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教學背景與目標:從“動起來”到“懂身體”演講人CONTENTS教學背景與目標:從“動起來”到“懂身體”教學過程:從感知到探究,層層深入拓展與實踐:從課堂到生活的“健康行動”總結與升華:致敬身體的“精密工程”附錄:教學資源清單目錄2025小學科學人體骨骼與肌肉課件作為一名深耕小學科學教育十余年的教師,我始終相信: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身體”是科學啟蒙最生動的起點。今天,我們將共同走進“人體骨骼與肌肉”的奇妙世界——這套課件的設計,既遵循《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要求,又融入了我在一線教學中觀察到的兒童認知特點,力求用最貼近生活的案例、最直觀的互動,帶孩子們揭開“動起來”的奧秘。01教學背景與目標:從“動起來”到“懂身體”1學情分析與教學價值四年級學生(8-9歲)正處于動作發(fā)展的關鍵期,日常跑跳、書寫、打球等活動已非常熟練,但對“為什么能做出這些動作”知之甚少。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卻常被抽象的生物學術語嚇退。而“骨骼與肌肉”作為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核心,既是理解“人體如何工作”的基礎,更是培養(yǎng)“健康生活”意識的重要載體——當孩子知道“不正確的坐姿會影響脊柱發(fā)育”“運動前不熱身可能拉傷肌肉”時,科學知識便真正轉化成了自我保護的能力。2教學目標設計基于課程標準與學情,我將本節(jié)課目標分為三個維度:科學觀念:能說出人體骨骼的主要組成(頭骨、軀干骨、四肢骨)及數(shù)量(約206塊),描述骨骼與肌肉的基本功能(支撐、保護、運動);理解骨骼與肌肉協(xié)同工作的原理(肌肉收縮牽拉骨骼運動)。科學思維:通過觀察模型、對比實驗,初步建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科學視角;能舉例說明不同運動中骨骼與肌肉的協(xié)作方式(如舉手、踢腿)。探究實踐與態(tài)度責任:在小組合作中完成“模擬骨骼肌肉運動”實驗,養(yǎng)成嚴謹記錄的習慣;通過討論“如何保護骨骼肌肉”,樹立“健康行為需從小養(yǎng)成”的責任意識。02教學過程:從感知到探究,層層深入1情境導入:藏在動作里的“小秘密”上課伊始,我會請孩子們完成三個簡單動作:①舉起右手說“我能行”;②輕輕摸自己的后腦勺;③原地跳三下。待他們完成后,拋出問題:“這些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靈活運動?”這時,我會展示兩組對比圖:一組是癱軟的布娃娃(無骨骼支撐),一組是能擺出各種姿勢的樂高小人(有硬質支架)。孩子們很快會發(fā)現(xiàn):“布娃娃軟塌塌的,因為沒有硬骨頭;樂高有支架,所以能定型!”由此自然引出“骨骼是人體的‘支架’”這一核心概念。(設計意圖:用學生熟悉的動作引發(fā)認知沖突,通過直觀對比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難度,同時激發(fā)探究興趣。)2新授環(huán)節(jié)一:認識人體的“鋼筋支架”——骨骼2.1骨骼的數(shù)量與分布我會先拿出一副兒童骨骼模型(注意選擇符合人體比例、標注清晰的教具),引導學生觀察并分組記錄:“頭骨像什么?(安全帽)軀干骨中的肋骨像什么?(保護內臟的小盾牌)四肢骨中的手臂骨、腿骨呢?(像能彎曲的小管子)”通過觀察,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頭骨:22塊(含聽小骨),形成閉合的顱腔,像“安全帽”一樣保護大腦;軀干骨:51塊(包括24塊椎骨、1塊胸骨、12對肋骨),其中脊柱由26塊椎骨組成(包括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1塊骶骨、1塊尾骨),像“彈簧柱”一樣支撐身體并緩沖震動;四肢骨:126塊(上肢64塊、下肢62塊),手臂的肱骨、尺骨、橈骨與手指的指骨相連,形成靈活的“杠桿系統(tǒng)”;腿部的股骨(人體最長骨)、脛骨、腓骨與足骨配合,構成穩(wěn)定的“承重結構”。2新授環(huán)節(jié)一:認識人體的“鋼筋支架”——骨骼2.1骨骼的數(shù)量與分布這里我會特別強調:“新生兒有305塊骨,隨著生長,一些骨會融合(比如骶骨由5塊融合而成),所以成人約206塊。你們現(xiàn)在的骨骼比成人更柔軟,因為含有更多的有機物(如膠原蛋白),這也是你們能做出下腰、劈叉等動作的原因,但如果長期姿勢不良,骨骼也更容易變形哦!”(設計意圖:用“安全帽”“彈簧柱”等生活化比喻替代術語,結合年齡特點強調“保護骨骼”的重要性,增強代入感。)2新授環(huán)節(jié)一:認識人體的“鋼筋支架”——骨骼2.2骨骼的功能:支撐、保護與運動為了讓抽象的功能“看得見”,我會設計三個小活動:支撐功能體驗:請學生雙手叉腰,感受脊柱如何支撐頭部和軀干;再彎腰用手觸腳尖,體會脊柱的柔韌性——“如果沒有脊柱,我們的身體會像沒裝支架的帳篷一樣癱在地上。”保護功能驗證:用軟布包裹生雞蛋模擬“內臟”,一組直接輕敲,一組用硬紙板(模擬肋骨)包裹后再敲。孩子們會觀察到:未包裹的雞蛋易碎,包裹后更安全——“這就是肋骨保護心臟、肺的原理!”運動功能觀察:播放動畫《手臂的秘密》,展示肱骨、尺骨、橈骨在屈肘、伸肘時的位置變化——“骨骼就像運動中的‘杠桿’,關節(jié)是‘支點’,肌肉則是‘動力源’。”(設計意圖:通過體驗、實驗、動畫多感官刺激,將“功能”轉化為可感知的現(xiàn)象,符合兒童“做中學”的認知規(guī)律。)3新授環(huán)節(jié)二:人體的“動力引擎”——肌肉3.1肌肉的類型與分布講完骨骼,我會過渡:“有了堅固的‘支架’,還需要‘動力’來讓身體動起來。大家想一想:當你想舉起水杯時,是誰在‘發(fā)力’?”孩子們會摸著手臂說:“這里的肌肉鼓起來了!”這時,我會展示肌肉模型(重點標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解釋:骨骼肌(約600塊):附著在骨骼上,通過肌腱與骨相連,是我們能“控制”的肌肉——比如手臂的肱二頭肌、腿部的股四頭肌,當你想抬手時,它們會“聽從指揮”收縮。平滑肌:分布在胃、腸、血管等器官,不受意識控制,默默工作——比如胃的平滑肌收縮推動食物消化,“即使你睡覺了,它們也在加班哦!”3新授環(huán)節(jié)二:人體的“動力引擎”——肌肉3.1肌肉的類型與分布心肌:僅存在于心臟,終身有規(guī)律地收縮舒張,“從你在媽媽肚子里6周大開始,它就一直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設計意圖:用“聽從指揮”“默默加班”“終身工作”等擬人化表達,幫助學生區(qū)分肌肉類型,同時滲透生命教育。)3新授環(huán)節(jié)二:人體的“動力引擎”——肌肉3.2肌肉的工作原理:收縮與舒張的協(xié)作為了讓學生理解“肌肉如何帶動骨骼運動”,我會設計“模擬實驗”:用吸管(模擬骨骼)、橡皮筋(模擬肌肉)、回形針(模擬關節(jié))制作模型。具體步驟如下:1.取兩根吸管(代表肱骨和尺骨),用回形針在一端連接(模擬肘關節(jié));2.在吸管外側綁一根橡皮筋(代表肱三頭肌),內側綁另一根橡皮筋(代表肱二頭肌);3.拉內側橡皮筋(肱二頭肌收縮),觀察吸管角度變化(屈肘);拉外側橡皮筋(肱三頭肌舒張),觀察角度變化(伸肘)。實驗后,孩子們會總結:“原來肌肉要成對工作!一塊收縮,另一塊舒張,才能讓骨頭動起來。”我順勢補充:“就像拔河的兩隊,一邊拉,一邊松,才能讓‘繩子’(骨骼)動起來。如果兩塊肌肉同時收縮,手臂就會僵硬,沒法彎曲啦!”(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制作模型,將抽象的“肌肉協(xié)作”轉化為可操作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4綜合探究:骨骼與肌肉的“黃金搭檔”學完骨骼與肌肉的“單功能”后,需要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觀”。我會播放一段運動員打羽毛球的視頻,暫停在“揮拍”“跳躍”等關鍵動作,提問:“這些動作中,骨骼和肌肉是如何配合的?”通過小組討論,孩子們會逐步梳理出:啟動階段:大腦發(fā)出指令→腿部骨骼肌收縮(股四頭肌、腓腸肌)→牽拉下肢骨(股骨、脛骨)→完成蹬地動作;運動階段:手臂骨骼肌(三角肌、肱三頭肌)收縮→牽拉上肢骨(肱骨、橈骨)→帶動球拍揮動;平衡階段:脊柱周圍肌肉(豎脊肌)收縮→穩(wěn)定軀干骨→保持身體平衡。4綜合探究:骨骼與肌肉的“黃金搭檔”最后,我會用一句話總結:“骨骼是‘框架’,肌肉是‘動力’,它們就像搭積木時的‘底座’和‘推手’——缺了誰,都搭不出漂亮的造型。”(設計意圖:通過真實運動場景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系統(tǒng)協(xié)作”的重要性,落實“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科學觀念。)03拓展與實踐:從課堂到生活的“健康行動”1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支架”與“引擎”?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拋出問題:“有些同學喜歡趴著寫作業(yè),有些同學運動前不熱身,這些行為會對骨骼肌肉造成什么影響?”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展開討論。孩子們可能會提到:保護骨骼:保持正確坐姿(脊柱直立)、避免單肩背重物(防止脊柱側彎)、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適當運動(增強骨密度);保護肌肉: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肌肉拉傷)、運動后拉伸(緩解肌肉酸痛)、不挑食(補充蛋白質,肌肉需要營養(yǎng))。我會補充具體案例:“去年有位同學長期歪著坐,體檢時發(fā)現(xiàn)脊柱側彎15度,后來通過矯正坐姿和游泳鍛煉才恢復。這提醒我們,保護身體要從日常細節(jié)做起。”(設計意圖:將知識轉化為行為指導,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責任意識,體現(xiàn)科學教育的實用價值。)2實踐作業(yè):“我的身體運動日記”為了鞏固所學,我會布置分層作業(yè):基礎層:用簡筆畫記錄一天中3個動作(如寫字、跳繩、吃飯),標注涉及的骨骼(如手骨、腿骨)和肌肉(如手部小肌肉、腿部肌肉);拓展層:和家長一起做“保護骨骼”小實驗(如對比“正確坐姿”與“錯誤坐姿”下脊柱的彎曲程度),拍攝記錄并分享;創(chuàng)意層:用廢舊材料(如吸管、橡皮筋)制作“骨骼肌肉運動模型”,在班級展示。(設計意圖:通過多元作業(yè)滿足不同學習需求,鼓勵親子互動,讓科學學習延伸到家庭。)04總結與升華:致敬身體的“精密工程”總結與升華:致敬身體的“精密工程”課程尾聲,我會帶領學生回顧板書(板書設計為“人體運動系統(tǒng)”思維導圖,中心是“動起來”,分支為骨骼、肌肉、協(xié)作),并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人體最精密的‘運動系統(tǒng)’——206塊骨骼像鋼筋一樣搭建起身體的框架,600多塊肌肉像動力泵一樣驅動著每一個動作。它們從你出生前就開始工作,默默支撐著你跑、跳、笑、鬧。希望大家記住:每一次正確的坐姿,每一次運動前的熱身,都是對它們最溫暖的感謝。因為,愛護身體,就是愛護陪伴我們一生的‘最佳搭檔’。”(設計意圖:通過情感升華,將知識學習轉化為生命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樓消防知識培訓課件
- 酒店專業(yè)介紹課件圖片
- 2025年碳纖維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告(節(jié)能專)
- 2025年中國燒烤爐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有機液態(tài)奶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玉帶石工藝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裝飾裝修移動應用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郭芳信息技術課件
- 2021-2026年中國水質分析儀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國通信工程監(jiān)理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裝飾裝修維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金屬材料凝固原理與技術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論語》中的人生智慧與自我管理學習通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品管圈QCC質量持續(xù)改進案例皮膚科-降低窄頻中波紫外線照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PDCA
- 煤化工產(chǎn)業(yè)鏈詳解課件
- RB/T 303-2016養(yǎng)老服務認證技術導則
- GB/T 6896-2007鈮條
- GB/T 6075.1-2012機械振動在非旋轉部件上測量評價機器的振動第1部分:總則
- 大學2023年自主招生報名登記表
- 小學體育暑假特色作業(yè)
- 2020四川考研數(shù)學二真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