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1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2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3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4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目標123結合課本及材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唯物史觀、時空觀念)結合課本及材料,以京師大學堂等新式學堂的開辦和科舉制度的廢除為例,認識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了解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結合材料,正確認識近代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因素,明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使學生認識到文字是革命斗爭的有力武器,大眾傳媒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近代教育的發展:京師同文館(1862)福州船政學堂北洋西學堂(天津)南洋公學(上海)京師大學堂(1898)時期新式學校1.洋務運動時期2.甲午戰爭之后3.百日維新期間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舊址(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同文館教育近代化開端①創辦新式學堂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近代教育的發展:②廢除科舉制1901年,清政府決定廢除八股文;1903年,清政府以科舉阻礙學校發展,決定逐步廢除科舉制。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存在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廢除。

清政府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

回顧科舉制度的發展演變史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近代教育的發展:材料一:明清時期,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只限于八股文。

變化:①教學內容不同:從單一枯燥的八股文轉變為外語、數學、科學等學科。②人才培養方向不同:從考取官職轉變為培養軍事、外交、科技等多方面的人才,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講13天背14天放假2天閱讀材料,比較新式教育和舊式教育的區別?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2.新聞出版業的發展: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創辦了許多供在華外國人閱讀的外文報刊。

《申報》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創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志。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

。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2.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

天津的《大公報》

上海的《新聞報》

延安的《解放日報》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2.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上海的《東方雜志》

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

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這些新式的報刊,報道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國內時局。它們報道及時,覆蓋面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它編輯出版多種中小學教科書、字典和大批文化學術著作,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1912年1月1日中華書局創辦開明書店出版的書籍1925年生活書店創辦史料實證3.文化出版機構的創辦:壹·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中華書局生活書店延安新華書店舊址

新華書店是中國國有圖書發行企業,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該書店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出版集團之下,是國家官方的書店,也是官方刊物宣傳與發售處之一,全國各地均有分店。3.文化出版機構的創辦:貳·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成就:20世紀初以后,中國文藝創作空前繁榮,成就突出,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品。20世紀初以后魯迅《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曹禺《雷雨》、巴金《家》、老舍《駱駝祥子》解放區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畫》、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典型代表:魯迅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無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成為一篇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阿Q正傳》,深刻解剖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弱點,成為批判國民性問題的經典之作魯迅的雜文思想深刻,語言犀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篇章貳·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成就:魯迅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書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狂人日記》

“你們可看見過殺頭么?”阿Q說,“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他搖搖頭,將唾沫飛在正對面的趙司晨的臉上。這一節,聽的人都凜然了?!斞浮栋正傳》第六章無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是一篇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深刻解剖整個民族的精神弱點,成為批判國民性問題的經典之作貳·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成就:解放區文藝發展: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深入工農群眾,創作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油畫《延安文藝座談會》揭示了農村中復雜的社會關系和人物性格的變化,突出表現了中國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土地改革,翻身做主人的心路歷程揭示了當時階級斗爭的新特點,深化了反封建的主題。描寫了抗戰時期解放區一對青年男女為追求婚姻自由,沖破封建觀念和守舊家長的阻撓,最終結為恩愛夫妻的感人故事。貳·文學藝術的成就

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畫法上工筆、寫意兼長,造詣精深齊白石的蝦齊白石2.美術成就:貳·文學藝術的成就2.美術成就:徐悲鴻徐悲鴻熟悉中西畫法,并以西洋寫實主義的技法來改革中國畫法,創作了《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國畫技法和意境上開辟了新時代。貳·文學藝術的成就3.音樂成就:

《義勇軍進行曲》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原為影片《風云兒女》主題歌。作于1935年4月。樂曲富于動力,象征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曾長時間激勵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后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聶耳聶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從小家境貧寒,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貳·文學藝術的成就氣勢磅礴,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獨立、堅強,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冼星海(1905—1945),祖籍廣東番禺,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1935年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回國,后輾轉到陜北抗日根據地。1939年與光未然合作創作《黃河大合唱》。代表作有《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等。3.音樂成就:貳·文學藝術的成就4.影視成就: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中國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就是《歌女紅牡丹》結束了中國電影的沉默歷史貳·文學藝術的成就4.影視成就:《十字街頭》反映的是動亂時代青年人的悲喜劇,他們戀愛、失戀、生活、失業,影片最終以光明的結尾,預示著青年人勇敢面對人生“魯藝”時期的歌劇《白毛女》劇照揭露了農民只有敢于反抗舊社會才會有熬出頭的一天,否則就只有像楊白勞一樣以死反抗,但地主階級仍然耀虎揚威的壓迫著農民。貳·文學藝術的成就4.影視成就:《馬路天使》劇照周璇趙丹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揭露了半封建法殖民地社會帶給勞苦大眾和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苦難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課堂小結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學藝術的成就新聞出版業:新式報刊深刻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近代教育:從洋務運動到1905年,近代

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文學:20世紀初,魯迅、郭沫若、茅盾等;

解放區,趙樹理、丁玲、周立波等電影:《定軍山》《歌女紅牡丹》《漁光曲》等等繪畫:齊白石和徐悲鴻音樂:聶耳和冼星海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課堂訓練1.(20XX·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如圖為1920年在《申報》上刊登的一幅漫畫。漫畫作者意在(

)A.描繪考生科舉備考場景

B.倡導世人積極尊孔復古C.鼓舞學生參加五四運動

D.激發讀者學習知識熱情2.(20XX·新疆·中考真題)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歷史課程第一次以獨立的課程形態呈現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蒙學堂四年,小學堂六年,均學習中國史;中學堂四年,學習外國史。這反映了(

)A.教育課程的革新 B.科舉制度的廢除

C.新式學堂的初建 D.高等學府的設置AD課堂訓練3.(20XX·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1897年,商務印書館由多人集資創辦,初期以印刷商業簿冊報表為主,后來主要業務轉為出版新式教科書、英文讀本、英漢辭典等工具書、西方學術著作,兼及古籍、科技著作、文學作品和期刊。由此可知,這一轉變(

)A.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 B.推動近代第一批新式學校興辦C.方便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