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_第1頁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_第2頁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_第3頁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_第4頁
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材】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單元測試選擇題復習打包

一、大象版(2017)科學五年級上冊復習選擇題

1.熱在勺子上傳遞的特點是_______。

A.總是從溫度低的一端傳向溫度高的一端

B.總是從勺頭傳遞向勺把一端

C.總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2.推門的時候,推力作用在離門軸()的點,易于把門打開。

A.較遠B.較近C.中間D.都一樣

3.用酒精燈加熱圓形金屬片的邊緣,金屬片中心的溫度會()。

A.下降B.不變C.上升

4.炒菜鍋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膠或木頭做的,主要是為了()。

A.輕巧美觀B.降低成本C.減少熱傳導,防止燙手D.材料較

好找

5.下列哪種方法不是熱的傳遞方法()。

A.熱傳導B.熱對流C.直射

6.熱水瓶內膽能較好地保溫,但若碰壞了右圖所示的小尖角,保溫能力就要差很多。那么

熱水瓶內膽有較好的保溫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A.內膽的材料是玻璃,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

B.內膽是雙層的,雙層內膽的內外層之間充滿了導熱能力很差的空氣

C.內膽是雙層的,雙層內膽的內外層之間是根本不傳熱的真空

7.小楊又將環形銅環做了三種不同的處理(如下圖所示),重新實驗,關于蠟塊C和D掉

落的快慢,說法正確的是()。

A.甲實驗中:C和D一起掠落

B.乙實驗中:C比D先掉落

C.丙實驗中:C比D遲掉落

8.火通過哪些方式把熱傳遞給烤火的人?()

A.熱傳導B.對流、熱輻射C.熱傳導、對流、熱輻射

9.太陽的熱是通過()方式傳播到地面上來的。

A.熱輻射B.對流C.熱傳導

10.杯子里的水受熱部分會上升,比較冷的部分會下降,于是不斷循環,流動的水就把熱

帶到了各部分,使整杯水熱起來,這種傳熱方式叫()。

A.熱輻射B.對流C.熱傳導

11.奇奇發現保溫杯可以保溫杯內的水,關于“保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溫可以減緩杯內水的溫度變化

B.當保溫杯內的水溫度低于外界的溫度,保溫杯能減緩杯內水的溫度升高的速度

C.保溫杯能使杯內的水俁持原來的溫度

12.小楊在?個完全封閉環形銅條上選取了4個等間距的點,分別粘上蠟塊,并在A、B的

中點(△處)進行加熱(如圖所示)。發現是A、B一起掉下,再是C、D一起掉下。關于

這個現象,說法錯誤的是()。

A.熱量能在銅條上傳遞

B.熱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C.熱量的傳遞過程是A-*B-*C-*D

13.吃火鍋如果把金屬勺子浸在湯鍋中,一會兒勺柄就無法用手直接拿了。在這個過程中

傳遞熱的方式稱為()

A.傳導B.對流C.輻射

14.下列現象中,屬于熱傳遞使物體溫度升高的是()。

A.冬天天氣寒冷,雙手不停地搓動,手感到暖和。

B.把手伸進熱水中,手感到暖和。

C.戴上手套,手感到暖和。

15.下列做法中不能使身體產生熱量的是()。

A.跑步B.穿衣服C.吃碗面

16.以下熱的傳遞方式中,需要物體直接接觸的是()。

A.熱傳導B.對流C.熱輻射

17.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蓋起來,棒冰比暴露在陽光下()。

A.化得快B.化得一樣快C.化得慢D.無法確定

18.如圖,若炒菜時,在渦底A點給鍋體加熱,那熱量應該最先傳遞到()處的食

物。

B.F點C.M點

19.熱總是從溫度()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A.低的物體向溫度高的B.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C.不確定

20.關于熱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熱傳導的方向是從內向外。

B.熱能在真空中傳遞。

C.把木屑放在水中,給水加熱,木屑馬上就漂起來

D.塑料傳遞熱的能力比陶瓷差,但是比木頭強。

21.下列事例中用來避免熱傳遞的是()。

A.電熨斗的金屬外壁B.冬天室內的暖氣裝置C.熱水瓶的玻璃瓶膽

22.下面不是應用杠桿來工作的是()。

A.訂書機B.釣魚竿C.蹺蹺板D.螺絲釘

23.下列工具費力的是()。

A.羊角錘B.斧頭C.鑲子

24.我們在研究“杯子的保溫效果”時,發現()環內水溫下降最慢。

A.無蓋的杯子B.杯子外包毛巾、無蓋C.杯子加蓋、外包毛

巾D,杯子加塑料蓋子

25.下列現象中,由于熱傳遞使物體的溫度升高的是()。

A.用毛巾反復擦皮膚時感到熱

B,將鐵絲彎折幾次,彎折處會發熱

C.把手伸到熱水中手會感到熱

26.觀察下圖,圖中的熱量傳遞的形式是()。

A.熱傳導B.熱輻射C.熱對流

27.如下圖,把金屬湯勺放在熱水里,過一會湯勺的手柄也熱了,這種傳熱方式我們稱為

()O

43.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循環流動,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

方式稱為()。

A.熱傳導B.熱輻射C.熱對流

44.飯鍋的鍋把用塑料或木頭制作,是為了()。

A.美觀B.結實C.端鍋時不燙手

45.()傳熱最慢。

A.鐵B.金C.鋁D.銅

46.把三個相同大小的紙袋按相同的擺法放在陽光下,()升溫最慢。

A.綠色B.白色C.黑色

47.夏天穿黑色的襯衫與穿白色的襯衫相比,穿黑色襯衫()。

A.更吸熱B.更涼爽C.更反光

48.把一塊木板放到陽光下,吸熱最多的放置方式是()。

A.立放B.垂直陽光C.橫放

49.裝修安裝暖氣,安裝()吸氣最合理。

A.地暖B.壁掛式C.立在窗臺下D.屋頂上

50.夏天用棉被把冰棒蓋起來,防止融化,棉被的主要作用()。

A.保暖B.保溫C.遮光

51.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的是()。

A.傳入神經B.傳出神經C.神經元D.大腦

52.“秤蛇小壓千斤”,桿秤利用了()的道理。

A.杠桿B.輪軸C.斜面

53.()是消耗人體能量最多的器官。

A.大腦B.脊髓C.神經

54.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等功能。

A.音樂B.技藝C.語言

55.大腦和脊髓合稱為()。

A.神經中樞B.腦神經C.脊神經

56.()是人體“司令部”,主管切活動。

A.腦B.神經C.心臟

57.下列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被稱為人體“司令部”的是()O

A.血管B.腦C.心臟

58.大腦掌管人類的()。

A.生命活動B.思維C.情緒D.以上都是

59.下列不屬于神經中樞的是()。

A.脊髓B.中樞神經C.大腦

60.人腦比電腦復雜體現在()。

A.記憶能力比電腦強B.運動能力比電腦強C.創造能力比電腦強

61.如圖所示,神經傳導的正確順序是()。

B.接受信號一傳入神經一神經中樞一傳出神經一作出反應

C.接受信號一傳入神經一神經中樞一作出反應一傳出神經

62.大腦表面像()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問。

A.蘋果B.核桃仁C.草莓

63.人體的神經中樞不包括()。

A.大腦B.脊髓C.神經

64.下列不屬于火山噴發物的是()。

A.火山氣體B.火山灰C.巖漿D.液態水

65.人的腦部在受創后,會出現短暫失憶的現象。這充分說明大腦具有的功能是

()。

A.語言功能B.運動功能C.記憶功能

66.過馬路時,當綠燈亮起,人體會對綠燈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其中,神經系統正確

的工作過程是()。

A.接受綠燈信號一傳入神經傳輸信息一神經中樞作出指令一接收指令作出反應一化出神

經傳輸指令

B.傳入神經傳輸信息一接受綠燈信號一神經中樞做出指令一傳出神經傳輸指令一接受指令

作出反應

C.接受綠燈信號一傳入神經傳輸信息一神經中樞做出指令一傳出神經傳輸指令一接受指令

作出反應

67.大腦表面像核桃仁一樣,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這樣有利于()O

A.大腦快速地生長B.更好地保護大腦C.增加大腦皮層的表面積

68.大腦重量占體重的()。

A.50%B.90%C.80%D.70%

69.人類神經系統的組成是()。

A.腦、脊髓B.脊髓、神經C.腦、脊髓、神經

70.右大腦半球控制()的運動。

A.右側身體B.左側身體C.下半身

71.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的神經是(>

A.感覺神經B.運動神經C.傳出神經

72.大腦表面像()一樣。

A.蘋果B.核桃C.草莓

73.當人的頭部受到撞擊后容易造成失憶,失憶一般是因為()受到了損傷。

A.大腦B.小腦C.腦干

74.下面不屬于科學用腦的是()。

A.動靜結合B.適當休息C.懶于思考D.課程交替

75.腦神經主要分布在()。

A.軀干和四肢B.頭部和四肢C.頭部和內臟

76.地幔的頂部為較薄的固體巖層,其下有一層呈()狀的巖石。

A.糊狀B.液態C.黏稠

77.小明和小東在一場拔河比賽中不分勝負,假如讓他們兩人按下圖中的方式再進行比

賽,那么()。

小東小明

A.他們不分勝負

B.小東會獲勝

C.小明會獲勝

78.關于下圖的這個裝置,()說法是錯誤的。

A.是一個省力裝置B.這個裝置叫定滑輪

C.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裝置D.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裝置

79.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的裝置是()。

圖I用2圖3

A.圖1B.圖2C.圖3

80.升國旗時,我們將國旗升到旗桿的頂端,利用的簡單機械是()。

A.杠桿B.斜面C.滑輪

81.下列裝置中,沒有利用滑輪的是()。

A.旗桿B.窗簾C.推土機D.吊車

82.下面簡單機械中,能省力但不能改變方向的是()。

A,杠桿B.動滑輪C.定滑輪

83.斜面越平緩越()o

A.省力B.費力

84.南京長江大橋把引橋造的很長目的是為了()。

A.橋體宏偉B.使汽車容易爬上橋C.橋下的火車容易通過

85.斜面有()作用。而且相同高度下斜面越長越省力。

A.費力B.省距離C.省力

86.下列機械中,()不屬于斜面的應用。

A.螺絲釘B.銀子C.刀子

87.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大腦的分工規律是()。

A.右腦控制右側身體活動B.左腦控制左側身體活動

C.左腦控制右側身體活動

88.下圖中()可以輕松地擰進木頭里。

C.)—

89.不利于保護大腦健康的做法是()O

A.課間學習B.深夜上網C.戴頭盔

90.火山噴發的熔巖來自()。

A.地殼B.地幔C.地核

91.在做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中,我們用()模擬巖漿。

A.土豆泥B.番茄醬C.酒精燈

92.關于地殼的運動,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地殼的運動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間發生較大的改變,就像地震、火山

B.地殼的運動可以表現為極其緩慢的變化,就像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

C.自然界的風主要是因為地殼的運動產生的

9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火山噴發可能會形成火山島、火山口湖等

B.火山噴發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C.火山地區多半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常常分布著許多熱泉和溫泉

94.我國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科學家在考察喜馬拉雅山時意外的發現了海

洋生物化石。下列的解釋中,你認為最有可能的是()。

A.外星人把海洋生物帶到了喜馬拉雅山,后來變成了化石

B.海洋生物化石被人類遺棄在喜馬拉雅山

C.在遠古時代,現在喜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片海洋

95.在做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中,我們用()模擬地殼。

A.土豆泥B.番茄醬C.酒精燈

96.下列哪種地球的內部力量使地表變得千姿百態。()

A.風化B.侵蝕C.人類活動D.地震和火山

97.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殼的運動B.地下的溫度過高C.地核的爆炸

99.下列()災害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

A.地震B.泥石流C.火山噴發

100.當我們利用斜面向上推動重物時,下列三種情況最省力的是()。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

一、大象版(2017)科學五年級上冊復習選擇題

1.C

解析:c

【詳解】

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

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熱在勺子上傳遞的特點是總是從溫度高的

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2.A

解析:A

【詳解】

由力的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叫做力臂,力臂越長力就越小。省力杠桿,顧名思義,其動力

臂較長,動力較小,所以省力。但是通常省力杠桿省了力氣會相應的費距離。推門的時

候,推力作用在離門軸較遠的點,易于把門打開。

3.C

解析:c

【詳解】

金屬具有導熱性,并且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一端傳向較低的一端,所以加熱圓形金屬片的

邊緣,金屬片中心的溫度會上升。

【點睛】

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傳導。

4.C

解析:c

【詳解】

炒菜鍋的手柄一般都用橡狡或木頭做,是應用了橡膠和木頭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能

差的特點,炒菜時減少熱傳導,防止燙手。

【點睛】

常見材料的導熱性比較:金屬〉玻璃〉塑料〉木頭,根據需要選用導熱性能不同的材料。

5.C

解析:c

【詳解】

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直射是光線傳播的方式,不屬于熱

的傳遞方式。

6.C

解析:C

【詳解】

熱水瓶保溫性能好的原因就在于其內部的內膽是雙層的,兩層內膽之間是真空,真空無法

傳播熱量。

真空是無法傳熱的。

7.B

解析:B

【詳解】

熱傳遞:溫度不同的物體互相接觸,低溫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物體溫度降低的過程叫做熱

傳遞。熱傳遞方向: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A甲實驗中:C和D一起掉落,錯

誤;應該C比D先掉落;B乙實驗中:C比D先掉落,正確;C丙實驗中:C比D遲掉

落,錯誤;因為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C比D先掉落。

8.B

解析:B

【詳解】

熱傳導:是通過直接接觸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轉移到溫度低的物體;對流:是流體中溫度

不同的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所引起的熱量傳遞的過程;熱輻射:熱輻射是物體不依

靠介質,直接將能量發射出來,傳給其他物體的過程,熱輻射是遠距離傳遞能量的主要方

式。火通過對流、熱輻射方式把熱傳遞給烤火的人。

9.A

解析:A

【詳解】

太陽的熱通過直接〃發射”的方式身周圍傳遞,這種傳遞的方式叫輻射。熱輻射不需要依靠

任何物體,它能穿過空氣、玻璃等一些透明的物體。因為它不依靠任何物體,所以輻射即

使在真空里也能穿行。

10.B

解析:B

【詳解】

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熱傳遞主要是通過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

實現的。液體和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

做對流。杯子里的水受熱部分會上升,比較冷的部分會下降,于是不斷循環,流動的水就

把熱帶到了各部分,使整杯水熱起來,這種傳熱方式叫對流,所以B符合題意。

11.C

解析:C

【詳解】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

體;熱的良導體,導熱快,散熱快。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

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散熱慢,可以減慢物體熬量的散失。保溫可以減緩杯內水

的溫度變化,不能保持原來的溫度,所以C符合題意。

12.C

解析:c

【詳解】

熱傳遞:溫度不同的物體互相接觸,低溫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物體溫度降低的過程叫做熱

傳遞。熱傳遞方向: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A熱量能在銅條上傳遞,正確;B

熱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正確;C熱量的傳遞過程是AfB^CfD,錯誤;

熱傳遞方向: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應該先從加熱點傳遞到A和B兩點,然后

再從A點傳到D,B點同時會傳到C,而不是A^B^CD。

13.A

解析:A

【詳解】

通過直接接觸傳遞熱的方式叫熱傳導。勺子與湯接觸,使湯的熱量迅速傳遞給勺子,這種

傳熱方式的熱傳導。

14.B

解析:B

【詳解】

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

做熱傳遞。熱傳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只要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

分之間存在溫度差,就會有熱傳遞現象發生,并且將一直繼續到溫度相同的時候為止。A

是摩擦生熱,B是熱傳遞,C是保溫。

15.B

解析:B

【詳解】

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如曬太陽、跳繩、開空調、跑步、踢足球、喝熱水、吃東西、蓋被

子、加穿衣服、烤火、吹空調等。如運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取曖器、太陽等為我們帶

來熱量;吃入的食物給我們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溫作用,可以阻止身體已有的熱量散

發出去,又阻擋外面的冷空氣進入,但不能使身體產生孤量。

16.A

解析:A

【詳解】

熱傳導:是通過直接接觸熱量從溫度高的物體轉移到溫度低的物體;對流:是流體中溫度

不同的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所引起的熱量傳遞的過程;熱輻射:是物體不依靠介

質,直接將能量發射出來,傳給其他物體的過程,熱輻射是遠距離傳遞能量的主要方式。

17.C

解析:C

【詳解】

熨天氣溫高,與棒冰的溫差大,容易發生熱傳遞,空氣中的熱量傳遞到棒冰上,使得棒冰

溫度升高而融化。夏天用柳被把棒冰裹起來,可以減少外界與棒冰的熱傳遞,使棒冰吸熱

減少溫度升得慢一點,也就會融化得慢一點;暴露在陽光下,棒冰與太陽之間的熱輻射會

使棒冰快速吸熱溫度升高更快,融化得更快。

18.C

解析:C

【詳解】

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當熱最傳給一個物體時,這個物體的熱能就

會增加。隨著熱能的增加,它的溫度就會逐漸升高。M距離熱源中心最近,所以熱量最先

傳遞到M處。

19.B

解析:B

【詳解】

熱是?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端向溫度較低的?端傳遞,從溫度高的

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20.B

解析:BD

【詳解】

選項A熱傳導的方向是從內向外,錯誤;熱傳導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一方傳向溫度低的一

方.,而且是向四面八方傳遞的;

選項B熱能在真空中傳遞,正確;太陽的熱最就是在真空通過熱輻射傳到地球上的;

選項C把木屑放在水中,給水加熱,木屑馬上就漂起來,錯誤;木屑不會馬上飄起來;

選項D塑料傳遞熱的能力比陶瓷差,但是比木頭強,正確。

21.C

解析:C

【詳解】

熱傳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只要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之間存在

溫度差,就會有熱傳遞現象發生,并且將一直繼續到溫度相同的時候為止。電熨斗的金屬

外壁、冬天室內的暖氣裝置都應用了熱傳遞,熱水瓶的玻璃內膽是避免熱傳遞的,可以讓

熱水瓶里的熱水保溫時間更長。

22.D

解析:D

【詳解】

一根棍子,當像這樣用它懦重物時,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就叫杠桿。比如:訂書機、

釣魚竿、蹺蹺板、鎰子等,螺絲釘應用斜面來工作,所以D符合題意。

23.C

解析:C

【詳解】

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

機械。常用的簡單機械種類有杠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等。羊角錘屬于省力杠桿,

斧頭屬于斜面的應用可以省力,鐐子是費力杠桿。

24.C

解析:C

【詳解】

而像塑料、陶瓷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散熱

慢,可以減慢物體熱最的數失。保溫杯是用熱的不良導體制作的。研究杯子的保溫效果

時,加蓋子可以阻止熱量的散失。外包毛巾起到保溫的作用,所以C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保溫杯,要求學生掌握杯子加蓋、外包毛巾可以使水溫下降慢一些。

25.C

解析:C

【詳解】

熱傳遞或稱傳熱是物理學上的一個物理現象,是指由于溫度差引起的熱能傳遞現象。熱傳

遞中用熱量量度物體內能為改變。熱傳遞主要存在三種基本形式: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

流。用毛巾反復擦皮膚感到熱、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發熱都是摩擦產生的熱能,和熱傳

遞無關。把手伸到熱水中,熱水的熱傳遞到手上,會感到熱,這是熱傳遞現象。

26.A

解析:A

【詳解】

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

傳熱方法叫熱傳導。圖中的熱量傳遞的形式是沿著金屬條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

分,所以是熱傳導。

27.B

解析:B

【詳解】

熱量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部分沿著物體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熱傳導,主要是固

體的轉熱方式,金屬湯勺的傳熱方式就是這種方式。

28.B

解析:B

【詳解】

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通過直接接觸,冷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

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給另一部分。兩塊磁鐵吸在一起,沒有發生熱傳遞,這是因

為它們具有相同的溫度,所以B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熱傳遞,要求學生掌握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29.B

解析:B

【詳解】

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熱傳遞主要是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

實現的。熱傳導就是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

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熱的傳導主要發生在固體物中。液體和氣體受熱上升、遇

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做對流。熱在液體和氣體中的主要

傳遞方式是對流。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熱從發

熱的物體直接向周圍傳遞出熱的傳播方式叫做熱輻射,所以B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熱對流,要求學生掌握熱對流是指依靠液體或氣體本身的流動而傳熱的過程。

30.A

解析:A

【詳解】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樣的。鋁勺是金屬,屬于熱的良導體,傳熱本領

強。木勺、塑料勺的材料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能力差。

31.B

解析:B

【詳解】

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銹鋼是熱的良導體,塑料和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故選

Bo(每題2分)

32.B

解析:B

【詳解】

羽絨服能保暖的原因是減少熱量散失,阻止冷氣侵入,其不產生熱量。(每題2分)

33.A

解析:A

【詳解】

鍋底一般是金屬材料做的,是熱的良導體,能使熱快速傳遞。(每題2分)

34.A

解析:A

【詳解】

圍上圍巾感覺會暖和起來是為了保溫,阻擋冷空氣的進入。(每題2分)

35.C

解析:C

【詳解】

在冬天我國北方經常使用暖氣,通常可以觀察到一般安裝在房間的下邊,這是因為暖空氣

比較輕,會往上方流動,而冷空氣比較重會往下運動,從而形成了冷暖氣流的交換,使室

內的溫度達到一個均衡的地步。

36.C

解析:C

【詳解】

太陽通過熱輻射的方式向大地傳導熱量。C選項符合題意。

37.C

解析:c

【詳解】

熱輻射:物體之間利用放射和吸收彼此的紅外線,而不必有任何介質,就可以達成溫度平

衡。太陽的熱是由輻射到地球的太陽,熱主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遞到地球上的,所以c

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熱輻射,要求學生掌握太陽的熱是以熱輻射的方式傳播的。

38.B

解析:B

【詳解】

A.熱對流是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使內能從溫度較高部分傳至較低部分的過程,錯誤;

B.熱輻射是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熱能的過程,正確;C.熱傳導是物體直接接

觸,溫度從較高部分傳至較低部分的過程,錯誤;所以B符合題意。

39.B

解析:B

【詳解】

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像塔吊的吊鉤

上可以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A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正確;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B動滑輪不可以改變用力的大小,錯誤;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C輪軸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正確;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時省力;在軸上用力帶

動輪運動時費力,輪軸是變形的杠桿,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和大小。

40.C

解析:C

【詳

用毛巾反復擦皮膚感到熱、子彈打進墻里,子彈溫度升高、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發熱都

是摩擦產生熱,和熱傳遞無關。把手伸到熱水中,熱水的熱量傳遞到手上會感到熱,這是

熱傳遞現象。

【點睛】

掌握熱傳遞的應用。

41.A

解析:A

【詳

物體吸熱的本領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

物體吸熱快。冬天無風的時候,左右手分別戴黑白手套在陽光下,左手感覺比較溫暖,所

以A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吸熱的本領,要求學生掌握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42.C

解析:C

【詳

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直到兩者溫

度相同。熱傳導是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傳遞熱。用鐵鍋烙餅和扭傷腳踝后熱敷屬于熱傳

導,蠟燭燃燒發光的方式是熱輻射。

43.C

解析:c

【詳解】

對流:液體或氣體中較熱部分之間不段循環流動,使濕度芻于均勻的過程。液體或氣體受

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對流。

44.C

解析:C

【詳解】

不同物體的傳熱快慢不同,金屬等物體傳熱能力強,稱為熱的良導體,塑料、橡膠、木頭

等物體傳熱能力弱,稱為熱的不良導體,適合做隔熱材料。根據對材料導熱性的認識,飯

鍋的鍋把用塑料或木頭制作,它們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能力弱,是為了端鍋時不燙

手,方便使用。

45.A

解析:A

【詳解】

通過實驗可知,盡管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但是它們之間的導熱性是不同的。銅、鐵、鋁

都具有導熱性。銅傳熱最快,鐵傳熱最慢,鋁居于二者之間,這是它們的金屬特點決定

的。

46.B

解析:B

【詳解】

物體吸熱的本領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

物體吸熱快;物體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溫快;物體按與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升溫比較

快。把三個相同大小的紙袋按相同的擺法放在陽光下,白色升溫最慢,所以B符合題意。

【點睛】

本題考查吸熱的本領,要求學生掌握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47.A

解析:A

【詳解】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夏天穿黑色的襯衫與穿白色

的襯衫相比更吸熱,因為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A選項符合題意。

48.B

解析:B

【詳解】

在平放、斜放、豎立放置中,斜放吸收能力強,這是因為:斜放太陽光是直射物體表面

的,而平放和豎立放置陽光是斜射物體表面,直射比斜射吸收能力強。觀察房頂的太陽能

熱水器放置方向。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有關系,直射比斜射吸收能量強,溫度上升

快。

49.C

解析:C

【詳解】

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

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房間里暖氣片的安裝位置,最合理的是立

在窗臺下。

50.B

解析:B

【詳解】

棉被的主要作用:一是保溫,防止冰糕的冷氣跑掉,保溫和保冷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阻

止冷熱平衡交換:二是隔熱,防止外界的炎熱空氣進入里面,造成冰糕融化,棉被就充當

了一個隔熱層的作用,所以B符合題意。

51.A

解析:A

【詳解】

因為人體內有擔負指揮和協調工作的神經系統,所以人的各種器官能協調一致地工作,會

思考各種問題,神經就像電話線,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傳入神經是感覺神經,負責把信

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傳出神經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

52.A

解析:A

【詳解】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

力的位置叫動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生活中我們見到過的秤坨就是杠桿的

應用。

53.A

解析:A

【詳解】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占、身等。大腦是一切感官的中摳。

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身體各個部位是觸覺。大腦是消耗

人體能量最多的器官。

54.C

解析:C

【詳解】

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即左大腦半球支配右側身體的運動,右大腦半球

控制左側身體的運動。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語言等功能,如語言、書寫、數

學、邏輯;右半球則偏重于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如音樂、繪畫、情感、技藝。

55.A

解析:A

【詳解】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

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

系統。

56.A

解析:A

【詳解】

大腦被稱作人體的司令部,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神經是人體的電話線,能把人體各部分

獲得的信息及時報告給大摘。為了保護大腦必須注意科學用腦。

57.B

解析:B

【詳解】

人的神經系統是由腦神經脊髓組成的,大腦是人體的神經系統中樞,是思想活動的搖籃,

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大腦神經中樞包括運動中樞、感覺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

樞;為了保護大腦必須注意科學用腦。

58.D

解析:D

【詳解】

大腦有管理人的感覺、運動、說話、情緒、記憶、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稱為人體的

司令部。

59.B

解析:B

【詳解】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是高級神經中樞;脊憤是低級神經中樞,既是大腦和軀干的聯

系通道,乂可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應,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B不屬于

人體的神經中樞。

60.C

解析:c

【詳解】

人類的大腦是所有器官中最復雜的一部份,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體的一切感覺活

動,包括視覺和聽覺,思維和情緒,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的,

大腦對人體至關重要。人病比電腦復雜主要體現在創造能力比電腦強。

61.B

解析:B

【詳解】

神經系統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系統,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

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神經就像電話線,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傳入神

經(又稱感覺神經)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又稱運動

神經)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所以傳遞過程為接收信號與傳入神經O神經

中樞O傳出神經?做出反應。

62.B

解析:B

【詳解】

大腦的大小和形狀像兩只并攏的拳頭;大腦表面像核桃仁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同,可

增加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大腦的軟硬像豆腐,顏色是淡粉紅色。

63.C

解析:c

【詳解】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是高級神經中樞;脊髓是低級神經中樞,既是大腦和軀干的聯

系通道,又可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應,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神經不屬

于人體的神經中樞。

64.D

解析:D

【詳解】

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巖漿像燒熔了的玻璃似的通過巖石空隙或裂縫向上運

動。巖漿不斷上升過程中,遇到薄弱的地殼時,就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噴發會形

成火山氣體、火山、灰巖漿等,液態水不屬于火山噴發物。

65.C

解析:C

【詳解】

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類的一切感覺活動(包括視覺和

聽覺等)、思維和情緒、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工作的。人的腦

部在受創后,會出現短暫失憶的現象,這說明大腦具有記憶功能。

66.C

解析:C

【詳解】

神經系統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系統,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

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神經就像電話線,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傳入神

經(又稱感覺神經)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又稱運動

神經)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所以人“看到紅燈停,看到綠燈行”的反射

活動過程為接受綠燈信號一傳入神經傳輸信息一神經中樞做出指令一傳出神經傳輸指令一

接受指令作出反應。

67.C

解析:c

【詳解】

大腦的大小和形狀像兩只并攏的拳頭;大腦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可增

加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大麻的軟硬像豆腐,顏色是淡粉紅色。

68.C

解析:C

【詳解】

大腦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動:語言、運動、聽覺、視覺、情感表達等“它能夠調節消化、

呼吸、循環、泌尿、生殖、運動等中樞:大腦是一切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整個腦的重量

是1400克,大腦約占腦總重量的80%,就是大約1120克。

69.C

解析:C

【詳解】

人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輸、神經三部分,大腦根據功能區域不同,又分為語言中樞、聽

覺中樞、視覺中樞、運動中樞。

70.B

解析:B

【詳解】

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即左大腦半球支配右側身體的運動,右大腦半球

控制左側身體的運動。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語言等功能,如語言、書寫、數

學、邏輯;右半球則偏重于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如音樂、繪畫、情感、技藝。

71.C

解析:C

【詳解】

神經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傳入神經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傳出

神經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

72.B

解析:B

【詳解】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類的一切感覺活動(包括視覺和聽覺等)、思維和情緒、語言能

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工作。大腦的質量大約是1400克。大腦的形狀像

兩只拳頭提起來并攏:大摘表面像核桃表面i樣,有許多凹陷的溝壑和隆起的回,這樣增

加了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大腦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顏色呈淡粉紅色。

73.A

解析:A

【詳解】

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類的一切感覺活動(包括視覺和

聽覺等、思維和情緒、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工作的。人的腦部在

受創后,會出現短暫失憶的現象,這說明大腦具有記憶功能。

74.C

解析:c

【詳解】

腦連著身心每個部位,尤其與心交、與腎交、與氣通,不用腦不行,用腦過度也不行,所

以我們提倡的是科學用腦,要掌握用腦的訣竅,保護腦健康。科學用腦的五要素是:動靜

結合、課程交替,反復強化,勤于思考、適當休息,所以ABD選項屬于科學用腦,C選項

不屬于科學用腦v

75.C

解析:C

【詳解】

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神經分布于人的全身。從腦發出的腦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

的頭腦和內臟;從脊髓發出的脊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

76.C

解析:C

【詳解】

地幔頂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于放射性元素

大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巖石高溫軟化粘稠,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巖漿的發源

地。

77.C

解析:C

【詳解】

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

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鉤上可以隨著重物?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動

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小東相當于動滑輪的重物,而小明使用的是動滑

輪,可以省力拉起重物,所以小明會獲勝。

78.A

解析:A

【詳解】

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司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定滑輪能改變用

力方向,但不省力。生活中常見的定滑輪:旗桿頂部的掄?子、窗簾上的輪子。定滑輪不省

力,所以A符合題意。

79.C

解析:C

【詳解】

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

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鉤上可以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動

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

組。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圖3是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

向。

80.C

解析:C

【詳解】

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

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升國旗時,我們將國旗升到旗桿的頂端,利用的簡單機械是定

滑輪,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81.C

解析:C

【詳解】

滑輪的種類很多,最基本的有兩種,即動滑輪和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夠移動的滑

輪叫定滑輪;能跟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