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材料1:與討論中國古代的政治文明總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一樣,探究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也言必稱古希臘和羅馬,史學界有個稱謂,誰也不會爭,爭到了也不受用,那就是,“輝煌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因為他們開創了人類最寶貴的精神:民主與法制。民主與法制是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民主指引我們去追尋自由、權利,法制指引我們去遵循平等、有序。材料2: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著作《理想國》中,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他認為,這樣可以構建一個公正的理想國。

自古至今,經歷了從直接民主到間接民主、從奴隸制民主到資產階級民主的歷史長河,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治理模式,才逐漸構建起了獨具特色的“理想國”。前言前言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奴隸公民·民主溯源1、希臘城邦國家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與斯巴達寡頭政治:

雅典公民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由公民抽簽產生議事會,官員也由公民選舉產生,有固定任期,接受監督。斯巴達的公民大會為名義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王壟斷軍事統帥權,王位與貴族皆是世襲,長老會局限于30人,且終身任職。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希臘城邦國家的政治制度(2)政體形成的條件:①雅典:

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繁榮的工商業外貿基礎、自由平等的政治追求、注重教育學術的文化傳統以及貴族平民之爭的背景,不斷促使雅典的社會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多元化,從公元前6世紀初至前5世紀中期,歷經梭倫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起民主政治。到伯利克里從政時期,迎來黃金時代。②斯巴達:

地處希臘南部,擁有多平原的斯巴達城邦以農業經濟為主,執政者借助尚武的民族傳統,通過軍事訓練為農業發展提供了穩固的外部環境,進而構建強有力的政權以維護社會穩定。材料:

雅典民主制的核心內容是全體公民直接參與城邦國家公共事務管理,實行“多數決定”原則。……然而,這一原則也存在缺陷,如果運用不當則可能與民主精神、民主原則和民主理想相背離。……可能出現因多數人認識的局限、偏誤和沖動而造成對真理探求的壓制和扼殺,甚至出現無可挽回的悲劇。——于幼軍《求索民主政治——玉淵潭書房札記》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希臘城邦國家的政治制度(3)城邦治理的民主與局限:希臘城邦構建了事實上或名義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公民大會,規定了公職人員的選舉參政方式和任期要求,這意味著公民在不同程度上均可參與到國家治理。但是,其中的公民權局限于本邦的成年男性,抽簽選舉和輪番而治的方式也難以確保最終參政的人員素質。事實上,屬于全體公民直接參與的直接民主僅適用于小國寡民類城邦。(1)從貴族寡頭政治到君主政治:羅馬共和國有著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它將貴族政治與平民政治融為一體,是一個貴族共和國。但是,隨著疆域擴大和經濟發展,逐步成為壓迫剝削平民的共和制度無法滿足各族精英參與國家治理的需求,轉變國家體制、走向帝制成為歷史的要求。因此,從愷撒改革到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君主政治逐漸形成,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國家治理的現實需要,為后續羅馬帝制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到公元2世紀,帝國進入“羅馬和平”繁榮時期。2、羅馬的共和國和帝國時代一、奴隸公民·民主溯源材料:

從公元前1世紀建立,到公元4世紀末分裂,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設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島之外的地區。羅馬民族在政治上處于主導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臘人除外)被稱為“蠻族”。什么是羅馬民族呢?那就是羅馬人和意大利人,他們在語言、經濟和文化上關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國天下的核心力量。據一種比較適中的估計,整個帝國人口約5400萬,意大利約有人口600萬。行省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權。不斷成熟的羅馬法通行于帝國全境,但整個帝國的羅馬化程度很淺,羅馬人使用的拉丁語,在帝國東部只在政府機關和城市中同行,廣大農村則仍是各自語言的世界。——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一、奴隸公民·民主溯源2、羅馬的共和國和帝國時代(2)帝國的國家治理:為適應疆域擴大、經濟發展以人口增加及的需求,帝國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加強對行省的監督和管理。然而,語言文字的多元、行省權力過大、境內民族區別對待、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程度不高,反映出國家治理的實際效能有限,這都為最終帝國的矛盾激化和分裂解體埋下了隱患。材料1:

在西歐早期的政治舞臺上出現的封建君主、封建諸侯和教會貴族三種政治勢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政治局面……君主歸為一國之君,但實際上權力非常有限,……不能干涉各封建諸侯、教會主教等領地內的事務。各封建諸侯,雖名義上要服從君主,向君主效忠,為君主服騎兵役,但在自己的領地里則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各地教會、修道院雖是宗教機構,但也擁有大量的土地,教會主教、修道院院長則擁有領地上的各種權力,且他們無須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羅馬教皇。——陳文濱《中世紀西歐多元政治的形成及發展》材料2:

中古西歐,以教皇為代表的教權體系與以國王為代表的王權體系同時存在于社會內部并發揮作用,它們之間既有對抗與制約,也存在合作與利用。……形成了政教分離的二元體制。——張巨斌《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1、初期:貴族君主制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1、初期:貴族君主制(2)概況:

中世紀(公元5—14世紀)初期,貴族君主制成為主要的政體形式。以神圣羅馬帝國為例,帝國推行封君封臣制,帝國皇帝以最大的封建主身份維護名義上的統一。但是,王權衰微,境內諸侯林立,貴族割據一方。另外,歐洲國家的君主依靠教會支持尋求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也依靠王權擴大教會,維護權威,兩者長期并存,是中古西歐國家制度的一大特征。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2、中后期:等級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1)背景:

中世紀后期,隨著社會環境日趨穩定、經濟增長、城市復興、市民階級崛起,西歐原有的政治平衡開始被打破,各國王權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領主政治逐漸向等級君主制發展,形成復合型治理體系。其中,法國等級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君主制是后期君主制政治的典型代表。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2、中后期:等級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2)法國——等級君主制的選擇:中世紀晚期,法國國王通過不定期與教會、貴族和市民三個等級勢力的代表溝通尋求支持,以進一步強化王權。其中,王權是政府的最后決策者,到16世紀君權達到頂峰時,三級會議更是形同虛設。不過,三級會議所代表的原則雖然只在中世紀短暫斷續存在過,卻也為近代議會民主埋下伏筆。材料:

1302年,一、二等級的教俗大封建主的代表和作為第三等級代表的市民代表參加三級會議,法國進入了等級君主制時代。市民與封建諸侯、教會貴族享有同等發言權的政治勢力,而國王凌駕于這三種政治勢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決策者。實際上,等級君主制成為國王與教會貴族、和市民的聯合專政。——改編自陳文濱《中世紀西歐多元政治的形成及發展》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2、中后期:等級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3)英國——議會君主制的堅持:①《大憲章》的簽署:A、概況:

1215年6月,英國國王在大封建領主、教士、騎士和城市市民的聯合壓力下被迫簽署《大憲章》,通過法理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在限制國王特權的同時保障了教俗封建主、騎士和市民的利益。雖然《大憲章》只是封建階級內部權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改變廣大農民的地位。但是,它依舊是英國憲法性文件之一,所起到的限制王權作用也成為后期資產階級革命中爭取權利的法律依據。材料:為了得到王國議會對協助金或免服兵役數量的共識……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場者之建議進行議事。……任何自由人,如未經其同級貴族之依法裁判,或經國法判決,皆不得被逮捕、監禁、沒收財產、剝奪法律保護權、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損害。……除戰時與予敵對之國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舊時之公正習慣,皆可免除苛捐雜稅,安全經由水路與陸路,出入英格蘭。——《自由大憲章》二、封建市民·民主雛形2、中后期:等級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3)英國——議會君主制的堅持:②議會制的形成:

1265年,在貴族與國王沖突的背景下,英國國王召開議會。同世紀中后期,議會權力逐漸得到加強。到1341年,議會細分為教俗貴族組成的上院和騎士市民組成的下院,成為國王與貴族、騎士、市民共商國是的平臺。自此英國確立起“王在議會”的歷史傳統,議會君主制最終形成。材料1:

議會向國王提供法律勸導,沒有這樣的勸導國王無法做出影響王國發展的事。……在愛德華一世時期,因愛德華常常尋求議會的同意以實施其成文律,議會在立法方面開始變得更有意義。——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材料2:1295年愛德華一世為籌集軍費召開國會。1297年,國會正式獲得了批準賦稅征收的權力。14世紀初年,國會又獲得了頒布法律的權力,同時成為王國的最高法庭。——齊濤《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影響力擴大,資產階級與封建制度之間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針對這一背景,新興資產階級采取革命、改革、立法等手段,通過選舉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討論決定國家大事,行使國家權力,爭取自身的政治權益。這一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被稱為代議制,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制和法國共和制是其中的典型。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1、概況材料:

中世紀的封建割據狀態意味著貴族之間無休止的戰爭和社會秩序的混亂,不利于工商業的發展,因此新興資產階級樂意使用財力支持君主去與封建勢力做斗爭。封建政府為了維持常備軍和龐大的官僚機構,不得不獎勵工商業發展和殖民擴張活動,這在客觀上對處于幼稚狀態的資本主義經濟起了扶植和保護作用……當資產階級的勢力進一步發展起來后,必然與專制王權徹底決裂。——劉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編》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2、君主立憲制的形成(1)確立——《權利法案》與《王位繼承法》:伴隨資本主義力量的崛起、新思想的影響、《大憲章》的頒布以及議會制的創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借1688年光榮革命的順利結束得以展現:①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且可定期召開。②國王無權廢止法律,且不得在未經議會同意的前提下,征稅和招募常備軍。③國王有權任命議會多數派領袖出任首相,并批準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④《王位繼承法》規定議會掌握包括王位繼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決定權,徹底否定“君權神授”原則。這場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對中世紀議會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它以法律形式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司法權獨立的政治原則,在逐漸實現民主法治的同時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2、君主立憲制的形成(2)形成——責任內閣制:

18世紀英國逐漸確立責任內閣制,內閣逐步掌握行政府實權,成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在政治生活和國家治理中居中心地位。其中,議會多數黨領袖出任首相并組建內閣,其對議會負責,接受議會的監督。自此,英國政局日趨穩定,政府行政效率和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提高。2、君主立憲制的形成(3)完善——三次議會改革和兩次新法頒布:

1832年,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開始通過議會改革壯大自身的政治力量,并在19世紀中期促成英國的民主制度。此后,又通過1867年和1884年兩次議會改革、1918年和1928年兩次頒布新選舉法,使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完善英國的民主政治。不過受制度及其他因素影響,議會改革的力度與深度實際有限,工人、貧民的政治權利依舊難以得到保障。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材料1:

(英國)開始了產業革命,這一革命把經濟力量的重心完全轉移了。……1830年的資產階級,同前一世紀的資產階級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貴族手中并且被貴族用來抵制新工業資產階級的野心的政治權力,已經同新的經濟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須同貴族進行一次新的斗爭。——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言》2、君主立憲制的形成(4)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影響:

橫向看,英國伴隨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內閣制度的形成與議會選舉的不斷完善而創新國家制度;縱向看,英國的國家權力重心的不斷下移,即自上帝到君主,從君主到議會再到人民。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正因為率先完成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實現資本主義民主和法治,英國才得以進入長期穩定發展的環境,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政治前提。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材料:根據1776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的《邦聯條例》,美國建國之初實行的是邦聯制度。……但是,邦聯體制在戰后很快面臨了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首先,國家無力償還大筆債務。……其次,政府不能有效的促進國內外貿易。……第三,軟弱的政府也不能有效地保護白人和國家的安全。

——王斯德《世界通史》3、聯邦制共和政體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1)聯邦制原則:獨立后的美國面臨加強政府權力和保留各州部分權力的雙重政治需求,現有的邦聯體制勢必做出調整。為此,美國通過《1787年憲法》規定國家結構形式為聯邦制,聯邦政府作為中央政府,是國際交往的主體,擁有主要權力,聯邦法律是全國的最高法律。而各州具有不同的權力和職能范圍,可自主管理事務,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機關。美國聯邦制的實行在一定時期內取得成效,它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保護國家利益、保存各州自主權,但其根本性并未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全國性統一市場成熟而改變,中央和地方分權的制度缺陷在應對國家現實治理問題變化時日益凸顯。3、聯邦制共和政體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2)三權分立原則:美國政府的權力分配具體表現為聯邦制下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割與相互制衡,和中央機構內總統、國會和最高法院的三權分立,即通過行政、立法和司法的相互制約避免絕對權力,一定程度上維護資產階級民主。(3)人民主權/總統制共和制原則:1787年憲法規定了美國聯邦和各州的共和政體,總統和國會議員等公職人員均由公民選舉產生,從根本上否定世襲君主制。材料:《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笫一部成文憲法,它確立的聯邦制、三權分立制開創了世界的先例,有利于維護美國的獨立和統一,有利于美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處在南方種植園奴隸制下的廣大黑人并不能享有這些基本人權,南北不同經濟體制之間的矛盾未解決。美國的聯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王斯德《世界通史》3、聯邦制共和政體(4)政體的意義與局限:美國實行的聯邦制共和政體維護了自身的民主制度和社會秩序,有利于提升公民素養,也為西方近代地方自治提供了借鑒。但是,過分強調自治容易導致國家意識淡薄,而地方政府權力過大,也會影響聯邦政府的治理效能,此外,美國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在人民基本權利、社會治理等方面上依舊存在不足和缺陷。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4、議會制共和制

1875年1月,國民議會以一票多數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在法律上正式確立起法國資產階級共和政體,議會由參議院和民議會組成,掌握立法權;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工業資產階級勢力得以上升。不過,彼時“半總統半議會制政體”的政治現狀并不利于政局穩定和經濟發展。因此,1958年9月通過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擴大了總統的權力,削弱了議會的權力,糾正了第三共和國時期國家治理的若干缺陷。借助這部憲法,法國在二戰后綜合國力迅速恢復和增強,法國從議會制共和制國家演變為半總統制的共和國。從某種意義上看,今天的法國政體應被稱為為英美混合制。三、資本公民·民主確立材料1:它是“從窗縫潛入的共和國”。……是在一片冷漠中通過的:議員們既無熱情,又無掌聲。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這是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國,是較小的壞事。而在共和派眼里,這是一個與其設想的憲政計劃相去甚遠的妥協的共和國,它還需要大力改造。——呂一民《法國通史》材料2: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草案,產生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有權直接任免總理、解散議會、宣布“緊急狀態”、撇開議會行使“非常權力”。——改編自張建華《世界現代史(1900—2000)》材料1:1947年11月11日下午,丘吉爾向英國下議院,也向子孫后代,發表了他著名的為民主辯護的演講:“……沒有人敢宣稱民主是完美的或完全明智的。確實,除了那些經常被嘗試的其他所有整體之外,民主是政府的最壞形式。”——彼得·林德特《民主制度如何影響經濟發展》材料2:

管理國家應當是相當專業的工作……然而,柏拉圖早就警告:群眾政治會產生僭主的困局。例如美國芝加哥的市政,幾乎有五六十年一直被戴利家族獨霸。匹茲堡也有幾個政治世家代代出市議員、州議員甚至國會議員。這種現象,都是在群眾盲目地按慣例行事而致。——改編自許倬云《許倬云說美國》后記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其中,各國的民主由內部生成而非外力強加。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完善,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相對于有產者,無產者的民主只流于形式難以得到保障。此外,任何國家的政治制度是需要在適合國情的同時不斷完善和發展,才是有效、富有生機的。歷史上照搬他國模式從未成功,當下西方大國的民主宣傳也無法取得成效。對經歷輝煌古代和曲折近現代的中國而言,借鑒他國成功的經驗,避免失誤的軌跡,走中國特色道路,才能找到“理想國”。補充1:英、美近代政治制度的異同不同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元首國王世襲,統而不治總統,選舉,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掌握國家行政大權政府首腦首相總統政府產生議會產生:首相由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提名組建內閣總統任命權力中心議會總統元首、議會和內閣或政府的關系內閣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時,內閣就得下臺或者提請國王解散議會、重新選舉。政府對總統負責:當議會在總統違憲時可對總統提出彈劾。議會不能因政策問題投不信任票使總統辭職,總統也無權解散議會。相同點(1)實行資產階級議會制度。議員由普選產生,議會擁有立法權,同時議會對政府有一定的監督權。(2)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制度。(3)堅持法治原則,實行依法行政,用法制規范真個社會,強調“主權在民”的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屬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其核心是代議制民主。材料1:

“一些假新聞媒體說重啟各州是各州州長的決定,而不是美國總統和聯邦政府的決定”,“讓我們搞清楚,這是不正確的。從很多角度來說,這都是總統的決定”。“基于這一點,聯邦政府和我正和各州州長密切合作,這也將持續。在州長們和其他人的合作下,我很快將作出決定。”“當一個人成為美國總統,他的權力是完全的。也應當是這樣的。”——特朗普材料2:

日前,紐約州州長科莫在一場政府發布會中表示,紐約州政府已經以每臺2.5萬美元的價格,從中國下單了1.7萬臺呼吸機,此外,在發布會上科莫還透露,其中的2500臺呼吸機將在兩個星期內到達紐約,并強調,這是紐約與其他州,甚至聯邦政府爭搶之后的結果。——《疫情之下,中國這一設備遭到美國各州哄搶》補充2:由疫情下美國的“神奇”現象所聯想的

特朗普確實是在美國的國家治理體制下履行憲法賦予他的總統權力,但其實,美國憲法并不支持總統擁有絕對的權力。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惡化的背景下所出現的哄搶防疫物資行為,確是聯邦政府在應對公共危機時缺乏權威性的體現,即前面所講的當下美國國家治理具有嚴重缺陷。補充:區分中古歐洲的封建君主制與東方的君主專制

西歐以傳統封建領主經濟為主,工商業發展較為發達。在傳統教俗封建貴族的基礎上,加入了新興的商人和手工業者,鞏固階級統治;東方則以自然經濟為主導,由單一地主階級強化專制。綜上,由于經濟和階級基礎的差異,東西方的君主制所表現也不同:

歐洲國家是一種多元的政治組合,由于受到教俗貴族和市民階層不同形式的制約,王權既依靠封建貴族維持其特權,也尋求商品經濟和市民階層的支撐,形成權力平衡的國家治理模式;東方則以高度集權的方式實現絕對的君主專制。1、為避免抽簽及普選的任性,尚有一種預防:抽簽選中者履職前須受考核,可是考核不在能力或才干,只詢問那人的品行及其家族,每個官員更須有祖傳的田產。這說明雅典民主政治()A、缺乏監督體系B、重視貴族出身C、實踐中有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