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姓名:______________考試時間:______________分數:______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利用拉曼光譜技術對陶瓷釉面進行分析,主要目的是?A.檢測釉面厚度B.測定燒制溫度C.分析釉料化學成分D.評估釉面硬度2.修復出土的戰國彩繪陶器時,面對極易脫落的彩繪層,應優先采取的措施是?A.直接清理B.用502膠水加固C.噴涂可逆性加固劑D.覆蓋保鮮膜保護3.根據《可移動文物修復管理辦法》,對館藏一級陶瓷文物進行修復,修復方案需經哪級單位審核?A.縣級文物行政部門B.省級文物行政部門C.國家文物局D.博物館自行審核4.陶瓷文物表面存在可溶性鹽結晶病害時,適宜的處理方法是?A.高溫烘烤B.去離子水局部敷貼置換C.機械刮除D.噴灑酸性溶液5.現代陶瓷修復中,用于3D打印補缺模型的技術是?A.SLA光固化成型B.普通噴墨打印C.激光雕刻D.熱轉印技術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15分)1.陶瓷修復中,使用___________技術可在不損傷文物的前提下,檢測內部胎體結構完整性。2.處理陶瓷表面的金屬銹斑污染時,常使用___________溶液進行局部清理。3.古陶瓷修復作色環節,需遵循“遠看一致,___________”的原則,平衡修復效果與可識別性。4.修復陶瓷文物的拼接縫隙,可采用___________與礦物顏料混合填充后打磨處理。5.陶瓷預防性保護中,控制環境濕度在___________%RH范圍內,可有效延緩釉面開片老化。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1.為提升修復效率,可對陶瓷文物同時使用多種化學清洗試劑。()2.陶瓷修復中使用的3D打印補缺材料必須具備可逆性和化學穩定性。()3.修復后的陶瓷文物無需再進行環境監測與預防性保護。()4.對陶瓷文物進行修復前,必須完成材質分析、病害評估和修復方案專家論證。()5.陶瓷修復中,若原器物紋飾缺失,修復師可根據個人審美自行設計補充。()四、案例分析題(20分)某博物館藏有一件唐代三彩馬俑,存在以下問題:頭部與軀干斷裂、釉面大面積剝落、表面附著頑固土銹、部分彩繪層褪色起皮。請分析:1.該文物的主要病害類型及成因(8分)2.制定修復方案時需遵循的核心原則(6分)3.針對各病害的推薦修復技術與材料(6分)五、論述題(40分)結合《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論述現代科技手段在陶瓷文物修復中的應用實例,并分析其對傳統修復技藝傳承的影響。文物修復師(陶瓷)筆試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2.C3.C4.B5.A二、填空題1.工業CT掃描2.乙二胺四乙酸(EDTA)3.近看有別4.環氧樹脂5.45-60三、判斷題1.×2.√3.×4.√5.×四、案例分析題參考答案1.病害類型及成因:●斷裂:出土過程碰撞或歷史外力作用;●釉面剝落:胎釉熱膨脹系數差異、環境濕度波動;●土銹附著:長期埋藏于土壤中發生化學沉積;●彩繪褪色起皮:顏料老化、膠結物失效及環境光照影響。2.修復核心原則:●最小干預原則(保留原始信息);●可識別原則(修復部位與原器有視覺區分);●材料可逆性原則(便于未來再處理)。3.修復技術與材料:●斷裂:用丙烯酸樹脂類黏合劑(如ParaloidB-72)拼接;●釉面剝落:3D掃描建模后用可逆性樹脂(如環氧樹脂)補缺;●土銹:去離子水配合軟毛刷機械清理,頑固處用稀醋酸溶液局部敷貼;●彩繪:用丙烯酸乳液(如AcryloidB-67)加固,礦物顏料補色并罩透明保護劑。五、論述題參考答案科技應用實例:●光譜分析技術:利用X射線熒光光譜(XRF)檢測釉料成分,為調色提供科學依據;●3D數字化技術:通過結構光掃描獲取文物三維數據,精準復制缺失部件;●納米材料應用:納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用于加固脆弱胎體,增強結構穩定性。對傳統技藝的影響:●積極層面:科技手段提升修復精度(如CT檢測內部隱患),拓展復雜病害處理能力,縮短修復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