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醫”墨子的救世藥方--部級精品課《兼愛》品賞【教學設想】《兼愛》安排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的第二單元中,這一單元旨在通過集中學習先秦諸子散文,來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并大致感受中華思想文化史上那段百家爭鳴的輝煌時期。雖說“百花齊放”,但戰國時期,墨儒兩家卻能并稱顯學,當時天下甚至有“非儒即墨”之說。既然兩家在救世主張上有如此多相似的地方,為什么兩派后學在論戰時卻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為什么曾經顯赫一時、風頭無兩的墨家最后卻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以上問題只有通過對海量資料的查閱、歸納才能大致得出答案,僅僅通過對第二單元寥寥幾篇作品的“管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充當學生的助手,多渠道搜集資料,讓學生在眾多資料面前,剝絲抽繭、“知其所以然”地了解墨家“兼愛”思想的內涵,感受墨子平等博愛的精神力量,進而與儒家“仁愛”思想加以區別,領悟各家之妙,進一步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了解墨子引類取譬、言此意彼的言說方式,欣賞墨家因不厭其煩反復論說而形成的樸拙繁復的論說風格。由于學生對墨家的學說知之較少,所以,教學方法宜以誦讀與講授為主,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可以“一言堂”;相反,教師更需要在問題設置上準確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盲點”,積極引導、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以期他們能主動獲取知識,培育良好的語文素養。“上醫”墨子的救世藥方——部級精品課《兼愛》品賞【課堂實錄】一、導入【歷史背景】春秋時期,強大了的諸侯,不再對周王室唯命是從,紛紛開始攻城略地,瘋狂擴張。據史書記載,僅春秋二百多年間,就有36名君主被殺,52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事480多起。而戰國,情況更甚!真可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諸子藥方中有兩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儒家的“仁愛”方和墨家的“兼愛”方。正是“愛”將儒墨同先秦諸子區別開來,因為其他流派是不講“愛”這種情感的。而在我們看來大同小異的“仁愛”與“兼愛”,在儒墨之徒眼里卻勢同水火,這是為何?現在就讓我們先通過對《兼愛》這篇文章的解讀,看看墨家開出了什么藥方;再對比一下,看看墨家和儒家的藥方有什么區別,誰更管用。二、梳理文章結構,認識墨子的藥方師:中國有句諺語,叫“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生:是不是指上等的醫生能醫治國家的弊病,中下等的醫生只能醫治人身上的疾病?師:基本正確,但中下等醫生的醫術還有細微區別,中等醫生側重于醫治的是人精神上的病,而下等的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追究病根,臨時應付,只能暫時醫治肉體上的局部病癥。墨子是哪一級別的醫生呢?文章有沒有依據?生:墨子以“上醫”自居,第一段中他說:“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師:你找得又快又準。能順便翻譯一下這個句子嗎?生:意思是,圣人是專門治理天下的,必須得知道天下亂在哪里才能著手治理;就像醫生治病只有知道病從哪里生,才能治療。師:從論證角度看,這屬于什么論證?生:比喻論證。師:很好,請大家先記住,這是墨子論說的第一個重要特點——善用譬喻。1.分析病象。師:接下來讓我們跟著墨子也當一把“上醫”,一起找找當時社會的“病象”。所謂“病象”,就是疾病表現出來的“癥狀”。生:當時社會的癥狀就是第二段說的:“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師:這一段文字讀起來,給大家一種什么感覺?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墨子論說的另一特點?生:我感覺這段話重復的東西特別多,給人一種很啰唆的感覺。生:我感覺墨家和儒家、道家的散文明顯不是一個風格,甚至不是一個水平。師:沒錯。墨子的語言特別淺白,而且還唯恐言之不清,常常正面說了一遍,反面再說一遍。但這種直言不諱通俗易懂其實是有意為之的,它和墨家思想的受眾群體有關。墨家的傳道對象多是中下層人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需要采用一種貫穿到底,絕不旁逸斜出的論說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讀者群體接受。其實,表面上的繁復暗含著內在的明晰層次,那就是社會之病不僅僅因為自下而上的“犯上作亂”,還因為自上而下的“以上虧下”!不但國家內部、家族內部如此,“天下之為盜賊”者、“大夫之相亂家”者、“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此時的天下,無論是底層的普通民眾、高高在上的貴族,還是本就作惡的盜賊,甚至朝廷的君臣,都壞成一片。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以用三句話概括,那就是“國相攻,家相篡,人相賊”,這種亂象就是社會的“病象”。2.尋找病因。師:為什么當時的天下會亂成這個樣子?大家能不能試著用一句原文的話簡明扼要地指出“病因”來?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師:沒錯。墨子認為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人自愛,損人利己。3.對癥下藥。師:當然,既為“上醫”,墨子就不能只作出診斷,還要開出藥方,那他的“秘方”是什么呢?生:兼相愛。師:有沒有具體做法?生:“若使天下兼相愛,……視人身若其身,誰賊?……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師:能提煉概括一下嗎?生:就是說,普通人兼愛,就不互相殘害;大夫兼愛,就不犯上作亂;諸侯兼愛,就不發動戰爭。師:你抓住了關鍵,“君臣”“父子”這兩對社會最重要的關系不出問題,天下才能太平。這種平等、博愛的觀點一經問世,立刻收獲了無數擁躉。一時間,墨子的主張風行天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甚至有“非儒即墨”之稱。不過,墨家風頭的盛行還不到百年,儒家第二號重要人物孟子,便拍案而起,對墨子的“兼愛”藥方痛加批駁。這就很奇怪了,儒墨兩家不都認為社會出問題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缺少“愛”嗎?他們開出的藥方,不也都跟“愛”有關嗎?儒家的“仁愛”方與墨家的“兼愛”方區別到底在哪里?三、厘清儒墨之爭的分歧核心1.觀點之別(其一)。師:要弄清儒墨分歧的核心,我們需要先回顧兩家的觀點(投影)——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說“視人家若其家”“視人國若其國”。師:有區別嗎?生:有區別!孟子強調推及,是遞進式推廣;墨子強調同等看待。師:你說對了一半。墨子確實強調無等差的愛,怎么看待自己就怎么看待別人,一模一樣;而孟子的“推及”是“由此及彼”輻射開去的,從物理的角度看,輻射其實意味著能量的遞減。孟子把愛分成了三等:“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他認為最低一等的愛是“愛護”,對天地萬物,我們要愛護它,不傷害它,但還用不著“仁德”,因為它們只是“物”,而不是“人”;第二等的愛是“仁愛”,這一等愛給人民;而“親愛”這一最高等級的愛要給家人。從家人到人民再到世間萬物,這就是等差,是建立在血緣倫理基礎上的血濃于水的愛。【《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在儒家這里,“愛”絕對是要受“愛的對象”限制的。所以,儒墨兩家分歧的第一個核心,我們可以概括為——差等還是平等。2.立場之別。師:同樣從愛出發,墨儒觀點為什么會出現分歧呢?給大家一點提示——聯系剛才提到的墨家的受眾群體問題。生:是不是因為兩家立場不同?儒家代表的是貴族的統治階級的立場,而墨家代表的是勞動人民的立場。師:一語中的!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墨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平民立場呢?這其實與他的出身有關。墨子的生平是不甚清楚的,《史記》沒有為墨子立傳,司馬遷在編纂《史記》時,只在《孟子荀卿列傳》末尾提及寥寥數語,與記載其他諸子時的不惜筆墨比起來,似乎有些厚彼薄此的意思。漢魏以來,儒家對墨家思想的集體禁言可見一斑,當然,這是后話。有學者認為,墨子之所以稱為“墨”,是因為他木匠出身,長期與墨繩接觸,所以身上比較黑。史學家錢穆先生則認為是因為他受過墨刑。真實情況雖然不甚清楚,但我們不難得出一些信息,那就是墨子的出身大約是比較卑下的。所以,墨子代表的是數量龐大的社會下層人民的訴求。比如,對于儒家主張的“樂”,墨子就徹底反對。中國古代的“樂”,不單指音樂,更多時候指的是一種綜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的藝術,類似于今天的文藝晚會。“樂”的演出,需要很多人協調運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墨子認為:“民有三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樂”不但不能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還會耽誤正事兒。“樂”這種事,男人去做,耽誤種田;女人去做,耽誤織布;官員去做,耽誤治國。所以,墨子旗幟鮮明地“非樂”!“非”就是反對的意思。《非樂》《非儒》《非攻》《非命》……從《墨子》一書中的這些篇目,足可見出墨家對儒家批判的不遺余力。3.觀點之別(其二)。師:我們再來對比一組觀點,墨子說:“兼相愛,交相利。”但崇尚禮樂的儒家卻不這么認為,孟子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同學們能從中再概括出兩家的第二點核心分歧嗎?生:墨子的愛是以利為出發點的,孟子強調的是不求利益的仁義。師:所以,儒墨兩家分歧的第二個核心,我們不妨歸納為——利益還是仁義。墨子認為人人相愛,便人人得利。“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為了自己得到愛,得到幫助,就必須先給別人愛,給別人幫助。但在孟子那里,利和義就像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墨家的算法,意味著行“兼愛”成了一種投資,一種有利可圖的社會保險。但墨子真如孟子否定的那般狹隘嗎?我們還要參考墨子另外一句話:“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句話的加入,能否使你對墨家的思想有進一步認識呢?生:墨家要追求的利,不是狹隘的私利,而是代表了天下人民的利益。師:沒錯,墨家的這種純實用主義顯然是出于維護弱者利益的考量。“利人”“利天下”是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是他們為之畢生奮斗的崇高理想、終極價值,這是一種“大義”。墨子其實是在為數量龐大的中下層民眾奔走呼號,爭取權利。所以,墨子的“利”,其實應該肯定。4.兩家療效對比。師:雖然兩家的觀點常常針鋒相對,但卻有一點根本相同之處,那就是——關愛天下。甚至可以說,他們代表了當時最有理想抱負,最熱切于救世的一群人,所以勢必要為無道的天下開出救治的藥方。結合大家的歷史認知,你們認為哪家的藥方更有療效呢?生:好像是儒家,好像又是法家。師:儒家確實成了中華文化的正統,但真正主宰了專制王朝廟堂的其實是法家。就算是獨尊儒術的漢代,也只是重仁政,推崇儒家,但是實際操作上重事功,依賴法家,兩種思想雜糅互補。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墨兩家的藥方都沒能發揮出療效,因為它們超出了當時社會發展的實際。當時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是勢必要通過戰爭來統一的。流血紛爭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在亂世中想要求生存,必先求利益,只有壯大了國家的實力,才能談得上穩定。儒墨兩家想用“愛”來救治社會之病,在理論上沒有問題,可是當理論與現實相碰撞的時候,理論的作用就顯得極為弱小了。四、課堂活動,探究墨家式微的原因師:如此重要的一個思想流派突然不見蹤影、無人傳承,除了時代的必然,有沒有墨家自身特質的原因呢?請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五分鐘后分享小組成果。)生:墨家的道德標準要求太高,不但要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強烈獻身精神,還要接受極其艱苦的樸素生活,太難實現。生:剛才說到墨家“非樂”,他們對藝術形式的反感,本質上抹殺的是人們的審美需求。既沒有物質上的滿足,又沒有精神上的慰藉,僅僅靠理想信念作支撐,根本無法維系長久的吸引力。生:在最講究等級的時代,墨家不合時宜地以“兼愛”為口號,試圖消滅社會等級,提倡人人平等,其實這是逆潮流而動,不可能成功。生:在亂世當中,墨家弟子卻致力“非攻”,這自然將自己置于與多國對立的境地,尤其是當時最強大的秦國,自然要先打壓消滅這個流派。生: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后,儒家一躍成為主流,儒家大幅擴張的過程,伴隨的必然是墨家發展空間的極大削弱。師:同學們討論之熱烈,思想之深刻,甚至讓老師有那么一瞬間的恍惚,當年百家爭鳴的盛況宛在眼前。沒錯,時代的必然與墨家自身的特質,使得墨家人才的逐漸凋零、信徒的逐步背叛成為必然,曾經轟轟烈烈的墨家思想就這樣迅速地由顯而微,最終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光芒曾閃耀了整個中華,曾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感染和激勵過無數仁人志士。受其思想影響而產生的人道精神、人格理想,關注社會的進取態度、勇于犧牲的魄力,等等,都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文化瑰寶,這種精神,恒久不滅。【執教感言】以上關于《兼愛》一文的教學,基本實現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但對于如何實施“兼愛”這個問題,其實并未充分展開,只是泛泛地提到“視人身若其身”。如果有學生能指出“理論上的行得通,不代表實踐上的做得到”“如果偏就不兼愛,別人能奈我何”,大家就會發現,實施“兼愛”其實遠沒有那么簡單。這真不是在“抬杠”,對這個問題的發掘,甚至還涉及了儒墨之爭的第三個核心分歧——君權還是民權。墨子對當時社會弊病的診斷,除了《兼愛》中說的“亂何自起?起不相愛”之外,還有《尚同》里說的:“天下之所以亂者,生于無政長。”也就是說,在墨子看來,天下大亂原因有二,一是“不相愛”,二是“無政長”。“無政長”不是“無領導”,而是“與領導意見不統一”。因此,他開出的藥方其實有兩副,一是針對“不相愛”的“兼愛”方,二是針對“無政長”的“尚同”方。其實,墨子也知道“兼愛”是很困難的,如果你“偏就不兼愛”,那就只好用“專制”的辦法治你。“尚同”的本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850年以來吳語文獻的詞匯演變與語法特征研究
- 民航包機乘客管理辦法
- 高壓變電站主接線系統優化設計研究
- 對話自我與外界:探索個體與社會的互動
- 數字經濟時代船舶物資采購策略:創新管理模式與應用探討
- 江蘇倉儲藥劑管理辦法
-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稿件
- 2025危化品保管員崗位操作規程
- 到哪里學習網絡安全工程師
- 挖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
- 內蒙古呼和浩特實驗教育集團2025屆七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東省高考生物試題
- 2025至2030中國匹克球市場前景預判與未來發展形勢分析報告
- 防護窗拆除合同范本
- 關于問責的工作報告
- 城市交通流優化的AI驅動預測模型研究-洞察闡釋
- 香港勞工合同保密協議
- 會議活動復盤報告
- 隧道安全運營管理制度
- 山東省2024年藝術類本科批美術與設計類第1次志愿投檔情況表(公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