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真題對練 10_第1頁
高三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真題對練 10_第2頁
高三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真題對練 10_第3頁
高三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真題對練 10_第4頁
高三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真題對練 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真題對練10高考第33題對對練年份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命題規律2019年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印書坊巴爾扎克的現實主義文學高考第33題一般是考查世界近代史,而且只命制1道選擇題,留有其他空間命制非選擇題,命題內容相對集中在近代資本主義代議制、早期殖民擴張和工業革命方面,從國別史角度看主要考查點是美國和英國。2018年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口號早期殖民擴張中的黑奴貿易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活躍2017年工業革命對英國的影響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主導法國革命的政治理念[高考真題對練]1.[2019·全國卷Ⅰ,33]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后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爭,推翻了殖民統治,但拉美國家并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后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是發展停滯,究其原因,殖民統治難辭其咎。“難辭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奪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統治最早C.進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國生產方式答案:D解析:近代北美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將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移植到北美,促使美國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拉丁美洲淪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均為封建君主制國家,其將封建的生產方式移植到拉美,從而導致拉美不如美國先進,故D項正確。當時英國、西班牙等宗主國都奴役掠奪土著居民,故A項不是主要原因。拉美并不是最早被殖民的地區,故B項錯誤。當時宗主國都進行了大量移民,故C項不是主要原因。2.[2019·全國卷Ⅱ,33]下圖可以用來說明,當時歐洲()15世紀歐洲出現印書坊的城市A.文化趨于活躍B.政治變革加速C.市民階級出現D.新教傳播廣泛答案:A解析:圖片資料顯示,15世紀在美因茨最早出現印書坊,并以此為中心迅速擴展到歐洲諸多城市,這說明當時歐洲文化趨于活躍,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文化傳播速度的加快,沒有涉及政治變革和階級結構變化,B、C兩項錯誤;新教是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中形成的,與圖中時間信息不符,D項錯誤。3.[2019·全國卷Ⅲ,33]恩格斯在評價某一文學藝術流派時說:“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屬于這一流派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C.《人間喜劇》D.《西風頌》答案:C解析:“細節的真實”“真實地再現”等體現的是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征,《人間喜劇》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故C項正確。《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現實主義文學興起于19世紀30年代之后,故A項錯誤;《等待戈多》屬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西風頌》屬于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均與材料所述特征不符,B、D兩項錯誤。4.[2018·全國卷Ⅰ,33]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新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舊口號,并規定同盟的目的是:“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這一變化說明()A.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了無產階級的斗爭C.工人運動在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參與正義者同盟的改組,后又一起為該組織撰寫了宣言。根據題干中正義者同盟口號的變化由“人人皆兄弟”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及同盟的目的可以看出,他們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A項正確。5.[2018·全國卷Ⅱ,33]下圖可以用來說明,奴隸貿易()A.是早期資本主義擴張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C.導致“日不落帝國”的產生D.因白銀開采的需要達到極盛答案:A解析:奴隸貿易是歐洲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對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A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可排除。由題干材料無法判斷奴隸貿易對英國殖民帝國形成的影響,C項可排除。奴隸貿易達到極盛是因為發展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需要,D項可排除。6.[2018·全國卷Ⅲ,33]18世紀前半期的法國,先前往來于凡爾賽宮的思想家、文學家、戲劇家們,開始熱衷于參加沙龍聚會,討論的話題廣泛,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信仰和禮儀,思想極為活躍,上流社會不少人也樂于資助他們。這表明()A.啟蒙思想逐漸流行B.宮廷文化普及到民間C.專制王權已經衰落D.貴族與平民趨于平等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8世紀前半期”可知當時法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啟蒙思想發展。根據“沙龍聚會……不再局限于傳統……思想極為活躍”可知,這一時期的法國沙龍聚會宣揚思想和言論自由,而里面聚集了很多啟蒙思想家,啟蒙思想得到傳播。“上流社會不少人也樂于資助他們”反映了啟蒙思想的聽眾擴展到統治階級,逐漸流行。A項正確。[經典模擬對練]7.[2019·廣西百校高三聯考]15世紀,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準確測量經度,木制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于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下列對此說法認識正確的是()A.當時歐洲經濟水平全球領先B.16世紀后地中海商業更興旺C.利益驅動下的西歐積極探索D.英國和荷蘭是航海時代先驅答案:C解析:依所學,15世紀左右,中國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達并領先世界,而非歐洲領先世界,故A項錯誤;依所學,16世紀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商業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項錯誤;據材料“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可知利益的驅動促使西歐積極探索,故C項正確;依所學,西班牙與葡萄牙率先進行新航路開辟,故D項錯誤。8.[2019·廣東廣州高三年級調研測試]16、17世紀,英國的封建領主不再愿意將土地出租給農民,而更愿意將其出租給資本家去投資辦農場或牧場。導致這一變化發生的因素有()A.農村勞動力的增加B.世界市場雛形的出現C.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D.農村土地價格的下降答案:B解析: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雛形的出現,發生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資產階級實力壯大,特別是經濟實力,封建地主當然愿意將土地租給資本家,故選B項;隨著圈地運動的開展,農村中的大量勞動力成為雇傭工人,農村勞動力在減少,排除A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的時間是17世紀40年代,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英國的封建領主將土地出租給誰的問題,不涉及土地價格,排除D項。9.[2019·山東青島一模]15世紀中期,德國人古滕貝格發明了一種可以成批澆鑄字模的手工澆鑄機,用活字與機械來印制書籍,并建立了印刷廠。他的發明很快得到推廣,到1500年德國約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廠。這反映出當時()A.畢升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B.科學技術轉化成為生產力C.宗教改革推動了信息傳播D.社會需求與商業發展結合答案:D解析:題干主要述及了德國在15世紀中期到16世紀初期印刷廠數量的變化,聯系15世紀前后歐洲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茅,可知德國印刷廠數量的增多反映出社會需求增多的狀況與商品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現象,故選D項。10.[2019·廣東深圳一模]文藝復興時期,有些學者認為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人類進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時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這種認識的價值在于()A.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B.準確描述了文明演進的過程C.掀起了文化復古浪潮D.推動了思想解放與社會轉型答案:D解析:“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人類進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時代”可以得出文藝復興促進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故選D項;“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沒有提到封建君主專制,排除A項;“認為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人類進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時代”這種描述沒有看到歷史進步的真正原因,排除B項;“文藝復興時期”不是簡單的復興古典,而是表達資產階級的訴求,排除C項。11.[2019·江西贛州高三3月摸底]15世紀,意大利的宗教紀念活動中,教士的游行隊伍與俗人一樣色彩絢麗,豪華的法衣和錚亮的銀圣器與俗人的隊伍爭奇斗艷,明顯地表現出對世俗生活的認同感。這一現象說明()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導地位B.教士生活觀念受到文藝復興影響C.羅馬天主教會生活奢侈腐化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答案:B解析:題干中提及15世紀的宗教紀念活動中,教士認同世俗生活,再結合文藝復興的影響可知文藝復興使社會更多地關注人及世界,故選B項;新教即宗教改革后的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而宗教改革開始于1517年,排除A項;題干中“教士的游行隊伍與俗人一樣色彩絢麗……明顯地表現出對世俗生活的認同感”,可知題干基本上認同教士的行為與觀念,排除C項;“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這句話本身錯誤,排除D項。12.[2019·百校聯盟二月聯考Ⅱ卷]16、17世紀,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換基礎上的社會分工逐漸形成: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非洲提供奴隸和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由此可見,當時()A.亞洲經濟地位依然較高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西歐與東歐的矛盾尖銳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成為主流答案:B解析:據材料“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非洲提供奴隸和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可知,各大洲有了分工,彼此之間聯系加強,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故選B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各大洲之間的分工合作,而不是強調亞洲經濟地位高,排除A項;據材料“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可知東西歐之間并無明顯的矛盾,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各大洲之間的分工與聯系,而未涉及到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主流地位,排除D項。13.[2019·廣東汕尾普通高中高三3月教學質量監測]16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思想家一直致力于通過新的方法來研究自然世界。這些方法包括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經驗數據的邏輯陳述,而更重要的是運用數學來進行分析。歐洲思想家的行為()A.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B.有利于用理性發現人類社會法則C.直接引發了西歐各國的宗教改革運動D.促使人們開始關注現實社會生活答案:B解析:由材料“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經驗數據的邏輯陳述,而更重要的是運用數學來進行分析”可知歐洲思想家促進人們思想解放,以理性思維認識世界,故選B項;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排除A項;宗教改革運動的直接原因在于教皇教會的黑暗統治,排除C項;啟蒙運動促使人們開始關注現實社會生活,排除D項。14.[2019·河南省部分重點高中高三聯考]17世紀,荷蘭政府對進口貨物收取相當低的關稅,而且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其安特衛普港口更成為歐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據此可知,當時荷蘭()A.積極開拓海外市場B.壟斷了西方海外貿易C.重視發展工業經濟D.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答案:D解析:據材料“17世紀,荷蘭政府對進口貨物收取相當低的關稅,而且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其安特衛普港口更成為歐洲商人和商品的集散中心”可以得出17世紀的荷蘭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故D項正確。15.[2019·遼寧省實驗、鞍山一中、東北育才高三測試]1861年1月,馬克思在一封信中說:“達爾文的著作非常有意義,這本書我可以用來當作歷史上的階級斗爭的自然科學根據。”這說明達爾文進化論()A.促進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B.影響到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C.成為社會革命的理論武器D.使科學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答案:B解析: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于1848年,比達爾文的進化論要早,故A項錯誤;根據“用來當作歷史上的階級斗爭的自然科學根據”可知進化論影響了社會科學研究,故B項正確;進化論作為自然科學領域的理論成果,對社會領域的革命有一定的影響,但不可能成為社會革命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武器,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了進化論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未體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故D項錯誤。16.[2019·河北保定模擬]在英國喬治一世、喬治二世期間,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慣例,內閣只需把討論情況通知國王,1714年后,國王基本沒有否決過議會的議案。這反映了()A.議會監督的對象發生變化B.國王和議會矛盾漸趨緩和C.責任內閣制度不斷完善D.君主立憲體制在逐步確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國王、內閣與議會的關系,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1689年《權利法案》簽署,確立議會至上的原則,國王權力受到限制,故B項錯誤;責任內閣制形成于1721年,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慣例,內閣只需把討論情況通知國王,1714年后,國王基本沒有否決過議會的議案”,反映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后,不斷發展的過程,故D項正確。17.[2019·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早期,英國下院出現了“黨鞭”。這一職位的設置是為了加強政黨內部溝通和紀律監督,以適應議會斗爭。但凡重大問題,特別是兩黨分歧嚴重時,表決前各黨黨鞭都會通報黨的立場,并要求本黨議員按照黨的指示投票。“黨鞭”在英國的出現()A.加強了內閣的政治影響B.改變了議會至上的原則C.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D.消除了兩黨之間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特別是兩黨分歧嚴重時,表決前各黨黨鞭都會通報黨的立場,并要求本黨議員按照黨的指示投票”,黨鞭的存在,強化了內閣對議會的影響力,故A項正確;1689年《權利法案》以來英國始終奉行議會至上原則,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要求本黨議員按照黨的指示投票”,主要體現的是其對議會的影響力,故C項錯誤;消除矛盾的表述過于絕對,故D項錯誤。18.[2018·河北石家莊模擬]美國1787年制憲會議對憲法的批準程序進行變革,由《邦聯條例》規定的所有州議會的一致批準,改為在州議會的建議下召開專門的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批準新憲法,9個州批準就能生效。這一變革體現了()A.三權分立由理論到實踐B.代議制與政黨政治相結合C.州權和人民主權相結合D.聯邦制與直接民主相結合答案:C解析:三權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間相互獨立,相互牽制和監督,三權分立由理論到實踐是指從孟德斯鳩的理論到1787年憲法的實行,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黨派問題,故B項錯誤;“改為在州議會的建議下召開專門的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批準新憲法,9個州批準就能生效”表明要把州權和人民行使權力相結合,故C項正確;美國1787年實行的是代議制,是間接民主,故D項錯誤。19.[20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