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北宋的政治 課件_第1頁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課件_第2頁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課件_第3頁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課件_第4頁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宋的政治(第六課)學習目標1.通過圖文資料,說出北宋的建立和統一2.通過歷史情境小劇場,分析并舉例說明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3.通過史料歸納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輕武給北宋帶來的影響。4.通過史料分析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主要措施及作用。黃袍加身“奪”天下重文輕武“穩”天下熙寧變法“安”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重文輕武的政策王安石變法目錄123“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正〉序》。“積貧積弱。”——錢穆先生著作《國史大綱》第六編“兩宋之部”第三十一章。導入VS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一)北宋建立顯德七年春天,北漢勾結契丹進犯后周,朝廷命令太祖率領軍隊抵御敵人。大軍到達陳橋驛,這天下半夜,軍中將士集中在驛門前,宣布要擁護太祖做皇帝。天快亮的時候,將士們來到太祖寢居室外,說:“現在軍隊沒有主人,我們愿意擁立太祖當皇帝。”太祖還沒有來得及答話,就有人把黃袍加在太祖身上,大家圍著他下拜,高喊萬歲。

——節選自《宋史》黃袍加身陳橋兵變

趙匡胤(927976)兩個典故建立者:趙匡胤(宋太祖)建立時間:960年都城:開封/東京/汴京結果:局部統一(一)北宋建立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北宋時期形勢圖(111年)——人教版《中國歷史》七下第29頁問題1:閱讀書本第28頁,找出北宋的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結果。方針:先南后北意義: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實現局部統一。(二)北宋統一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北宋時期形勢圖(111年)——人教版《中國歷史》七下第29頁問題2:閱讀教材第28頁,找出北宋完成局部統一的方針和意義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三)集權措施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稍奪其權:行政中央地方制其錢谷:財政收其精兵:軍事問題4:閱讀課本29頁、30頁,概括為實現“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宋太祖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組織好語言將答案填寫在學習任務單上。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三)集權措施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稍奪其權:行政中央①設參知政事牽制同平章事②設樞密院、三司分軍政、財政大權地方①文臣擔任知州②三年一換③設通判牽制知州制其錢谷:財政①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②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收其精兵:軍事①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杯酒釋兵權)②控制軍隊的調動;統調分離③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兵不識將,將不專兵)一、黃袍加身“奪”天下·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三)集權措施問題5:結合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思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影響稍奪其權:行政中央①設參知政事牽制同平章事②設樞密院、三司分軍政、財政大權實現了民、軍、財政的分離,加強了皇權。地方①文臣擔任知州②三年一換③設通判牽制知州加強了中央集權,造成了地方官僚機構的臃腫。制其錢谷:財政①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②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收其精兵:軍事①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杯酒釋兵權)②控制軍隊的調動;統調分離③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兵不識將,將不專兵)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但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二、重文輕武“穩”天下·重文輕武的政策(一)重文輕武的原因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避免武將篡權。材料一: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續資治通鑒》問題6:閱讀材料思考為什么北宋初年要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材料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太祖誓碑

壓抑武將不等于輕視武備和軍隊建設。易錯易混點二、重文輕武“穩”天下·重文輕武的政策(二)重文輕武的表現問題7:結合書本并閱讀材料思考宋朝重文輕武的表現有哪些?材料三:宋太宗一朝,文臣成為政事堂和樞密長官的主要人選,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為文官,其中有科舉出身的6人。有正副樞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兩宋共有樞密使、副樞密使724人,其中文官659人,約占91%。

——摘編自《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兩宋卷》材料四:①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②宋太宗時文臣統兵格局逐漸形成,且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將;③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二、重文輕武“穩”天下·重文輕武的政策(三)重文輕武的影響材料五:趙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勢力所顛覆,從王朝內部來說,橫亙兩宋三百多年始終沒有一股政治勢力膨脹到足以威脅趙宋皇位的鞏固。——《淺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材料六:宋代科舉圖①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②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③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積極影響:問題8:閱讀材料思考宋朝重文輕武的影響有哪些?二、重文輕武“穩”天下·重文輕武的政策(三)重文輕武的影響①文臣掌兵,將不專兵,導致軍隊戰斗力減弱;②官員互相推卸責任,不干實事,導致辦事效率下降;③官吏冗余,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消極影響:問題8:閱讀材料思考宋朝重文輕武的影響有哪些?增設官僚機構材料七:擴充軍隊養兵養官戰爭賠款分散軍權冗官冗兵冗費軍隊戰斗力弱積貧積弱“三冗”“兩積”變法三、熙寧變法“安”天下·王安石變法(一)變法經過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寧。1069年任用王安石變法,故此次變法又稱為“熙寧變法”。問題9:閱讀書本第31頁,找出王安石變法的背景、時間、范圍、目的。

王安石(10211086)

宋神宗(10481085)背景:(1)北宋政治風氣因循守舊,行政效率低下;(2)官僚機構和軍隊的不斷膨脹,導致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財政入不敷出;

(3)土地兼并劇烈,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時間:1069年范圍:經濟、軍事、教育目的:擺脫政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三、熙寧變法“安”天下·王安石變法(二)變法內容興修水利萬余處,灌溉土地30萬頃問題9:閱讀書本第31頁,找出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并分析材料中反映了哪一種措施、會產生什么影響。清丈土地200萬頃,憑土地好壞收稅州縣征收役錢,雇人服役每十家為一保,

保丁農閑時練武ABCD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募役法保甲法促進農業的發展增加國家賦稅收入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強烈反對增加政府收入遭到大官僚的強烈反對加強對人民的控制穩定統治秩序增加軍事力量三、熙寧變法“安”天下·王安石變法(三)變法結果材料八:王安石變法,雖然是從維護封建地主階級政權的利益出發,然而變法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人民的剝削,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生產的發展,所以這次變法在歷史上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由于新法觸及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變法一開始就遭到了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大臣們的反對。——吳晗《中國歷史常識》問題10:閱讀書本第32頁,說明王安石變法的結果。結合材料分析原因。結果:失敗。變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興修水利工程10000多處。原因: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被廢除。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小結重文輕武的政策王安石變法北宋建立北宋統一集權措施原因表現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