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 硅及其化合物_第1頁
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 硅及其化合物_第2頁
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 硅及其化合物_第3頁
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 硅及其化合物_第4頁
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 硅及其化合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高三化學三輪復習重難點突破硅及其化合物

1.化學與環境、材料、信息、能源關系密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高鐵酸鉀(K?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既能殺菌消毒

又能凈水

B.“光化學煙霧”、“臭氧空洞”的形成都與氮氧化合物有關

C.盡量使用含氣的產品,減少使用含13c或"的產品符合“促進低碳經

、:文,,一匕

D.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會“斷路”

2.Ca,Si。、是硅酸鹽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關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發生反應:Ca5SiO5+4NH4C1===CaSiO,+2CaCl2+4NH、T+2H;O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與s()2反應生成新鹽

D.與足量鹽酸作用,所得固體產物主要為SQ

3.二氧化硫是中國允許使用的還原性漂白劑。對食品有漂白和對植物性食

品內的氧化酉每有強烈的抑制作用.中國規定可用于葡萄酒和果酒,最大使

用量0.25g?kgL殘留量不得超過0.05g?kg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紅溶液、溟水、酸性KMnCU溶液、

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Ch、漂白粉、活性炭、NazCh都能使紅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混合使用,將會有更強的漂白能力

4.下表中,對陳述I、II的正確性及兩者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的判斷都正確

的是()

陳述I陳述n判斷

向濃鹽酸中加入濃

濃鹽酸易揮發,濃硫酸與水作用放I對,n

A硫酸可制備氯化氫

出大量的熱對;有

氣體

由于Cu具有還原性,濃HN03具有

Cu能與濃HNO3反I對

B氧化性,在任何條件下生成的氣體

應錯;無

一定是NO2

硫單質在純氧中燃I對,n

C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為SO3

燒有少量S03生成對;無

硝酸鏤和堿石灰共

I對,n

D熱用于實驗室制備錢鹽與堿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對;有

NH3

A.AB.BC.CD.D

5.由下列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由SiCh不能與水反應生成HzSiCh可知,SQ不是酸性氧化物高溫

B.由SiO2+2C££Si+2coT,可知碳的非金屬性大于硅

C.CO2通入Na2Si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2CO3>H2SiO3

D.SiCh可與NaOH溶液反應.也可與氫氟酸反應,可知SiO?為兩性氧化物

6.下列制取S。2、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

實驗目的的是()

稀硫酸

A.制取so?B.驗證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氣處理

7.向某HN03和Fe(NCh)3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產生無色氣體,該氣

體遇空氣變紅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質的量和加入Fe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

關系如圖所示,則原稀溶液中HN03和Fe(NCh)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A.4:1B,3:1C.2:1D.l:1

8.稀HNO3的還原產物可以是①NO、②N2O、③N2、@NH4NO3O在稀

HNCh和Zn的反應中,若有1molHNCh參加反應,則有().8mol電子轉

移,由此推斷稀HNCh的還原產物可能為()

A.僅④B.②或④C.③或④D.僅②

9.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斯莫利等二位化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富勒烯

(C*)),開辟了化學研究的新領域。富勒烯(a,)由于具有空心的類似足球形狀

的結構,也稱為足球烯。對于下列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6G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Cuo發生置換反應

B..的摩爾質量是720

m.氨氮廢水的去除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問題。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

以NH:和NH3?H20的形式存在。某工廠處理氨氮廢水的流程如下:

NaClO

含NH;NaOH溶液溶液

的廢水過程①"過程②'

(3).過程①的目的是將NH:轉化為NH3,并通過鼓入大量空氣將氨氣吹出,寫

出NH:轉化為NH3的離子方程式o

(4).過程②加入NaCIO溶液可將氨氮轉化為無毒物質,反應后含氮元素、氯

元素的物質化學式分別為、o

(5).含余氯廢水的主要成分是NaCIO以及HC1O,X可選用以下哪種溶液以

達到去除余氯的目的(填序號)。

a.KOHb.Na2so3c.KMnO4d.NaCl

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4.海水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寶藏,海水的綜合利用是全世界研究的重點。

回答下列問題:

(1),粗鹽中除了含有泥沙之外還含有Ca2+、Mg2+、s。:等雜質,粗鹽獲得精

鹽的一般步驟如下:

溶解①N?OH②過濾.適■世股

粗鹽A蒸發結晶精鹽

加入的試劑①、②分別是、O

(2).海水中所得粗鹽中通常含Ca?+、Mg2+、s。;等雜質,為了得到精鹽,下列

試劑加入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o

A.BaC12fNa2cO3fNaOH-HC1

B.NaOH-BaC-Na2co3fHe1

C.BaCLfNaOH-Na2co3-HQ

D.Na2co3fNaOH-BaC12fHe1

(3).為了檢驗精鹽中是否含有so;,正確的方法是o

15.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其中A、F分別為氨

氣和氯氣的發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的燒瓶內固體可選用(填序號)。

A.堿石灰B.生石灰C二氧化硅D.五氧化二磷E.

燒堿

(2).虛線框內應添加必要的除雜裝置,請從表格中的備選裝置中選擇,并將編

號填入下列空格:B,D,Eo(均填編

號)

(3).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短,目的是

(4).裝置C內出現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壁凝結,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

成分之一。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其中氧化劑與還

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當amol氯氣參加反應時,轉移的電子總

數為b個,則阿伏加德羅常數為moH(用含a、b的代數式表

示)。

(5).從裝置C的出氣管口G處逸出的尾氣可能含有污染環境的氣體,如何處

理?

16.同學們在實驗室里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制取Cu(NOj,并在此基礎上探究

Cu(NOj的化學性質。

(1)甲組同學直接用銅屑與稀硝酸反應制取Cu(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O

(2)乙組同學查閱了硝酸銅晶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圖),據此設計了以

下實驗方案,先將銅粉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再將灼燒后的物質與適量稀

HNO1反應,欲從反應后的溶液中得到CU(NO4晶體,依次進行的操作是蒸

發濃縮、—、過濾、洗滌、干燥。乙組同學認為此方案優于甲組的方

案,理由之一是o

。溫度/t

(3)丙組同學用Cu(NOj晶體探究其熱穩定性,實驗裝置如下所示。(夾

持裝置和加熱儀器未畫出)

①充分加熱Cu(NO)晶體一段時間后,觀察到U形管中氣體變為紅棕色,

紅棕色氣體是

②集氣瓶中最終收集到的氣體顏色是,U形管中進入集氣瓶后顏色發

生變化的原因是

③欲證明試管中殘留的黑色粉末是CUO[假設Cu(NOj晶體已全部分解]

實驗方案是_。

④由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

17.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利用以下裝置制備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性質(部分儀

器已略去)。請回答:

(1),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用裝青B收集氨氣時,應選擇氨氣的進氣口是(選填"a”或

“b”),并說明選擇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打開裝置B中的止水夾c,若觀察到燒瓶內產生了紅色噴泉,則說明氨氣

具有的性質是o

(4).為防止環境污染,以下裝置(盛放的液體均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氣的

是(填序號)。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高鐵酸鉀中Fe元素化合價為+6,具有極強的氧化性,有殺菌消毒

的作用,其被還原生成Fe3+,F,+水解生成的Fe(OHb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

于凈水,A項正確;氮氧化物在光照作用下,發生復雜的變化,會生成有

毒的煙霧,氮氧化物在紫外線照射下會消耗臭氧,導致地球出現“臭氧空

洞”,B項正確;“低碳經濟”是指盡量減少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減

少8,一排放,C項錯誤;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SiO?,,其與堿能夠發生化

學反應,D項正確。

2.答案:D

解析:加熱時氯化鏤分解生成HC1和氨氣,HC1與CaRR反應得到硅酸

鈣、氯化鈣和水,A項正確;水泥吸水會變硬,需密封保存,B項正確;

能與二氧化硫反應得到亞硫酸鈣,C項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

Ca^SR與足量鹽酸反應得不到二氧化硅,D項錯誤。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A、因濃硫酸具有強的吸水性,與水作用的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

促使濃鹽酸中的HC1揮發,從而制得HC1氣體,故A正確;

B、Cu與濃HNO3反應時,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濃度逐漸降低從而生成

NO,故B錯誤;

C、硫單質燃燒只生成S02,故c錯誤;

D、由于硝酸鏤受熱易發生爆炸,所以實驗室中不能用硝酸鏤制備N%,

故D錯誤;

故選Ao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A項,制取so?應用Cu和濃也so』反應,錯誤;B項,so?能使

品紅溶液褪可用品紅溶液驗證so?的漂由性,正確;C項,收集so?應用

向上排空氣法,錯誤;D項,尾氣處理.時,應用NaOH溶液吸收,且要防止

倒吸,錯誤。

7.答案:A

解析:由圖像可知,當加入ImolFe時,n(Fe2+)=0,再加入Fe,n

2+

(Fe)逐漸增大,說明當加入Fe少于1mol時,發生反應:Fe+4HNO3

(稀)=Fe(NO3)3+NOf+2H2O,所以混合溶液中含有4moiHNO3,當

再加入1molFe時,發生反應:Fe+2Fe3+=3Fe2+,得到3molFe2+,由圖像

和前面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含有1molFe(NO3)30故原稀溶液中HNO3

和Fe(NO3)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4:1。A項正確。

8.答案:B

解析:1mol硝酸參加反應,反應中硝酸表現為酸性和氧化性,轉移電子

0.8mol,則應生成04moiZn(NO3)2,若有0.2mol硝酸被還原,則由0.2

molX(5-x)=0.8moh解得x=1,應生成N?O,若有0.1mol硝酸被還原,

則由0.1molX(5-x)=0.8mol,解得x=-3,應生成NH4NO3,故稀HNCh的

還原產物為②N2O或④NH4NO3。

9.答案:A

解析:已知反應C+CuO遒遢CO2T+2CU,而C6G是由C元素組成的單質,故c6G也

能發生類似的置換反應,A正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0,摩爾質量為

720g.mor',B錯誤;金剛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與足

量氧氣反應的最終產物均為8門C錯誤;金剛石、石墨和足球烯互為同素

異形體,性質并不完全相同,D錯誤。

1().答案:B

解析:將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中n(NH;)=n(NaOH)=bmol,另一份中

n(SOj-)=n[(NH4)2S04]=n(BaCl2)=cmolc所以aL溶液中n(NH:)=2bmol,

n(S0j)=2cmol,貝(Jn(NOj)=(2b-4c)mol,c(NOJ=他■竺molL'1,B項正確。

a

11.答案:D

解析:根據題意:有如下轉化關系:

-國會

設Cuxmol、Agymol,金屬銅、銀失去電子給了硝酸中+5價的氮,還

原產物中的NO和NO?又失去電子給了氧氣生成硝酸,所以根據電子得失

守恒規律:2戈+),=]詈,及質量守恒64.什108尸14,分別解出

產0.05mol,換算成質量3.2g,D正確。答案選D。

12.答案:A

解析:粗鹽的提純中,為了保證雜質離子完全除去,每一步所加試劑都

過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BaCL溶液的目的是除

去so:,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卻過量的Ba2+,由此可知,

Na2co3溶液一定在BaCL溶液之后加入,即①一定在③之后,將產生的沉

淀一起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鹽酸,即④在⑤之后,故操作順序可以是

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或③①②⑤④,故A正確。

13.答案:(1).2NH4C1+Ca(OH)2ACaCb+2NH3f+2H2O;

催化劑

⑵.4NH+5O2△4NO4-6H2O;HNO3+NH3=NH4NO3;02(或空氣)

(3).NH;+OH=NH3t+H2O;

(4).N2;NaCl;

(5).b;so:-+ClO-=so:+C「(或SO:-+HC1O=SO;+C「+H+)

14.答案:(l).BaCl2;Na2CO3

⑵.ABC;

(3).取少量精鹽溶于水,先加入稀鹽酸,無現象,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釧溶

液,若產生沉淀,則含有硫酸根離子

解析:(1).加入氯化鋼、純堿,可分別生成硫酸鋼、碳酸鈣、碳酸鋼等沉

淀,以達到除去雜質離子的目的。

(2).根據不能產生新雜質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過量溶液應用后加入的

溶液除去的原則確定除雜順序,所以碳酸鈉必須在氯化鋼后面,過濾后再

加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和碳酸鈉,選項A、B、C正確。

(3).檢驗硫酸根離子,應該先加入鹽酸無現象,排除其他雜質離子的干

擾,再加入氯化鐵產生白色沉淀。

15.答案:(1).ABE;

(2).1;II;III;

(3).使密度較大的CL和密度較小的NH3較快地混合均勻

(4).3C12+8NH3=N2+6NH4CI;3:2;b/2a;

(5).在G后連接導管,直接把尾氣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

解析:(1).裝置A用于制取氨氣,堿石灰、生石灰、燒堿遇水都會放熱,使

氨水溫度升高,導致氨氣逸出。

(2),氨氣是堿性氣體,要用堿性干燥劑堿石灰干燥;由于濃鹽酸有揮發

性,所以制取的Cb含有雜質HC1,應該先用飽和NaCl溶液除去其中的

HCI,再用濃硫酸干燥,所以B選I裝置,D選n裝置,E選m裝置;經過

除雜干燥后在裝置C中發生反應。

⑶.氨氣的密度比C12的密度小,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

短,就可以使密度較大的C12和密度較小的NH3較快地混合均勻。

(4).裝置C內出現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壁凝結,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

成分之一。則白色固體是NILC1,另一生成物是Nz,根據得失電子守恒、

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L+8NH3=N2+6NH4CI;在該反應

中氧化劑是CL,還原劑是NH3,每有3moicL發生反應,消耗8moiNH3,

其中有2moiNH3作還原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當amol氯氣參加反應時,轉移的電子為2amoL轉移電子的個數為b,所

以阿伏加德羅常數NA=b/2amolL

(5).從裝置C的出氣管口G處逸出的尾氣可能含有。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