熱工設計基本規定。4.1.4反射隔熱涂料在我區隔熱效果顯著,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內表面溫度,進而減少空調能耗和改善室內熱環境,但不利于冬季保溫。經分析計算,應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可以降低居住建筑全年空調能耗;對冬季采暖要求較高的賓館、療養院、醫院等24小時不間斷采暖的公共建筑則可能增加其全年能耗,對此類建筑應進行權衡計算后使用。白色和淺色反射隔熱涂料太陽輻射吸收系數相對較低,隔熱4.2建筑設計要求4.2.1建筑外立面的各種線條部位要有防止雨水沾污墻面的措施。4.2.2重質或輕質圍護結構的主體墻材施工完成后在外墻面用水泥砂漿找平。如圍護結構自身無防水處理,則再施防水砂漿層,養護完成后,再施工反射隔4.2.3屋面排水及時暢通,可避免反射隔熱涂料因長時間浸水而破壞。4.4構造和技術要求4.3.1圍護結構采用反射隔熱涂料外飾面的基本構造做法。4.3.2圍護結構采用反射隔熱保溫涂料外飾面的基本構造做法4.3.3根據《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提出采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性能及構造設計要求。4.3.4根據《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提出采用反射隔熱涂料的屋面防水及保溫系統性能、構造設計要求。4.3.5基層的技術要求。4.3.6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技術要求。4.3.8采用反射隔熱涂料進行節能改造的建筑圍護結構基層要求。4.4熱工設計4.4.1由于建筑節能設計主要有圍護結構熱工限值指標法和性能性指標法。圍護結構熱工限值指標法比較簡單,而性能性指標法中的“節能綜合指標”方法,一般采用節能計算軟件進行計算。采用了反射隔熱涂料或反射隔熱保溫涂料的建筑在進行節能設計時,這兩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均可。4.4.2當采用規定性的圍護結構熱工限值指標進行建筑節能計算時,采用熱等效熱阻進行計算,才能將反射隔熱涂料的效果反映在圍護結構的節能效果中。條文中給出了采用等效熱阻時的傳熱系數計算方法。4.4.3本條規定當采用“節能綜合指標”方法進行建筑節能設計十算時,將污染修正后的太陽輻射吸收系數直接代入節能計算軟件進行計算,需要指出的是,圍護結構不得同時采用等效熱阻,以避免隔熱涂料效果的重復計算。4.4.5隔熱中涂漆采用附加熱阻進行節能設計,應按表444進行取值。表中附加熱阻取值是編制組使用現有成熟產品,通過多次驗證試驗,采用科學的數據分析5.1一般規定5.1.2為保證施工質量,基層墻體工序完成后應由監理工程師主持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的施工工序。在現場制作反射隔熱涂料飾面層的樣板,由建設單位、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