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懷化市三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其中心區位于遺址東南部稍高起的區域,包括宮殿區和宮城(晚期)、祭祀區、圍垣作坊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等重要遺存。這一分布格局()A.證實當時具備了國家初始形態 B.可以推斷出當時等級秩序森嚴C.表明當時生產力水平比較發達 D.反映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2.西漢初年的吳越地區,既有楚文化特征的墓葬,也有先秦越人特征的墓葬。西漢中后期,吳越地區所出土的漢族墓葬形式越來越多,取代了原有的墓葬文化形制。這表明西漢中后期()A.吳越地區經濟得到了開發 B.政府加強了對吳越地區的管理C.漢人大舉向吳越進行遷徙 D.民族交融得到進一步發展3.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呼吁農民種榆植柳,極言“賣材之利”。他還特別提醒農民,都城人口眾多,薪柴需求極大,所以種樹賣柴“地須近市”。這表明當時()A.商人的利益得到保護 B.都城能源問題突出C.農民的副業受到關注 D.北朝生態環境惡化4.商人家庭出身的武則天還俗成為皇后時,遭到了以大唐功臣長孫無忌等權貴的反對,但得到了大量中小官員的支持。這反映出當時()A.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B.庶族崛起C.僧尼勢力干預政治D.皇權旁落5.明初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之制。洪武三十年科舉會試,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朱元璋下詔徹查,得出“劉三吾等人閱卷公平公正”的結論。事后,朱元璋作出裁決:劉三吾等人被定為“反賊”,嚴懲涉案官員,重新開列貢士名單,51人皆來自北方。“南北榜之爭”這一事件()A.有助于防范明朝科舉舞弊的發生B.反映了朱元璋維護朝政平衡的考量C.折射出明初北強南弱的社會現狀D.有效地扼制了明朝吏治腐敗蔓延6.1897年晚清洋務重臣盛宣懷在上海成立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下表為中國通商銀行建立之初核心人員構成情況,據下表可推知,中國通商銀行()大股東盛宣懷掌控70%以上股份,曾任全國督辦鐵路事務大臣,直接管理或接辦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等總董嚴信厚由貢生入李鴻章幕,候補道知府銜,1885年署長蘆鹽務幫辦,并投資和創設多家企業總董朱佩貞平和洋行買辦,在滬浙等地開設多家公司總董葉澄衷早期與外國兵艦做生意,后陸續開設南順記、綸華繅絲廠、燮昌火柴廠等多家企業第一任洋大班英國人美德倫曾任職匯豐銀行第一任華大班陳笙郊中國的錢業領袖A.具有洋務派官辦企業的性質 B.消弭了各方利益集團的矛盾C.開啟了中國金融近代化進程 D.管理紊亂不利于業務的開展7.光緒十五年(1889),大臣劉銘傳上奏:“臣于十年前即有創修鐵路之奏,徒以格于迂論,議不果行。今者圣明在上,與在廷王大臣堅持定見,決意舉行,臣等方額手稱慶,以從此推行盡利,庶幾富強可以立致,敵患可以潛消。”這一言論()A.體現了學習西方以求自強憂患意識B.在根本上擺脫了中體西用思想的束縛C.表明洋務運動的最終破產具有必然性D.反映了甲午戰爭后封建統治危機加深8.1904年7月,長沙開埠,設長沙關于西門外,英國人夏立士為關首任稅務司。從國民政府執政到1947年長沙關裁撤的20年間,長沙關輪換了15任稅務司(包括代理稅務司),由華人擔任的只有5人,其中有3人還是代理稅務司,加起來的任職時間僅3個多月。這()A.表明我國開始失去自主調整關稅稅率的權力B.反映了近代中國海關帶有濃厚半殖民地色彩C.說明國境關稅在近代中國的重要性日趨凸顯D.為新中國海關人事管理體制建立奠定了基礎9.1932年9月,洛甫(張聞天)在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十二次全會上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時指出:“中國紅軍在其共產黨的領導下正確地實行了和正在實行著共產國際的路線,粉碎了各種反黨集團和反革命集團以及偏離黨的路線的傾向……正因為如此,它才得以實行自己的革命綱領和政策,因而贏得了廣大勞動群眾對自己的支持”。這反映出當時中國共產黨()A.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成功路徑 B.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C.全面踐行“工農武裝割據” D.存在將共產國際決議神圣化傾向10.如圖為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一幅宣傳畫,該宣傳畫描述的歷史事件()A.表明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開始B.折射出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高漲C.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基礎D.反映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11.1995年,中央提出科技體制改革應放開、放活一大批技術開發型和技術服務型機構,以適應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這體現了(
)A.經濟發展對科技進步起決定作用 B.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深入C.企業應作為科技改革的主體力量 D.對外開放新格局逐漸形成12.閱讀下圖:“1521年的美洲國家”。其中的“朝貢行省”定期向王室納貢,“戰略行省”則要向王室提供各種援助,但朝貢和援助需要經雙方同意后才建立。這反映了()A.阿茲特克人國家體制的松散特征B.印加帝國實行政區分治的統治方式C.中美洲古代文明實行中央集權制D.瑪雅人與阿茲特克人處于敵對狀態13.古羅馬醫學家蓋倫(129~199年)認為動脈血含有精氣(spirit),與靜脈血是完全不同的,這一觀念延續了近1500年。1628年,英國醫生威廉·哈維通過大量解剖實踐、實驗研究、臨床觀察等形式,運用量化研究、邏輯分析等方法,證實了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中的血液是完全一樣的,且是不斷循環流動的,從而創立了血液循環理論。這一變化()A.肅清了蓋倫的醫學影響力 B.反映了人類對世界認識的飛躍C.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 D.推動了醫學界對哈維一致認可14.美國總統不是由選民直選,而是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產生的。每個州的選舉人團人數與該州在國會議員的人數相等。如圖是美國各州選舉人票數分布圖。美國各州選舉人票數分布圖據此可推知,美國()A.小州強烈要求改革選舉人團制度 B.選舉人團是由國會議員組成的C.分權制衡原則遭到一定程度破壞 D.代議制民主權衡了多方的利益15.19世紀發達國家“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亞洲落后國家的民族主義運動被動、消極地抵制現代文明。到了20世紀前期,“走俄國人的路”被一些亞洲國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黨看作爭取民族解放、實現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這些變化的外因是()A.二戰時期日本殖民侵略B.十月革命及其后的社會主義實踐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非暴力和不合作反殖效果有效16.2019年,時任非盟輪值主席埃及總統阿卜杜勒·塞西談到,“非洲互查機制建立在體現‘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堅定原則的純粹非洲意志之上。……不受非洲大陸內外的干涉,這印證了非洲人民和領導人推動自我改革和弘揚民主、法治的真誠決心。”“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的本質是()A.樹立非洲文化自信 B.激發自身民族意識C.擺脫西方殖民統治 D.追求非洲獨立自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編自陸希剛《明清時期江南城鎮的空間分布》材料二與明清時代相比,江南市鎮的“專業化”發展態勢其實已不甚明顯……在中外產業資本經濟的刺激下,蠶桑區不只擴展到杭州灣的海鹽、平湖一帶,更擴展到太湖周邊和蘇州、無錫一帶;棉花生產也不局限于松江、太倉地區,更擴展到上海全區、崇明、江陰、沙洲一帶。而那些水陸交通樞紐區,原以碼頭集散轉運為主的市鎮經濟,也與棉花區、蠶桑區市鎮的情形類似,都在民國時期由于交通的快速發展、產業經濟的多樣化需求等原因,已經向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商品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以及交通中心轉變。——摘編自馮賢亮、林涓《民國江南城鎮的現代化變革與生活狀態》材料三改革開放后,在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浙江經濟迅速發展,農民從土地上不斷地解放出來,聚集城市,進而使其城市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1979年,浙江的城鎮人口為550萬,占總人口的14.5%;到1998年,城鎮人口達到1637萬人,占總人口的36.7%;到了2007年,城鎮人口為2894.3萬人,占總人口的57.2%。——摘編自單東《浙江民營經濟30年:發展歷程與寶貴經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民國時期江南城鎮發展新變化及影響。(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后浙江城市化發展迅速的原因。18.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譚平山(1886—1956年),廣東高明人,與陳獨秀、李大釗齊譽,有“南譚北李中間陳”之稱。如表為譚平山部分生平簡介。時間事件1898年考入明城縣東洲書院,他以文天祥《正氣歌》自勉,強烈的家國情懷和為國為民的意識悄然萌芽。1908年考入廣東高等學府——兩廣優級師范。1909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加入國民黨,1917年帶著“三民主義能否救中國,中國的出路在哪里?”的困惑考人北京大學。1919年撰文高度評價《資本論》,并列出《共產黨宣言》十大要領:五四運動爆發后,投入到反帝愛國運動。1921年在陳獨秀的指導下,成立共產黨廣東支部,積極組織、領導工人罷工斗爭。1923年以中共廣東區委書記、老同盟會會員等身份,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大革命失敗后參與策劃南昌起義,并極力主張開展土地革命。1935年積極響應“八一宣言”號召,后來前往武漢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43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在重慶成立“民聯”1949年作為“民聯”負責人出席新政協籌備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摘編自王相坤《嶺南先行者》等譚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國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請提取材料中的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近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準確,邏輯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開始大規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億元。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我們很快有了中國歷史上的無數個第一:生產出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汽車\第一臺拖拉機……我們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初步解決了幾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這在當時被公認為是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過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時代以來,實現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有力推進了全球發展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曲青山《新中國75年的光輝歷程和歷史啟迪》(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意義,并列舉1949—1978年中國科技方面的諸項“第一”。(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75年光輝歷程展現的歷史啟示。 湖南省懷化市三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其中心區位于遺址東南部稍高起的區域,包括宮殿區和宮城(晚期)、祭祀區、圍垣作坊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等重要遺存。這一分布格局()A.證實當時具備了國家初始形態 B.可以推斷出當時等級秩序森嚴C.表明當時生產力水平比較發達 D.反映中華文明起源多元特征【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本質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夏朝(中國)。根據題干“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其中心區位于遺址東南部稍高起的區域,包括宮殿區和宮城(晚期)、祭祀區、圍垣作坊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等重要遺存”可知,這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和權貴階層,證實當時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A項正確;該遺址出現了部分貴族階層,社會有一定的等級,當時社會等級秩序森嚴說法太夸張,排除B項;材料所述遺址的功能分區主要反映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情況,未提及生產水平,排除C項;材料只反映二里頭一處的情況,看不出起源的多元,排除D項。故選A項。2.西漢初年的吳越地區,既有楚文化特征的墓葬,也有先秦越人特征的墓葬。西漢中后期,吳越地區所出土的漢族墓葬形式越來越多,取代了原有的墓葬文化形制。這表明西漢中后期()A.吳越地區經濟得到了開發 B.政府加強了對吳越地區的管理C.漢人大舉向吳越進行遷徙 D.民族交融得到進一步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后期(中國)。材料提及相比于西漢初年,西漢中后期吳越地區的“漢族墓葬形式越來越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江南地區的開發,吳越的墓葬文化受到漢族文化習俗的深刻影響,表明民族交融得到進一步發展,D項正確;“吳越地區經濟得到了開發”不合邏輯,與材料側重吳越墓葬形式漢族化相悖,排除A項;“政府加強了對吳越地區的管理”不合史實,西漢初年吳越地區實行分封制,由吳、越諸侯國進行治理,排除B項;“漢人大舉向吳越進行遷徙”應在魏晉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3.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呼吁農民種榆植柳,極言“賣材之利”。他還特別提醒農民,都城人口眾多,薪柴需求極大,所以種樹賣柴“地須近市”。這表明當時()A.商人的利益得到保護 B.都城能源問題突出C.農民的副業受到關注 D.北朝生態環境惡化【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不僅強調糧食生產,還詳細指導農民通過種榆、柳等經濟林木獲取經濟利益,并特別指出“地須近市”以迎合都城對薪柴的需求。這表明他關注農民在農業主業之外的副業經營,C項正確;賈思勰旨在通過多元化經營提升農民收入,未提及對商人地位或權益的直接保護,排除A項;賈思勰的論述重點在于指導農民如何利用副業增收,并非突出能源短缺的問題,排除B項;賈思勰的論述重點在于經濟收益,未涉及生態惡化的情況,排除D項。故選C項。4.商人家庭出身的武則天還俗成為皇后時,遭到了以大唐功臣長孫無忌等權貴的反對,但得到了大量中小官員的支持。這反映出當時()A.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B.庶族崛起C.僧尼勢力干預政治D.皇權旁落【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商人家庭出身的武則天還俗成為皇后時”“但得到了大量中小官員的支持”和所學可知,從武則天的出身及擁護者來看,大量中小官員代表的是庶族地主階級的利益,因此大量中小官員支持武則天體現是庶族的崛起,B項正確;武則天的出身不能反映當時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材料強調是代表庶族地主階級利益的中小官員,排除A項;在中國封建社會,佛道均是皇權的附屬物,因此僧尼勢力干預政治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皇權旁落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B項。5.明初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之制。洪武三十年科舉會試,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朱元璋下詔徹查,得出“劉三吾等人閱卷公平公正”的結論。事后,朱元璋作出裁決:劉三吾等人被定為“反賊”,嚴懲涉案官員,重新開列貢士名單,51人皆來自北方。“南北榜之爭”這一事件()A.有助于防范明朝科舉舞弊的發生B.反映了朱元璋維護朝政平衡的考量C.折射出明初北強南弱的社會現狀D.有效地扼制了明朝吏治腐敗的蔓延【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明朝初期北方的蒙元勢力雖然已經退出中原,但其殘余勢力仍對明政權構成威脅,北方相對南方而言,動蕩不穩定的因素更顯見。為了籠絡北方士人和打壓南方利益集團的擴大,朱元璋用看似極端、偏向北方的方法處理了“南北榜之爭”,目的在于維護南北地區的政治平衡,從而維護國家統一和政局穩定,B項正確;根據材料“劉三吾等人閱卷公平公正”可知,“南北榜之爭”實質是政治博弈的產物,并非科舉舞弊事件,排除A項;“南北榜之爭”折射出明初文化發展水平南強北弱的社會現狀,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南北榜之爭”并非典型的官員腐敗案件,僅憑一個案件,不足以根本解決吏治問題和有效扼制明朝吏治腐敗的蔓延,排除D項。故選B項。6.1897年晚清洋務重臣盛宣懷在上海成立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下表為中國通商銀行建立之初核心人員構成情況,據下表可推知,中國通商銀行()大股東盛宣懷掌控70%以上股份,曾任全國督辦鐵路事務大臣,直接管理或接辦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等總董嚴信厚由貢生入李鴻章幕,候補道知府銜,1885年署長蘆鹽務幫辦,并投資和創設多家企業總董朱佩貞平和洋行買辦,在滬浙等地開設多家公司總董葉澄衷早期與外國兵艦做生意,后陸續開設南順記、綸華繅絲廠、燮昌火柴廠等多家企業第一任洋大班英國人美德倫曾任職匯豐銀行第一任華大班陳笙郊中國的錢業領袖A.具有洋務派官辦企業的性質 B.消弭了各方利益集團的矛盾C.開啟了中國金融近代化進程 D.管理紊亂不利于業務開展【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通商銀行建立之初核心人員由官員、買辦、民族資本家、洋人和傳統錢莊掌柜構成,表明盛宣懷采用“均衡”用人之策,是為了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既避免被西方勢力吞并,又減少來自清政府的干擾和錢莊等傳統金融勢力的阻礙,成功創辦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標志著中國金融業邁向近代化的開始,C項正確;中國通商銀行是一家典型的“官助商辦”企業,并非清政府直接投資的“官辦”企業,排除A項;中國通商銀行的創立并不意味著矛盾的消弭,來自中外的反對勢力仍然虎視眈眈,排除B項;中國通商銀行建立之初核心人員都有經營近代工商業的經驗,有利于改進經營管理,而非管理紊亂,排除D項。故選C項。7.光緒十五年(1889),大臣劉銘傳上奏:“臣于十年前即有創修鐵路之奏,徒以格于迂論,議不果行。今者圣明在上,與在廷王大臣堅持定見,決意舉行,臣等方額手稱慶,以從此推行盡利,庶幾富強可以立致,敵患可以潛消。”這一言論()A.體現了學習西方以求自強的憂患意識B.在根本上擺脫了中體西用思想的束縛C.表明洋務運動的最終破產具有必然性D.反映了甲午戰爭后封建統治危機加深【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題意可知,劉銘傳的上奏是支持光緒帝修建鐵路的決議,認為修建鐵路有助于實現國家富強和抵御外侮,所以體現了學習西方以求自強的憂患意識,A項正確;“根本上擺脫”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洋務運動的最終破產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排除C項;甲午中日戰爭是在1894—1895年,與題意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8.1904年7月,長沙開埠,設長沙關于西門外,英國人夏立士為關首任稅務司。從國民政府執政到1947年長沙關裁撤的20年間,長沙關輪換了15任稅務司(包括代理稅務司),由華人擔任的只有5人,其中有3人還是代理稅務司,加起來的任職時間僅3個多月。這()A.表明我國開始失去自主調整關稅稅率的權力B.反映了近代中國海關帶有濃厚半殖民地色彩C.說明國境關稅在近代中國的重要性日趨凸顯D.為新中國海關人事管理體制建立奠定了基礎【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長沙開埠后,英國人夏立士為關首任稅務司,從國民政府執政到1947年長沙關裁撤的20年間,絕大多數是外國人擔任稅務司,這反映了近代中國海關帶有濃厚半殖民地色彩,B項正確;《南京條約》簽訂后,我國開始失去自主調整關稅稅率的權力,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國海關帶有濃厚半殖民地色彩,未體現國境關稅在近代中國的重要性日趨凸顯,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國海關帶有濃厚半殖民地色彩,這并不能為新中國海關人事管理體制建立奠定了基礎,排除D項。故選B項。9.1932年9月,洛甫(張聞天)在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十二次全會上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時指出:“中國紅軍在其共產黨的領導下正確地實行了和正在實行著共產國際的路線,粉碎了各種反黨集團和反革命集團以及偏離黨的路線的傾向……正因為如此,它才得以實行自己的革命綱領和政策,因而贏得了廣大勞動群眾對自己的支持”。這反映出當時中國共產黨()A.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成功路徑 B.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C.全面踐行“工農武裝割據” D.存在將共產國際決議神圣化傾向【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2年(中國)。根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洛甫(張聞天)強調中國紅軍實行共產國際路線才取得成功,反映出當時中國共產黨存在將共產國際決議神圣化的傾向,認為只要遵循共產國際的路線和指示,就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而忽視了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情況,D項正確;當時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教條主義占據統治地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遭到壓制和打擊,尚未成為黨內共識,不能說已經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成功路徑,排除A項;第四次反“圍剿”勝利是在1933年,1932年9月時蔣介石正在準備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還未發生大規模戰斗,所以當時不可能取得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排除B項;當時“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占據統治地位,他們照搬蘇聯經驗,強調城市中心論,忽視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并沒有全面踐行“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10.如圖為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一幅宣傳畫,該宣傳畫描述的歷史事件()A.表明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開始B.折射出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高漲C.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基礎D.反映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根據材料,宣傳畫中“在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條件下工業和農業同時并舉”,這與“一五”計劃的特點相契合。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其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同時相應地發展農業、輕工業等,標志著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開始,A項正確;宣傳畫主要強調的是當時經濟建設的方針和重點,并未展示出人民群眾的力量和精神,無法體現人民參與建設的熱情,且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國才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B項;抗美援朝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已結束,而宣傳畫體現的是之后的經濟建設方針,與抗美援朝勝利沒有直接關聯,排除C項;國民經濟全面恢復是在1952年,宣傳畫體現的是“一五”計劃期間的經濟建設理念,并非反映國民經濟恢復情況,排除D項。故選A項。11.1995年,中央提出科技體制改革應放開、放活一大批技術開發型和技術服務型機構,以適應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這體現了(
)A.經濟發展對科技進步起決定作用 B.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深入C.企業應作為科技改革的主體力量 D.對外開放新格局逐漸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5年中央提出對科技體制進行改革,讓技術開發型和技術服務型機構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對科技體制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體現了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B項正確;題干強調的是科技體制改革要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重點在于科技體制如何適應經濟規律進行改革,而不是強調經濟發展對科技進步的決定作用,排除A項;題干中并沒有明確指出企業應作為科技改革的主體力量,主要說的是科技體制改革要適應市場經濟規律,排除C項;題干圍繞的是科技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2.閱讀下圖:“1521年的美洲國家”。其中的“朝貢行省”定期向王室納貢,“戰略行省”則要向王室提供各種援助,但朝貢和援助需要經雙方同意后才建立。這反映了()A.阿茲特克人國家體制的松散特征B.印加帝國實行政區分治的統治方式C.中美洲古代文明實行中央集權制D.瑪雅人與阿茲特克人處于敵對狀態【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21年(美洲)。據下圖:“1521年的美洲國家”可知,圖中的“特諾奇蒂特蘭”反映的是阿茲特克人建立的國家;據圖示可,阿茲特克人國家像拼圖一樣組成,有的地方還隔著敵對的國家,體現出地理上的分裂性;定期向阿茲特克王室納貢,向王室提供各種援助,但需要經雙方同意后才建立,就政治經濟關系來看,具有一定的對等性,這表明行省獨立性很大,體現了阿茲特克人國家體制的松散特征,A項正確;雖然印加帝國實行政區分治的統治方式,但是在地圖位置以及“特諾奇蒂特蘭”等信息說明,這不是印加帝國,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這說明不是中央集權制,排除C項;據所學可知,瑪雅文明此時已衰落,且材料未涉及瑪雅與阿茲特克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13.古羅馬醫學家蓋倫(129~199年)認為動脈血含有精氣(spirit),與靜脈血是完全不同的,這一觀念延續了近1500年。1628年,英國醫生威廉·哈維通過大量解剖實踐、實驗研究、臨床觀察等形式,運用量化研究、邏輯分析等方法,證實了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中的血液是完全一樣的,且是不斷循環流動的,從而創立了血液循環理論。這一變化()A.肅清了蓋倫的醫學影響力 B.反映了人類對世界認識的飛躍C.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 D.推動了醫學界對哈維一致認可【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羅馬和1628年的英國。根據材料信息“哈維通過解剖實踐和實驗證實血液循環,推翻蓋倫近1500年的錯誤理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血液循環理論以實證方法突破傳統權威,標志著??人類通過科學方法深化對生命現象的認識??,B項正確;蓋倫的理論在中世紀仍有深遠影響,哈維的發現并未完全消除其遺產,排除A項;血液循環理論屬于生理學而非物理學領域,排除C項;“一致認可”表述絕對,且材料未體現醫學界其他人物的看法,排除D項。故選B項。14.美國總統不是由選民直選,而是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產生的。每個州的選舉人團人數與該州在國會議員的人數相等。如圖是美國各州選舉人票數分布圖。美國各州選舉人票數分布圖據此可推知,美國()A.小州強烈要求改革選舉人團制度 B.選舉人團是由國會議員組成的C.分權制衡原則遭到一定程度破壞 D.代議制民主權衡了多方的利益【答案】D【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代美國。根據材料“每個州的選舉人團人數與該州在國會議員的人數相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選舉人團制度中,各州選舉人票數等于該州參議員與眾議員人數之和,既體現人口因素,又保障小州平等利益,反映出代議制民主在制度設計上??兼顧大州與小州、人口與地域的平衡??,D項正確;根據材料及注釋“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采用眾議員選區方式”可知,選舉人團制度設計本身已平衡大小州利益,材料未提及小州對此不滿或要求改革,排除A項;選舉人團成員由各州政黨提名產生,并非直接由現任國會議員組成,排除B項;選舉人團制度通過參眾兩院席位分配體現聯邦制下的分權制衡原則,而非破壞該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15.19世紀發達國家“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亞洲落后國家的民族主義運動被動、消極地抵制現代文明。到了20世紀前期,“走俄國人的路”被一些亞洲國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黨看作爭取民族解放、實現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這些變化的外因是()A.二戰時期日本殖民侵略B.十月革命及其后的社會主義實踐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非暴力和不合作的反殖效果有效【答案】B【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世界)。題目提到的“走俄國人的路”指的是模仿俄國十月革命后的社會主義實踐,作為實現民族解放和現代化的途徑。20世紀初期,俄國的十月革命為許多亞洲國家提供了一個新的革命和現代化模式,刺激了當地的革命者和政黨選擇探索這一路徑,B項正確;材料時間為20世紀前期,指的是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此時期尚未發生二戰,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沒有成立,排除AC項;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爭取民族獨立的方式,沒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排除D項。故選B項。16.2019年,時任非盟輪值主席埃及總統阿卜杜勒·塞西談到,“非洲互查機制建立在體現‘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堅定原則的純粹非洲意志之上。……不受非洲大陸內外的干涉,這印證了非洲人民和領導人推動自我改革和弘揚民主、法治的真誠決心。”“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的本質是()A.樹立非洲文化自信 B.激發自身民族意識C.擺脫西方殖民統治 D.追求非洲獨立自主【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當代世界。近代以來非洲曾遭受數百年之久的殖民侵略,二戰后廣大非洲國家雖然逐步擺脫了殖民統治,但仍然面臨霸權主義、新殖民主義的威脅,據材料“不受非洲大陸內外的干涉”可知,“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強調非洲國家和人民不受外來干涉和壓力,自主地決定非洲的事務,體現了非洲國家和人民對國家獨立和主權平等的渴望,以及對自主掌握自身命運的追求。可見“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的本質是追求非洲獨立自主,D項正確;材料提及“弘揚民主、法治”,但強調的不是弘揚非洲文化,而是由非洲人自己去推動實現民主、法治,也即重點是非洲獨立自主,而非文化自信,排除A項;民族意識通常是針對國家而言的,“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強調的則是整個非洲的獨立自主,且對于爭取獨立自主的根本目標而言,激發民族意識只是手段,排除B項;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也即非洲國家擺脫西方殖民統治早已實現,不再是當下非洲國家的斗爭目標,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編自陸希剛《明清時期江南城鎮的空間分布》材料二與明清時代相比,江南市鎮的“專業化”發展態勢其實已不甚明顯……在中外產業資本經濟的刺激下,蠶桑區不只擴展到杭州灣的海鹽、平湖一帶,更擴展到太湖周邊和蘇州、無錫一帶;棉花生產也不局限于松江、太倉地區,更擴展到上海全區、崇明、江陰、沙洲一帶。而那些水陸交通樞紐區,原以碼頭集散轉運為主的市鎮經濟,也與棉花區、蠶桑區市鎮的情形類似,都在民國時期由于交通的快速發展、產業經濟的多樣化需求等原因,已經向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商品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以及交通中心轉變。——摘編自馮賢亮、林涓《民國江南城鎮的現代化變革與生活狀態》材料三改革開放后,在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浙江經濟迅速發展,農民從土地上不斷地解放出來,聚集城市,進而使其城市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1979年,浙江的城鎮人口為550萬,占總人口的14.5%;到1998年,城鎮人口達到1637萬人,占總人口的36.7%;到了2007年,城鎮人口為2894.3萬人,占總人口的57.2%。——摘編自單東《浙江民營經濟30年:發展歷程與寶貴經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民國時期江南城鎮發展的新變化及影響。(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后浙江城市化發展迅速的原因。【答案】(1)特點:區域經濟專業化;經濟作物生產占主導;農業商品化程度高。(2)新變化:城鎮的原料如桑棉種植區不斷擴大;市鎮經濟發展走向多樣化、綜合化。影響: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加速了江南地區的城鎮規模和功能的綜合化、多樣化。(3)原因: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對外開放政策的推行;民營工商業經濟發展的促進;產業和城市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一“米糧區”,“棉業區”與“山地經濟區”可知,區域經濟專業化;根據材料一“米糧棉織混合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濟作物生產占主導;根據材料一“蠶桑區”可知,農業商品化程度高。【小問2詳解】本題是對比類與影響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民國時期的中國。第一小問新變化,根據材料二“蠶桑區不只擴展到杭州灣的海鹽、平湖一帶,更擴展到太湖周邊和蘇州、無錫一帶”可知,城鎮的原料如桑棉種植區不斷擴大;根據材料二“都在民國時期由于交通的快速發展、產業經濟的多樣化需求等原因,已經向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商品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以及交通中心轉變。”可知,市鎮經濟發展走向多樣化、綜合化。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二“在中外產業資本經濟的刺激下,蠶桑區不只擴展到杭州灣的海鹽、平湖一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根據材料二“棉花生產也不局限于松江、太倉地區,更擴展到上海全區、崇明、江陰、沙洲一帶。”可知,有利于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根據材料二“都在民國時期由于交通的快速發展、產業經濟的多樣化需求等原因,已經向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商品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以及交通中心轉變。”可知,加速了江南地區的城鎮規模和功能的綜合化、多樣化。【小問3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三“改革開放后,在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浙江經濟迅速發展,農民從土地上不斷地解放出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以及民營工商業經濟發展的促進;根據材料三“農民從土地上不斷地解放出來,聚集城市,進而使其城市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可知,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根據材料三“到1998年,城鎮人口達到1637萬人,占總人口的36.7%;到了2007年,城鎮人口為2894.3萬人,占總人口的57.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產業和城市融合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外開放政策的推行。18.(16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譚平山(1886—1956年),廣東高明人,與陳獨秀、李大釗齊譽,有“南譚北李中間陳”之稱。如表為譚平山部分生平簡介。時間事件1898年考入明城縣東洲書院,他以文天祥《正氣歌》自勉,強烈的家國情懷和為國為民的意識悄然萌芽。1908年考入廣東高等學府——兩廣優級師范。1909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加入國民黨,1917年帶著“三民主義能否救中國,中國的出路在哪里?”的困惑考人北京大學。1919年撰文高度評價《資本論》,并列出《共產黨宣言》十大要領:五四運動爆發后,投入到反帝愛國運動。1921年在陳獨秀的指導下,成立共產黨廣東支部,積極組織、領導工人罷工斗爭。1923年以中共廣東區委書記、老同盟會會員等身份,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大革命失敗后參與策劃南昌起義,并極力主張開展土地革命。1935年積極響應“八一宣言”號召,后來前往武漢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43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在重慶成立“民聯”.1949年作為“民聯”負責人出席新政協籌備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摘編自王相坤《嶺南先行者》等譚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國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請提取材料中的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近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準確,邏輯清晰)(16分)【答案】論題:譚平山的探索與實踐體現了近代工農運動發展的歷程譚平山的生平記錄體現了他在中國近代工農運動中的重要角色。他經歷了從早期的同盟會到國民黨的政治背景轉變,受到《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積極投身于工人運動。在陳獨秀的指導下,他成立共產黨廣東支部,積極組織和領導工人罷工,表現出對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強烈認同和實踐。
在1920年代中期,他作為中共廣東區委書記參與國共合作,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這一時期是譚平山進一步探索工農運動的重要階段,他為國共合作的政治策略貢獻了力量。
大革命失敗后,譚平山并沒有放棄探索工農運動的路徑,而是參與了南昌起義,主張開展土地革命。這一行動與中國共產黨當時的武裝斗爭策略高度一致,也展示了他對于工農革命的堅定信念。
抗日戰爭期間,他積極響應“八一宣言”,體現了他的民族大義和愛國精神,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成立“民聯”,為抗日救國運動作出貢獻。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他作為“民聯”負責人參與了新政協籌備會議,表明他在不同歷史階段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他的經歷反映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工農運動的發展歷程,從而展現了革命先行者在復雜歷史環境中的堅定信念和追求。(16分)【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近代(中國)。譚平山的生平是近代中國某些歷史場景的再現,設問要求提取材料中的歷史信息,運用所學中國近代史知識,任選角度,自擬論題并予以闡述。據材料信息可知,譚平山在參加了同盟會、加入了國民黨、接受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運動、參與國民大革命、開展土地革命、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籌備新中國成立。譚平山的經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整個過程,體現了近代工農運動的發展歷程。據此可概括論題:譚平山的探索與實踐體現了近代工農運動發展的歷程。在闡述中主要結合譚平山不同時期的主要活動及這些活動體現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發展的過程進行說明。可進行說明如下:譚平山的生平記錄體現了他在中國近代工農運動中的重要角色。他經歷了從早期的同盟會到國民黨的政治背景轉變,受到《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積極投身于工人運動。在陳獨秀的指導下,他成立共產黨廣東支部,積極組織和領導工人罷工,表現出對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強烈認同和實踐。在1920年代中期,他作為中共廣東區委書記參與國共合作,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這一時期是譚平山進一步探索工農運動的重要階段,他為國共合作的政治策略貢獻了力量。大革命失敗后,譚平山并沒有放棄探索工農運動的路徑,而是參與了南昌起義,主張開展土地革命。這一行動與中國共產黨當時的武裝斗爭策略高度一致,也展示了他對于工農革命的堅定信念。抗日戰爭期間,他積極響應“八一宣言”,體現了他的民族大義和愛國精神,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偏關輔警考試題庫2025含答案
- 2025年四川成都人民網分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老年護理跌倒課件
- 老年護理學臨終護理課件
- 倉儲租賃及倉儲信息化服務合同
- 車輛股權轉讓與配套配件銷售及售后服務合同
- 生態草場使用權轉讓與維護合同
- 財務顧問綜合管理與專業培訓合同
- 木材車隊運輸管理協議
- 金融機構財務人員擔保及信用擔保合同
- (統編版2025)歷史七年級下冊新教材變化及教學建議
- 板式家具生產工藝流程
- 文化安全課件
- 植保知識無人機課件圖片
- 蠶桑養殖知識培訓課件
- 材料欠款擔保協議書
- T-CCASC 0038-2024 廢鹽為原料離子膜法燒堿應用核查技術規范
- 輸血錯誤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游戲代練創新創業方案
- 《精益生產培訓教材》課件
- 拆除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