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C52DB4403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4403/T623—2025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基本要求 5職業病危害識別與分析 6職業病危害控制 7職業健康管理 8作業人群職業健康保護 附錄A(資料性)電鍍工藝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附錄B(資料性)開放式電鍍槽局部排風設施設計參考 附錄C(資料性)電鍍工藝急救箱參考配置 參考文獻 DB4403/T623—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深圳市龍崗區衛生監督所、深圳市龍崗區坪地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天正、張乃興、于碧鯤、鐘小歡、周偉、張永成、鄭亦峰、孫飛、管有志、DB4403/T623—20251電鍍工藝作業人群職業健康保護指南本文件規定了電鍍工藝作業人群職業健康保護的基本要求,職業病危害識別、分析與控制,職業健康管理,作業人群職業健康保護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指導存在電鍍工藝的用人單位及電鍍工藝作業人群的職業健康保護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626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890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GB5083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39800.1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第1部分總則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18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T12801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T16251工作系統設計的人類工效學原則GB/T16758排風罩的分類及技術條件GB/T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T23466護聽器的選擇指南GB/T38144(所有部分)眼面部防護應急噴淋和洗眼設備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88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T194工作場所防止職業中毒衛生工程防護措施規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4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23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GBZ/T224職業衛生名詞術語GBZ/T225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指南GBZ/T229(所有部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GBZ/T298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WS721電鍍工藝防塵防毒技術規范DB4403/T623—20252WS/T757局部排風設施控制風速檢測與評估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電鍍electroplate在含有金屬鹽的電解質溶液中,根據電化學的基本原理,以被鍍覆金屬作為陽極(或用不溶性陽極欲鍍覆金屬的工件作為陰極,借助直流電源,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勻、致密、結合良好的單質金屬或合金沉積層的過程。[來源:WS721—2015,3.1]3.2職業健康保護occupationalhealthprotection用人單位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倡導健康工作方式,樹立健康意識,加強勞動過程防護,改善工作場所環境,加強職業健康管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預防職業病,減少工作相關疾病的發生,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的行動。[來源:GBZ/T296—2017,2.5,有修改]3.3健康素養healthliteracy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來源:GBZ/T296—2017,2.1]3.4健康行為healthbehavior個體或群體所采取的以改善和保持健康狀態,或預防疾病與傷害為目的的行為。[來源:GBZ/T296—2017,5.7]4基本要求4.1按照GBZ2.1中職業病危害控制的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實現職業病危害的有效控制。職業病危害控制優先原則如下:a)消除替代原則;b)工程控制原則;c)管理控制原則;d)個體防護原則。4.2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和前期預防,優先選用無氰電鍍工藝,逐步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工藝、技術、材料和設備。4.3遵循GBZ/T225的要求,定期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評估,實施“計劃—執行—檢查—改進”的管控路徑,建立職業病危害防治能力提升機制。4.4電鍍車間總平面布置符合GBZ1、GB50187的要求。4.5電鍍車間、工藝過程、設備設施、原輔料等方面的設計符合GBZ1、GB5083、GB/T12801、GBZ/T194、WS721的要求。4.6電鍍車間建筑衛生學和輔助用室的設計符合GBZ1的要求。DB4403/T623—202534.7使用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將勞務派遣工與本單位勞動者進行統一管理。4.8職業病危害防控全過程的文字、圖紙、影像等文件、材料,按年度進行案卷歸檔。內容包括但不——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生產工藝及設備資料;——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應急救援設施資料;——職業病危害告知資料;——檢測與評價資料;——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資料;——職業健康宣傳培訓資料;——職業健康監護資料;——職業病診斷資料;——職業病防治工作評估資料。5職業病危害識別與分析5.1職業病危害識別5.1.1生產工藝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鍍前處理主要工序及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下:a)表面修整:電鍍前對工件的表面進行磨光、拋光等處理,存在其他粉塵(金屬氧化物、塑料粉塵等)、噪聲、手傳振動等危害;b)脫脂/除油:化學除油和電解除油多使用堿性溶液,存在氫氧化鈉、碳酸鈉、磷酸三鈉、焦磷酸鈉、硅酸鈉等危害;溶劑脫脂/除油使用有機溶劑,存在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三氯乙烷等危害;c)粗化:利用粗化液使塑料表面微觀粗糙,提高鍍層接觸面,存在鉻酸酐、硫酸等危害;d)酸洗/浸蝕:利用酸溶液去除金屬表面上的氧化物和銹蝕物,存在硫酸、鹽酸、磷酸、硝酸、鉻酸、氫氟酸、高溫等危害。電鍍工序產生的危害取決于鍍層材料和電鍍液,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下:——金屬化合物:鋅、銅、鎳、鉻、鎘、金、銀等化合物;——酸:硫酸、鹽酸、硝酸、磷酸、氫氟酸、醋酸、硼酸、鉻酸等;——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等;——添加劑:硫酸鈉、碳酸鈉、碳酸鉀、磷酸三鈉、硫酸鋁、丙酸醇、三乙醇胺、過氧化氫、硫脲、聚乙二醇等;——氰化電鍍含有氰化氫、氰化物(氰化鈉、氰化鉀、氰化亞銅、氰化鋅、氰化銀、氰化銀鉀、氰化金鉀等)。鍍后處理主要工序及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下:a)鈍化:使用強氧化劑或電化學方法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鈍化薄膜,存在硫酸、硝酸、重鉻酸鉀、高錳酸鉀等危害;b)拋光:使用拋光膏對工件進行布輪拋光,使得表面光澤、平整,存在金屬氧化物粉塵(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鋁、氧化鉻等)、手傳振動等危害;c)烘干:存在高溫危害。DB4403/T623—2025電鍍工藝流程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見附錄A。5.1.2勞動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上料、下料崗位涉及搬舉、搬運、推拽重物等高強度負荷作業,長期處于此類高強度作業狀態,易引發或加重全身多部位肌肉骨骼損傷,尤其是肩背部與腰部。電鍍過程中作業人員持續處于站立作業姿勢,可能導致下肢小肌肉或肌群的疲勞或損傷。5.1.3生產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多數電鍍工藝有溫度要求,同時工件出入電鍍液等過程會產生大量水霧、酸霧,導致電鍍車間呈現高溫高濕環境。電鍍區域若未與其他作業區域隔離,可導致電鍍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影響相鄰崗位作業人員。5.2職業病危害分析5.2.1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和強度符合GBZ2.1和GBZ2.2的要求。5.2.2按照GBZ/T229、GBZ/T298的要求,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和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5.2.3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對氰化氫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動態分析。5.2.4委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和/或現狀評價。6職業病危害控制6.1消除和替代6.1.1使用無害替代有害、低毒替代高毒的工藝、技術和材料,如:——無氰電鍍替代氰化電鍍;——優先采用三價鉻或無鉻鈍化工藝;——優先選用不含苯、三氯乙烯、正己烷的清洗劑;——使用有機溶劑進行工件脫脂時,優先采用水基溶液脫脂及低溫脫脂工藝;——使用無氟、無磷、低毒、低濃度、低能耗和少用絡合劑的清潔生產工藝;——掛具和工件退鍍盡量采用電解法退鍍。6.1.2優先采用機械化、連續化、密閉化和自動控制設備,不宜使用開放式電鍍工藝。6.1.3如采用干法噴砂清理工件表面,選用密閉式噴砂工藝。6.1.4選用噪聲強度較低的設備,從源頭控制噪聲危害。6.2物料儲存、配置與輸送6.2.1電鍍化學品儲存在陰涼、干燥和通風良好的地方,不宜露天存放;做好電鍍化學品容器的標識,注明化學品種類、編號及存放日期。6.2.2電鍍化學品按不同類別、性質、危險程度、滅火方法等隔離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不相容的電鍍化學品隔開存放;氰化物或含氰電鍍液的存放場所遠離酸性物質。6.2.3電鍍化學品存放堆垛設置隔潮設施,堆垛底距地面大于0.15m,堆垛高度不超過3m。6.2.4電鍍化學品儲存于密閉容器,并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稱量、溶液配制和分裝處理。6.2.5電鍍化學品的添加宜采用自動送料系統。DB4403/T623—202556.2.6電鍍化學品宜緩慢加入電鍍槽,固體化學品在槽外溶解后緩慢添加,并進行充分攪拌。6.2.7調整電鍍液氫離子濃度指數(pH值)時,不直接添加濃酸、濃堿,使用溶劑稀釋后再行添加;稀釋時將濃酸、濃堿向溶劑中添加,不將溶劑加入濃酸、濃堿中。6.2.8氰化物等劇毒品的保管領取、稱量和配置采用雙人制度,憑審批手續按量領取。領用的氰化物宜全部加入電鍍液中,不宜在操作現場存放。6.2.9使用專用器具盛裝及運送氰化物,并在顯著位置標注劇毒標記。器具使用完畢后,做消毒處理,并用水洗凈。6.3職業病防護設施6.3.1生產車間合理設計全面通風及氣流組織,有效降低電鍍作業區域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6.3.2存在高溫的電鍍車間縱軸宜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相垂直,當受條件限制時,其夾角不小于45°。6.3.3空調車間新風系統符合GB50019和GBZ1的要求,將新風直接送至作業崗位。車間最小新風量取下列三項中的較大值:——人員所需新風量不小于30m3/h;——補償排風和保持室內正壓所需風量之和;——滿足稀釋化學毒物的通風換氣次數要求。6.3.4放散粉塵、化學毒物的裝置及工序,根據生產特點和有害物質特性設置局部排風設施:a)開放式電鍍槽宜設置局部排風設施,并定期檢查通風系統運行是否正常。開放式電鍍槽局部排風設施設計參見附錄B;b)機械拋光與打磨等工序宜設置接受式排風設施;c)局部排風設施的設置和控制風速符合GB/T16758、GBZ/T194和WS/T757的要求,包括但不1)通風柜開口面的控制風速不低于1.0m/s(粉塵)、0.5m/s(有毒氣體);2)側吸式、下吸式排風罩的控制風速不低于1.0m/s(粉塵)、0.5m/s(有毒氣體);上吸式排風罩的控制風速不低于1.2m/s(粉塵)、0.5m/s(有毒氣體);接受式排風罩的控制風速不低于5.0m/s(粉塵、有毒氣體);3)排風罩的形狀宜有利于有害物質的控制,罩口邊長不小于塵(毒)化區的長度,罩口與連接管面積比不宜超過16:1,排風罩擴張角不宜超過60°;4)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外部排風罩加設法蘭邊;5)排風口宜設在人的呼吸帶下方,減少上吸式誘導氣流,避免作業人員吸入污染氣流;6)密閉罩拆卸方便,并設置必要的觀察窗、操作門或檢修門。縫隙、孔洞面積盡可能小,檢修門避開氣壓較高的部位;7)排風罩、風機等采用耐腐蝕材料或材料表面進行耐腐蝕處理;8)管道采用耐腐蝕、抗裂材料,避免過度振動和方向的急劇變化。6.3.5含氰化物工序的局部排風設施單獨設置,含鉻工序的局部排風設施單獨設置。6.3.6電鍍槽地面宜設置柵格地板,并加設坡度積液槽,收集泄漏的電鍍液,并及時清理。6.3.7電鍍槽液面宜低于鍍槽上緣20cm,或在槽緣設置隔板,以減少鍍液溢出,給予逸出的酸霧沉降空間。6.4工作場所管理6.4.1電鍍過程中嚴格控制工藝溫度和電流密度,減少液體揮發和氣體析出帶出的酸霧。6.4.2氰化電鍍工藝獨立布置,并與其他車間有效分隔。6.4.3氰化電鍍工藝作業前,先打開風機通風15min以上;作業結束時,先停止作業,后關閉風機;DB4403/T623—20256若風機出現故障立即停止操作。6.4.4掉入槽內的工件使用專用工具取出,避免用手直接撈出。如落入鍍槽的鐵制工件宜用磁鐵取出,非鐵質工件宜用帶有長柄的撮鏟或夾具取出。6.4.5工件進出溶液的速度要緩慢。若采用人工放置,特別是帶有深盲孔的工件,使工件有一定傾斜角度,并緩慢操作。6.4.6定期添加抑霧劑,確保其濃度始終保持在有效水平,抑制鉻酸霧等逸出。6.4.7工件表面的酸性物質清洗干凈后再放入含氰鍍槽;氰化電鍍的工件、工具,在專用的水洗槽內用清水洗凈。6.4.8氰化電鍍工藝使用過的工具及儀器,宜用5%綠礬(FeSO4·7H2O)溶液消毒;作業人員下班后宜用1%綠礬溶液洗消;地面宜用20%次氯酸鈉或5%綠礬溶液進行洗消。6.4.9氰化電鍍采用的陽極棒宜采用沖洗方式;清洗陽極棒和陰極棒的時候,將其從槽上取下后再行清洗,不宜直接洗擦。6.4.10作業人員不在生產車間內飲水、進食;作業人員有外傷時,不繼續工作;傷口未愈的人員,不接觸氰化物、鉻酸酐等劇毒品。6.4.11電鍍車間和電鍍液配制間設置盥洗與沖洗設施。6.4.12電鍍車間和劇毒品倉庫外設置更衣室及專用工作服室,作業人員班后將接觸工作環境的部位清洗干凈。6.5應急救援6.5.1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明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機構或組織。6.5.2電鍍車間、電鍍液配制間、化學品倉庫等場所,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噴淋和洗眼設施;——氰化氫等監測報警裝置;——氣體防護柜及其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急救箱及其急救藥品;——轉運病人的擔架和裝置;——急救處理設施、應急救援通訊設備。6.5.3電鍍車間、電鍍液配制間、化學品倉庫等場所設置事故通風裝置,事故通風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事故通風下的換氣次數≥12次/h。6.5.4電鍍車間、電鍍液配制間、化學品倉庫等場所噴淋和洗眼設施設置符合GB/T38144的要求,技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范圍內宜有高度可視且明顯的警示標志,照明條件良好;——保證作業人員10s內能夠到達,覆蓋半徑一般為15m;——覆蓋范圍內無障礙物;——連續供水或存水量保證連續沖水15min。6.5.5電鍍車間、電鍍液配制間、化學品倉庫等場所設置急救箱,配備高溫中暑、化學灼傷及中毒處置藥品,急救箱配置參見附錄C。6.5.6儲存和使用氰化物的場所按照GBZ/T223的要求設置氰化氫報警器,可設預報、警報、高報三級報警值,至少設定警報值和高報值兩級。預報值宜設置為0.5mg/m3,警報值宜設置為1mg/m3,高報值宜綜合考慮氰化電鍍場所實際情況后設定,可設置為2mg/m3。6.5.7定期組織、開展針對高溫中暑和急性化學中毒等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練。6.6設施維護DB4403/T623—202576.6.1建立職業病防護設施與應急救援設施臺賬,記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與應急救援設施的配置、使用、維護和檢修等基本信息。設施臺賬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設備設施名稱、型號、生產廠家;——主要技術參數;——安裝部位、安裝日期;——使用目的、防護效果評價;——使用、維護和檢修記錄;——使用人、責任人。6.6.2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與應急救援設施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和保養,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檢查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局部排風罩、管道、風機、凈化設施運行情況,核查控制風速、風量和風壓等指標;——噴淋與洗眼設施、報警裝置、事故排風系統等應急救援設施運行情況;——急救裝備、急救藥品是否齊全有效;——化學品的儲存、輸送管道是否存在銹蝕、泄漏。7職業健康管理7.1職業病危害告知7.1.1在產生或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作業崗位、設備、材料(產品)包裝和貯存場所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在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卡。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和告知卡符合GBZ158、GBZ/T203和GBZ/T204的要求。7.1.2在辦公區域、工作場所入口處的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7.1.3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或以合同附件形式簽署職業病危害告知書。7.2職業健康培訓7.2.1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在任職后3個月內接受職業健康培訓,初次培訓不少于16學時,之后每年接受一次繼續教育,繼續教育不少于8學時。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識;——職業衛生管理相關知識。7.2.2電鍍作業人群接受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職業健康培訓,上崗前培訓不少于8學時,之后每年接受一次在崗培訓,在崗培訓不少于4學時。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識;——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所從事崗位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保護權利與義務。7.2.3電鍍作業人群接受職業健康保護知識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勞動者健康素養、健康行為及行為干預;——化學中毒、高溫中暑及應急救援方法;DB4403/T623—20258——工作相關疾病的防治知識;——慢性病防治知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肝炎、結核、艾滋病等);——人類工效學知識;——職業緊張與心理衛生知識。7.2.4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或者轉崗導致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變化時,勞動者重新進行職業健康培訓。7.3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7.3.1按照GB39800.1、GB/T18664、GB2626、GB2890和GB/T23466的要求,為勞動者配備符合要求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制定職業病防護用品配備與發放計劃,并指導勞動者正確佩戴及使用。7.3.2接觸砂輪磨塵、其他粉塵的作業人員配備過濾效率達到90%(KN90)及以上防顆粒物口罩。7.3.3接觸化學毒物的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選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在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場所,穿戴防護服、防護鏡或防毒面具等;——在配制、調整、運輸和使用酸堿溶液的場所,穿戴耐酸堿防化圍裙、耐酸堿手套和護目鏡等;——在設備維護、清洗陽極板時,佩戴耐酸堿手套和護目鏡等;——接觸可經皮膚吸收的化學毒物時,穿戴化學防護服、防化學品手套等;——接觸強酸時,佩戴耐酸手套、耐酸防護服、耐酸鞋、護目鏡及防毒面具等;——在清洗電鍍槽時,佩戴防毒面具,并開啟局部排風設施;——定期開展呼吸防護用品適合性檢驗,確保防護效果有效。7.3.4按照GB/T23466的要求,為接觸噪聲的作業人員配備適宜的護聽器,確保其實際暴露的噪聲強度等效聲級至少保持在85dB(A)以下,若在75dB(A)至80dB(A)之間,效果最佳。選用要求如下:——勞動者暴露于工作場所8h等效聲級(LEX,8h)為85dB~95dB的,選用護聽器SNR(單值評定量)為17dB~34dB的耳塞或耳罩;——勞動者暴露于工作場所LEX,8h≥95dB的,選用護聽器SNR≥34dB的耳塞、耳罩或者復合防護。耳塞和耳罩組合使用時的聲衰減值,可取二者中較高的聲衰減值增加5dB估算。7.3.5接觸高溫的烘干崗位作業人員配備防熱傷害手套;接觸手傳振動的拋光、打磨崗位作業人員配備防振動手套。7.3.6定期開展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佩戴及使用培訓,建立發放登記制度,并及時更換破損或失效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7.4職業健康監護7.4.1組織接觸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開展職業健康檢查(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項目與周期符合GBZ188的要求,檢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勞動者。7.4.2根據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采取如下相應措施:——對職業禁忌的勞動者,調離或者暫時脫離原工作崗位;——對需要復查的勞動者,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要求安排復查和醫學觀察;——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安排其進行醫學觀察或者職業病診斷。7.4.3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8作業人群職業健康保護DB4403/T623—202598.1勞動者職業健康素養與行為8.1.1勞動者接受職業健康培訓,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健康知識,提高職業健康素養,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用人單位制定的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8.1.2勞動者了解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和告知卡,知悉工作崗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的健康損害及相應的防護措施。8.1.3勞動者知悉崗位配備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作業時確保通風、除塵、排毒等防護設施開啟,并始終保持在防護設施的有效控制范圍內進行作業。8.1.4勞動者掌握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相適宜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性能、正確佩戴和維護方法。作業時始終確保正確使用和佩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8.1.5勞動者積極參加應急救援演練,熟悉應急救援設施及物品的設置與存放位置,并能正確使用。8.1.6配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主管部門以及用人單位提供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如職業健康知識宣傳和普及、職業健康體檢、職業健康培訓、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8.1.7自覺參加用人單位組織的職業健康檢查。8.1.8勞動者積極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時,及時報告;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8.1.9電鍍工藝作業人員健康行為,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接觸粉塵、化學毒物的作業人員,作業時宜位于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的上風側;——接觸高溫的作業人員,作業時宜位于熱源的上風側或局部送風設施的送風范圍內;——設置柜式排風罩(含通風柜)的崗位,作業人員和作業設備的連線方向宜與排風罩吸氣方向保持一定角度(30°~90°),避免在作業人員胸前形成渦流;——進入存在粉塵、化學毒物工作場所的勞動者,宜佩戴呼吸防護用品,減少在危害發生源、通風不良區、污染源下風向等區域的停留時間;——進入噪聲工作場所的勞動者,宜佩戴護耳器,減少在高噪聲設備區域的停留時間;——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不進食或飲水;——不穿工作服進入就餐等非作業場所,不將工作服帶回家中;——保持皮膚清潔,不使用有機溶劑清潔皮膚;——不使用壓縮空氣清潔身體及清掃粉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少抽煙,少飲酒,健康膳食,堅持積極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態度。8.2人類工效學及職業心理學指導8.2.1按照GB/T16251的要求,開展人類工效學工作系統設計,內容包括工作組織設計,工作任務設計,作業設計,工作環境設計,工作設備、工作空間的設計等。8.2.2合理設置工作時間,避免長時間夜班作業,優化工作系統和勞動者的效能,提高電鍍作業人員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人身安全。8.2.3電鍍作業人員宜定期接受人類工效學培訓,控制工作過程中失誤、不安全的行為,建立良好的工作姿勢和行為,減少事故的發生。8.2.4電鍍作業人員宜避免高強度或頻繁的手部操作,減少人工提舉和搬運重物,減少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疾患。8.2.5電鍍作業人員宜定期接受肌肉骨骼疾患康復理療培訓及指導,解決各類肩、頸、腰損傷的問題,提高健康和生活質量。8.2.6制定心理健康促進計劃,組織開展電鍍作業人員心理健康培訓,解決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緊DB4403/T623—2025張、歧視、職業倦怠、抑郁、焦慮、騷擾等問題,減少工作事故、心理障礙、各種疾患的產生,提高作業人群身心健康,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DB4403/T623—2025電鍍工藝流程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A.1主要工藝流程A.1.1電鍍工藝過程一般分為鍍前處理、電鍍和鍍后處理三個工段,根據產品和鍍層的不同各工段的工序有所不同。各工段主要工序如下:a)鍍前處理:表面修整(磨光、拋光、噴砂)、脫脂/除油、粗化、酸洗/浸蝕、水洗等;b)電鍍:單金屬電鍍(鍍鋅、鍍銅、鍍鎳、鍍鉻、鍍鎘、鍍銀)、合金電鍍(鍍銅錫合金、鍍銅鋅合金以及鍍金合金)、水洗等;c)鍍后處理:鈍化、拋光、水洗、烘干等。A.1.2基本工藝流程見圖A.1。圖A.1電鍍工藝流程圖A.2生產過程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按照GBZ2.1和GBZ2.2,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各工序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A.1。表A.1電鍍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二氯甲烷、四氯化DB4403/T623—2025表A.1電鍍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續)氰化金鉀、氰化銀鉀、氰化銅鉀、氰化鎳鉀、氰化鎘鉀、氰化鉀金屬氧化物粉塵(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鋁a電鍍工藝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輔材料上存在差異,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也不盡相同,結合實DB4403/T623—2025(資料性)開放式電鍍槽局部排風設施設計參考B.1排風罩選擇及分類B.1.1開放式電鍍工藝需勞動者在槽邊作業,為避免有害物質通過作業人員呼吸帶,宜選擇槽邊排風罩(見圖B.1),能較好地控制電鍍過程散發的危害因素,同時不影響工藝操作,有害氣體不經過人的呼吸帶。圖B.1開放式電鍍槽排風罩比較B.1.2根據布置方式不同,槽邊排風罩可分為單側式、雙側式和周邊式,見圖B.2。圖B.2按照布置方式分類的槽邊罩B.1.3根據罩口形式不同,槽邊排風罩的罩口有平口式和條縫式兩種形式(見圖B.3)。條縫式槽邊罩依據截面高度(E)分為高截面條縫式槽邊罩(E≥250mm)和低截面條縫式槽邊罩(E<250mm)。條縫式槽邊罩具備排風量相對較小,出口風速大的特點,在不影響操作的前提下,宜選用條縫式槽邊罩。DB4403/T623—2025a)平口式槽邊罩圖B.3按照罩口形式分類的槽邊罩B.1.4槽寬B≤700mm時宜采用單側槽邊罩,B>700mm時宜采用雙側排風(見圖B.4B>1200mm時宜采用吹吸式排風罩。圖B.4槽邊罩的選用B.2槽邊排風罩設計要點B.2.1對整體平口式槽邊排風罩,可通過提高條縫口風速(10m/s以上)以增大條縫口的壓力損失,使氣流分布均勻。B.2.2對條縫式排風罩,可通過減少條縫口面積(f)和罩橫斷面積(F1)之比,使速度分布均勻。f/F1≤0.3時可近似認為是均勻的,可采用等高條縫口。當f/F1>0.3時,采用楔形條縫口。B.2.3當槽長L≥1500mm時,可沿槽長度方向分設2~3個排風罩。B.2.4當罩口尺寸較大時,可把一個大吸氣罩分隔成若干個小吸氣罩,或在罩內設擋板、氣流分布板等,以保證罩口氣流均勻分布。B.2.5設置排風罩的電鍍槽盡量靠墻布置,以減小吸氣范圍,降低風量要求。B.2.6盡量降低排風罩口至液面高度(H),宜大于200mm。B.3條縫式槽邊排風罩計算B.3.1控制風速單側式槽邊罩控制點為對側電鍍槽邊緣,雙側式槽邊罩控制點為電鍍槽中間,控制點風速(vx)DB4403/T623—2025為0.25m/s~0.5m/s,具體見表B.1。表B.1槽邊排風罩控制點吸入風速vxvx(m/s)HSOHPONaCH、NaOH、NaSONaCN、CuCN、NaOH、NaSnONaSnO、NaOH、CHCOONa、HONaPO—HSOCHODB4403/T623—2025表B.1槽邊排風罩控制點吸入風速VX(續)Vx(m/s)——)SO、ZnSOKCN、KCO)MoOPa、NHCl、NHOH、NHCrOAgCl、KCN、NaCO1>50—B.3.2排風量高截面單側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1)計算:………(B.1)低截面單側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2)計算:………(B.2)高截面雙側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3)計算:………(B.3)低截面雙側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4)計算:………(B.4)高截面周邊型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5)計算:L=1.57VXD2………(B.5)低截面周邊型槽邊罩排風量按式(B.6)計算:L=2.36VXD2………(B.6)式(B.1)~(B.6)中:L——排風罩風量,m3/s;DB4403/T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助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意見學習心得體會
- 小學一年級運動健康教育計劃
- 城市建設工程服務安全措施
- 金融服務擬投入主要物資計劃
- 學校師德師風培訓實施計劃
- 七年級信息化勞動技術教學計劃他
- 2025兒童口腔護理專項計劃
- 高一下學期年級部課外輔導計劃
- 手工制作興趣小組時尚設計活動計劃
- 光伏發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GD-003-2025
- 蘇教版三年級英語單詞表
- 2024年電阻器用陶瓷基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IP授權合作框架協議
- 系統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艦艇損害管制與艦艇損害管制訓練
- 光伏發電項目試驗檢測計劃
- 《護理法律法規》課件
- 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知識競賽考試題及答案
- 武漢市武昌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175名社區干事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外貿傭金合同模板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