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6500字】_第1頁
【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6500字】_第2頁
【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6500字】_第3頁
【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6500字】_第4頁
【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65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目錄TOC\o"1-3"\h\u31085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時空特征實證分析案例 1187961.1基于空間層面的時序變化 1163071.1.1區域整體分析 2235551.1.2區域內城市群分析 3132701.1.3區域內地級市分析 3265051.2基于指標準則層的時空變化趨勢 457891.2.1人口分布質量評價 5306611.2.2經濟發展質量評價 7251691.2.3資源環境質量評價 9115421.2.4公共服務質量評價 11205391.2.5城鄉統籌質量評價 121.1基于空間層面的時序變化在對城鎮化質量進行靜態層面的評價后,學者們逐漸開始考慮時間維度,以求能精確地衡量測度我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的真實水平,結合時間層面的動態變化來進一步分析出影響新型城鎮化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本文運用上述基于熵值法的TOPSIS模型對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的新型城鎮化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出2010年、2014年以及2018年的新型城鎮化各地區質量綜合得分排名(見表1.1),進而對其進行基于空間層面的時序變化對比分析。表1.1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排名地區2010年2014年2018年排名變化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武漢0.67310.69310.7741平0黃石0.37890.38550.4925上升4鄂州0.342130.337100.30816下降3黃岡0.256260.304170.29618上升8孝感0.208300.189300.21329上升1咸寧0.269210.27240.25323下降2仙桃0.287180.244270.21328下降10潛江0.284200.179310.17631下降11天門0.194310.274210.30317上升14襄陽0.301160.328120.27319下降3宜昌0.38470.36980.410下降3荊州0.216290.222280.25822上升7荊門0.264240.312130.27120上升4湖北0.31230.31620.3253平0長沙0.58820.55420.7092平0株洲0.40650.332110.4676下降1湘潭0.364110.31150.4067上升4岳陽0.244280.311140.4019上升19益陽0.268220.272230.18630下降8常德0.268230.246260.22227下降4衡陽0.321140.277200.31715下降1婁底0.286190.206290.22326下降7湖南0.34320.31430.3661上升1南昌0.4730.48230.5273平0九江0.306150.37960.35513上升2景德鎮0.377100.37670.38912下降2鷹潭0.361120.35290.4058上升4新余0.43640.45140.514平0宜春0.298170.254250.23225下降8萍鄉0.38480.299190.39411下降3上饒0.254270.302180.32214上升13撫州0.257250.273220.25921上升4吉安0.38960.309160.23424下降18江西0.35310.34810.3632下降1長江中游城市群0.333/0.326/0.353//1.1.1區域整體分析從整體上看,結合表1.2整理數據,201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平均為0.333,2018年上升至0.353,長江中游城市群總體新型城鎮化質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但質量得分差距從2010年的0.479擴大至2018年的0.598,各地市之間差距明顯,發展速度不均衡,城鎮化水平差距進一步擴大,同時2010年、2014年與2018年在31個地市中分別有14、10、13個地市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高于平均值,占比分別為41.94%、38.71%、41.94%,可見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整體偏低。表1.2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描述性統計時間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極差20100.3330.6730.1940.47920140.3260.6930.1790.51420180.3530.7740.1760.5981.1.2區域內城市群分析從局部上看,在2010年、2014年以及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個子城市群(排名中用當地的省份縮寫代替)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排名分別為贛>湘>鄂、贛>鄂>湘、湘>贛>鄂,其中武漢城市群的綜合評價得分在三個時間節點上都是逐漸增加的,由0.312提升至0.325。武漢城市群、環長株潭城市群雖然部分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較高,但整體差距相對較大(2018年分別為0.479、0.344),對周圍城市的帶動作用依然很弱,導致兩個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平均質量水平不高,尤其是湖北省。在2018年,武漢城市群綜合評價得分高于平均值的僅有武漢、黃石、黃岡三個城市,環長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水平高于平均得分的僅有是位于城市群中心的長沙、株洲、湘潭市三個城市;環鄱陽湖城市群的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雖然最大值相對較小,但整體差距相對較小,2018年平均水平以上的有南昌、景德鎮、鷹潭、新余、萍鄉、吉安六個城市,綜合評價得分差距僅為0.216。1.1.3區域內地級市分析從個體上看,①長江中游城市群31個地級市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排名變化情況分為上升型、相對穩定型以及下降型三種類型:湖北省的黃石、黃岡、孝感、天門、荊州、荊門市和湖南省的湘潭、岳陽市以及江西省的九江、鷹潭、上饒、撫州市12個地級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排名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湖南省岳陽市,綜合排名由第28名上升至第9名;武漢、長沙、南昌、新余市4個地級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排名未發生變化;湖北省的鄂州、仙桃、潛江、天門、襄陽、宜昌市和湖南省的株洲、益陽、常德、衡陽、婁底市以及江西省的景德鎮、宜春、萍鄉、吉安市15個地級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排名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江西省吉安市,由第6名急速下降至第24名;②長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漢、長沙、南昌三省省會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數從2010年到2018年排名不變,依舊分別位于第1、2、3名。1.2基于指標準則層的時空變化趨勢長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質量由五個子系統相互作用而成,通過對這五個維度進行深入比較與分析,探尋導致不同地區發展差距的原因與短板,以便后續有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措施。總結表1.3可以得到:表1.32010/2014/2018年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體系準則層權重分布目標層準則層201020142018新型城鎮化質量人口分布0.0840.1090.082經濟發展0.2300.2670.246資源環境0.2340.2600.240公共服務0.4280.3380.394城鄉統籌0.0240.0270.038圖1.1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體系準則層平均權重分布觀察表1.3和圖1.1,由準則層的累計指標權重結果可以看到,公共服務各年份的累計權重盡管數值是有所波動的,但一直都是五個準則層中最高的,這也表明了公共服務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其次是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兩個準則層的累計權重占比靠前,這三個準則層在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水平中的地位也側面反映了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核心、以經濟發展為動力、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城鄉統籌的累計權重雖然在三個年份里均是最低的,但從時序上看邊際貢獻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且上升幅度也在增大,表明了城鄉統籌層面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逐漸成為個地市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的重點方向。1.2.1人口分布質量評價由表1.4可以看出,從整體上看新型城鎮化推進的八年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人口分布質量指數有所上升,人口分布趨于合理化,第三產業加速發展,就業人數占比不斷增多。2010、2014、2018年高于人口分布質量指數平均值的城市占比分別為38.71%、48.39%、54.84%,呈逐年增加的發展趨勢,同時城市間人口分布質量指數的差距也呈現出進一步縮小的狀態,由2010年的0.795降低至2018年的0.767。觀察三省的省會城市,在三年中均位于排名中的前三,在2018年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武漢、長沙、南昌市,中心城市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排名的后三名為吉安、宜春、撫州,均在江西省,并且觀察分布于三省的三大城市群人口分布質量指數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江西省的環鄱陽湖城市群排名處于較后的位置,人口分布的合理規劃依然是其需要重視的方面。相反地,位于湖北省的武漢城市群在三大城市群中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三名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第一名并且保持至2018年,表明其在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合理分布的基礎要求已經達到該區域的領先地位。表1.4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人口分布質量指數地區201020142018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武漢0.77620.83210.871黃石0.402110.44280.50613鄂州0.4390.45470.6764黃岡0.044310.151230.5916孝感0.295240.307190.42818咸寧0.44380.438100.49214仙桃0.395120.036310.24725潛江0.376140.086290.2524天門0.288250.346140.6155襄陽0.371150.434110.51511宜昌0.377130.364130.5329荊州0.357160.372120.5718荊門0.336190.34150.48215武漢城市群0.37630.35410.5211長沙0.83910.70120.8182株洲0.50970.43990.5857湘潭0.428100.316180.4417岳陽0.311210.322170.40619益陽0.296230.094280.27322常德0.35170.147250.2723衡陽0.284260.181210.37220婁底0.275270.141260.23128環長株潭城市群0.41210.29330.4242南昌0.61430.66530.7493九江0.319200.188200.23327景德鎮0.54850.47960.46816鷹潭0.339180.324160.28921新余0.54360.49540.52910宜春0.199290.111270.11930萍鄉0.60440.48850.5112上饒0.309220.151240.23326撫州0.175300.156220.10331吉安0.215280.064300.12529環鄱陽湖城市群0.38720.31220.3363長江中游城市群0.389/0.325/0.439/注:劃分標準運用Arcgis10.7中的最佳Jenks自然斷點法圖1.22010(左)/2018(右)人口分布質量發展水平對比圖由圖1.2可以觀察到,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雖然所有城市的人口分布的平均質量水平有所上升,但是區域不均衡性日益明顯,高水平區由6個減少到4個,中低水平區由13個減少為7個,低水平區逐漸增多,由2010年的4個增加到2018年的9個,人口分布低水平區呈現出集中連片分布的態勢,尤其聚集在環鄱陽湖城市群一帶。武漢城市群的仙桃、咸寧市,環長株潭城市群的常德、益陽、婁底、湘潭市以及環鄱陽湖城市群的九江、上饒、鷹潭、新余市的人口分布質量水平均下降了一個等級,人口分布兩極化趨勢明顯。1.2.2經濟發展質量評價如下表1.5所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質量表現出穩定的發展態勢,平均的質量指數在逐年增加并且接近于0.300。2010、2014、2018年三大城市群的平均值均呈現上升趨勢,呈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環長株潭城市群均位列第一,在2018年的得分0.348,盡管環長株潭城市群包含的城市數量相對較少,但該城市群占據面積大,人口達到4000萬,GDP總額更是占據全湖南省的80%左右。在城市群的31個城市中,經濟發展質量指數一直位于前10名的城市由武漢城市群的武漢、宜昌市,環長株潭城市群的長沙、株洲、湘潭市以及環鄱陽湖城市群的南昌、新余市,上述的8個城市,大都是濱江城市、省會城市或者與省會城市相鄰,濱江城市依靠便捷的交通經濟發展迅速,且環境優美,吸引了大量人口,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份的政治文化發展的中心,優等中小學校、高等院校自然會較多地坐落在此,豐富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吸引大量求學者。其中較為特殊的是江西省的新余市,該市地區面積雖然較小,但一直是江西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交通便利,在2014年的經濟質量指數排名中甚至超過了江西省的省會南昌市。表1.5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經濟發展質量指數地區201020142018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武漢0.77210.79710.8611黃石0.248150.254160.26613鄂州0.311100.38460.34211黃岡0.162210.107290.11530孝感0.112300.127270.12727咸寧0.174200.177210.17020仙桃0.37860.34980.26514潛江0.157220.174220.12428天門0.138260.103310.14923襄陽0.292130.315110.22417宜昌0.43450.42050.3827荊州0.114290.106300.11431荊門0.240160.236190.19519武漢城市群0.27230.27320.2843長沙0.72120.77820.8512株洲0.34270.34590.3996湘潭0.34080.35170.35410岳陽0.226180.243170.4645益陽0.148230.178200.15222常德0.230170.278120.24715衡陽0.198190.240180.19818婁底0.080310.122280.12129環長株潭城市群0.28610.31710.3481南昌0.50140.51930.5624九江0.249140.258150.22916景德鎮0.296110.266140.3689鷹潭0.34090.332100.3808新余0.51530.42540.7003宜春0.139250.169230.13726萍鄉0.295120.276130.33612上饒0.146240.135260.14624撫州0.116280.144250.15521吉安0.135270.150240.14125環鄱陽湖城市群0.27320.26730.3152長江中游城市群0.276/0.283/0.299/注:劃分標準運用Arcgis10.7中的最佳Jenks自然斷點法圖1.32010(左)/2018(右)經濟發展質量發展水平對比圖由圖1.3可以發現,第一,2010-2018年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水平類型空間變化很小,只有武漢城市群的襄陽、仙桃市從中高水平區降為中低水平區。環長株潭城市群的岳陽市由中低水平區上升至中高水平區,環鄱陽湖城市群的南昌市由高水平區降為中高水平區。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質量低水平片區主要是省際邊緣城市,省際邊緣城市顧名思義位于兩省或多省交界處,一般遠離該省份的中心發展區域,山地較多,多重因素導致該地的交通較為閉塞,從而造成了社會經濟的落后,人口逐漸向發展更好的增長極城市及周邊城市流動,導致人口密度較小,城鎮人口比重相對較低。1.2.3資源環境質量評價通過對表5.6的比對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資源環境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空間差異較為明顯。資源環境質量指數由2010年的0.214小幅度提升至2014年的0.317,再大幅度提升至2018年的0.385。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31座城市中,平均水平以上的依次為武漢、南昌、長沙、鷹潭、黃石、九江、株洲、上饒、景德鎮、岳陽、衡陽、湘潭12個城市,可以看出,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大致為中心城市與副中心城市。武漢的資源環境質量指數三年穩居第一,最高達到了0.762,其次是南昌0.752,長沙0.696。表5.6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資源環境質量指數地區201020142018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武漢0.66810.64410.7621黃石0.50630.46630.6495鄂州0.276200.303180.26622黃岡0.280180.314150.23726孝感0.183310.145310.16530咸寧0.255220.258220.20828仙桃0.205270.162300.24325潛江0.203290.173290.13631天門0.215260.183270.29020襄陽0.261210.277190.28621宜昌0.284170.315140.31618荊州0.188300.201240.26223荊門0.248240.179280.19629長沙0.40550.263210.6963株洲0.37270.310160.5347湘潭0.304140.246230.40712岳陽0.216250.198250.42010益陽0.204280.41180.24924常德0.278190.321130.23527衡陽0.35880.267200.41411婁底0.254230.303170.32616南昌0.310120.45440.7582九江0.296160.50420.5566景德鎮0.42640.41170.4849鷹潭0.51320.41360.6544新余0.39960.42850.36713宜春0.307130.338120.32017萍鄉0.34790.190260.34115上饒0.301150.372110.5028撫州0.324110.379100.34714吉安0.342100.39090.29419長江中游城市群0.314/0.317/0.385/圖1.4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資源環境質量指數變化趨勢從圖1.4可以看出,三大城市群均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環鄱陽湖城市群在資源環境的保護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領先優勢。究其原因,環鄱陽湖城市群在自然資源方面在該研究區域內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綠色生態市鄱陽湖最大的優勢和品牌。在資源環境質量上更是位居全國前列。環鄱陽湖城市群更是注重生態優勢的保護和打造。不斷增加人均綠地面積及提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降低工業生產能耗,促進城市群綠色發展。1.2.4公共服務質量評價從圖1.5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務質量指數整體發展趨勢波動不大,從表5.7可知,2010、2014、2018年公共服務質量平均綜合指數分別為0.325、0.331、0.342,達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比例分別為41.94%、54.84%、41.94%,由此可以看出長江中游城市群在公共服務方面呈現出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2018年公共服務質量指數最高的城市前四名分別是武漢(0.608)、長沙(0.538)、吉安(0.523)、南昌(0.514),均高于0.500;而仙桃(0.223)、岳陽(0.208)、常德(0.192)、天門(0.165)四個城市位于排名的后四位,均在0.200附近。從三大城市群來看,環鄱陽湖城市群公共服務質量指數呈良好的穩步上升趨勢,從2010年的0.324到2014年的0.333,最終在2018年達到0.382,成為三大城市群中公共服務質量指數最高的位置;武漢城市群和環長株潭城市群則發展得相對平穩。表5.7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市公共服務質量指數地區201020142018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武漢0.74110.64510.6081黃石0.50830.39870.36911鄂州0.232230.333170.32317黃岡0.333110.41940.32118孝感0.223250.210260.23727咸寧0.243210.236240.26823仙桃0.137300.127310.22328潛江0.194280.201270.32815天門0.307170.380120.16531襄陽0.229240.356140.29520宜昌0.44060.348150.4278荊州0.251190.232250.24226荊門0.286180.44430.26325長沙0.64220.59320.5382株洲0.45350.293210.4356湘潭0.42270.322180.37610岳陽0.35790.41850.20829益陽0.137310.172290.30619常德0.185290.163300.19230衡陽0.308160.339160.32516婁底0.205270.181280.34613南昌0.340100.41860.5144九江0.314150.39680.33914景德鎮0.328120.366130.3799鷹潭0.319130.304190.28121新余0.49740.39090.4575宜春0.216260.259230.35712萍鄉0.42080.296200.4317上饒0.314140.382110.27222撫州0.249200.261220.26624吉安0.241220.388100.5233長江中游城市群0.325/0.331/0.342/圖1.52010/2014/2018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務質量指數變化趨勢1.2.5城鄉統籌質量評價從表5.8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8年期間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總體城鄉統籌質量指數有升有降,但從大體上看是有所提升的,從2010年的0.543提升至2018年的0.569,三個年份城鄉統籌質量指數達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占比為54.84%、58.84%、48.39%,短期內甚至有所下降。2018年城鄉統籌質量指數高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分別為衡陽、潛江、益陽、長沙、常德、湘潭、岳陽、婁底、仙桃、天門、株洲、鄂州、荊門、荊州、襄陽,大多是三大城市群外圍的城市,而湖北省的省會武漢市以及江西省的省會南昌市均位于20名以后。本文在城鄉統籌準則層下選擇的子指標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