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09列強侵略的不斷加劇和國家出路的探索1.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視《南京條約》為萬年和約,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再次遭到西方列強的沉重打擊,開始意識到中國的落后。這表明鴉片戰爭()A.驚醒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B.未能對清廷造成實質性的震動C.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源2.鴉片戰爭后,英、美、法分別在上海劃定了居留地,均在當時上海的城北地帶(如圖)。在中國人看來,那里是“叢墓之墟”“一片泥灘,三數茅屋”,上海道臺竊喜“夷人”自選城外荒蔓之地。據此可知()A.華洋隔離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沖突B.此時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現代視野C.西方列強對地理風水缺乏正確認知D.文化差異使列強不愿意與華人相處3.鴉片戰爭期間,英軍駐浙江舟山部隊發生瘟疫。林則徐說英軍因“定海陰濕,病死甚多”,主張乘勢攻擊;而另一官員琦善則奏說:“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頭目較少,現已安然無恙。”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天朝上國觀念決定政治決策B.林則徐的報道較為客觀C.政治立場不同影響事實判斷D.英軍刻意掩蓋瘟疫真相4.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盡管中英軍隊在廣東對峙,駐扎在香港的英國軍官和記者居然坐船繞過清軍防線,進入廣東山區度假、狩獵,山區里的居民向他們兜售農產品,提供食宿,并未向兩廣當局舉報敵人潛入。材料從根本上反映了當時()A.民眾的民族意識較為缺失B.清政府失去了民眾的支持C.普通民眾把戰爭置身己外D.國人對世界形勢茫然無知5.下表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兵力配置情況(局部)。表中清軍兵力配置情況反映了()對外對內1857年底,英法聯軍占領廣州,清廷未派援軍收復廣州大批軍隊集結于南京周圍1858年5月,英法艦隊列陣于大沽口外,相對峙的清軍約1萬人,援軍不過6000大量軍隊駐扎于江南、江北大營。曾國藩軍營、胡林翼軍營等處兵勇更多1860年4月,英法聯軍次第占領舟山、芝罘、大連灣,清軍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軍僅以千計對付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捻軍的兵數以萬計1860年8月起,英法聯軍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處清軍總兵力20萬,真正機動作戰的不過5萬余人太平天國戰場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營6萬兵勇外,能機動作戰的兵力達10萬之巨A.清廷的本質決定其戰爭政策B.洋務派奉行剿撫并用的方針C.中外勢力聯合鎮壓人民起義D.東南地區成為中外爭奪焦點6.1894年黃海大戰開戰之初,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名稱火炮/門魚雷發射管/架總排水量/噸總兵力/人平均航速/節北洋水師19555632100212610.2日本聯合艦隊26856840840391614.5A.日本綜合國力的強大 B.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敗C.中日經濟水平的差異 D.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比7.有學者總結甲午戰爭中國存在七誤:一誤于戰前對朝鮮問題始終猶豫不決;二誤于日軍侵朝時無備戰決心;三誤于平壤戰役的用人不當;四誤于國境線上的倉促布防;五誤于大連旅順迅速陷落;六誤于北洋艦隊困守威海;七誤于不敢堅持長期抗敵。這學者旨在()A.指出結束專制政體的必要性B.強調改革是重振國威的關鍵C.強調清政府腐朽是戰敗主因D.突出中國軍備遠落后于日本8.下表是有關甲午海戰的兩段史料,說法準確的是()史料出處史料一:上午七點四十五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中]《濟遠航海日志》史料二:上午六時半許,在豐島方向……清國軍艦“濟遠”號……對我將旗(吉野號)不僅不發禮炮致敬,反而作戰斗準備,濟遠號首先開炮,我亦迎戰[日]《近代帝國海軍史要》A.史料一為直接史料,價值更高B.史料二為歷史著作,價值更高C.兩則史料記載矛盾,均無價值D.歷史事實與撰述者的國籍有關9.《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變》中有一幅漫畫,這反映了當時()注意,伙計們,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A.帝國主義列強合謀門戶開放B.列強既合謀出兵又各謀私利C.帝國主義列強合謀征服中國D.列強扶植清政府作為代理人10.下表是19世紀中期中國出現的介紹西方史地的著作。據此可知,這些著作()時間人物著作簡介1839林則徐《四洲志》敘述了四大洲三十多國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狀況1842魏源《海國圖志》敘述了世界各國歷史政治、風土人情,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1845姚瑩《康輶紀行》闡述英法歷史,各國入藏交通及各宗教源流等,建議清政府加強沿海與邊疆防務1849徐繼畬《瀛寰志略》介紹東西半球的概況,按亞、歐、非、美的順序依次介紹了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A.徹底拋棄了盲目自大的時代局限B.沖擊了傳統的“夷夏之防”C.蘊含的思想理念危及清政府統治D.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11.《天朝田畝制度》的核心是“田產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權歸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權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歸公”的原則規定,農民剩余勞動所生產的一切都收歸國家。這反映出《天朝田畝制度》()A.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B.契合資本主義發展潮流C.實現土地和產品平均分配D.嚴重脫離農民實際要求12.商務印書館歷史教科書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描述,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觀點。1906年版認為:“自秀全倡亂十六省,蹂躪十六省。”1933年版認為:“洪秀全等,因勢利導,喚起大眾的民族意識。”對上述兩種描述解讀有誤的是()A.商務印書館緊跟時代潮流B.歷史教科書體現時代特色C.社會性質決定了史觀變化D.時局變化影響著歷史評價13.太平天國在考試制度上,規定“無論何色人,上至丞相,下至聽使,均準與考”;考試的題目“不本四書、五經”。考試的錄取標準較寬,錄取名額也多。此考試制度()A.終止了封建等級制度 B.無法選拔真正優秀的人才C.否定了三綱五常觀念 D.有利于鞏固農民革命政權14.某史學家在評價太平天國時說:“洪楊那個時代,他們只具有極大的改朝的機運,而無換制的機運。”洪秀全不能解決中國近代史上“換制”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農民階級的局限性B.中國處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C.清朝的封建專制統治D.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15.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所辦的新式海軍學堂僅僅為培養初級海軍軍官,所學重點基本上為海軍技術,較少涉及西方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的研究,同時海軍學堂具有明顯的地方色彩,各立門戶。這表明()A.海軍近代化取得明顯成效B.門戶之見導致甲午戰爭失敗C.認識短視阻礙了海軍建設D.清朝政府昏庸不諳近代軍事1.1849年,兩廣總督徐廣譜利用民勇阻止英國侵略者進入廣州城,迫使港督文翰簽署帶有“不入城”條款的《廣東通商專約》,并出示曉諭英商。1856年,英人再次欲執《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進入廣州城,時任兩廣總督葉名琛便“執《廣東通商專約》不許之”。據此可以說明()A.晚清地方督撫與清政府分庭抗禮 B.侵略者無法真正獲取條約權益C.國人利用近代外交方法維護主權 D.近代民主法治的思想深入民心2.1868年,蒲安臣作為清政府特使率領使團出國訪問,他在舊金山發表演說稱“中國鑒于另一種文明已從四方八面逼近而來,已經睜開了它的眼睛”。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試圖融入國際社會 B.實現了外交政策轉變C.徹底拋棄華夷觀念 D.正大力推動洋務運動3.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在耶穌之下,太平天國的首義諸王一夜之間都成了上帝的眾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別對應天象:洪秀全為日,楊秀清為風,蕭朝貴為雨,馮云山為云,韋昌輝為雷,石達開為電。這實質上反映了太平天國()A.宣揚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C.借助神權重建等級秩序D.增強核心領導層凝聚力4.《天朝田畝制度》提出,實現土地的平均分配。不僅要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要求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財產公有。這一主張()A.在當時得到了較好的實施 B.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C.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D.使太平天國出現權力斗爭5.魏源所作的《海國圖志》中有根據“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憲圖”繪制的世界和各國地圖共78幅。這些地圖的排列順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兩幅總圖,以標明各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總圖,再是各國分圖。這反映出魏源()A.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先河 B.踐行了“中體西用”思想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識 D.拋棄了“華夷有別”觀念6.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歲末,劉銘傳力請修筑鐵路,李鴻章立足中外,比較支持劉銘傳的倡議。但更多的人不但責罵劉銘傳與李鴻章“直欲破壞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亂天下”,而且預言“鐵路行之外夷則可,行之中國則不可”。據此推知,當時()A.官僚認知水平影響中國近代化進程 B.新式交通工具存在太多弊端C.近代中國交通業發展帶有殖民色彩 D.清政府具有封建迷信的觀念1.(2021.年全國甲卷)1861年,慈禧發動政變處置政敵時,特別把“不能盡心和議”列為罪狀。英國人在華創辦的《北華捷報》稱:“在這個特別的關頭,我們要比我們同中國發生聯系的其他任何時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國的現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國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B.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C.清廷頑固派勢力地位得到加強 D.傳統外交體制被拋棄2.(2021年.廣東學考)鴉片戰爭后的半個世紀里,洋紗輸入最多的是產棉稀少的華南、西南地區,而江南地區輸入洋紗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區土布店收購土布時聲明“摻和洋紗,概不收買”。這說明當時()A.自然經濟解體的程度沿海超過內地B.上海尚未成為對外貿易中心C.洋紗排擠土紗進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3.(2021年.湖南學考)據如表可知,當時中國()1867年和1894年部分進口商品統計表1867年1894年數量貨值(海關兩)數量貨值(海關兩)鐵113,441(擔)264,5031,185,411(擔)2,467,590錫33,502(擔)582,14697,008(擔)2,046,897火柴79,263(籮)71,3846,615,327(籮)1,638,931煤113,430(噸)992,649486,295(噸)3,21,343糖186,176(擔)754,6091,823,890(擔)9,507,153A.對外貿易由出超轉變為入超 B.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民族工業出現了較快的發展 D.海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4.20世紀初,武漢三鎮“占長江沿岸最樞要之地,商況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諸港”,漢口更是“舟楫之輻輳,貨物之聚散,其盛不亞于上海,其余則尚未能比類也”。武漢的這一狀況()A.表明其航運發展水平超過上海B.說明商業貿易中心向腹地轉移C.為長江沿岸工業重新布局奠定基礎D.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創造條件5.(2020·浙江7月選考)論及晚清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有學者注意到:“簽署治外法權條款則是出于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清政府的這種認知反映了()A.極力維護朝貢貿易體制B.拋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國的幻夢D.對司法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仍懵懂無知6.(2020·全國Ⅲ卷)面對外商輪船航運勢力進一步擴展,李鴻章認為:“各口岸輪船生意已被洋商占盡,華商領官船另樹一幟,洋人勢必挾重資以侵奪”,因此“須華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棧,自籌保險”。這表明()A.商戰成為對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勵民間投資設廠C.求富以自強方針的改變D.洋務派準備創辦民用企業7.(2020·全國Ⅰ卷)1876年,英國傳教士在上海創辦的《格致匯編》設有“互相問答”欄目,其中大多問題是從讀者的興趣、關注點出發的。各類問題所占比例如表所示。據此可知,當時()《格致匯編》“互相問答”欄目各類問題所占比例應用科學、各種技術自然常識基礎科學奇異和其他問題42.5%22.8%17.5%17.2%A.中體西用思想的傳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匯促進維新思想深入發展C.西學傳播適應了興辦實業的需求D.崇尚科學已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8.(2020·江蘇卷)《申報》曾報道,“奉天為我圣祖神宗當日發祥之地,今雖勢不能敵,豈可輕以尺寸與人”,還有旅順、威海皆軍事要地,因而“中國萬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請”。與此報道相關的戰爭應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9.(2019·海南卷)1863年,有官員上奏清廷:“聞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兩國,學習制造船炮、鉛藥及一切軍器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肛瘺護理課件
- 對口統招數學試卷
- 對口本科數學試卷
- 東營高考一模數學試卷
- 玻璃維修培訓課件大全
- 2025至2030磁引導膠囊內鏡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4年汕尾市市直單位招聘政府聘員筆試真題
- 2024年撫順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餐飲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高二基礎數學試卷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及應用考試試題及答案
- NPI流程管理制度
- 化妝初期培訓課件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
- 天然氣公司營銷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國MO(有機金屬)來源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東航食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公司業績考核管理制度
- 高中新班主任培訓
- 餐廳運營與管理制度
- 村文書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