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中學高三(部)補習班下學期周練(3)歷史試題_第1頁
樟樹中學高三(部)補習班下學期周練(3)歷史試題_第2頁
樟樹中學高三(部)補習班下學期周練(3)歷史試題_第3頁
樟樹中學高三(部)補習班下學期周練(3)歷史試題_第4頁
樟樹中學高三(部)補習班下學期周練(3)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樟樹中學2017屆高三二部下學期補習班周練(3)歷史試卷考試時間:2017。3。9考試范圍:高考范圍命題人:彭思一、單項選擇題(25小題,每題3分,共75分)1?!锻ㄖ尽な献迓浴酚涊d:“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账詣e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這說明古代部分姓氏A。是宗法制度在稱謂上的表現形式B。來源于夏商周時期的世官制度C。是社會尊卑關系的本質體現D。反映了社會等級制度的崩潰2.有學者認為,儒家對現實經驗層面的君臣父子、夫婦長幼理所當然的倫理道德規范,是適應社會需要的,有不可變易的價值。這說明,儒學長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緣關系規范君臣關系B.以血緣關系規范社會秩序C.宣揚要絕對服從君主要求D.其觀念植根于社會生活中3。有學者認為:“專制君主集權始終面臨兩個無法解脫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運用官僚體制來管理社會,就會受到官僚集團的制約:其二,君主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種手段來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擊,官僚集團的規模越龐大,組織越嚴密?!庇纱丝芍狝.君主加強皇權的措施經歷了由內官到外官的演化B.君主大權獨攬的說法某種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專制君主必須要依靠官僚體制才能統治整個社會D.皇權加強官僚體制的削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4.海昏侯墓的發掘是2015年中國史學考古上的重大事件。?;韬钅鼓怪鲃①R,曾當過27天西漢皇帝,后被輔政大臣、博陸侯霍光率領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禮義,亂漢制度"為理由奏請太后廢黜.這一歷史事件說明A.西漢的君主專制制度曾遭到破壞B.官僚集團對皇權存在一定程度制約C.“廢帝”舉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應"D.西漢諸侯勢力嚴重影響中央集權5.南宋臨安市內的攤點場地,以“行"和“團”相稱,如酒行、食飯行、花團、青果團等;元大都城里有許多集中銷售某一種商品的市場,如米市、面市、緞子市、鐵市、駱駝市、珠子市等。這反映出宋元時期A.城市政治職能的弱化 B.生產程序的日益完善C.市場管理制度的規范 D.市場專業化發展趨向6。清王昱《東莊論畫》說:“學問者先貴立品: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否則,畫雖可觀,卻有一種不正之氣隱躍毫端.文如其人,畫亦有然?!痹摾L畫理論A.深受理學觀念影響B.表明文人畫彰顯人性追求C.說明畫家品德高尚D。說明繪畫與文學地位一致7.有學者著文指出,16世紀前后的中國,雖然有相對自由和富有彈性的土地和勞動力制度,但商人階層受到權力的壓制、剝奪,紛紛“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財產權、經營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沒有成為一種反抗的力量,異化的力量。這說明16世紀前后的中國A.土地和勞動力制度比較靈活B.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C.商人階層深受權力階層制約D.經濟政策失調抑制社會發展8。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農村的制度、生產情況決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況,是農村領導城市。L842年以后,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關系、新的經濟組織等首先在城市發生,然后擴展到農村,形成城市領導農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鄉經濟地位的變化體現的實質問題是A.農村經濟的凋敝B.城市化水平提高C.經濟結構的變動D.城鄉差距的擴大9。上海輪船招商局籌建時,商人入股并不踴躍,清政府撥款20萬串錢以“示信于眾商”。此后,招商局還獲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緩付利息的借款,以及減免部分稅費的優待.這反映A.輪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B.“官”與“商"的矛盾逐漸緩和C.政府推動了中國早期工業化的發展D.政府對民間資本的控制日漸加強10.1913年,錢玄同在浙江就職教育司長時,身穿孔子時代的深衣玄冠到軍政府報到,并發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會推廣.幾年后,卻宣揚“共和與孔經絕不能共存”。1922年,錢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說:“前幾年那種排斥孔教、排斥舊文學的態度,很應改變.”錢玄同的思想演變表明A.新文化運動不符合近代中國國情B.近代中國應以儒學復興推動救亡C.近代中國對儒學的認識不斷深入D.近代中國探索救亡道路艱難曲折11。維新思想家嚴復說:“嘗謂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斷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既治不可復亂,為學術政化之極則?!眹缽痛搜灾荚贏.為變法尋求理論依據B.解釋中衰西盛的原因C.揭示中國文化的特征D.比較中西文化的不同12。有學者認為:20世紀初期中國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義情緒的興起,并通過一系列的運動,將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向社會大眾普及。對此說法,理解正確的是A.民族意識的普及與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形成發展相互促進B.民族意識的普及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發展相互促進C.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將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向大眾普及的結果D.“一系列運動”不包括有抵制外貨,收回利權的反帝愛國運動1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緬懷孫中山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本質遺產是A。領導辛亥革命結束君主專制政體B.發展三民主義,實行三大政策C.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D.改組中國國民黨,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進14。1979年初,有中央領導指出,社會主義經濟中有計劃按比例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根據市場供求變化的部分,即帶有“盲目”調節的部分,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須的。這種看法A.夸大了市場的調節作用 B.指出了國企改革的必要性C.仍固守著計劃經濟思維 D.理清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15。2017年1月11日新華社報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八年抗戰”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笆哪昕箲稹敝饕腔贏.突出東北抗戰的重要性B.中共抗戰的歷史功績C.抗戰的民族性和完整性D.中國抗戰的長久悲壯16.經過新中國初期三年國民經濟恢復,私營企業的大多數……不再是純悴的私人資本主義性質,而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同社會主義經濟相聯系的、并受工人監督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了。這種狀況A.說明國民經濟恢復收到良好效果B.為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礎C.確立了人民政府的經濟領導地位D.把私營企業納入了計劃經濟軌道17。雅典民主政治強調公民之間近乎絕對的平等.任何個人都不能凌駕于眾人之上。個人無論好壞,其權力或權威一旦對民主政治集休議政的制度形成威脅,就有可能成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對象。這體現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精英人物參與政治決策B.保障公民對政治決策的參與C.維護公民政治決策權的平等D.保證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穩定18。馬丁·路德認為:教會分為“不可見的教會”和“可見的教會”,前者存在于天國之中和信仰者的心靈之中,為絕對精神性的、不可見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過是一種屬世的組織,是信仰者學習《圣經》的地方,要歸世俗政府來管理.上述主張的主要意圖是A.將宗教秩序與世俗秩序分離B.使宗教秩序從屬于世俗秩序C.將世俗的權力置于中心地位D.實現個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19.錢乘旦說:大革命后法國“社會持續動蕩……工業化進程緩慢。直到1870年后,法國模式突然發生轉折,由對抗轉為妥協.此后沒再發生大規模的革命,法國人開始用協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辈牧媳砻髯髡逜.否定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B.認同民主政治促進工業化發展C.反對大規模的社會變革

D.強調協商是民主政治的實現手段20.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認為“用法律保護個人權利,明確所有權歸屬,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場形成的前提,也許正基于此,很多學者才把發明公司的榮耀歸于羅馬人……但真正公司時代的到來,還要在人被進一步解放之后”。對此理解最確切的是

A.羅馬法維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B.羅馬法影響公司組織的誕生

C.羅馬法具有先進性和時代的局限性D.羅馬法導致自由市場經濟形成21。早期殖民壟斷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于1600年建立,于1874年解散。與此同時,托拉斯、卡特爾、康采恩等形式的壟斷組織在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形成.下列關于前后兩種類型“壟斷”的相同點的分析,正確的是A.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的產物B.適應了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C.推動了國家的對外殖民擴張D.促進了英國國際地位的提高22.1922年2月20日,列寧要求“加緊懲治蘇維埃政治敵人和資產階級代理人,由革命法庭和人民法院采取最迅速、最符合革命要求的方式加以懲治”,還要求“對共產黨員的懲辦應比非黨人員加倍嚴厲"。這表明A.新形式下經濟領域腐敗問題凸顯B.列寧對新經濟政策進行理性反思 C.兩種社會意識形態具有不相溶性 D.新政初期共產黨內腐敗問題嚴重23.美國著名學者威克特指出,羅斯福的理論是讓普通大眾生活得舒適而安全,讓普通階層的繁榮如酵母般帶動各個階層蒸蒸日上。這說明羅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拉動大眾消費活躍市場需求B.以普通大眾為經濟發展核心C.政府立法干預經濟運行秩序D.扶持普通階層壓制特權階層24.下圖是1991年莫斯科街道上被拆除的一個前蘇聯鐮刀和錘子。對此,20l60年12月26日俄羅斯學者指出.共產黨點燃了世界革命,并在蘇聯確立了建成共產主義的目標。但是在抵達目標前,意識形態淡去,物質資料短缺,這讓民眾開始更多地衡量生活質量。這說明導致該事件發生的主要因素是,蘇聯共產黨A.背離了目標和忽視了民生B.缺乏長遠目標的設計能力C.未能處理好國際國內關系D.忽視改善民眾的物質生活25.當土耳其等國在為加入歐盟苦苦努力的同時,英國于2016年6月舉行全民公投,結果是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將不再屬于歐盟成員國.繼英國之后,荷蘭、法國等國也表示要公投脫歐。這反映出A.一體化對成員國的主權構成實質性侵犯B.歐洲一體化趨勢因英國脫歐而出現逆轉C.大國主導歐洲一體化進程制約歐盟發展D.各國政治經濟發展差異影響歐洲一體化二、(25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農業時代的外貿需求一般主要是奢侈品需求,強大帝國的這種需求(可以貨幣支付的需求)往往高于衰弱國家,因而容易形成更大的逆差,奏漢唐宋時期的對外貿易就屬于這種情況。初級二業化開始后,大宗產品供給與大宗原材料需求同步增加,但如果它是與沒有投資需求的傳統農業國進行貿易,則它的大宗原材料需求會比大宗產品供給更易實現,從而也造成大量逆差。17、18世紀前后的明清時代中國對外貿易,從此前的歷史性逆差轉交為順差,倒更有可能是開始逐漸轉為相對落后、相對“邊緣”化的體現。-—秦暉《“東方中心論”是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材料二英國從中國進口的絲茶迅速增加,而對華出口卻進展緩漫,這就勢必造成英國對華貿易的巨大逆差,從1850年到1856年英國對華貿易逆差額逐步擴大,短短的幾年中,逆差額從4274880磅漲到8436072磅,幾乎翻了一番.……而作為第二大貿易國的美國情況與英國相類似,“對華貿易也有四百萬至九百萬美元的貨易逆差”.——李小慶《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后中英貿易仍存在巨大逆差》(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漢唐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明清時期轉變為巨大貿易順差的原因,并分析這種轉變所反映的實質問題。(12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后初期西方對華貿易的特征,并加以簡要評價。(13分)樟樹中學2017屆高三二部下學期補習班周練(3)歷史答題卡班級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漢唐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