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試題含完整答案詳解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狡黠(xiá)慰藉(jí)鍥而不舍(qiè)B.剽悍(piāo)稽首(qǐ)戛然而止(jiá)C.蔭庇(yīn)哂笑(shěn)龍吟鳳噦(huì)D.熾痛(zhì)駢進(pián)強聒不舍(guō)答案:B分析:A項“慰藉”的“藉”應讀“jiè”;C項“蔭庇”的“蔭”應讀“yìn”;D項“熾痛”的“熾”應讀“chì”。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懊悔銷魂嘹亮中流砥柱B.滄茫鞭策縹緲無精打彩C.魁梧踴躍取諦獲益非淺D.狼藉屏嶂惶恐變換多姿答案:A分析:B項“滄茫”應為“蒼茫”,“無精打彩”應為“無精打采”;C項“取諦”應為“取締”,“獲益非淺”應為“獲益匪淺”;D項“屏嶂”應為“屏障”,“變換多姿”應為“變幻多姿”。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1)他的話音剛落,會場里立刻________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2)我作為他的密友,愿意為他________事情的真相。(3)在沒有月光的深夜里,這位撐船的老人也能________地把船劃到對岸。A.爆發辯明熟悉B.暴發辯明熟習C.爆發辨明熟習D.暴發辨明熟悉答案:C分析:“爆發”指力量、情緒等忽然發作,“暴發”指突然發財或得勢,(1)句用“爆發”;“辯明”是辯解清楚,“辨明”是辨別清楚,(2)句用“辨明”;“熟習”指對某種技術或學問學習得很熟練或了解得很深刻,“熟悉”指知道得清楚,(3)句用“熟習”。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B.這部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C.他妄自菲薄別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自負的人。D.一個作家不只要有才華,還要有悲天憫人的胸懷,才能寫出偉大的作品。答案:D分析:A項“處心積慮”是貶義詞,指存心很久,費盡心機,用在此處不當;B項“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起伏,和諧而有節奏,不能形容小說情節;C項“妄自菲薄”指過分看輕自己,不能用于對待別人。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B.為了防止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學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D.他的寫作水平明顯提高了。答案:D分析:A項缺少主語,應刪去“通過”或“使”;B項否定不當,應刪去“不”;C項“品質”不能“浮現”,可把“品質”改為“形象”。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歲,蘋果臉,短發,一副菜農打扮。B.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C.“不行,”程老師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啞得厲害,念不好。”D.他說:“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答案:B分析:A項“三、四十歲”中間的頓號應刪去;C項“回答”后的冒號應改為逗號;D項感嘆號應放在引號內。7.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C.《社戲》出自魯迅的小說集《彷徨》,文章通過描寫“我”和小伙伴們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D.《變色龍》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答案:C分析:《社戲》出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8.下列對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2)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A.反復比喻、排比擬人B.排比比喻、排比比喻C.反復比喻、擬人擬人D.排比比喻、擬人比喻答案:A分析:(1)句“盼望著,盼望著”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2)句把“紅的”“粉的”“白的”分別比作“火”“霞”“雪”,同時三個句子結構相同,是排比;(3)句“害了羞”把薄雪擬人化。9.下列詩句的作者依次是()(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A.陶淵明杜甫王勃王維B.孟浩然李白王勃王維C.陶淵明李白王昌齡王維D.孟浩然杜甫王昌齡王之渙答案:A分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王維的《使至塞上》。10.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著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B.《天凈沙·秋思》通過描繪多種景物,抒發了游子的思鄉之情。C.《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感情。D.《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艱難,只顧自己享樂的上層人物。答案:C分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不是比喻。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①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②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小帽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11.對文中“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一句中“蹣跚”一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描寫父親走路不穩的樣子,表現父親年老體弱。B.描寫父親走路的姿勢,突出父親行動不便。C.描寫父親走路的樣子,表現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艱難,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D.描寫父親走路的樣子,突出父親的肥胖。答案:C分析:“蹣跚”生動地寫出了父親走路不穩、行動艱難的樣子,結合上下文,父親是為了給兒子買橘子才如此艱難,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12.文中兩次寫到“我”流淚,這兩次流淚的原因分別是()A.第一次是因看到父親艱難地為自己買橘子而感動流淚;第二次是因與父親分別而傷心流淚。B.第一次是因看到父親的背影而感動流淚;第二次是因父親來信表達的深情和自己對父親的牽掛而流淚。C.第一次是因父親的肥胖和行動不便而同情流淚;第二次是因父親年老體弱而傷心流淚。D.第一次是因父親為自己買橘子而高興流淚;第二次是因不知何時再能與父親相見而悲傷流淚。答案:B分析:第一次流淚是看到父親艱難地爬月臺買橘子的背影,被父親的愛所感動;第二次流淚是讀到父親信中表達的身體狀況和牽掛,想到父親的衰老和自己對父親的牽掛。13.文中“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一句中“情郁于中”的“情”指的是()A.家庭衰敗的感傷之情B.對兒子的思念之情C.自己年老體弱的感慨之情D.對過去做過的大事的自豪之情答案:A分析:結合前文“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卻如此頹唐”等內容,可知“情郁于中”的“情”指的是家庭衰敗帶來的感傷之情。14.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線索,將父子之間的情感表現得真摯深沉。B.文中詳細描寫了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表現了父親行動的艱難和對兒子的愛。C.文章結尾處再次提到父親的背影,是為了強調父親的衰老和自己對父親的愧疚。D.文章語言樸實,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卻能深深打動讀者。答案:C分析:結尾再次提到父親的背影,主要是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和牽掛,而不是強調愧疚。15.下列對文章寫作特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等多種描寫方法,生動地刻畫了父親的形象。B.文章通過回憶往事,抒發了對父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C.文章多次運用對比的手法,如父親前后對“我”態度的對比,突出了父親情感的變化。D.文章以時間為順序,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進行敘述,條理清晰。答案:D分析:文章是以“背影”為線索,不是以時間為順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題。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②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并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在國內,這座橋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贊的。它地處入都要道,而且建筑優美,“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③盧溝橋在我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上,也是值得紀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在此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16.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A.永定河B.盧溝橋C.聯拱石橋D.石獅子答案:B分析:文章圍繞盧溝橋的修建時間、結構特點、藝術價值以及歷史意義等方面進行介紹,說明對象是盧溝橋。17.文中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B.“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運用了作比較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C.“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運用了打比方和摹狀貌的說明方法。D.“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運用了舉例子和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答案:C分析:A項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沒有作比較;B項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沒有舉例子;D項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沒有下定義。18.下列對盧溝橋的特點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A.歷史悠久B.結構堅固C.形式優美D.交通便利答案:D分析:從修建時間可知盧溝橋歷史悠久;從與河堤對比極少出事可知結構堅固;從石獅子的雕刻可知形式優美,文中未突出交通便利這一特點。19.文中第③段的作用是()A.說明盧溝橋的地理位置重要。B.說明盧溝橋是北京的勝景之一。C.說明盧溝橋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突出其紀念價值。D.說明盧溝橋的建筑特點。答案:C分析:第③段介紹了盧溝橋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事件,突出了它在我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歷史上的重要意義和紀念價值。20.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盧溝橋每個石拱的長度都是一樣的。B.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橋。C.盧溝橋的石獅子雕刻得栩栩如生。D.“盧溝曉月”是因為盧溝橋的建筑優美而得名。答案:C分析:A項每個石拱長度不一;B項“世界上獨一無二”是馬可·波羅的說法,表述絕對;D項“盧溝曉月”成為勝景原因文中未明確是因為建筑優美。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題。《論語》十二章(節選)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⑤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⑥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2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不亦說乎(說:同“悅”,愉快)B.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檢查、反省)C.不逾矩(逾:越過)D.人不堪其憂(堪:可以,能夠)答案:D分析:“堪”應解釋為“能忍受”。2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B.人不知而不慍C.溫故而知新D.學而不思則罔答案:A分析:A項“而”表示順承關系;B、C、D項“而”表示轉折關系。2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有朋自遠方來”中的“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B.“三十而立”意思是三十歲就應該建立自己的事業。C.“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習要不斷地復習舊知識,不需要學習新知識。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了思考比學習更重要。答案:A分析:B項“三十而立”指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C項“溫故而知新”是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能有新的理解和體會,也需要學習新知識;D項強調學習和思考要結合,并非思考比學習更重要。2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幾章語錄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等方面進行了闡述。B.文中多次運用反問句,增強了表達效果。C.孔子認為只有能經受住窮困的考驗,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君子。D.《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編寫的。答案:D分析:《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不是孔子編寫的。25.把“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翻譯成現代漢語,正確的一項是()A.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B.賢德的顏回啊!一竹籃飯,一瓢水,在簡陋的小巷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那樣的憂愁,顏回也不改變他的快樂。C.顏回啊,真賢德!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狹小的街道里,人們都不能忍受那樣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D.賢德呀,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在狹小的街道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也不改變他的快樂。答案:A分析:“賢哉,回也”應翻譯為“賢德啊,顏回”;“陋巷”是“簡陋的小巷子”;“不堪”是“受不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題。岳陽樓記(節選)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③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26.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百廢具興(具:同“俱”,全,皆)B.前人之述備矣(備:完備,詳盡)C.薄暮冥冥(薄:迫近)D.沙鷗翔集(集:集合)答案:D分析:“集”應解釋為“停息”。2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屬予作文以記之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D.前人之述備矣答案:A分析:A項“之”是代詞,指代這件事;B、C、D項“之”是助詞,相當于“的”。28.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主要寫滕子京在被貶期間的政績,為下文寫岳陽樓作鋪墊。B.文章第二段描寫了岳陽樓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岳陽樓的贊美之情。C.文章第三、四段分別描寫了岳陽樓在陰雨天和晴天的不同景色,表現了遷客騷人因景而異的心情。D.文章第五段作者通過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批判了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答案:C分析:A項第一段寫滕子京政績是為后文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和自己的政治抱負作鋪墊;B項第二段描寫景色引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疑問;D項作者沒有批判遷客騷人。29.下列對文章寫作特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如遷客騷人的悲喜之情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對比。B.文章語言優美,大量運用了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C.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情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D.文章以“記”為名,先寫景,后敘事,進而由景入情,因情生發議論。答案:D分析:文章先敘事,寫滕子京的政績和囑托作者寫記;然后寫景,描寫岳陽樓不同景色及遷客騷人的心情;最后由景入情,生發議論。30.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翻譯成現代漢語,正確的一項是()A.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B.先把天下人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后把天下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C.比天下人憂愁得早,比天下人快樂得晚。D.天下人憂愁之前憂愁,天下人快樂之后快樂。答案:A分析:“先”是“在……之前”,“后”是“在……之后”。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31-32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喧囂的人世間,卻不受世俗的干擾。B.“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詩人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強調只要內心遠離塵世,即使身處鬧市也能感到寧靜。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了詩人在東籬下采菊時偶然間看到南山的情景,表現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認為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但想要表達出來卻忘記了要說的話。答案:D分析:“欲辨已忘言”是指想要辨識其中的真意,卻不知怎樣表達了,不是忘記要說的話。3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深遠,體現了陶淵明詩歌的獨特風格。B.詩中描寫了詩人隱居生活的悠閑和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C.“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描繪了傍晚時分山間的美景和飛鳥歸巢的畫面,暗示了詩人對官場的向往。D.整首詩以情為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現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答案:C分析:“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暗示詩人像歸巢的飛鳥一樣,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而不是對官場的向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33-34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3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繪了國都淪陷后山河依舊、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因感時傷世,見到鮮花反而落淚,聽到鳥鳴反而驚心,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戰爭持續時間之長,家書的珍貴,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之情。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通過描寫詩人的外貌,表現了詩人因憂愁而衰老的狀態,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衰老的感慨。答案:C分析:A項表達的是詩人對國家淪陷的悲痛之情;B項運用了擬人和互文的修辭手法;D項表達的是詩人因國家動蕩、家人離散而憂愁。3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體現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B.詩中通過描寫春天的美景,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C.全詩圍繞“望”字展開,由景及情,抒發了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思家的情感。D.詩中“烽火”“家書”等意象,增添了詩歌的時代感和藝術感染力。答案:B分析:詩中描寫春天的景象是為了襯托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思家的悲痛之情,不是喜悅之情。名句名篇默寫3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2)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3)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其五》)(4)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簾青。(劉禹錫《陋室銘》)(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答案:(1)長風破浪會有時;(2)千里共嬋娟;(3)悠然見南山;(4)苔痕上階綠;(5)必有我師焉語言表達36.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橫線上續寫一句話,使之構成排比句。我夢想,馳騁于塞外遼闊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我夢想,置身于江南秀麗的小鎮,在綿綿的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情調;我夢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登臨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輝煌中,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魄。37.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0字)中新網4月26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4月26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菲律賓船只侵闖仁愛礁一事提問。毛寧表示,中國海警局已就此發布消息。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拖走非法“坐灘”軍艦,恢復仁愛礁的原狀。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答案:外交部敦促菲方拖走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38.學校將舉行“書香校園”活動,請你為此次活動寫一則宣傳標語。答案:示例:書香滿校園,閱讀潤心田。作文39.請以“溫暖的陪伴”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寫作思路:可以寫家人的陪伴,如父母在自己生病時的悉心照料;可以寫朋友的陪伴,如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也可以寫老師的陪伴,如在學習上老師的耐心指導。通過具體事例,寫出陪伴給自己帶來的溫暖感受。4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有人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請你以“發現美”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寫作思路:可以寫發現自然之美,如四季的美景、山川的壯麗等;可以寫發現人性之美,如身邊人的善良、勇敢等品質;也可以寫發現藝術之美,如音樂、繪畫等帶來的美感。通過具體事例,闡述自己對“美”的發現和感悟。文言文斷句4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答案: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4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答案: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文化常識43.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古人常用“陰”“陽”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稱為“陽”,山北水南稱為“陰”。B.古代兄弟之間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C.古代常用的敬辭有“令尊”“令堂”“家君”“賢弟”等。D.科舉考試中,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答案:ABD分析:C項“家君”是謙辭,指自己的父親。44.下列關于古代年齡稱謂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B.豆蔻:女子十三四歲C.弱冠:男子二十歲D.花甲:七十歲答案:D分析:“花甲”指六十歲,“古稀”指七十歲。45.下列關于古代官職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遷”一般指調動官職,有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左遷”是升職,“右遷”是降職。B.“拜”指授予官職,“除”指免去官職。C.“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刺史”是州的監察長官。D.“司馬”是軍隊中的高級將領,“參軍”是丞相的軍事參謀。答案:C分析:A項“左遷”是降職,“右遷”是升職;B項“除”指授予官職;D項“司馬”在不同時期職責不同,不一定是高級將領。修辭手法判斷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源冷庫庫存管理辦法
- 江蘇苗木休眠管理辦法
- 硬筆書法教學設計與實施指南
- 季節性施工的技術難點及應對策略
- 制定管理辦法提升管理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
- 新疆暖氣收費管理辦法
- 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教育
- 公司法對新質生產力耐心資本的回應與規范研究
- 首席網絡安全官職責
- 2025-2030中國鋁業發展狀況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國家醫療器械抽檢品種檢驗方案
- 防汛物資儲備定額編制規程(SL298-2024)
- 無人機培訓創業計劃書-20250205-222450
- 輿情分析試題及答案
- 營運車輛入股協議書
- 高中數學專項提升計劃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錄《申論》真題及參考答案(行政執法卷)
-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員工績效的關聯性分析報告
- 水工程概論課件
- 小學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