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魯迅和沈從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他們都懷著愛國之心和救國之愿,將自己的全副心靈投向了廣袤的鄉村大地。知識者的理性讓魯迅自覺肩負起改造傳統文化,使之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重任,對于大眾啟蒙的自覺承擔成了他從事小說創作的最重要的立足點。在《阿Q正傳》《故鄉》《祝?!贰讹L波》《藥》等小說中,魯迅選擇了鄉土農民的生活為描寫對象,他把對民族現實的關注和對未來的焦慮,落實在對魯鎮、未莊等社會的剖析描寫中,一方面忠實記錄了生活在貧困凋敝的鄉村中的農民的悲慘命運,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了鄉土中國沉重的封建意識。對于鄉村世界,他既有清醒的認識又有冷靜的批判,他更關心的是農民不能真正認識自身的生命意義和生存價值,提出了農民如何突破舊的精神枷鎖、獲得新的理性認識的命題,表現出他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識和啟蒙精神。沈從文鄉土抒情小說的出現,則在描繪鄉土人物與場景上帶給人們耳目一新之感。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國遙遠邊地的自然山水、風土人情與人物剪影顯得別具一格。作品中表現出對于鄉村生活極為溫柔的眷戀和對于地方風俗充滿溫馨的欣賞與陶醉,本色質樸,讀起來津津有味。他總是以全副筆力贊頌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純潔樸實的人性?!哆叧恰分卸纱先说那趧?、善良、敦厚,凡一切傳統美德都不缺少;有頭有臉有身份的船總順順,大氣豪邁,正直公平,扶貧救困,很受茶峒人的敬重;順順的兩個兒子,皆結實如虎、豪勇爽直,與人搏斗敢挺身而出,吃苦出力也不畏縮;翠翠更是沈從文向往的優美人性與人情的化身,雋秀的山水和古樸的民風,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心懷美好的憧憬與期待,她那循乎自然的生活方式與在愛情中表現出來的典型的中國式思戀與堅貞,都是作家謳歌的象征著“愛”與“美”的人生與人性。這種自然的人生與善良的人性。在沈從文特異的“湘西世界”里比比皆是。他們熱情、勇敢、誠實、勤勞、樸素的人性超乎自然,這是“鄉下人”的道德狀態與人格氣質。沈從文把民族出路的探索和變革現實的希望寄托在對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上。我們可以說,沈從文的重塑民族品德與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有著大體一致的目標。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其終極目標都是如何使我們的民族強盛起來。(節選自《魯迅與沈從文鄉土小說比較研究》,有刪改)材料二:雖然魯迅與沈從文的鄉土小說都與民俗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關聯。但因為各自民俗文化的差異,他們鄉土小說的創作又呈現出不同的文學風貌。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主要內容,作家創作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形象的設置與安排。魯迅的小說創作從一開始就是以啟蒙為目的,并且一直堅持到最后,因此,自決意棄醫從文。以文藝來改造國民精神后,魯迅的注意力更多地從世界的科學物質文明的介紹,轉入對人類精神文明的推崇。這一創作目的在其鄉土小說中尤其集中反映在人物形象的設置與刻畫上,他要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并借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中國專制統治者的高壓政策和愚民手段。因此,我們隨處可見魯迅筆下的人物普遍主體性缺乏、生命意識盲目、高度壓抑和病態,甚至奴性十足。相對而言,在沈從文的鄉土小說中,我們看到的則是另外一副情景?!跋嫖魇澜纭敝械娜藗兣c現實世界抗衡,不斷地堅守著大的情懷、價值、理想和靈魂,他構建了另外一個區別于魯迅所構建的鄉村世界的“湘西世界”,無論是自然景致、生活景觀,還是傳統習俗,都是原始的、未開化的,人們沒有奢華的物質享受,沒有高深的知識學問,甚至沒有高雅的舉措,但正是這種自然狀態里生存的沒有被異化的“自然人”,充滿了“野性”,如翠翠、順順、老船夫等人,他們雖然也各有人生困境,卻不為物累。他們熱情樂觀、自由單純而自然健康,與周圍的山水景致和諧地融為一體。同時,魯迅和沈從文分別代表了中國現代鄉土小說史上的兩種不同傾向。以魯迅為代表的作家群,他們上承五四初期作家對農村疾苦的反映,下啟三四十年代的作家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力圖再現二十年代的中國農村面貌,寫出“鄉間的死生”和“泥土的氣息”,力圖表現中國農村的凋敝,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中國農村的景象。而沈從文則是相反,屬于鄉土小說中的浪漫派,表現的是中國農村的田園式的景象和理想化的生活。所以,沈從文的小說是把美和愛推向極至,美和愛浸透在每篇小說中,這是他審美觀念的核心。(節選自《民俗視角下魯迅、沈從文鄉土小說創作比較》,有刪改)1.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對鄉土生活的描寫,對魯鎮、未莊等社會的剖析,解決了農民如何突破舊的精神枷鎖、獲得新的理性認識的問題。B.《邊城》塑造的“鄉下人”集多種“愛”與“美”的人性于一身,構建了自然原始的湘西世界。C.沈從文的作品構建了一個與魯迅所構建的鄉村世界不同的“湘西世界”,在這種自然狀態里生存的沒有被異化的“自然人”,都充滿了“野性”。D.沈從文屬于鄉土小說的浪漫派,他的小說描繪與贊頌美好純潔的人生人性,把美和愛推向極致,是對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身上具備的思想革命意識和啟蒙精神,在他關心農民的命運、希望農民能突破精神枷鎖進而獲得理性認識上面得以體現。B.《邊城》中的各色人物,或者體現純潔美好的人性,或者充滿生命的力量,小說本色質樸,讓人讀來津津有味。C.沈從文筆下的渡船老人、翠翠、順順、順順兒子等,都是不為物累、熱情樂觀的“自然人”,堅守著人的情懷、價值、理想和靈魂。D.兩則材料都對魯沈二人的鄉土小說進行了分析比較,材料一側重兩人表現方式的不同,材料二側重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哪一個不能體現魯迅對“沉默的國民的魂靈”的描繪(
)A.《祝?!分校榱稚┰诙嘧按笊健钡膲浩认?,最終在祝福時孤苦無依地死去。B.《阿Q正傳》中,阿Q被打后,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C.《狂人日記》中,滿村盡是“吃人”之人,他們將狂人鎖住,似是想吃他的肉。D.《藥》中,夏瑜在對敵斗爭中不要命,不動搖,甚至覺得打他的阿義“可憐”。4.魯迅與沈從文心懷救國之愿,他們的鄉土小說目標皆是以“文”強國,但表現方式有所不同,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5.有人認為,“鄉間的死生”包括宗法制農村中的世態炎涼、無產者的不幸、封建等級制度延伸出的社會心理對弱者的壓迫等內容。請任選兩點,分析《阿Q正傳(節選)》是如何體現“鄉間的死生”的。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鑒賞家汪曾祺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葉三是個賣果子的。葉三賣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兩個兒子都成人了。這年是葉三五十歲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給老爺子做壽。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得起他。葉三有點生氣了:“我跑慣了。我給這些人家送慣了果子。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季四太爺即季匋民。他的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稱之為四太爺。“你們也不用給我做什么壽。你們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爺送我的畫拿出去裱了,再給我打一口壽材。”這里有這樣一種風俗,早早就把壽材準備下了,為的討個吉利:添福添壽。于是就都依了他。葉三還是賣果子。他真是為了季匋民一個人賣果子的。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了掙錢,他給季匋民送果子是愛他的畫。季匋民有一個脾氣,一邊畫畫,一邊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畫兩筆,湊著壺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執筆接著畫。畫一張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葉三搜羅到最好的水果,總是首先給季匋民送去。他給季匋民送果子,一來就是半天。他給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季匋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態,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彩處,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季匋民從不當眾作畫,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對葉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著,他認為葉三真懂,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內行,也不是諛媚。季匋民最討厭聽人談畫。他很少到親戚家應酬,實在不得不去的時候,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因為席間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談闊論,但是他對葉三另眼相看。葉三只是從心里喜歡畫,他從不瞎評論。季匋民畫完了畫,釘在壁上,自己負手遠看,有時會問葉三:“好不好?”“好!”“好在哪里?”葉三大都能一句話說出好在何處。季匋民畫了一幅紫藤,問葉三。葉三說:“紫藤里有風?!薄斑?!你怎么知道?”“花是亂的。”“對極了!”季匋民提筆題了兩句詞:“深院悄無人,風拂紫藤花亂。”季匋民送了葉三很多畫。有時季匋民畫了一張,不滿意,團掉了,葉三撿起來,過些日子送給季匋民看看,季匋民覺得也還不錯,就略改改,加了題,又送給葉三。季匋民送給葉三的畫都是題了上款的。葉三也有個學名。他五行缺水,起名潤生。季匋民給他起了個字,叫澤之,送給葉三的畫上,常題“澤之三兄雅正”,有時題“畫與葉三”。季匋民還向他解釋:以排行稱呼,是古人風氣,不是看不起他。有時季匋民給葉三畫了畫,說:“這張不題上款吧,你可以拿去賣錢,有上款不好賣?!比~三說:“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不賣?!薄安毁u?”“一張也不賣!”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畫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十多年過去了。季匋民死了。葉三已經不賣果子,但是他四季八節,還四處尋覓鮮果,到季匋民墳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畫價大增。日本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大家知道葉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畫,都是精品。很多人想買葉三的藏畫。葉三說:“不賣?!庇幸惶煊幸粋€外地人來拜望葉三,葉三看了他的名片,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聽濤”。一問,是日本人,辻聽濤說他是專程來看他收藏的季匋民的畫的。因為是遠道來的,葉三只得把畫拿出來。辻聽濤非常虔誠,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還先對畫軸拜了三拜,然后才展開。他一邊看,一邊不停地贊嘆:“喔!喔!真好!真是神品!”辻聽濤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葉三說:“不賣?!鞭y聽濤只好悵然而去。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把季匋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在棺材里,埋了。(節選自汪曾祺《鑒賞家》,有刪改)文本二:一個作家讀很多書,但是真正影響到他的風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有人問我受哪些作家影響比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是歸有光,中國現代作家是魯迅、沈從文、廢名。我曾經在一次講話中說道歸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歸有光自稱他的文章出于歐陽修。讀《瀧岡阡表》,可以知道《先妣事略》這樣的文章的淵源。但是歸有光比歐陽修寫得更平易,更自然,他真是做到“無意為文”,寫得像家常話似的。他的結構“隨意曲折”,若無結構。他的語言更接近口語,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銜接處若無痕跡。他的《項脊軒志》:“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話沒有說完,就寫到這里。想來歸有光的夫人還要向小妹解釋何謂閣子的,然而,不寫了。寫出了,有何意味?寫了半句,而閨閣姊妹之間閑話神情遂如畫出。這種照生活那樣去寫生活,是很值得我們今天寫小說時參考的。我覺得歸有光是和現代創作方法最能相同,最有現代味兒的中國古代作家。(節選自汪曾祺《論風格》)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從葉三賣果寫起,再到寫葉三拒絕兒子的請求,堅持給季四爺送果,由此引出二人平實坦誠的知己之交。B.季匋民最討厭聽人談畫且很少應酬,但對葉三另眼相看,體現出他率性而為的名士風范,也襯托出葉三的鑒賞功力和真誠態度。C.葉三能從“花亂”的細節看出季匋民所畫紫藤花里有風,體現出他敏銳的觀察力與獨到的鑒賞力。D.文本一為讀者展現了葉三和季匋民的友誼,而結尾處季匋民的畫和葉三一起被埋,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帶有濃厚的悲劇意味。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花費筆墨寫葉三的兒子們,乍看與“鑒賞家”沒有關系,實則通過寫兩個兒子正面襯托葉三欣賞藝術的執著。B.文本一寫季匋民“畫一張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看似閑筆,卻與葉三送果的情節相呼應,同時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C.文本一的語言通俗而又雅致,季匋民畫畫的習慣、為紫藤畫題詞、給葉三起的字,都很具有現代風意味。D.在作者看來,歐陽修、歸有光和魯迅、沈從文、廢名等人的創作風格雖有不同,總體上卻是一脈相承的。8.葉三是賣果子的,文本一中為何稱其為“鑒賞家”?請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9.根據文本二的內容,結合文本一簡要分析汪曾祺作品風格受歸有光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姚希孟,字孟長,長洲人。生未周歲,父穎庵逝世;母文太君方二十有二,坐荼蓼中,乳血雜哺。外大父文衛輝公甚器之,嘗曰:“外孫與吾兒,異日當比圭廊序?!比尚纾苏鹈蠟橥Φ谝蝗?,與希孟同官翰林。是時給諫楊漣、御史左光斗與希孟同道相勖,每言:“世界即有缺陷,只此方寸卻缺陷不得耳?!备旰螅型7?、移宮諸秘事,楊、左先后發疏,皆從希孟質疑義,希孟亦匡直不辭。亡何,震孟以建言歸,希孟亦請假予告,里居二年,黨禍既發,諸君子就檻中,累累無一免者。希孟出對朋友,凝涕在睫,太君亦微聞外間有異,疾日篤,遂不起。希孟絕水漿三日扶櫬出國門徒步哭趾血目腫。丙寅三月,緹騎至吳門逮周忠介,齊民數萬為呼冤,捽旗尉殺之。當事者慍,欲遷禍于希孟,而朝議憚吳民,恐東南遂叵測,僅戳五人,余置不問。希孟始放跡湖山,自謂得生之余也,崇禎改元,以右庶子充經筵日講。希孟在講筵,本正叔、淳夫之意,竭誠悟主。是時,忌者猶慮希孟以文行被主知,乃陰摘講章語深中之,遂廢置,不復起用。希孟局量恢廓,才識通敏。見萬歷以來數十年邪正消長之勢,欲以寬大持之,其于世務,凡人才、兵農、河渠、漕屯之事,無不講究。嘗語當道諸君子“宜先實事,后虛聲”,故人皆以“救時宰相”目之。而不究其用,為世所惜。(節選自張岱《石匱書后集》)材料二: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節選自顧炎武《日知錄·卷七》)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希孟絕水漿A三日B扶櫬C出D國門E徒步F哭G趾血H目腫。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與希孟同道相勖”中的“勖”,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勖爾植”的“勖”意思不相同。B.“疾日篤”中的“篤”,與《陳情表》中“劉病日篤”的“篤”意思相同。C.“嘗語當道諸君子”中的“語”,與《項脊軒志》中“述諸小妹語”的“語”用法相同。D.“不考百王之典”中的“考”,與《石鐘山記》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的“考”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姚希孟身世凄苦,父親早逝而母親在艱難的環境中撫育他,他的外祖父對其期望甚高,認為他與自己兒子震孟必定能同朝為官。B.姚希孟憑借右庶子的身份為崇禎講筵,他以正叔、淳夫的思想為根本希冀皇帝有所醒悟,不料所講言論被人中傷而遭免職罷官。C.姚希孟對諸多正義之士被捕囚禁深感悲痛,再加上其母離世的沉重打擊,促使他在險遭牽連之后,從此便遠行林澤,安度余生。D.姚希孟氣量宏大、才識敏捷,目睹朝堂正邪勢力的消長之勢,想用寬大之法處置,雖被譽為“救時宰相”,可惜最終不被任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是時,忌者猶慮希孟以文行被主知,乃陰摘講章語深中之。(2)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14.姚希孟哪些行為體現了顧炎武所說的“不空言、重實學”?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小題。蘇武廟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厝諛桥_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③不見封侯?、?,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甲帳:《漢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其次為乙。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武帝的陵墓。④封侯?。禾K武持節歸來,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兩句分別點出“蘇武”與“廟”,“魂銷”寫出情緒,筆墨精煉,真切傳神。B.頷聯概括了蘇武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把環境、經歷、心情相互交融一起。C.頸聯遙承首句,寫蘇武“回日”的所見所感,由“回日”反襯“去時”更增感慨。D.尾聯中的“空”“哭”兩個字形象生動,更真實感人的展現出歸國后蘇武的形象。16.同樣是借寫英雄抒情,本詩與杜甫《蜀相》在對英雄的情感、自我寄托和情感特點三方面均有所不同,試就一個方面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引用屈原《離騷》中的名句鼓勵同學珍惜時間,以“
,
”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來直面最后階段的高中學習生活。(2)《蜀道難》中運用夸張手法,寫蜀道開辟之前,只有鳥類可以飛越崇山峻嶺進入蜀地的兩句是:“
,
?!保?)小明在周末和朋友一起爬梧桐山。登臨山巔,他看到云氣從山巒漂浮而出,鳥從遠處飛來,他觸景生情,吟誦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
,
”兩句來描繪眼前的景象。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材料,完成各題。①乘著全國兩會的東風,②“體重管理”一夜之間成為時下熱議的健康話題。③這個熱度,不僅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的政策親民性,④更為了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同與追求。⑤當政策倡導民心所向雙向奔赴,⑥我們有信心期待“體重管理”成為一場全民健康行動,⑦依靠政府、行業、單位、個人“四輪驅動”,⑧讓健康生活方式潤澤每個人的生活。近些年,“健康細胞”已經悄然改變城市的“肌理”。天津市沿廢棄鐵路打造綠植旖旎的健身步道,上海市推行“減油、減鹽、減糖”的早餐食譜,多家電商平臺試點飲品營養選擇分級標識……這些變化的背后,(
甲
)。從制訂全民健身條例、國民營養計劃,到出臺體重管理指導原則、各類人群食養指南來看,政策設計正從宏觀規劃轉向精準指導。扎實推進“體重管理年”活動,需要政府搭好舞臺,以制度的力量引領資源投入,為行業、單位、個人“登臺唱戲”提供清晰路徑和實操方案?!绑w重管理”將激活行業發展的一池春水,引導居民向健康邁進。無論是科學減重,還是健康飲食,(
乙
):在體重管理門診,肥胖癥患者領到__(1)__的食養方案;和家庭醫生見面,居民們暢聊如何合理膳食、科學瘦身;公園里盡是鍛煉的身影,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旁指導……在一些地方,這些美好期待已經化為可感可知的幸福生活日常。隨著“體重管理”理念更加__(2)__,人們會希望服務更全面、產品更多元。滿足新期待,相關行業需要繼續創新求變,以制度保障落實,用服務的增量換“體重管理”的實績。18.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在表述和標點使用上有三處錯誤,請指出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19.與文中畫波浪線一句所用修辭的構成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B.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它的滋養物了。(《包身工》)C.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故都的秋》)D.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再別康橋》)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2.文中加點的詞語表達的其實是一個意思,為何使用了三種不同的表達?六、作文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同樣是芝麻,在農人手里成了種子,在美食家手里成了醬品,在藝術家手里成了精美的貼畫……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A
2.D
3.D
4.魯迅以批判現實的方式,剖析鄉土社會,啟蒙民眾;沈從文以贊美鄉土的方式,塑造理想人性,重塑民族品德。
5.示例:①阿Q受壓迫后自欺欺人,體現封建等級制度延伸的社會心理對弱者的壓迫;②阿Q被打后精神勝利,反映宗法制農村的世態炎涼?!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A.“解決了農民如何突破舊的精神枷鎖、獲得新的理性認識的問題”錯,原文“提出了農民如何突破舊的精神枷鎖、獲得新的理性認識的命題”,魯迅提出了農民如何突破舊精神枷鎖的命題,并非解決了該問題。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D.“材料二側重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表述不全面,根據原文“同時,魯迅和沈從文分別代表了中國現代鄉土小說史上的兩種不同傾向”可知,材料二不僅側重人物形象不同,還涉及創作傾向等方面。3.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原文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A.《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劇,體現封建禮教對底層女性的精神碾壓,符合“沉默的魂靈”中“被壓迫而無法覺醒”的特質;
B.《阿Q正傳》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典型的“奴性”與“自我麻痹”,屬于“沉默的魂靈”;C.《狂人日記》中“吃人”的群體,反映封建禮教對人性的異化,眾人的麻木與盲從正是“沉默的魂靈”的集體寫照;
D.《藥》中的夏瑜的表現體現的是革命者的堅定,并非魯迅對“沉默的國民的魂靈”的描繪。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魯迅:聚焦鄉土社會的“病態”,以《阿Q正傳》《祝?!返茸髌窞檩d體,剖析魯鎮、未莊等鄉土社會的封建糟粕,如等級制度、禮教壓迫,忠實記錄農民的悲慘命運,如祥林嫂的死亡、阿Q的愚昧)。通過揭示國民性弱點,如麻木、奴性、精神勝利法,提出“突破精神枷鎖”的啟蒙命題,以理性視角喚醒民眾對自身生存價值的認知,最終指向思想革命。
沈從文:構建“湘西世界”的“詩意”,以《邊城》為代表,描繪邊地自然山水與淳樸民風,塑造渡船老人、翠翠等充滿“愛與美”的人物,謳歌未被異化的“自然人”,如勤勞、善良、勇敢等特質。通過展現理想化的人性與生活方式,將民族出路寄托于“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以溫情筆觸重塑民族品德,暗含對現代社會異化的反思。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封建等級制度延伸的社會心理對弱者的壓迫:阿Q作為未莊最底層的“無產者”,始終處于被欺凌的地位:趙太爺因他“姓趙”而怒打,假洋鬼子用手杖“痛打”,連小D、王胡也可隨意與他爭斗。更深刻的是,這種壓迫內化為阿Q的“等級意識”:他一方面對趙太爺等權貴“畏懼諂媚”,另一方面又欺凌更弱者,如尼姑,形成“欺軟怕硬”的扭曲心理,體現封建等級制度對個體精神的摧殘。
②宗法制農村的世態炎涼:未莊人對阿Q的態度完全以“功利”為核心,當阿Q短暫“發財”時,眾人主動討好;當他落魄時,“誰也不再來理會他”,甚至孩童也可嘲笑他。阿Q被判處死刑后,圍觀者的“喝彩”與“好奇”,展現出宗法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生命的消逝淪為看客的“消遣”,深刻詮釋了“鄉間的死生”中人情的涼薄。6.D
7.B
8.①季匋民作畫時,不讓其他人在旁邊觀看,只讓葉三一個人看著,葉三給他磨墨、抻紙等,他成為第一個“鑒賞”季匋民畫作的人。②葉三對畫有一定的鑒賞力。他懂得季匋民的畫,對季匋民作品的贊賞發自肺腑,不假充內行,大都能用一句話說出他的畫的好處。(或: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③葉三對季匋民的畫作異常珍惜。別人出很高的價錢,他也不賣,并吩咐兒子在自己死后將季匋民的作品裝進棺材,體現了“鑒賞家”對藝術品純粹深沉、不涉功利的愛。
9.①語言方面:語言生活化,接近口語,簡潔明了,通俗易懂,顯示出清淡的文筆。文本一中對人物和事件的介紹與敘述,都貼近生活現實,葉三與季匋民的對話簡潔明了,三言兩語間便反映出兩者的默契。②結構方面:“隨意曲折”,安排自然。文本一中,開頭介紹“第一個”畫家和鑒賞家,下文對葉三送果子、葉三拒絕賣畫等情節的安排,自然合理。③選材方面:多寫平常的人和事,平易自然,照生活那樣去寫生活。比如文中葉三“是個賣果子的”,圍繞他寫了一些日常生活事?!緦дZ】這篇小說通過葉三與季匋民的藝術知音關系,展現了市井生活中純粹的藝術鑒賞精神。作者以平淡自然的筆調,刻畫了賣果人葉三對繪畫的真誠熱愛與獨到眼光,以及畫家季匋民對這位“真懂”之人的另眼相待。結尾處畫作隨葬的處理,既凸顯了葉三對藝術的珍視,又暗含對藝術價值與生命意義的思考。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帶有濃厚的悲劇意味”理解錯誤。何為有價值?懂得才會有價值。畫作跟著懂得它的葉三一起被埋掉,不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而是體現了葉三對畫作的珍視,對與季匋民情感的珍視。如果把畫作留在世上,只當商品變賣,這才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這才是悲劇。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正面襯托”錯,“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得起他。葉三有點生氣了……”,可見兒子們是側面襯托;C.“都很具有現代風意味”錯,季匋民畫畫的習慣、為紫藤畫題詞、給葉三起的字,都很具有古風意味。D.“總體上卻是一脈相承的”錯誤,文章只說“有人問我受哪些作家影響比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是歸有光,中國現代作家是魯迅、沈從文、廢名”“歸有光自稱他的文章出于歐陽修”,由此推斷不出他們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關系,選項無中生有。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他給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季匋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志,連大氣都不出?!緞駨牟划敱娮鳟?,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對葉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著,他認為葉三真懂,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內行,也不是諛媚”,葉三給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綠、抻紙,成為第一個“鑒賞”季匋民畫作的人。季匋作畫時,不讓其他人在旁邊觀看,只讓葉三一個人看著。②“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他認為葉三真懂,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內行,也不是諛媚”“葉三大都能一句話說出好在何處”,葉三對畫有一定的鑒賞力。他懂得季匋民的畫,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葉三對季匋民作品的贊賞發自肺腑,不假充內行,大都能用一句話說出他的畫的好處。③“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不賣”“季匋民死后,他的畫價大增。日本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大家知道葉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畫,都是精品。很多人想買葉三的藏畫。葉三說:‘不賣’”“辻聽濤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葉三說:‘不賣’”“你們也不用給我做什么壽。你們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爺送我的畫拿出去裱了,再給我打一口壽材”,葉三對季匋民的畫作異常珍惜,別人出很高的價錢,他也不賣,并吩咐兒子在自己死后將季匋民的作品裝進棺材,體現了“鑒賞家”對美純粹深沉、不涉功利的愛。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的能力。①語言方面,文章說“葉三是個賣果子的。葉三賣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兩個兒子都成人了。這年是葉三五十歲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給老爺子做壽。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得起他”“‘好不好?’‘好!’”“‘紫藤里有風?!恚∧阍趺粗??’‘花是亂的?!畬O了!’”文本一中對人物和事件的介紹與敘述,都貼近生活現實,葉三與季匋民的對話簡潔明了,三言兩語間便反映出兩者的默契。語言生活化,接近口語,簡潔明了,通俗易懂,顯示出作者清淡的文筆以及深厚的語言功底。②結構方面:文章整體安排“隨意曲折”,安排自然合理。“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匋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我跑慣了。我給這些人家送慣了果子。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辻聽濤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葉三說:‘不賣?!y聽濤只好悵然而去”,文本一中,開頭介紹“第一個”畫家和鑒賞家,下文對葉三送果子、葉三與季匋民對話、葉三拒絕賣畫等情節的安排,自然合理。③選材方面:文本二說“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寫得更平易,更自然”“這種照生活那樣去寫生活,是很值得我們今天寫小說時參考的”,據此可知:多寫平常的人事,平易自然,照生活那樣去寫生活。比如文中葉三“是個賣果子的”,圍繞他寫了過五十歲生日、“鑒賞”畫作、賣畫等日常生活事件。10.BEG
11.B
12.C
13.(1)當時,嫉妒的人擔心姚希孟因文才品行被君主知曉,就暗中摘取講章中的語句深深中傷他。(2)大臣懈怠導致萬事荒廢,得力助手缺失導致國家混亂,國家顛覆,宗廟社稷成廢墟。
14.①義不容辭地與好友指摘時弊,匡正社稷。②借講筵之機開導皇帝。③專心于各種世務實事,不貪慕自身虛名?!緦дZ】這篇文言文通過對比兩則材料,展現了明末士人的精神風貌。材料一以姚希孟生平為主線,刻畫了一位兼具才學與氣節的士大夫形象。材料二顧炎武的議論則針砭時弊,批判空談誤國。兩文形成鮮明對照——前者用具體人物彰顯“經世致用”的實踐品格,后者以理論批判揭示清談之害。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姚希孟三天不吃不喝,親扶母親棺木走出城門,徒步大哭,腳趾磨出鮮血,眼睛也哭腫了?!敖^水漿三日”是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三日絕水漿”,應在“三日”后B處斷句;“出國門”是動賓結構,“扶櫬”是其方式,“扶櫬出國門”省略主語“希孟”,構成主謂賓結構的句子,可獨立成句,故應在“國門”后E處斷句;“徒步哭”,省略主語“希孟”,構成主謂結構,可獨立成句,故應在“哭”后G處斷句。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錯誤。意思相同,都是“勉勵”。句意:當時給諫楊漣、御史左光斗和姚希孟志同道合、彼此勉勵。/勉勵你們種植。B.正確。都指病重。句意:疾病日益加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C.錯誤。用法不同,動詞,說、告訴/名詞,話語。句意:他曾經告訴眾多的當權人士說“應當先做實事,后求聲譽”。/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D.錯誤。意思不同,考證/敲擊。句意:不考證歷朝的典章制度。/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從此便遠行林澤,安度余生”錯,由原文“崇禎改元,以右庶子充經筵日講”可知,后來他又出仕。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慮”,擔心;“以”,憑借;“陰”,暗中;“中”,中傷。(2)“股肱”,指輔佐帝王的得力大臣;“爪牙”,得力助手;“丘墟”,名詞作動詞,變為廢墟。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庚申后,有停封、移宮諸秘事,楊、左先后發疏,皆從希孟質疑義,希孟亦匡直不辭”可知,義不容辭地與好友指摘時弊,匡正社稷。②由原文“希孟在講筵,本正叔、淳夫之意,竭誠悟主”可知,借講筵之機開導皇帝。③由原文“見萬歷以來數十年邪正消長之勢,欲以寬大持之,其于世務,凡人才、兵農、河渠、漕屯之事,無不講究。嘗語當道諸君子‘宜先實事,后虛聲’”可知,專心于各種世務實事,不貪慕自身虛名。參考譯文:
材料一:
姚希孟,字孟長,是長洲人。出生未滿周歲,他父親姚穎庵就去世了;母親文太君當時才二十二歲,坐在雜草中,用混著血液的乳汁來哺育他。外祖父文衛輝公十分器重他,曾經說:“我的外孫與我兒子,他日定當位列廷堂、同朝為官。”壬戌年,他的舅舅文震孟考中狀元,和姚希孟一起官任翰林。當時給諫楊漣、御史左光斗和姚希孟志同道合、彼此勉勵,常說:“時局雖然有缺陷,但內心不可有缺陷?!备昴旰螅⒂型7狻⒁茖m諸多秘事,楊漣、左光斗先后上奏章,都向希孟提出疑問以求解答,希孟也對此匡正不推辭。沒過多久,文震孟因為上書直言而辭官,姚希孟也告假歸鄉。家居二年,東林黨禍爆發,眾多道義之士被捕拘禁,人數眾多無一幸免。姚希孟出來接待朋友,眼含淚水,他母親文太君也漸漸聽聞外邊發生變亂,疾病日益加重,最終亡故。姚希孟三天不吃不喝,親扶母親棺木走出城門,徒步大哭,腳趾磨出鮮血,眼睛也哭腫了。丙寅年三月,緹騎到吳門逮捕周順昌,數萬百姓都為其喊冤,揪操旗尉并殺了他們。當權者惱怒,想要嫁禍姚希孟,然而朝廷評議害怕吳地百姓,擔心東南會發生不可預測之事,僅誅殺五個人,對其他人都舍棄不再問罪。姚希孟便開始遠行山澤,自認為是劫后余生。崇禎登基改年號,姚希孟憑右庶子身份擔任經筵日講。姚希孟在講筵之時,以程頤、范祖禹理學要義為根本,竭盡誠心想讓主上有所感悟。此時,妒忌賢能之人仍然擔憂姚希孟憑借文章德行被皇上重用,就私下摘取姚希孟講章中的語句來深深詆毀他,于是他被罷官,不再任用。姚希孟氣量宏大、才識敏捷。看見萬歷以來朝堂數十年間正邪勢力的此消彼長,想以寬大為懷,他對于世事,只要是科舉選才、戰爭農事、疏通河渠、漕運屯田等事沒有不鉆研的。他曾經告訴眾多的當權人士說“應當先做實事,后求聲譽”,所以人們都將其視為“救時宰相”。然而他最終不能受重用,為世人所惋惜。
材料二:先前古人清談,談論的是老莊之學,如今士林清談,談論的是孔孟之道。沒有學到其中的精華卻已遺漏其大義,沒有探究其根本卻已先遠離了其末節。不研習儒家經典的文章,不考證歷朝的典章制度,不綜論當代的現實事務,卻拿明心見性的空洞話語,來代替修身治人的實際學問。重臣懶惰則政事荒廢,武將匱乏則四方混亂,于是國家動蕩傾覆,宗廟社稷變為廢墟。15.C
16.示例:情感上,本詩對蘇武多同情贊美,《蜀相》對諸葛亮多惋惜敬仰;自我寄托上,本詩借蘇武抒身世之感,《蜀相》借諸葛亮表報國之志;情感特點上,本詩含蓄深沉,《蜀相》沉郁頓挫?!緦дZ】溫庭筠《蘇武廟》以凝練筆觸勾勒蘇武忠貞形象,首聯點題直入,頷聯以邊塞意象烘托孤寂,頸聯時空對照凸顯滄桑,尾聯“哭逝川”道盡英雄遲暮之悲。全詩借古抒懷,在歷史煙云中寄寓對氣節的禮贊,比之杜甫《蜀相》的沉郁頓挫,更顯凄清空茫的晚唐風調。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以‘回日’反襯‘去時’”錯誤,詩句寫蘇武“回日”所見所感,從相隔迢遙的時間的角度上寫蘇武出使和歸國前后的人事變換。蘇武十九年后歸國時,往日的樓臺殿閣雖然依舊,但武帝早已逝去,去時的“甲帳”也不復存在;回想當年戴冠佩劍,奉命出使的時候,蘇武還正當壯盛之年。流露出一種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隱含著對武帝的追思。應是以“去時”反襯“回日”。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情感上:溫庭筠《蘇武廟》中,詩人通過“魂銷漢使前”“空向秋波哭逝川”等句,既展現蘇武牧羊十九年的堅貞不屈,又暗含對其歸鄉后物是人非、功名成空的同情——“甲帳非”“茂陵不見”武帝已逝,雖獲封侯卻難抵歲月流逝,英雄寂寞之情溢于言表,整體情感偏向同情與贊美交織。
杜甫《蜀相》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核心,聚焦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卻功業未成的遺憾,既敬仰其忠誠與才智,更對其壯志未酬的悲劇命運深感惋惜,情感以惋惜與敬仰為主。
自我寄托上:
溫庭筠身處晚唐,時局動蕩,自身仕途坎坷、懷才不遇。詩中蘇武的孤獨堅守與歸鄉后的失落,恰是詩人自身境遇的投射,借蘇武的遭遇抒發了對自身命運的感慨與無奈,是身世之感的流露。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亂后的亂世,渴望平定戰亂、匡扶社稷。諸葛亮“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忠誠與“北伐中原”的壯志,契合了杜甫的報國理想,詩人借對諸葛亮的追懷,表達了自己渴望像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志向。
情感特點上:
溫庭筠《蘇武廟》多通過意象,如“雁斷胡天”“羊歸塞草”“秋波逝川”和典故,如甲帳、茂陵、封侯印,含蓄抒情,將對蘇武的同情、贊美與自身感慨融入景物與歷史細節中,情感深沉內斂,余味悠長,體現出含蓄深沉的特點。
杜甫《蜀相》開篇“丞相祠堂何處尋”的設問即帶蒼涼感,“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以樂景寫哀情,尾聯“長使英雄淚滿襟”直抒胸臆,情感在敘事、寫景與抒情中層層遞進,既有對英雄的痛惜,又有對時代的憂思,體現出沉郁頓挫的特點。17.
汩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西當太白有鳥道
可以橫絕峨眉巔
云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汩”“峨眉巔”“岫”等字的書寫。18.③句改為:不僅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的政策親民性(或:不僅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的政策親民性)。(書名號使用錯誤)④句改為:更緣于(來自、源于)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同與追求。⑤句改為:當政策倡導與民心所向雙向奔赴。
19.B
20.甲:是政策“工具箱”在持續發力;乙:都離不開專業指導。
21.(1)“量身定做”或“因人而異”;(2)深入人心。
22.不同的表達適用于不同的語境。(意思對即可)“減肥”口語化,親切提醒人們要減輕體重(或者:體現政策的親民性);“減重”與“科學”搭配,用詞專業;“瘦身”寄寓了對減重結果的美好期待,生動形象?!窘馕觥?8.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第一處:③句,書名號使用錯誤,《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不是書名,可使用雙引號,改為:不僅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的政策親民性?;颍翰粌H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喊你減肥”的政策親民性。第二處:④句,句中邏輯關系需要表原因,而“為了”表目的,可改為表原因的“緣于”或“來自、源于”。第三處:⑤句,“政策倡導民心所向”中間缺少介詞“與”。19.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畫波浪線的句子為借喻,將打造健身步道、推行健康早餐食譜等舉措比喻為“健康細胞”,將城市和居民的生活面貌比喻為“肌理”。A.運用頂真、比喻、諧音雙關,“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中“蓮子”既是上句結尾又是下句開頭;“蓮子”諧音“憐子”;“蓮子清如水”為明喻,將蓮子比作清澈的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蓮子的純凈,同時也暗示了女子的愛情像水一樣純潔。B.借喻,將“包身工”比喻為“滋養物”,將資本主義的工廠比喻為“紅磚頭的怪物”。C.排比,“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三個結構相似、語氣一致的短語排列,增強了語勢,突出了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獨特感受。D.擬人,用“招搖”這個人的行為動作描寫“軟泥上的青荇”,形象地突出其搖擺的姿態,仿佛不舍作者的離去。20.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此處為后文的總領句,后文“政策設計正從宏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課件 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麻醉、第一類精神藥品臨床使用與規范化管理考核試題及答案
- 臨床路徑下單病種質控管理文檔
- 老板安全培訓課件
- 老式電話兒童課件
- 老年營養護理課件
- 電子商務園區場地租賃代理合同
- 船舶安全護衛服務管理協議范本
- 財務合同部全面職責與風險防控協議
- 餐飲品牌加盟店選址與評估合同
- 音樂杜鵑圓舞曲教案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規范
- T/CACE 0129-2024竹編安全帽
- 吸痰護理課件教學
- 《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
- TSG G7002-2015 鍋爐定期檢驗規則
- 國考消防證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考試題庫及答案(二)
- 初中體育《足球腳內側運球》課件大綱
- 船廠安全用電培訓課件
- 交警大隊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