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北京重點校高二(上)期末政治匯編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一、單選題1.(2023秋·北京朝陽·高二統考期末)北京市文旅局推出4條跨區文旅騎行線路及17條各區的特色文旅騎行線路。這些文旅騎行線路以“騎行+沉浸體驗”為核心,以“文化+創新業態”為紐帶,串聯各類消費新場景,解鎖有故事的文化點、打卡點。這一做法(
)①豐富了高品質文化產品供給,提升了全民族文明素養②有利于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揚時代新風③實現了休閑健身和文旅消費融合,完善文化經濟政策④挖掘了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秋·北京朝陽·高二統考期末)版本,指同一類事物在不同介質上的體現形態,古今中外一切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資源,都可以稱為版本。2022年7月23日,由“一總三分”組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在北京、廣州、杭州、西安四地同時揭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各類出版物版本和具有重要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等已入館保藏,同時保藏了數字版樣本。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
)①有利于賡續中華文脈,展示良好的大國形象②是維護文化安全、厚植文化根基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堅持文化復古主義,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④保障了古今中外各種文明的版本資源都能“活起來”、傳下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秋·北京西城·高二統考期末)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完成下面小題。3.中華文明于何時何處發軔?文明的長河又是如何流淌的?這些問題牽系中華的根脈,事關“何以中國”。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通過大量的考古發現,實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關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①認識是實踐的基礎,科技是考古研究的動力②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觀點要接受實踐的檢驗③對文明社會標準的認識,最好是搬用前人的研究④應推動中華文明探源成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從考古發現“最早的中國”開始,青銅器便呈現出了中國文化的禮儀特征。對于“禮”,我們應該(
)A.利用與之相關的器物、行為和制度,教化育人B.將其視作當時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C.僅承認它在中華文明早期生成過程中具有意義D.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5.我國是考古大國和文物大國,目前有不可移動文物76萬余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中國人歷來講究“格物致知”,考古工作者和大眾傳媒聯手將這些遺產解讀好、傳播好,有利于使公眾在古今互通的認識中(
)①了解中國歷史,增強文化自信
②全部復現古人的精神世界③深入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④懂得文物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秋·北京房山·高二統考期末)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從北京崇雍大街,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再到廣東潮州牌坊街,越來越多的“老街巷”變為“新地標”,人們在這里休閑游玩的同時,也能夠領略城市文化魅力,探尋歷史文化印記。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護歷史文化街區(
)①要在延續城市文脈基礎上使其煥發新的活力②有利于適應時代的發展,賦予城市新的文化內涵③有利于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增強文化認同感④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挖掘其經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秋·北京豐臺·高二統考期末)北京人藝建院70年來,為公眾奉獻了《雷雨》《茶館》《窩頭會館》《哈姆雷特》《駱駝祥子》《日出》等優秀作品。劇院開展公益講座、戲劇體驗活動、戲劇展覽、劇本朗讀等多種形式的公益普及活動,讓觀眾通過各種方式感受戲劇的魅力。北京人藝(
)①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為世人普遍認同的愛國主義內涵②將優質的中外優秀文化資源打造成高品質的文化消費產品③以完善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④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秋·北京豐臺·高二統考期末)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三星堆考古新發現的揭曉,既驚艷了世界,又掀起了全國各地博物館網上“曬寶熱”。四川曬出了陶三足炊器,河南秀出了仰韶村遺址,浙江的青釉褐彩牛形燈、陜西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也紛紛亮相,上演了一場精彩的中華文化秀,讓全球網民大飽眼福。網上曬寶(
)①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影響力②融入了前沿科技,賦予文物新的內涵③堅守文化立場,凸顯中華文化優越性④展示了中國文化底蘊,提升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9.(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統考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長城、黃河、長江等是祖先和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寶貴遺產。2021年底,北京市印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的整體空間結構布局確定為“一線、五區、多點”。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知識,分析建設保護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意義。10.(2023秋·北京豐臺·高二統考期末)一座車站,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清河站是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首批站房,距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站房是中西合璧風格的單層磚木結構建筑,南北兩側各有一塊嵌墻豎匾,上書“清河車站”四個描紅楷體字。隨著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保障工程——京張高鐵的修建,老站房停辦客運業務,開始升級改造。新清河站站名用老站房的字體,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檐等體現著古都風貌,簡約有力的曲線與A形支撐結構展現出最新建筑技術。走進車站,到處可見新老京張鐵路和奧運元素: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鐵路圖、曾用于標記京張鐵路里程信息的“蘇州碼子”、站臺地面鋪裝的五色石材、傾斜屋脊拼接成的滑雪道……老清河站站房佇立在新清河站站房旁,修繕后將作為博物館永久保存。新老站房跨越百年同站同框,成為京張高鐵開通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有關知識,說明清河站“新老站房同站同框”為什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三、開放性試題11.(2023秋·北京房山·高二統考期末)材料一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以43個非遺項目領跑世界。數千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采茶、制茶和飲茶。公元8世紀后期,陸羽寫就《茶經》,這是中國最早系統闡述茶葉知識及實踐的專著。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筍茶、恩施玉露、都勻毛尖、漳平水仙、君山銀針等這些好聽的詞語都是茶的名字。從技藝方面來說,各地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滿足著民眾的多種需求。從文化習俗看,飲茶和品茶貫穿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如客人來訪要上茶,新婚夫婦在婚禮上要給雙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間品茶、斗茶等等。這些豐富的習俗增進了家庭和睦、人際和諧,增強了文化認同和社會凝聚力。(1)運用文化的相關知識,分析“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的意義。(2)茶習俗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試舉一例說明。材料二
一片神奇的葉子,鋪就鄉村振興路。某市是全國重點茶產區,現有茶園超10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212億元。該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把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作為破解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的解題式。◆文化賦魂茶旅融合入佳境該市某地立足萬畝茶園資源,將茶文化、鄉村旅游、茶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推進主題公園建設,探索出一條集生態觀光、專項體驗、宜居康養、健康運動、研學休閑為一體的山鄉茶旅融合發展之路。全市大力推進茶文化的深度開發和茶旅融合發展,實現從“賣茶葉”向“賣風景”的轉變。◆產業賦能集群效應顯活力該市按照“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企業化、信息化”的要求,不斷增強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用地、用電、稅收優惠的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對重點茶企開展“一對一幫扶”,鼓勵支持有潛力的小企業做大做強。◆科技賦力助推當地茶飄香建成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系統,全面摸清茶園情況;開展茶產業物聯網智慧茶園建設,已基本實現對2家重點龍頭加工廠、3000多畝茶園的可視化和生產智能化管理;建數字化白茶智慧茶窖,實現智能專業化的生態倉儲管理……提升了茶園管理水平,也提高了茶葉品質,讓茶農不再為病蟲害提心吊膽,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3)運用所學《哲學與文化》的知識,分析該市是如何做到“三茶”統籌,實現鄉村振興的。
參考答案1.D【詳解】①:材料體現的是北京文旅局推出不同的文旅騎行路線,沒有體現豐富了高品質文化產品供給,提升了全民族文明素養,①不選。②④:北京文旅局推出的這些騎行路線以“騎行+沉浸體驗”為核心,以“文化+創新業態”為紐帶,有利于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揚時代新風,挖掘了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②④入選。③:北京文旅局推出的這些騎行路線,有利于實現休閑健身和文旅消費融合,但這不是文化經濟政策,③不選。故本題選D。2.A【詳解】①②:我國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有利于賡續中華文脈,展示良好的大國形象,也是維護文化安全、厚植文化根基的必然要求,①②入選。③:我國建設國家版本館,是為了保護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各類出版物版本和具有重要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等,不是文化復古主義,③不選。④:國家版本館是為了保護中國成立以來的各類出版物版本和具有重要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不是古今中外各種文明版本,④不選。故本題選A。3.C4.D5.B【解析】3.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故①不選。②④:材料中指出對待中華文明的探索應推動中華文明探源成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觀點要接受實踐的檢驗,故②④正確。③:“照搬前人經驗”說法錯誤,應該立足實際進行探究,故③不選。故本題選C。4.A:“禮”有優秀和糟粕之分,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故A不選。B:經濟是基礎,“禮”作為文化是對經濟的反映,故B不選。C:;禮在中華文明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意義,要批判繼承,故C不選。D:“禮”有優秀和糟粕之分,對于“禮”,我們應該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故D正確。故本題選D。5.①③:材料中指出考古工作者和大眾傳媒聯手將這些遺產解讀好、傳播好,便于公眾了解中國歷史,增強文化自信,深入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故①③正確。②:社會實踐的發展受客觀條件的制約,且傳統文化有優秀和糟粕之分,不能全部繼承和全部復現古人的精神世界,故②不選。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故④不選。故本題選B。6.B【詳解】①③:人們在這里休閑游玩的同時,也能夠領略城市文化魅力,探尋歷史文化印記,這說明“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護歷史文化街區”要在延續城市文脈基礎上使其煥發新的活力,有利于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增強文化認同感,①③符合題意。②:題中做法有利于傳承歷史文化、留住城市記憶,但并不能賦予城市新的文化內涵,②排除。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是為了挖掘城市的文化價值,而不是為了挖掘其經濟價值,④排除。故本題選B。7.C【詳解】②④:北京人藝建院70年來,為公眾奉獻了多部優秀作品。劇院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普及活動,讓觀眾通過各種方式感受戲劇的魅力。這說明北京人藝將優質的中外優秀文化資源打造成高品質的文化消費產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②④符合題意。①:北京人藝演出的作品與開展的活動并非都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并且“愛國主義為世人普遍認同”表述過于絕對,①排除。③:完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的主體是政府,北京人藝不是政府部門,③錯誤。故本題選C。8.B【詳解】①④:“四川曬出了陶三足炊器,河南秀出了仰韶村遺址,浙江的青釉褐彩牛形燈、陜西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也紛紛亮相,上演了一場精彩的中華文化秀,讓全球網民大飽眼福”。體現了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影響力;展示了中國文化底蘊,提升文化自信,故①④說法符合題意。②:全國各地博物館網上“曬寶熱”,并沒有賦予文物新的內涵,故②說法錯誤。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所以“凸顯中華文化優越性”的說法是錯誤的,故③錯誤。故本題選B。9.①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資源。②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激發人民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精神動力。③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分析】背景素材: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考點考查: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文化自信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哲學與文化》的有關知識,從文化意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圍繞長城資源主線,展現長城的核心價值,在重點區域,推動長城+紅色文化、長城+歷史名鎮→可聯系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知識;關鍵詞②:通過打造長城文化公園,有利于展現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可聯系文化自信的知識;關鍵詞③:在重點區域,打造長城+休閑旅游等,打造“多點”,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可聯系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的知識。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0.可以從文化的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等角度回答。觀點鮮明,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緊扣問題,全面展開論述,或就某點進行深入分析;知識運用準確;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即可。【分析】本題以清河站改造、新老站房同站同框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哲學與文化》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文化的功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培養思考的興趣和品質,激發公民政治責任感。【詳解】本題設問指向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有關知識,說明清河站“新老站房同站同框”為什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屬于原因類試題,要從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角度思考分析。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但回答時需要觀點鮮明、緊扣問題、知識運用準確、邏輯嚴密等。解答本題具體可以從文化的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回答。【點睛】“原因”類設問在解題過程中,應該注意分析的角度,常用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聯系課本分析原因。我們看到一個“原因”類設問,第一個應該想到的問題就是課本上關于這個問題具體有哪些內容?聯系課本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問題通過聯系課本內容就能夠得到解決的。二是聯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蘊含著解決“原因”類設問的有關信息,如材料反映出來的問題,材料體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等,均可作為我們分析原因的依據,我們在答題過程中應對材料加以充分重視。三是聯系主體分析原因。一個“原因”類設問一定牽涉到一定的主體,而特定的主體肯定享有一定的權利和負有一定的義務、具有一定的職責。在具體的題目中,像黨的性質和地位、國家機構的性質和組織活動原則、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消費者的權益、經營者的素質、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等等,經常作為一些“原因”類設問的答案出現的。11.(1)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②有利于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③有利于弘揚中國茶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有利于促進我國茶產業、茶科技的發展。⑤有利于促進文化交流與互鑒,推動中華茶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凝聚力和影響力。(2)示例: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其中,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②“客人來訪要上茶,新婚夫婦在婚禮上要給雙方父母奉茶”等茶習俗中映射出“和敬怡真”的中國茶道追求。“和敬”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即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各種關系的均衡、和諧、有序、穩定。以茶和天下,這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3)①該市從自身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出發,遵循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的規律性,探索山鄉茶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特色道路。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多項扶持政策,建成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系統,開展茶產業物聯網智慧茶園建設等,發揮產業賦能集群效應,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③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推進文化賦魂、產業賦能、科技賦力,做到“三茶”統籌,實現鄉村振興。④聯系具有普遍性,整體和部分、系統和要素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從整體著眼,實現最優目標,該市立足全局,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分析】背景素材:“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考點考查: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聯系觀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意義類主觀題,要求考生分析“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的意義。需要調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從意義角度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以43個非遺項目領跑世界→可聯系文化遺產的地位與作用。關鍵詞②:數千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采茶、制茶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母嬰抽獎活動方案
- 汽車儀表抽獎活動方案
- 泉州玩水活動策劃方案
- 桃子采摘節創意活動方案
- 汽貿園招商活動方案
- 每月開始活動方案
- 殘聯工會活動方案
- 河北裝修活動方案
- 歌會校園活動方案
- 民族團結宣傳活動方案
- 教學樓加固工程施工組織
- 2024年全球手游市場與營銷趨勢分析報告
- ISO 10014-2021質量管理體系-面向質量結果的組織管理-實現財務和經濟效益的指南(中文版)
- HG+20231-2014化學工業建設項目試車規范
-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數學試卷
- 單相用電設備計算負荷的計算
- 獸醫傳染病學考試題(含答案)
- 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中職全套教學課件
- MOOC 人工智能導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正式版)HGT 3217-2024 搪玻璃上展式放料閥
- 2024年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