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教有方學而優教有方試卷第=page66頁,共=sectionpages66頁試卷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66頁湖北省十堰市房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新冠病毒不斷產生新的類型,新型病毒的致病性降低,傳染性增強。這說明生物(
)A.具有生長和繁殖的特性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D.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2.某生物小組探究“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后,準備繼續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下列實驗裝置最佳的是(
)A. B. C. D.3.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下列現象與此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相似的是(
)A.冰凍災害造成某地區植物大面積死亡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莖肥厚多汁C.處境危險時象鼻蟲從樹葉上落地裝死D.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4.如圖是鄉村振興項目所建立的人工生態系統——“桑基魚塘”,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桑樹、蠶、魚共同組成了該人工生態系統B.桑樹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C.魚是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D.其中包含的食物鏈是“桑樹→蠶→蠶糞→魚”5.桑葚味甜多汁,食用時,口、舌易被汁液染成紫色,這些紫色的汁液來自(
)A.細胞質 B.葉綠體 C.液泡 D.細胞核6.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如圖甲、乙視野,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圖中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為56倍B.由甲視野到乙視野應將裝片向左移動C.乙視野要比甲視野明亮D.若乙視野模糊,可適當調節粗準焦螺旋7.如圖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部分步驟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滴加的是碘液B.正確的操作順序是cadbC.c滴加的是清水D.d操作不當會出現氣泡8.如圖是黃瓜表層果肉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是人口腔上皮細胞,乙是黃瓜表層果肉細胞B.②是細胞壁,對細胞起著支持和保護作用C.⑦是線粒體,是甲細胞中唯一的能量轉換器D.甲特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③葉綠體、⑤液泡9.壁虎的斷尾在再生過程中,細胞通過分裂不斷增多。此過程中細胞內發生的變化不包括()A.細胞核一分為二 B.細胞膜向內凹陷 C.細胞質分成兩份 D.形成新的細胞壁10.器官移植是當代醫學的一項重要成就,成功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下列不屬于人體器官的是(
)A.皮膚 B.心臟 C.血液 D.眼睛11.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這三種植物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松樹區別于竹、梅的主要特征是(
)A.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B.沒有根、莖、葉的分化C.輸導組織不發達 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12.如圖是菜豆種子結構和萌發過程示意圖,以下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種子萌發,首先要吸收水分B.①是胚芽,將來發育成AC.發育成C的結構最先突破種皮D.萌發過程中主要由⑤提供營養物質13.早春播種以后,常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這主要是為了A.防止害蟲咬壞種子 B.防止陽光暴曬C.提高土壤溫度,減少水分散失 D.增加土壤中的氧氣含量14.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癟的原因主要是(
)A.水肥不足 B.光照不足缺少營養 C.傳粉不充分 D.病蟲害多15.把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移到陽光下幾小時,經過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結果是銀邊部分不變藍,綠色部分變藍色B.該實驗能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C.該實驗也能證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D.該實驗還能證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16.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與降低蒸騰作用無關的是(
)A.選擇陰天移栽植物 B.根部帶一個土坨C.對移栽后的植物進行遮陽 D.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17.下列生活現象中,體現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有(
)①剛收獲的糧食堆放一段時間會發熱
②蘿卜放久了會空心③超市的果蔬常常擺放在冷柜中銷售
④養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幾個小孔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8.某農戶為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適當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B.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C.適時給蔬菜松土、施肥D.保持大棚內溫度恒定二、綜合題19.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長沙病逝,生前他帶領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代“海水稻”,最高畝產超過600千克,中國的數億畝鹽堿地有望變成糧倉。下圖為“海水稻”的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海水稻”是一種在海邊灘涂等地生長的、耐鹽堿能力強的特殊水稻。“海水稻”能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說明生物能環境。(2)“海水稻”并不咸,這是因為(細胞結構)能阻止多余鹽分進入細胞。(3)C表示“海水稻”谷粒,其在結構層次上屬于。(4)A表示的細胞經過a過程能形成“海水稻”體內B1—B5幾種不同形態的細胞群,a過程為。其中B1細胞群具有運輸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功能,屬于組織。20.花生是我們喜愛的食物。下圖為花生一生中的幾個主要階段,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為我們所喜愛的花生,其中的營養物質主要貯藏在(種子結構)中。(2)圖乙所示花生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了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的現象,此時應該施加含的無機鹽,并及時灌溉。(3)圖丙所示的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4)圖丁中的結構②是由發育而來。2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清晨,不少市民到公園散步、晨跑,最近有報道稱清晨到林間鍛煉身體對健康不利。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三種生理活動分別為:[A],[B],[C]。(2)興趣小組的同學用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儀,測定了林間一天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并繪制出如圖乙所示曲線。圖乙中6—18時曲線變化的原因是圖甲所示的A生理活動的強度(大于/等于/小于)C生理活動的強度。(3)從圖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時左右林間氧氣濃度最高,這是適宜到林間鍛煉的時間之一。學而優教有方學而優教有方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答案第=page99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參考答案:1.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詳解】新冠病毒不斷產生新的類型,新型病毒的致病性降低,傳染性增強,這反映出新冠病毒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2.B【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A.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并在該側上蓋上木板,另一側是干沙,這樣實驗變量是水分和土質,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A不符合題意。B.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并蓋上木板,這樣實驗變量是水分,符合單一變量原則,B符合題意。C.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側是干土,實驗變量是水分,但是光影響鼠婦的生活,影響、干擾的實驗結果,C不符合題意。D.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并在該側上蓋上木板,另一側是干土并在該側上蓋上玻璃板,實驗變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D不符合題意。故選B。3.D【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題中“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屬于生物影響環境。【詳解】A.冰凍災害造成某地區植物大面積死亡,環境的改變造成植物的死亡屬于環境影響生物,A不符合題意。B.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莖肥厚多汁,仙人掌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而產生的改變,屬于生物適應環境,B不符合題意。C.處境危險時象鼻蟲從樹葉上落地裝死躲避天敵,說明生物適應環境,C不符合題意。D.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蚯蚓在土壤中鉆來鉆去,改善了土壤結構;蚯蚓以腐爛有機物為食,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供植物利用,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蚯蚓的糞便排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屬于生物影響環境,D符合題意。故選D。4.B【分析】(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3)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某些動物數量過多時也會危害植物,如蝗災等。【詳解】A.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桑樹、蠶、魚不能組成了生態系統,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錯誤。B.桑樹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B正確。C.魚是該生態系統的消費者,C錯誤。D.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桑樹→蠶→魚,D錯誤。故選B。5.C【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詳解】A.細胞質是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動著的,這利于物質交換,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A錯誤。B.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B錯誤。C.植物細胞的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可見,紫色的汁液來自桑葚細胞中的液泡,C正確。D.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D錯誤。故選C。6.B【分析】顯微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與實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成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詳解】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因此圖中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為40×16=640倍,A錯誤。B.甲圖細胞偏在視野左側,顯微鏡成的像移動的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從甲到乙要先向左移動玻片標本,把觀察對象移到視野中央,然后再轉動轉換器,更換物鏡,B正確。C.高倍物鏡鏡頭直徑更小,通過的光線更少,因此乙視野要比甲視野暗,C錯誤。D.在高倍鏡下觀察物像時,由于物鏡鏡頭較長離裝片距離很近,若視野模糊,應適當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清晰,調節粗準焦螺旋可能將裝片撞碎,D錯誤。故選B。7.C【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刮→涂→蓋→染→吸。“擦”,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濃度為生理鹽水,由于生理鹽水的濃度與人的組織細胞內液的濃度一致,故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不至于細胞因吸水膨脹,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皺縮;“刮”,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側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細胞;“涂”,把牙簽在載玻片中央的生理鹽水中均勻的涂抹幾下,防止細胞重疊;“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然后緩緩放平;“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吸”,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詳解】A.b圖示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目的是給口腔上皮細胞染色,A正確。B.a是取、b是染、c是滴、d是蓋,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應該是擦→c滴→a取→d蓋→b染,B正確。C.c滴的是生理鹽水,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形態,C錯誤。D.d示蓋蓋玻片,先將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生理鹽水滴,然后緩緩放平,操作的目的是以免產生氣泡影響觀察,D正確。故選C。8.D【分析】圖甲是黃瓜表層果肉細胞,圖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圖示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⑦線粒體。【詳解】A.根據圖甲可知,該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為黃瓜表層果肉細胞,乙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A錯誤。B.②是細胞膜,能保護細胞內部結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B錯誤。C.⑦是線粒體,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在甲細胞中還有葉綠體,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內的化學能,因此甲細胞中有線粒體、葉綠體兩個能量轉化器,C錯誤。D.和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相比,甲特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③葉綠體、⑤液泡,D正確。故選D。9.D【分析】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分裂時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含一個細胞核。如果是動物細胞,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凹陷,縮裂為兩個細胞。若是植物細胞,則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詳解】壁虎屬于動物細胞,動物細胞分裂的過程是:分裂時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含一個細胞核,細胞膜在中央的部分從四周逐漸的向內凹陷,將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植物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才會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而壁虎斷尾再生過程中,斷尾處的細胞不會出現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D符合題意。故選D。10.C【分析】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詳解】A.皮膚、B.心臟、D.眼睛,都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屬于器官;C.血液屬于結締組織,不是器官,C符合題意。故選C。11.A【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屬于種子植物,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類群。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詳解】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題干中,松樹屬于裸子植物,而竹、梅屬于被子植物,因此松樹區別于竹、梅的主要特征是:松樹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被,故選A。12.B【分析】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種皮,④胚芽,⑤子葉。A莖和葉,B子葉,C根。【詳解】A.種子萌發,首先要吸收水分膨脹,A正確。B.種子萌發過程中,④胚芽將來可發育成大豆的A莖和葉,B錯誤。C.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發育成C根,C正確。D.大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大豆種子萌發時,提供營養物質的結構是⑤子葉,D正確。故選B。13.C【分析】種子萌發的條件分為自身條件和外界條件。自身條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詳解】早春播種往往因為溫度低而影響出苗,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常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來提高地溫,促進出苗早而齊,所以早春播種后,常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能夠促進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地表土壤的溫度。故選C。14.C【分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雄蕊花藥里的花粉散落出來,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花粉管里的精子與胚珠里的卵細胞相融合的現象叫做受精。【詳解】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形成果實。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現象,向日葵子粒常有空癟的,其原因主要是傳粉不足造成的,可以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進行彌補,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15.C【分析】(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A.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銀邊天竺葵的綠色部分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變,滴加碘液變藍色;銀邊部分,細胞內不含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變藍,A正確。B.淀粉有遇到碘液變藍色的特性,因此本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B正確。C.該實驗的變量是葉綠體,不能證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C錯誤。D.銀邊處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綠色部分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該對照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D正確。故選C。16.B【分析】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在葉片進行,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少量的進行。【詳解】A.一般選擇在陰天或傍晚時移栽,因為此時光照不強,會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的蒸發,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不符合題意。B.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符合題意。C.用遮陽網給綠色植物遮陰避免陽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不符合題意。D.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D【分析】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詳解】①剛收獲的糧食能夠進行呼吸作用,釋放出熱量,故堆放一段時間會發熱,①正確。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因此久存的蘿卜由于不斷地進行呼吸作用,體內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②正確。③超市的果蔬常常擺放在冷柜中銷售,原因是低溫抑制細菌的繁殖,果蔬不容易腐爛;有利于保持果蔬的水分;低溫條件下不利于呼吸作用,有機物消耗減慢,③正確。④養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幾個小孔,讓根獲得更多的氧氣,是為了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所以,以上現象中體現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有①②③④四項。因此ABC錯誤,D正確。故選D。18.D【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里。呼吸作用是在線粒體里,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要想提高作物的產量就要想辦法促進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進光合作用的措施有:適當增加光照強度、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同時適當增加白天的溫度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而夜晚適當降溫則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詳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適當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進行,有利于增產,A不符合題意。B.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越長,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有利于增產,B不符合題意。C.及時松土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氣和無機鹽的含量,利于植物的生長,對提高產量有促進作用,C不符合題意。D.應適當增加棚中的晝夜溫差,白天氣溫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機物多,到了夜間溫度降低可減弱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使有機物得到更多地積累,保持大棚內溫度恒定不利于增產,D符合題意。故選D。19.(1)適應(2)細胞膜(3)器官(4)細胞分化輸導【分析】細胞經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綠色開花植物體,動物體體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A是受精卵,a是分化,B是組織,C是器官,D是植物體。【詳解】(1)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海水稻”是一種在海邊灘涂等地生長、耐鹽堿能力強的特殊水稻,這事例說明了生物能適應環境。(2)細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質的進出,所以“海水稻”能阻止多余鹽分進入細胞,這是細胞膜的功能。(3)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都屬于器官。若C表示水稻谷粒,谷粒屬于種子,屬于生殖器官。(4)圖中A、B、C、D分別表示植物的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個體,其中B1、B2、B3、B4分別屬于不同的組織,因此過程a則表示由細胞形成組織的分化過程。其中B1細胞群具有運輸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功能,屬于輸導組織。20.(1)子葉(2)氮(3)雌蕊和雄蕊(花蕊)(4)胚珠【分析】花生等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等幾個連續的過程。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檢察院一日活動方案
- 沙盤策劃活動方案
- 武警新年慰問活動方案
- 汽車答謝活動方案
- 河南老人活動方案
- 植樹澆水活動方案
- 油漆贈送活動方案
- 河源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 民政特色創建活動方案
- 檢察院美化服務活動方案
- 馬工程《中國法制史》課本期末重點筆記整理
- TCNFPIA 3024-2022 木醋液生產規程
- 實驗室安全自查項目表實驗室研究所自查
- 水泥預制U型槽渠道施工工藝
- 施工現場隱患圖片識別合集
- 35千伏集電線路工程專業監理實施細則
- 煤礦在用安全設備檢測檢驗制度
- JJG 781-2019數字指示軌道衡
- JJG 30-2012通用卡尺
- GB/T 9729-2007化學試劑氯化物測定通用方法
- GB/T 8196-2018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的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