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 小蝌蚪找媽媽 名師教案_第1頁
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 小蝌蚪找媽媽 名師教案_第2頁
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 小蝌蚪找媽媽 名師教案_第3頁
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 小蝌蚪找媽媽 名師教案_第4頁
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 小蝌蚪找媽媽 名師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導學教案

【單元導教】

本單元圍繞“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編排了三篇課文,體現了一些關于自然的科學知識。

語文要素是“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這也是本單元訓練重點,本單元第二個學習重點是

借助圖片,了解課文內容。教學本單元要充分認識單元內各板塊內容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

感受動詞帶來的真實感、生動感,把閱讀中學到的詞語與生活情境建立聯系,同時引導學生

借助圖片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借助圖片講述、背誦課文。

用動詞說句子,

在運用中發展出維和語言能力

借B)圖片講述.背誦深文

【單元教學目標】

字詞句:

1.認識56個生字,讀準其中4個多音字,會寫30個字,會寫27個詞語。

2.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

3.聯系生活,學習與野外活動有關的8個詞語。

4.通過演一演的方式,體會3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5.能聯系日常生活,用詞語“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在……”

說句子。

6.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注意有的字左邊窄、右邊寬,有的字左邊寬、右邊窄,養成良好

的寫字習慣。

閱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小蝌蚪找媽媽》,背誦《植物媽媽有辦法》。

2.能借助圖片或關鍵詞,了解課文內容。

3.能提取明顯的信息,再交流。

4.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中科學奧秘的興趣。

5.背誦古詩《梅花》。

6.閱讀童話故事《企鵝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學常識,體會閱讀的樂趣。

7.產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能自主閱讀自己喜歡的故事,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8.認識書的封面,了解書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9.感受課外閱讀的快樂,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成果。

表達:

1.聯系生活經驗,清楚地介紹一種動物,能講出有趣之處。

2.能認真聽別人介紹有趣的動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禮貌地提問或補充。

1.小蝌蚪找媽媽

【課前解析】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科學童話,其巧妙之處在于將大自然中的知識很

自然地蘊含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里。

文中對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境以及外貌、動作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第1自然段既

點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從頭到尾的順序勾畫出小蝌蚪的外貌。第四自然段既點明

青蛙可以離水而居,又勾畫出青蛙的外貌。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時間

變化開頭,第一句之后,分別敘述了小蝌蚪看到了誰,說了什么。隨著故事的推進,青

蛙媽媽的外貌被一點點勾畫完整。

課文中的動詞用得巧,增強了表達效果。課文3幅插圖,分別畫的是第二至五自然

段的內容,不僅生動地展現出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而且有序地呈現出蝌蚪的變化過程:

長出后腿一長出前腿一尾巴不見了。插圖畫面色彩鮮艷,形象活潑生動,極具吸引力和

感染力。

關注課題:由課題《小蝌蚪找媽媽》可以猜想出文章是關于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

關注課文:本文中的動詞用的很多,也很巧妙,如:“甩”寫出了小蝌蚪靈活地擺動細

長的尾巴;“迎、追、游”,既寫清對象之間的位置關系,又傳達出小蝌蚪或急切或興奮的心

情;“披、露、鼓”形象生動地勾畫出青蛙的外貌和神態;“蹬、跳、蹦”連續動作的描寫,

表現出小青蛙縱身躍起時,身姿輕盈,動作敏捷。這些動詞,為故事增添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和動態美,給人以真實感、生動感。

關注生字:本課需要書寫的生字中七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寬”是上下結構,“兩”“皮”

都是獨體字。其中重點學習“皮”和“跳”,“皮”的筆順:橫鉤、撇、豎、橫撇、捺;“跳”

右半部分筆順:撇、點、提、豎彎鉤、撇、點。重點強調“頂”右半部分是“頁二最后一筆

是點;“寬”下面是“見”,最后一筆豎彎鉤。重點比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筆

畫變化。

關注詞語:看見、哪里、那邊、頭頂、眼睛、雪白、肚皮、孩子。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幫

助學生理解記憶。區別“哪里”和“那里”兩個詞語,結合圖片讀詞語。

【教學目標】

1.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哪”等10個字,會寫“看

見、哪里”等8個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

1.聽音頻范讀課文。提出要求:大家認真傾聽,如果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請用鉛

筆畫出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完之后標出

自然段。

3.指名分段讀課文。

預設1:指導讀準“露著雪白的肚皮”中“露”的讀音,這里讀“IV。

預設2:指導讀準多音字“教”。出示課件4、5、6:

你能讀準多音字嗎?

(1)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

⑵教室里,同學們都在認真聽講。

4.讀準生詞。出示課件7:

注意“腦袋”的“袋”這里讀成輕聲。

5.讀準生字。出示單個的生字,你還認識嗎?(塘、腦、袋、灰、哇、教、捕、迎、阿、

姨、寬、龜、頂、披、鼓)

出示課件8:

三、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字詞你們掌握的可真不錯,那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而它自己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媽媽?他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四、理清層次,分段朗讀。

1.課文讀完了,你們找到答案了嗎?

出示課件9:

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預設: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著長尾巴。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教師相機板書:鯉魚、烏龜)

3.引導學生發現:課文中寫小蝌蚪們生活在哪里?(池培)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塘

出示課件10:

提出要求:請學生觀察“塘”字,了解這是一個形聲字,并結合池塘的圖片,幫助學生

了解“池塘”就是小水池。

那么“塘”還可以組成哪些詞呢?出示詞語:水塘、荷塘、魚塘,學生齊讀詞語。

4.那它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預設:它先是長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了,最后變成了一只

青蛙。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學生默讀第1自然段。教師要求: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蝌蚪外貌的句子。

(1)指名讀句子。

教師板書: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教師指導:這里“腦袋”的“袋”為形聲字,還可以組詞:口袋、袋子、袋鼠

出示課件11:

學生齊讀詞語。

⑵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灰”

出示課件12:

引導學生發現:認真觀察,想一想,可以怎樣記住這個“灰”字呢?

教師講解:“灰”是一個會意字,從火從手,意思是火滅了成為灰燼,可以用手拿。

3.齊讀第1自然段。教師指導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小蝌蚪甩著長長的尾巴,在池塘里快

活地游來游去的樣子。

(設計意圖:將課后習題“讀一讀,記一記”中與塘、袋”有關的詞和識記生字、課文

學習有機穿插在一起。并根據遺忘規律,在讀一讀的基礎上,適時記一記,可以幫助學生在

復習和現固,達到積累的目的。)

六、學習第2-6自然段,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變化過程

1.提出要求:讀課文第2-6自然段,畫出描寫時間和小蝌蚪樣子發生變化的句子。

2.出示課件13:

文中第一幅插圖,提問:長出了兩條后腿的小蝌蚪見到鯉魚媽媽,“就迎上去”,“迎上去”

是什么意思?看圖說一說。請學生給“迎”組詞。

出示詞語:“歡迎、迎接、迎風、迎面”引導學生讀一讀、記一記。

3.學生朗讀第2?6自然段寫時間的句子。出示課件14:

小**靖啖易,UT/LA,救去了,*后??

小**浦it了兒大.大由了力?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

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1)引導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老師這里有四張圖片,你能按照順序給它們排序嗎?

教師板書:(兩條后腿、兩條前腿、尾巴變短、尾巴不見了)

(3)引導小組交流:借助圖片和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按順序講一講小蝌蚪是怎樣長成青

蛙的。先和同桌講再和全班同學講。

(設計意圖:符?第2?6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學,旨在突出整體性,便于梳理文中關于時間、

小蝌蚪樣子變化的句子,幫助學生借助這些信息和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

突出教學重點。)

七、觀察比較,練寫生字“哪、寬、兩、皮”,重點指導“哪、兩、皮二

1.指導書寫“哪”。出示課件16: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哪”字。引導交流:觀察這個字,你認為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師范寫。講解:要把中間部分放在豎中線上,每部分挨緊湊,最后一筆懸針豎最長。

(3)學生描寫一個,教師巡視后給予評價和指導。

(4)學生再寫兩個。比一比,看自己哪里有了進步。

2.指導書寫“兩、皮。出示課件17:

(1)教師范寫“兩”字。提示:這是一個獨體字,要把第二筆和第三筆圍成的框寫得稍大

一些,前后兩組撇點大小不一樣,前小后大。

(2)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兩個“兩”字。教師巡視,相機個別指導。

(3)引導學生獨立觀察“皮”字,同桌交流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什么。

(4)學生試寫一個“皮”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再寫兩遍,同桌互相評價。

【板書設計】

1.小蝌蚪找媽媽

烏龜鯉魚

兩條后腿、兩條前腿、尾巴變短、尾巴不見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頂、眼、晴、肚、孩、跳”6個字,會寫“看見、哪里”等8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演一演、看圖、比較等辦法了解動詞的意思。借助課文圖片講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3.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

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1.出示課件18:

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學生讀一-讀。

池塘腦袋黑灰色

游哇游教小鯉魚捕食迎上去阿姨寬嘴巴

游哇游烏龜頭頂披著

游哇游披著鼓著

2.課后習題中小蝌蚪長成青蛙的圖片已經打亂了順序,請同學們根據課文進行正確的排

序。

(設計意圖:帶有生字的四組詞語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排列的,學生在復習生字的同

時,可以復現課文內容。排列圖片順序,既檢測了課后習題,又再一次回顧了課文內容。經

過兩次喚起,突出教學重點,也為下一步教學作好鋪墊。)

二、體會人物的語氣,分角色朗讀對話

1.學習第2自然段。

教師引入:小蝌蚪長成了青蛙,開心極了!它們一路成長,也一路尋找著媽媽的身影。請

你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小蝌蚪和鯉魚媽媽的對話。

(1)指名讀對話。

(2)提問:小蝌蚪為什么找媽媽?

預設:小鯉魚有媽媽,我們也有媽媽!所以小蝌蚪也要尋找自己的媽媽。

(3)指導朗讀:我們一起秒助小蝌蚪有禮貌地問一句,“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

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來。

(4)提問:鯉魚媽媽也和藹可親地回答了小蝌蚪。她對小蝌蚪說了什么?我們來分角色朗讀

這段對話,你們讀小蝌蚪的話,老師讀鯽角阿姨的話。

提醒:讀鯉魚阿姨的話時,語速要不快不慢,重讀“四條腿、寬嘴巴”。教師板書:(四條

腿、寬嘴巴)

2.學習第3自然段。

請學生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小蝌蚪和烏龜的對話。

(1)指名讀對話。教師過渡:小蝌蚪看見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長著寬嘴巴,就追

著烏龜叫媽媽。

(2)出示課件19:

仔細觀察第二幅插圖,文中提到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是“迎上去”,而看見烏龜是“追上

去”,這兩個動作有什么區別?

請學生說一說,演一演。

教師小結:兩人面對面,一個向前就是“迎上去:一個人在前面走,另一個人在后面跑,

就是“追上去”。這些動詞用得多準確生動呀!

(3)指導朗讀:小蝌蚪看見烏龜,連忙追上去,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呢?用你們的朗讀表

現出小蝌蚪的心情吧!

(4)分加色朗讀:我們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你們讀小蝌蚪的話,老師讀烏龜的話。

教師板書:(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3.學習第4-6自然段。

請學生默讀第4-6自然段,畫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對話。

(1)指名讀對話。

(2)教師提問:小蝌蚪為什么叫青蛙媽媽?這回,它們叫對了嗎?

(3)教師引導:這一次,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小蝌蚪游過去,叫著:“媽媽,媽媽!”大家

讀一讀小蝌蚪的話,你想讀出什么語氣來呢?學生朗讀。

(4)分角色朗讀。明確要求:你們齊讀小蝌蚪的話,老師讀著蛙媽媽的話。

三、梳理信息,講述故事

1.教師引導:同學們,你們看,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

睛。教師板書:(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對大眼睛)小蝌蚪是根據青蛙這

些特征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那如果我把青蛙外貌描述的詞換一換,大家看看好不好。

對比以下兩句話:

穿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長著一對大眼睛。

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披著”是衣服覆蓋在肩背上,“鼓著”是“凸起”的意思,符合青蛙的特點,動詞用的

多巧妙啊!

2.交流:請同學們結合板書,試著講一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先和同桌講一講,一會兒

再給全班同學講。注意將小蝌蚪身體的變化也加進來。

四、練寫“頂、眼、晴、肚、孩、跳”

出示課件21、22:

Jet■■

“頂、眼、晴、肚、孩、跳”

引導交流:認真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

2.指導書寫“孩”字。

(1)教師范寫“孩”字,提醒:注意間架結構,左窄右寬;“子”末筆橫變提,斜度大。

(2)學生描紅一個,寫后和前面的字比一比。

(3)學生再練寫。教師提醒:注意寫完一個比一個,再寫時要注意寫得更好。

3.學生自主練寫“頂、眼、晴、肚、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