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_第1頁
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_第2頁
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_第3頁
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_第4頁
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二級核心實詞和高頻實詞(三)21—3021垂①<名>邊疆,邊境。又寫作“陲”。曹植《白馬篇》:“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②<動>垂掛。《促織》:“入其舍,則密室垂簾。”《孔雀東南飛》:“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③<動>垂落,落下。《荊軻刺秦王》:“士皆垂淚涕泣。”《行路難》:“閑來垂犯釣碧溪上。”④<動>流傳。《荀子·王霸》:“名垂乎后世。”成語有“永垂不朽。”⑤<動>臨近。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以大杖擊二十,垂死。”⑥<副>敬詞。表示對方高于自己。白居易《答崔侍郎書》:“垂問以鄙況。”【垂成】①接近完成。陳壽《三國志·吳書·薛綜傳》:“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于前史之末。”②指莊稼將近成熟。蘇軾《祈睛吳山祝文》:“歲既大熟,惟神之賜;害于垂,匪神之意。”【垂垂】①漸漸。②表下落。③低垂。④延伸。【垂拱】①垂衣拱手,言不親理事務。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后多用以頌揚帝王無為而治。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鳴琴垂拱,不言而化。”②猶“袖手”。形容置身事外。司馬遷《史記·黥布列傳》:“大王撫萬人之眾,無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觀其孰勝。”3。兩手重合而下垂,表恭敬。《禮記·玉藻》:“凡侍于君,紳垂,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垂暮】傍晚,比喻晚年。【垂榮】煥發(fā)光彩。【垂世】留傳后世。【垂示】①留給后人示范。范曄《后漢書·順烈梁皇后紀》:“無以述遵先世,垂示后世也。”②謙詞。表示對方居高以示下。駱賓王《和<閨情詩>啟》:“學士袁慶隆奉宣教旨,垂示《閨情詩》并序。”【垂髫】古時候兒童頭發(fā)下垂,故用以代指兒童。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22次①<動>臨時駐扎和住宿。《殽之戰(zhàn)》:“秦伯素服郊次。”《陳涉世家》:“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②<動>按順序排列,次序。《陳涉世家》:“陳勝吳廣皆次當行。”③<動>在排列上次一等。《<論語>十則》:“多見而識廣,知之次也。”④<動>及,到。《劉東堂言》:“有指摘其詩文一字者,銜之次骨,或至相毆。”⑤<量>次,回。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失街亭》:“某引兵沖殺十余次。”【次第】①次序;順序。《戰(zhàn)國策·韓策一》:“子嘗教寡人,循功勞,視次第。”②依次;按先后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杜甫《哭李常侍嶧二首》之二:“次第尋書札,呼兒檢贈詩。”③狀態(tài);規(guī)模。劉楨《贈徐幹》:“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④轉(zhuǎn)眼;頃刻。白居易《觀幻》:“次第花生眼,須臾燭遇風。”⑤光景;情形。盧祖皋《宴清都》:“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次舍】①官吏值宿退息的處所及其所居官署。《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眾寡。”②行軍中的止息營地。劉安《淮南子·兵略訓》:“相地形,處次舍,治壁壘,審煙斥,居高陵,舍出處,此善為地形者也。”【次韻】創(chuàng)作應和詩時須依照原詩用韻的次序,叫“次韻”。始于唐元稹、白居易。《宋史·畢士安傳》:“上元夕,與使者宴東闕下,作詩誦圣德,神宗次韻賜焉,當時以為寵。”23存①<動>存在,與“亡”相對。《師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②<動>生存,活著。《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③<動>關心,想念。《屈原列傳》:“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④<動>慰問,撫恤。《隆中對》:“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存撫】存恤撫養(yǎng)。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陛下即位,存撫天下,集安中國,然后興師出兵。”(集:通“輯”。使和諧。)【存濟】安頓;措置。歐陽修《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庭劄子》:“州縣皇皇,何以存濟?以臣視之,乃是四海騷然,萬物失所,實未見太平之象。”【存恤】慰問;撫恤。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其令死者家無基業(yè)不能自存者,縣官勿絕廩,長吏存恤撫循,以稱吾意。”【存肄】學習;練習。《漢書·禮樂志》:“(河間獻王)因獻所集雅樂。天子下大樂官,常存肄之,歲時以備數(shù),然不常御。”【存照】舊時契約、照會等文書,存?zhèn)洳檎蘸藢Φ模袝r在末尾寫上“存照”字樣。【存問】慰問;問候。范曄《后漢書·淳于恭傳》:“五年,病篤,使者數(shù)存問。”24錯①<動>涂飾,嵌飾。《戰(zhàn)國策·趙策二》:被發(fā)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②<名>琢玉用的粗磨石。《詩經(jīng)·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可用作動詞,意為琢磨,進一步引申為砥礪)③<名>銼刀。《列女傳·仁智·魯臧孫母》:錯者所以治鋸,鋸者所以治木也。④<動>交錯,錯雜。《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引申為更迭,交替義)⑤<動>不合,乖舛。《后漢書·襄楷傳》:三光不明,五緯錯戾。(引申為錯誤)⑥<名>小鼎。《淮南子·說山》:鼎錯日用而不足貴。△⑦通“措”(1)放置,安放。《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2)棄,廢止。《荀子·天論》: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3)施行。《商君書·錯法》:臣聞古之明君,錯法而民無邪。【錯崔】參差高峻的樣子。【錯刀】可以泛指錢。【錯繆】通“錯謬”,表示差失錯亂或雜亂,錯雜。【錯迕(音同“午”)】交雜,也可表示不順遂。25貸①<動>借;借出;借入。王符《潛夫論·忠貴》:“寧積粟腐倉而不忍貸人一斗。”《莊周家貧》:“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②<動>寬恕;寬免。《書博雞者事》:“汝罪宜死,今姑貸汝。”《后漢書·袁安傳》:“示中國優(yōu)貸,而使邊人得寧。26得①<名>道德;品德。《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②<名>恩德;恩惠。《垓下之戰(zhàn)》:“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又】<動>感激。《史記·信陵君列傳》:“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③<名>德政;功德。《殽之戰(zhàn)》:“吾不以一眚(音同“省”,形容眼睛昏花,引申為過錯)掩大德。”④<名>福。《禮記·哀公問》:“君之及皮言也,百姓之德也。”【德化】道德教化,道德影響。27獨①<形>單獨;獨自。《六國論》:“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②<形>老而無子這樣一種狀態(tài)叫“獨”。《趙威后問齊使》:“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為足。”③<形>獨特;特殊。《與朱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④<副>只是;僅僅。《陳涉世家》:“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⑤<副>唯獨。《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而此獨以鐘名,何哉?”⑥<副>豈;難道。《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獨步】指超群出眾,無與倫比。【獨夫】①獨身的男人。②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獨行】只身孤行。志節(jié)高尚,不隨俗沉浮。28多①<形>數(shù)量大。《登泰山記》:“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論語>十則》:“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②<副>多多地;大量地。《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三峽》:“絕巘多生怪柏。”△③<動>稱贊;贊美。《五蠹》:“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漢書·霍光傳》:“眾庶莫不多光。”④<副>只;僅僅。《論語·子張》:“多見其不知量也。”29奪①<動>強取。《陳涉世家》:“廣起,奪而殺尉。”②<動>剝奪;削去權力。《左傳·桓公五年》:“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③<動>失去;喪失。《齊桓晉文之事》:“百畝之田,無奪其時。”④<動>亂。《書·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30發(fā)①<動>把箭射出去;發(fā)射。《賣油翁》:“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②<動>出發(fā)。《荊軻刺秦王》:“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③<動>派遣;派出。《赤壁之戰(zhàn)》:“孤當續(xù)發(fā)人眾,多載資糧。”△④<動>征發(fā);征調(diào)。《西門豹治鄴》:“西門豹即發(fā)民鑿十二渠。”△⑤<動>興起;發(fā)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⑥<動>生長;長出。王維《相思》:“春來發(fā)幾。”⑦<動>發(fā)布;頒布。《殽之戰(zhàn)》:“遂發(fā)命,遽興姜戎。”⑧<動>發(fā)送。《廉頗藺相如列傳》:“使人發(fā)書至趙王。”⑨<動>發(fā)作;抒發(fā)。《五人墓碑記》:“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⑩<動>撥動;發(fā)起;起事。《蘇武傳》:“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⑾<動>開啟;打開。《荊軻刺秦王》:“發(fā)圖,圖窮匕首見。”△⑿<動>啟發(fā);闡明。《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⒀<動>表現(xiàn);顯露;泄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征于色,發(fā)于聲。”⒁<動>開發(fā);發(fā)掘。《促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