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突破卷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原卷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突破卷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原卷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突破卷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原卷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突破卷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原卷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突破卷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專題突破卷(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是1952年12月,毛澤東主席為第二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題詞。該題詞反映出當時A.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已經啟動 B.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立C.新中國面臨嚴酷的外部環境 D.國民衛生觀念根本改觀2.1956年8月1日,中國第一屆音樂周在北京拉開帷幕,這場本計劃以“周”為單位的匯演,足足進行了24天,參加演出的單位共有37個之多,演員總數超過4500人,共演出了41臺節目,上演了94場次,觀眾數以萬計。不僅挖掘了大批民間藝術和藝術人才,也拓展了群眾視野。音樂文化周的舉辦A.落實了“雙百方針”精神 B.鞏固了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C.受益于“科教興國”戰略 D.調動了廣大群眾生產積極性3.有學者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不僅標志著中國周邊外交戰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著在西方國家對華實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況下,中國對亞洲的集體安全政策的提出。該學者意在強調A.放棄一邊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 B.構建務實的國際關系體系C.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D.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孤立4.下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對外援助概況。據此分析,此表反映了中國時間概況1950-1964中國不但向遭到美國侵略的朝鮮和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而且大力支援了其他正在進行反帝斗爭的亞、非、拉國家60年代中期以后為了反對美國對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侵略,反擊蘇聯不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政策,中國向大多數正在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國家提供了援助70年代中國不但向遭到蘇聯侵略或干涉的國家提供了援助,還支援了那些得不到蘇聯援助的民族解放組織80年代中國的第三世界政策轉變為促進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互利合作,共同發展A.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 B.對外援助受中美、中蘇關系影響C.對外援助具有階段特征 D.改革開放推動了外交空間的擴展5.某次國際會議上,通過中國一系列艱苦而充滿智慧的工作,一些對新中國存疑慮甚至視中國為和平威脅的國家改變了認知,逐步認同和接受新中國和平發展的主張。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說:“中國無侵略意圖,共產黨與非共產黨國家能夠合作。”上述外交活動A.表明中國外交開始超越意識形態 B.積累了塑造國家形象的經驗C.極大改善了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 D.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創造條件6.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在私營企業中推廣設立勞資協商會議,按照“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基本原則,以協商、調解、仲裁為主要方法來處理勞資糾紛。勞資協商會議以生產為中心,資方提計劃,勞方提意見,雙方代表人數一樣,都有表決權。這體現了新中國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退讓 B.過渡時期的社會特點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7.1950年10月,陳云提出了“戰爭第一,市場第二,其他第三”的財政收支主張;在11月的二次全國財政會議上,他把這一主張作為財經工作方針進行了闡述,并把“戰爭第一”改為“國防第一”。這一變化的背景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D.抗美援朝運動的展開8.下圖是《人民日報》在不同時期對“抗美援朝”的報道量統計,數據變化反映了A.國際形勢的紛繁復雜 B.中國政府的務實外交C.集體記憶具有階段性 D.意識形態的重要性9.繪畫《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著紅領巾、身穿民族服裝的藏族少女正熱情地將奶茶遞給解放軍叔叔。此后,該畫在20世紀70年代曾作為年畫遍布城鄉。這表明A.民族認同顯著增強 B.發展軍事成為時代主題C.婦女權益得到保障 D.雙百方針推動藝術繁榮10.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務院的政務會議每星期召開一次,擔任職務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都參加有關文件的審查,一切指示、法令也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后才頒布實施。這體現了A.新中國的施政具有民主性 B.民主黨派在新中國政權中處于主要地位C.政務院會議流程的公正性 D.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11.1958年后東北逐漸形成了以機械制造業為主的重工業產業結構。與此相關的史實是①計劃經濟的實行②八字方針的提出③借鑒蘇聯經驗④實行科教興國戰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表2是同年3月份天津工商業復業情況統計。行業磨坊業百貨業貨棧業五金業煤業工商戶總數2367311242001342復工戶數1715891141941323復工占比72%80%92%97%98%——張文廣、靳天《解放初期的天津商業》上述統計材料說明A.中國共產黨城市工作措施得力 B.新生政權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C.被破壞的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 D.人民當家作主的物質條件成熟13.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中國1949—1978年的部分探索和建設成果。由此可以概括出該階段成就的特點是①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③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物質基礎④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4.1952年,中國在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

上與法國等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企業建立聯系,并且與錫蘭簽訂橡膠貿易協定,同法國、意大利、英國等眾多國家簽訂了進出口協議,總金額高達2.2億多美元。這些做法A.旨在打破美國對華經濟封鎖 B.標志著新中國放棄“一邊倒”的方針C.沖擊了美蘇對峙的世界格局 D.利于打破新中國面臨的經濟困局15.下圖是發表于20世紀某一時期的宣傳畫,此畫反映的事件A.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 B.推動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鞏固C.促使生產關系發生根本變化 D.有利于擺脫封建土地制度束縛16.毛澤東在1961年末講到:“這十二年,恐怕還是做對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錯誤占第二位。我們十二年,已經有了兩方面的經驗,這就更強了,而不是更弱了”。歷史證明:當時“做對了”的包括①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工業國②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③1958年開始實行“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④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題,52分。17.口述歷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該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建國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內容口述人那個時候宣傳我們是主人……那個時候干活不是謀生,是一心為把鞍鋼、把國家的企業、把國家的事辦好。“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重點項目鞍鋼工人MCX班長可以當一日制的廠長,你對廠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議,你可以提,比如說生產上存在問題,技術上管理上存在什么問題。“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重點項目鞍鋼工人TCK基本上拖廠職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廠,從哺育室、幼兒園、小學到高中,都比較齊全。“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重點項目一拖工人DJT當時市里面來人給我們開動員大會,號召我們現在要備戰備荒為人民。毛主席說三線建設去的是好人好馬好設備。1964年啟動的“三線建設”貴州工人YFY——摘編自周曉虹主編《新中國工業建設口述史》(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建國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讀。(6分)(2)研究新中國工業建設時,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價值。(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毛澤東在報告中說:“確立對美政策成為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我們不要忙于求得帝國主義國家的承認……我們也不忙于承認他們。”4月初,美國國務師艾奇遜授權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與中共領導人進行會談。5月13日,艾奇遜提出美國承認一個(中國)新政權應具備的條件是:“該政府有能力并愿意履行其國際義務。”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凡是與國民黨反動派斷絕關系,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采取友好態度的外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之談判,建立外交關系”。——摘編自陳少銘《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共產黨對美外交政策的演變》材料二1978年12月15日,美國總統卡特向全國發布電視廣播,宣布中美關系正常化,接受中國的“建交三原則”(美國同臺灣當局“斷交”,廢除1954年美臺《共同防御條約》,從臺灣撒軍),同時表達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極大關注。國會多數議員原則上贊同中美建交,但對行政部門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方式(缺乏與國會磋商)普遍不滿,許多議員認為美國在建交問題上讓步過多,背棄了臺灣。進而,國會通過《與臺灣關系法》,推遲駐華大使任命,逼迫總統在臺灣立法問題上讓步。——摘編自吳艷平《試析卡特政府時期國會對中美建交的反應》(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對美政策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影響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的因素。(7分)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下表是20世紀早期中國三次大規模反帝愛國運動的相關情況

1915年及“二十一條”1919年五四運動1925年五卅運動組織領導自發性,沒有政黨參與、組織化程度低自發性,沒有政黨參與,具有一定的組織性中共組織領導,國民黨協助,組織化程度高參與群體城市士紳、商人為主人青年學生為主,商人、工人聲援參與學生、商人、工人共同參與,難分主次基本形式集會通電(抵制日貨、救國儲金。集會通電、示威游行、抵制日貨、罷課、罷市、罷工集會通電、示威游行、抵制外貨、罷課、罷市、罷工中心口號“救國”“勿忘國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運動規模波及全國30多個省會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波及全國約600個城鎮——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國民族主義運動之演進》材料二朱富勝主要事跡簡表1939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抗日救國會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被日軍抓獲,雖受盡酷刑,仍只字不吐,保住了公糧、槍支和學生1943年帶領村民開展大生產運動,開荒40畝,所在村被評為擁軍生產模范村1944年先后動員86名青年參軍,被評為擁軍模范1947年率領支前隊伍參加孟良崮等戰役的支前工作,多次立功受獎1948年率3500人的擔架團奔赴淮海戰場,后被授予“華東第一模范擔架團”稱號1949年隨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開國大典1950年任華東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1953年任省農業試驗場場長,帶領職工搞科學實驗1954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55年任臨沂專署農業試驗場場長,再次被授予“全國勞動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