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1頁
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2頁
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3頁
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4頁
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污染影響類)項目名稱: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建設單位(蓋章):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建設項目名稱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項目代碼2311-320000-04-01-278105建設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建設地點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位于棲霞區仙林大道138號地理坐標國民經濟行業類別試驗發展建設項目行業類別四十五、研究和試驗發展98專業實驗室、研發(試驗)基地中其他(不產生實驗廢氣、廢水、危險廢物的除外)建設性質□新建(遷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蘇發改社會發[2024]316號總投資(萬元)81700環保投資(萬元)5000環保投資占比(%)6%施工工期67個月是否開工建設否用地(用海)面積(m2)60220專項評價設置情況項目排放廢氣中有甲醛,屬于《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2018)》中所列污染物,且有對應排放標準,同時項目位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內,項目邊界500m范圍內存在環境空氣保護目標,因此本次環境影響評價設置大氣環境影響專項評價。規劃情況規劃名稱:《仙林副城仙鶴片區(EAe020)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審批機關:南京市人民政府審批文件:《市政府關于仙林副城仙鶴片區(EAe020)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的批復》(寧政復〔2012〕184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1、區域規劃相符性分析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南京市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根據《南京市棲霞分析區總體規劃》(2010-2030年),加快推進仙林副城公共中心體系的建設,加強優質公共設施配置;調整大學城發展模式,促進與城市功能的融合。本項目屬于南京市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內的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主要功能為實驗實習用房,符合《南京市棲霞區總體規劃》(2010-2030年)。根據《仙林副城仙鶴片區(EAe020)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項目所在地規劃用地為C61高等學校用地,本項目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配套設施,南京中醫藥大學所屬行業為P8341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仙林副城仙鶴片區(EAe020)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要求。2、用地規劃相符性分析本項目不屬于《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項目,不屬于《江蘇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江蘇省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項目,屬于允許建設項目。因此,本項目符合相關用地規劃。其他符合性分析1、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項目擬建科技樓服務于全國重點實驗室及分析測試中心(公共教學科技服務平臺)及教學實驗中心(醫學教學實驗中心、藥學教學實驗中心、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等)等,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鼓勵類中的“三十一、科技服務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科教基礎設施……實驗基地……”;不屬于《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2015年本)》中限制類、限制類與淘汰類,屬于允許類。因此,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要求。2、“三線一單”相符性分析①生態保護紅線與《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的通知》(蘇政發〔2018〕74號)、《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的通知》(蘇政發〔2020〕1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調整管理辦法的通知》(蘇政辦發〔2021〕3號)相符性分析。本項目擬建地不涉及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及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范圍。與本項目較近的生態管控區域為南京棲霞山國家森林公園(距離約3km),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距離約4.3km)。故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的通知》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調整管理辦法的通知》的相關要求。表1-1項目與周邊生態管控區關系保護區域名稱主導生態功能面積(平方公里)與本項目距離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范圍護紅線生態空間管控區域總面積棲霞家森林公園南京市區人文景觀保護南京棲霞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中確定的范圍(包含生態保育區和核心景觀區//3.0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江寧區地質遺跡保護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確定的范圍,含地質遺跡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地質遺跡景觀一級保護區及郁閉度較好的林地等。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確定的范級生態保護紅線以外的29.154.3②環境質量底線根據《南京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2024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環境空氣質量較去年同期有所轉差;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優良;聲環境質量和輻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2024年上半年,南京市環境空氣質量較去年同期有所轉差。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46天,同比增加3天,優良率為80.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其中,優秀天數為47天,同比增加11天。污染天數為36天(其中,輕度污染31天,中度污染5天主要污染物為O3和PM2.5。各項污染物指標監測結果:PM2.5平均值為34.0μg/m3,同比 g/m3,同比下降3.7%,達標;SO2平均值為6μg/m3,同比持平,達標;CO日均濃度第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廢水、固廢均可得到合理處置,噪聲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不會明顯改變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與區域環境功能具有較好的相符性,區域環境具有一定的環境容量。項目建成后可維持環境現狀功能級別,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環境質量底線要求。③資源利用上線用電由市政電網供給,用電量約650萬kwh/a,不會達到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用地面積約60220m2,為教育用地,為校區內現有土地,不需新征土地,符合當地土地規劃要求,亦不會達到資源利用上線;項目用水由校區供水管網供給,不會達到資源利用上線。④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本項目為科教產教融合創新項目,對照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見表1-2。表1-2與國家級及地方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序號本項目建設情況相符性1《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經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建設項目不在其禁止事項類中。相符2《長江經濟帶發展負2022年版長江辦[2022]7號)本項目不屬于碼頭項目,亦不屬于過江通道項目;不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亦不在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不位于飲用水水源一級和二級保護區的岸線和河段范圍內。所有廢水均處理后接管至仙林污水處理廠,不新建排污口;不在岸線保護區及河段保護區、保留區內;不涉及生產性捕撈;不屬于化工項目;不屬于鋼鐵等高污染項目;本項目不屬于禁止新建、擴建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產能項目,本項目所屬行業不屬于國家產能置換要求的嚴重過剩產能行業。相符3《<長江經濟帶發展2022年版)>江蘇省實施細則》(蘇長江辦發[2022]55號)對照《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江蘇省實施細則(試行),本項目不開展生產性捕撈,不涉及國家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不屬于化工類項目,不屬于過剩產能行業的項目,不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禁止類項目的范圍內。相符(5)與江蘇省“三線一單”相符性分析對照《江蘇省2023年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公告》,本項目在重點管控單元“南京市中心城區(棲霞區)”內。本項目與分區管控要求的相符性對照見下表,與其位置關系圖詳見附圖1.1-1、局部放大圖詳見附圖1.1-2。表1-3與江蘇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重點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空間布局約束(1)各類開發建設活動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等相關要求。(2)執行《關于促進產業用地高項目主要功能為實驗實習用房,符合《南京市棲霞區總體規劃》等相關要求;本項目所屬行業為P8341普通高等教育,符合《仙林副城仙政發〔2023〕36號),零星工業地塊實行差別化管理,開發邊界內的,按照相關文件評估后,按規劃新建、改建、擴建;開發邊界外,經規劃確認保留的,可按規劃對建筑進行改、擴建。(3)落實市政府對金陵石化轉型發展相關要求。鶴片區(EAe020)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嚴格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根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2)持續開展管網排查,提升污水收集效率。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本項目嚴格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污染物總量在棲霞區平衡;項目污水均按照要求收集處理后接管排放,噪聲滿足區域標準要求,施工期對揚塵、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嚴格監管防治。環境風險管控(1)合理布局工業、商業、居住、科教等功能區塊,嚴格控制噪聲、惡臭、油煙等污染排放較大的建設項目布局。(2)建設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防控體系。項目嚴格控制噪聲,保證不突破現有區域聲環境質量標準,污水站氣體設置收集處理后排放,設置在項目下風向位置,滿足布局要求;項目對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和制定初步的應急預案及防控策略。資源開發效率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節水產品推廣普及,限制高耗水服務業用水。本項目無高水耗服務業用水。(6)與《南京市2023年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公告》相符性對照《南京市2023年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公告》的通知,本項目位于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屬于南京市中心城區(棲霞區),為重點管控單元。表1-2與《南京市2023年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新成果》相符性分析類別管控要求對照情況相符性空間布局約束(1)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詳細規劃等相關要(2)根據《南京市制造業新增項在執行全市層面禁限措施基礎上,執行棲霞區的禁止和限制目(3)執行《南京市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暫行規定》(寧政發〔2015〕251號)相關要求。項目開發建設活動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詳細規劃等相關要求。本項目不屬于禁止和限制目錄;本項目嚴格執行《南京市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暫行規定》(寧政發〔2015〕251號)相關要求。污(1)嚴格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本項目嚴格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染物排放管控度,根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2)進一步開展管網排查,提升污水收集效率。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度,污染物總量在棲霞區平衡;項目污水均按照要求收集處理后接管排放,噪聲滿足區域標準要求,施工期對揚塵、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嚴格監管防治。環境風險管控合理布局工業、商業、居住、科教等功能區塊,嚴格控制噪聲、惡臭、油煙等污染排放較大的建設項目布局。項目嚴格控制噪聲,保證不突破現有區域聲環境質量標準,污水站氣體設置收集處理后排放,設置在項目下風向位置,滿足布局要求;項目對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和制定初步的應急預案及防控策略。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節水產品推廣普及,限制高耗水服務業用水。本項目無高水耗服務業用水。(7)與南京市“三區三線”劃定相符性分析對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北京等省(區、市)啟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作為報批建設項目用地用海依據的函》(自然資辦函〔2022〕2207號)、南京市“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南京市棲霞區2023年度生態空間管控區調整方案》、《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南京市棲霞區2023年度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調整方案的復函》(蘇自然資函〔2023〕1067號),本項目不在南京市三區三線內的農業空間及生態管控空間范圍內,屬于城鎮空間范圍內。本項目符合南京市“三區三線”劃定。位置關系圖詳見附圖1-2。3、與《關于進一步加強涉VOCs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有關要求的通知》(寧環辦〔2021〕28號)相符性分析表1-4與《關于進一步加強涉VOCs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有關要求的通知》相符性分析表落實情況及相符性分析格排放標準和排放總量嚴格標準審查環評審批部門按照審批權限,嚴格排放標準審查。有行業標準的嚴格執行行業標準,無行業標準的應執行國家、江蘇省相關排放標準,鼓勵參照天津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DB12/524-2020)等標準中最嚴本項目揮發性有機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32/4041-2021)。格的標準。VOCs無組織排放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并執行廠區內VOCs特別排放限值。嚴格總量審查市生態環境局、各派出局總量管理部門嚴格排放總量審查(含各行政審批局負責審批的建設項目)。VOCs排放量優先采用國家大氣源清單統計數據。涉及新增VOCs排放(含有組織、無組織排放)的建設項目,在環評文件審批前應取得排放總量指標,并實施2倍削減替代。對未完成VOCs總量減排任務的區(園區暫緩其涉新增VOCs排放的建設項目審批。具體按照我市相關總量管理要求執行。本項目涉及VOCs的排本項目污染物總量在棲霞區內平衡。格VOCs全面加強源頭替代審查環評文件應對主要原輔料的理化性質、特性等進行詳細分析,明確涉VOCs的主要原輔材料的類型、組分、含量等。使用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材料的,VOCs含量應滿足國家及省VOCs含量限值要求(附表),優先使用水性、粉末、高固體分、無溶劑、輻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材料,源頭控制VOCs產生。環評中已對主要原輔料的理化性質、特性等進行詳細分析,明確涉VOCs的主要原輔材料本項目不使用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材料。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審查涉VOCs無組織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應嚴格按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標準》等有關要求,重點加強對含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敞開液面逸散以及工藝過程等5類排放源的VOCs管控評價。生產流程中涉及VOCs的生產環節和服務活動,在符合安全要求前提下,應按要求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無法密閉的,應采取措施有效減少廢氣排放,并科學設計廢氣收集系統。采用全密閉集氣罩或密閉空間的,除行業有特殊要求外,應保持微負壓狀態,并根據規范合理設置通風量。采用局部集氣罩的,距集氣罩開口面最遠處的VOCs無組織排放位置,控制風速應不低于0.3米/秒。VOCs廢氣應收集效率應原則上不低于90%,由于技術可行性等因素確實達不到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條件下,企業含VOCs的原輔材料密閉瓶裝在試劑柜中暫存,實驗過程中將密封的試劑瓶移至通風櫥進行實驗。項目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本項目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經收集后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收集效率90%,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為85%,滿足相關要求。的,應在環評文件中充分論述并確定收集效率要求。全面加強末端治理水平審查涉VOCs有組織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應強化含VOCs廢氣的處理效果評價,有行業要求的按相關規定執行。項目應按照規范和標準建設適宜、合理、高效的VOCs治理設施。不鼓勵使用單一活性炭吸附處理工藝。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吸附技術的項目,環評文件應明確要求制定吸附劑定期更換管理制度,明確安裝量(以千克計)以及更換周期,并做好臺賬記錄。吸附后產生的危險廢物,應按要求密閉存放,并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本項目實驗室設有通風櫥、萬向罩等設施收集有機廢氣,收集效率為90%,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有機廢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換(具體見第四章節),并做好臺賬記錄,吸附后產生的廢活性炭按要求密閉存放,并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全面加強臺賬管理制度審查涉VOCs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中應明確要求規范建立管理臺賬,記錄主要產品產量等基本生產信息;含VOCs原輔材料名稱及其VOCs含量(使用說明書、物質安全說明書MSDS等采購量、使用量、庫存量及廢棄量,回收方式及回收量等;VOCs治理設施的設計方案、合同、操作手冊、運維記錄及其二次污染物的處置記錄,生產和治污設施運行的關鍵參數,廢VOCs廢氣監測報告或在線監測數據記錄等,臺賬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本項目規范建立管理臺賬,記錄危廢暫存庫貯存的危廢產生量及回收量,危廢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治理設施的設計方案、合同、操作手冊、運維記錄及其二次污染物的處置記錄,廢氣處理設施運行的關鍵參數,廢氣處理設施相關耗材(活性炭)購買處置記錄;廢氣監測報告,臺賬保存期限不少格項設期染防治措施審查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使用涂料、油漆、膠黏劑、油墨、清洗劑等含VOCs產品的,環評文件中應明確要求企業優先使用符合國家、省和本市要求的低(無)VOCs含量產品。同時,鼓勵企業積極響應政府污染預測預警,執行夏季臭氧污染錯時作業等要求。本項目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為85%,滿足要求。好與相關制度銜接做好“以新帶老”要求的落實。涉VOCs排放的新、改、擴建項目,要貫徹“以新帶老”原則,鼓勵現有項目的涉VOCs生產工藝、原輔材料使用、治理設施按照新要求,同步進行技術升級,逐步淘汰現有的低效處理技本項目屬于擴建項目,項目生產工藝、原輔材料使用、治理設施滿足新要求,無需進行技術升級。其他事項本通知適用于全市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涉VOCs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業:煉油與石化、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合成纖維制造、表面涂裝、印刷、制鞋、家具制造、人造板制造、電子元件制造、紡織印染、塑料制造及塑料制品、生活服務業等。本通知所指高VOCs含量,指VOCs含量不符合國家、省相關產品質量標準要求。本項目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經收集后,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4、與《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公告2017年第43號)相符性分析表1-5與《評價指南》的相符性分析落實情況及相符性分析分析析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施)環境影響分析內容應包括:(1)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及其修改單,結合區域環境條件,分析危險廢物貯存場選址的可行性。(2)根據危險廢物產生量、貯存期限等分析、判斷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施)的能力是否滿足要(1)現有危廢庫及擬建危廢庫符合《危險廢物貯(GB18597-2023)中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選址與設計原則;(2)詳見表4-23建設項目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施)基本情況表與表4-24危廢暫存庫的貯存情況。分析分析危險廢物從廠區內產生工藝環節運輸到貯存場所或處置設施可能產生散落、泄漏所引起的環境影響。對運輸路線沿線有環境敏感點的,應考慮其對環境敏感點的環境影響。危險廢物的收集、運輸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HJ2025-2012)的要求進行。本項目自建危廢庫,位置位于項目范圍內;校區內現有一座危廢庫,位于校區內南側,運輸路線無環境敏感點。響分析環評階段已簽訂利用或者委托處置意向的,應分析危險廢物利用或者處置途徑的可行性。暫未委托利用或者處置單位的,應根據建設項目周邊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的分布情況、處置能力、資質類別等,給出建設項目產生危險廢物的委托利用或處置途徑建議。企業已簽訂危險廢物管理承諾書。5、與關于印發《南京市實驗室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導手冊(試行)》的通知(寧環辦〔2020〕25號)相符性分析表1-6與《手冊》的相符性分析項目《手冊》中暫存要求項目建設情況相符性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1995))相關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警示標志。按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警示標志。危險廢物原則上應存放于本實驗室暫存區內。對于不具備暫存條件的實驗室,可以以院、系、課題組、工作小組或部門為單位設置共用實驗室危險廢物暫存區。使用共用實驗室危險廢物暫存區的單位,應落實共用暫存區管理責任人,并做好投放登記記錄。一期建設完成后危廢存放于現有危廢庫內,現有危廢庫位于校區內南側,待二期建設完成后危廢存放于擬建危廢庫內,擬建危廢庫位于本項目5#科技樓內。危廢庫有專人負責管理暫存及處置,并做好相應記錄。存放兩種及以上不相容危險廢物時,應分類分區存放,設置一定距離的間隔。危險廢物相容性質表見附錄H(《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年修訂))和附錄I(《實驗室廢棄化學品收集技術規范》(GB/T31190-2014。分區分開存放,不存在不相容危廢混裝。暫存區應按附錄K(《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2013年修訂)相關要求建設防遺撒、防滲漏設施;可結合實際,采用防漏容器等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危險廢物溢出、遺撒或泄漏。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的相關要求建設防遺撒、防滲漏設施;液體廢物桶裝密封存放,桶底設置托盤。暫存區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并遠離火源,避免高溫、日曬和雨淋。在確保不影響安全性與穩定性的前提下,固態實驗室危險廢物可多層碼放,并做好防揚散、防遺撒、防滲漏等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暫存區能保持良好通風、遠離火源,能避且做好防揚散、防遺撒、防滲漏等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實驗室管理人員應對暫存區包裝容器和防漏容器密閉、破損、泄漏及標簽粘貼、投放登記表填寫、存放期限等情況定期檢查并做好檢查記制定管理制度,安排人員規范化管理。暫存區危險廢物應結合實際暫存情況確定內部清運頻次,最大暫存量不宜超過貯存設施裝滿時的3/4,暫存時間最長不應超過30天,做到及時轉運、處理,降低環境安全風險。暫存區危廢擬清運頻次為每周一次,最大暫存量不會超過貯存存時間最長不會超過6、與《實驗室廢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DB32/T4455-2023)的相符性分析—10—表1-7與《實驗室廢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的相符性分析相關要求項目情況相符性1.實驗室單位產生的廢氣應經過排風柜或者排風罩等方式收集,按照相關工程技術規范對凈化工藝和設備進行科學設計和施工,排出室外的有機、無機廢氣應符合GB14554和DB32/4041的規定(國家或地方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實驗室廢氣已作規定的,按相關行業排放標準規定執行)。本項目實驗室產生的有機廢氣通過集氣罩收集后通過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由排氣筒排放。排放的廢氣滿足江蘇省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相符2.收集廢氣中NMHC初始排放速率大于或等于2kg/h的實驗室單元,廢氣凈化效率不低于80%;收集廢氣中NMHC初始排放速率在0.2kg/h~2kg/h(含0.2kg/h)范圍內的實驗室單元,廢氣凈化效率不低于60%;收集廢氣中NMHC初始排放速率在0.02kg/h~0.2kg/h(含0.02kg/h)范圍內的實驗室單元,廢氣凈化效率不低于50%。對于同一建筑物內多間實驗室或多個實驗室單元,NMHC初始排放速率按實驗室單元合并計算。項目產生的有機廢氣初始排放速率在活性炭裝置處理效率85%。相符廢氣1.應根據實驗室單元易揮發物質的產生和使用情況,統籌設置廢氣收集裝置,實驗室門窗或通風口等排放口外廢氣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和監測應符合GB37822和DB32/4041的要求。本項目所有實驗室均設有整體通風系統。相符2.根據易揮發物質的產生和使用情況、廢氣特征等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分質收集處理。同類廢氣宜集中收集處理。本項目實驗室產生的有機廢氣通過集氣罩收集后通過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由排氣筒排放。相符3.有廢氣產生的實驗設備和操作工位宜設置在排風柜中,進行實驗操作時排風柜應正常開啟,操作口平均面風速不宜低于0.4m/s。排風柜應符合JB/T6412的要求,變風量排風柜應符合JG/T222的要求,可在排風柜出口選配活性炭過濾器。根據企業提供資料,通風櫥大概尺寸為1.5*0.5m、風速為0.4~0.6m/s,風速滿足要求。相符4.產生和使用易揮發物質的儀器或操作工位,以及其他產生廢氣的實驗室設備,未在排風柜中進行的,應在其上方安裝廢氣收集排風罩,排風罩設置應符合GB/T16758的規定。距排風罩開口面最遠處廢氣無組織排放位置控制風速不應低于0.3m/s,控制風速的測量按照GB/T16758、WS/T757執行。相符5.含易揮發物質的試劑庫應設置廢氣收集裝置,換氣次數不應低于6次/h。涉及揮發物質的,均相應配套設置集氣罩,且為了保證空氣,試劑庫的空氣更換次數每小時不低于6相符廢氣凈化1.實驗室單位應根據廢氣特性選用適用的凈化技術,常見的有吸附法、吸收法等。有機廢氣可采用吸附法進行處理,采用吸附法時,宜采用原位再生等廢吸附劑產生量較低的技術;無機廢氣可采用吸收法或吸附法進行處理;混合廢氣宜采取組合式凈本項目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實驗中產生的無機廢氣產生量較少、濃度較低,—11—化技術。根據技術發展鼓勵采用更加高效的技術手段,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預處理措施符合HJ2000的要求。釋,因此不單獨處理,通過通風櫥收集至頂樓活性炭裝置吸附后排放。2.凈化裝置采樣口的設置應符合HJ/T1、HJ/T397和GB/T16157的要求。自行監測應符合HJ819的要求,排放同類實驗室廢氣的排氣筒宜合并。項目建設完成后活性炭裝置采樣口滿足HJ/T1、HJ/T397和GB/T16157的要求。項目自行監測滿足HJ819的要求。3.吸附法處理有機廢氣可采用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等作為吸附介質,并滿足以下要求。a)選用的顆粒活性炭碘值不應低于80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不應低于50%;選用的蜂窩活性炭碘值不應低于65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不應低于35%;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GB/T7701.1的要求。選用的活性炭纖維比表面積不應低于1100m2/g,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HG/T3922的要求。其他吸附劑的選擇應符合HJ2026的相關規定。b)吸附法處理有機廢氣的工藝設計應符合HJ2026和HJ/T386的相關規定,廢氣在吸附裝置中應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應大于0.3s。c)應根據廢氣排放特征,明確吸附劑更換周期,不宜超過6個月,有環境影響評價或者排污許可證等法定文件的,可按其核定的更換周期執行。具有原位再生功能的吸附劑可根據再生后吸附性能情況適當延長更換周期。本項目選用顆粒活性炭,碘值不低于800mg/g。活性炭更換周期為2個月,符合要求。4.吸附法處理無機廢氣應滿足以下要求:a)選用的酸性廢氣吸附劑對鹽酸霧的吸附容量不應低于400mg/g;b)廢氣在吸附裝置中應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應大于0.3s;c)應根據廢氣排放特征,明確吸附劑更換周期,對于污染物排放量較低的實驗室單元,原則上不宜超過1年。本項目酸性氣體產生量較少,濃度較低,使用過程也會被稀釋,通過通風櫥收集至樓頂經活性炭裝置吸附后排放,保守估計,源強核算時,酸性氣體按照沒有去除效率計算排放量,以確保污染物計算值不偏低。5.吸收法技術要求應符合HJ/T387的相關規定,并滿足以下要求:a)采用酸性、堿性或者強氧化性吸收液時,宜配有自動加藥系統和自動給排水系統;b)吸收凈化裝置空塔氣速不宜高于2m/s,停留時間不宜低于2s;c)吸收裝置末端應增設除霧裝置。項目采用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實驗產生的有機廢氣,不屬于吸收法。1.實驗室單位應加強對易揮發物質的采購、儲存和使用管理。建立易揮發物質購置和使用登記制度,記錄所購買及使用的易揮發物質種類、采購量、使用量、回收量、廢棄量及記錄人等信息,相關臺賬記錄保存期限不應少于5年。2.易揮發物質應使用密閉容器盛裝或儲存于試劑柜項目建成后建立易揮發物質購置和使用登記制度。相關臺賬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項目化學品密閉容器盛裝。有揮發性廢氣產生的實驗操作大部分均—12—(庫)中,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揮發。3.實驗室單位應編制易揮發物質實驗操作規范,涉及易揮發物質使用且具有非密閉環節的實驗操作應在具有廢氣收集的裝置中進行。4.儲存易揮發實驗廢物的包裝容器應加蓋、封口,保持密閉;儲存易揮發實驗廢物的倉庫應設置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在通風櫥中進行。其余需要在設備中完成無法進行收集的過程產生的揮發性氣體較少,且難以收集,按無組織揮發計。和凈裝置運行維護1.廢氣收集和凈化裝置應在產生廢氣的實驗前開啟,實驗結束后應保證實驗廢氣處理完全再停機,并實現收集和凈化裝置與實驗設施運行的聯動控制。收集和凈化裝置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應及時停用檢修。2.實驗室單位應采用受影響人員易于獲悉的方式及時公示吸附劑更換信息,包括更換日期、更換量、生產廠家、關鍵品質參數及相關人員等信息。3.廢氣凈化裝置產生的廢吸收液和吸附劑再生時產生的廢氣應進行規范收集處理。4.廢氣收集和凈化裝置應采取措施降低噪聲和振動對環境的影響。5.廢氣凈化裝置產生的危險廢物,應按GB18597和HJ2025等危險廢物貯存、轉移、處置等相關要求進行環境管理。6.實驗室單位應將收集和凈化裝置的管理納入日常管理中,對管理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掌握必要的運行管理知識和應急情況下的處理措施。7.實驗室單位應建立收集和凈化裝置的運行、維護和操作規程以及相關臺賬制度,明確設施的檢查周期,相關臺賬主要記錄內容包括:a)收集和凈化裝置的啟動、停止時間;b)吸附劑和吸收液等更換時間;c)凈化裝置運行工藝控制參數;d)主要設備維護情況;e)運行故障及維修情況。8.實驗室單位應保證實驗室廢氣收集和凈化裝置正常運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委托第三方進行專業化運維。項目廢氣收集和處理裝置在實驗前開啟,實驗結束后保證實驗廢氣處理完全再停機。收集和凈化裝置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及時停工維修。吸附劑更換信息,包括更換日期、更換量、生產廠家、關鍵品質參數及相關人員等信息告知相應人員。活性炭裝置采用降噪減振措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廢活性炭按GB18597和HJ2025等危險廢物貯存、轉移、處置等相關要求進行管理。對相關人員進行日常培訓。對收集和凈化裝置的運行、維護和操作規程建立臺賬制度,明確設施的檢查周期。相符7、與《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的相符性分析表1-8與《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相符性分析序號文件要求項目情況相符性6.1BSL-1實驗室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并可鎖閉,門鎖及門的開啟方向應不妨礙室內人員逃生。項目BSL-1實驗室門有可視窗,向里開,可關閉并鎖定。相符應設洗手池,宜設置在靠近實驗室的出口項目BSL-1實驗室在靠近實驗室相符在實驗室門口處應設存衣或掛衣裝置,可將個人服裝與實驗室工作服分開放置。項目BSL-1實驗室設掛衣柜。相符實驗室的墻壁、天花板和地面應易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滅菌劑的腐蝕。地面應平整、防滑,不應鋪設地毯。項目BSL-1實驗室墻壁、天花板和地面選用耐腐材料,地面不鋪地相符—13—實驗室臺柜和座椅等應穩固,邊角應圓滑。項目BSL-1實驗室臺柜和座椅穩固,邊角圓滑。相符實驗室臺柜等和其擺放應便于清潔,實驗臺面應防水、耐腐蝕、耐熱和堅固。項目BSL-1實驗室臺柜等便于清潔,實驗臺面應防水、耐腐蝕、耐熱和堅固。相符實驗室應有足夠的空間和臺柜等擺放實驗室設備和物品。項目BSL-1實驗室足夠的空間和相符應根據工作性質和流程合理擺放實驗室設備、臺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擾、交叉污染,并應不妨礙逃生和急救。項目BSL-1實驗室設備等合理擺相符實驗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風。如果采用機械通風,應避免交叉污染。項目BSL-1實驗室采用自然通風機機械通風。相符如果有可開啟的窗戶,應安裝可防蚊蟲的紗窗。項目BSL-1實驗室可開啟窗戶安裝紗窗。相符實驗室內應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強光。項目BSL-1實驗室非必須不設反光和強光。相符若操作刺激或腐蝕性物質,應在30m內設洗眼裝置,必要時應設緊急噴淋裝置。項目BSL-1實驗室設洗眼裝置。相符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揮發物質,應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配備適當的負壓排風柜。項目BSL-1實驗室在負壓排風柜中操作有毒等揮發物質,尾氣經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相符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質,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設備和個體防護裝備,應符合國家、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項目BSL-1實驗室配備符合標準的防護裝備。相符若使用高壓氣體和可燃氣體,應有安全措施,應符合國家、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項目BSL-1實驗室使用高壓氣體等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相符應設應急照明裝置。項目BSL-1實驗室設應急照明裝相符應有足夠的電力供應。項目BSL-1實驗室依托電網,有足夠的電力供應。相符應有足夠的固定電源插座,避免多臺設備使用共同的電源插座。應有可靠的接地系統,應在關鍵節點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或監測報警裝置。項目BSL-1實驗室設置足夠數量插座,并可靠接地。相符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統應不滲漏,下水應有防回流設計。項目BSL-1實驗室供水、排水系統不滲漏,下水設防回流裝置。相符應配備適用的應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處理器材、急救器材等。項目BSL-1實驗室配備應急器材。相符應配備適用的通訊設備。項目BSL-1實驗室配備電話等通訊設備。相符必要時,應配備適當的消毒滅菌設備。項目BSL-1實驗室均配備適宜的滅菌器等設備。相符6.2BSL-2實驗室適用時,應符合6.1的要求。項目BSL-2實驗室符合6.1的要相符實驗室主入口的門、放置生物安全柜實驗間的門應可自動關閉;實驗室主入口的門應有進入控制措施。項目BSL-2實驗室門可自動關閉并鎖定,設進入控制措施。相符—14—實驗室工作區域外應有存放備用物品的條項目BSL-2實驗室工作區域外設存放備用物品的區域。相符應在實驗室工作區配備洗眼裝置。項目BSL-2實驗室工作區配備洗眼裝置。相符應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內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或其他適當的消毒滅菌設備,所配備的消毒滅菌設備應以風險評估為依項目BSL-2實驗室配備滿足要求的高壓蒸汽滅菌器。相符應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實驗間內配備生物安全柜。項目BSL-2實驗室在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實驗間內配備生物安全柜。相符應按產品的設計要求安裝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風在室內循環,室內應具備通風換氣的條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風的生物安全柜,應通過獨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風系統的管道排出。項目BSL-2實驗室生物安全柜設獨立于其他公共通風系統的排風管道。相符應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必要時,重要設備(如:培養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應配置備用電源。項目BSL-2實驗室依托電網,具有可靠的電力供應。相符8、與《實驗室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DB3201/T1168-2023)的相符性分析表1-8與《實驗室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的相符性分析序號文件要求項目情況相符性11用于盛放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應滿足GB18597規定要求。2具有反應性的危險廢物應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方可投入容器或包裝物內。不相容的危險廢物不得投入同一容器或包裝物內。3液態廢物應裝入容器內貯存,盛裝不宜過滿,容器頂部與液面之間保留10cm以上的空間。4固態廢物包裝前應不含殘留液體,包裝物應具有一定強度且可封閉。破碎玻璃器皿、針頭等應存放于銳器盒內,無法裝入常用容器的危險廢物可用防漏膠袋等存放。5廢棄試劑瓶(含空瓶)應瓶口朝上碼放于滿足相應強度且可封閉的包裝容器中,確保穩固,防止泄漏、磕碰,并在容器外部標注朝上的方向標識。本項目盛放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應滿足GB18597規定要求;具有反應性的危險廢物會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投入容器或包裝物內。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分容器收集;液態廢物應裝入容器內貯存,盛裝不會過滿;固液廢物分類收集分區儲存,包裝物封閉不會泄露;破碎玻璃器皿、針頭按規定存放于銳器盒內,無法裝入常用容器的危險廢物可用防漏膠袋等存放;廢棄試劑瓶(含空瓶)按要求瓶口朝上碼放于滿足相應強度且可封閉的包裝容器中,穩固存放,不會泄漏、磕碰,并在容器外部標注朝上的方向標識。相符21產生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單位應根據需要建設危險廢物貯存庫或設置貯存點,貯存庫和貯存點應滿足GB185972貯存實驗室危險廢物應根據實驗室危險廢物分類和污染防治要求進行分類貯存,且應避免危險廢物與不相容的本項目擬建設的危險廢物暫存庫滿足GB18597要求;貯存實驗室危險廢物按防治要求分類貯存,能避免危險廢物與不相容的物質、材料接觸;實驗室危廢儲存裝置符合GB/T41962要求;貯相符—15—物質、材料接觸。3用于存放實驗室危險廢物的裝置應符合GB/T41962要求。4貯存庫或貯存點、容器和包裝物應按H〕1276要求設置危險廢物貯存庫或貯存點標志、危險廢物貯存分區標志和危險廢物標簽等危險廢物識別標志。5實驗室產生的危險特性不明確的廢棄危險化學品,應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規定進行相關危險特性的判定或鑒別,明確其危險特性,并經預處理穩定化后方可在貯存設施或場所內貯存。6貯存點、貯存庫管理人員應每周對包裝容器、防滲漏措施、標簽標識、存放期限及投放記錄表(見附錄A)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7實驗室危險廢物貯存除應滿足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外,還應依據國家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交通運輸、消防等法律法規開展相關工作。存點及容器包裝物均相應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實驗室產生的危險特性不明確的廢棄危險化學品,待鑒別后方可儲存;貯存點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進行記錄,符合要求規定。相符相符31產生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單位建設的貯存點分為實驗室內部貯存點和實驗室外部貯存點,實驗室外部貯存點分為建筑內部貯存點及建筑外部貯存點。2貯存點需在地面上涂覆或張貼黃色警戒線,明確貯存點的區域范圍。存放兩種及以上不相容危險廢物時,應分類分區存放,設置一定距離的間隔。3建筑內部貯存點不得設置于走廊、過道等公共區域,建筑外部貯存點不得設置于道路、廣場、綠地等公共區域。4多個實驗室共用的貯存點應配備專人管理,并以實驗室為單位做好臺賬記錄。5危險廢物在實驗室內部貯存點最大貯存量不得超過0.1t,在建筑內部單個貯存點最大貯存量不得超過0.5t,在建筑外部單個貯存點最大貯存量不得超過3t。6、廢棄危險化學品宜存放于符合安全要求的原貯存設施或者場所。具有反應性的危險廢物應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方可貯存于貯存點,否則按危險品貯存。7、包裝容器或包裝物外部應在醒目位置規范粘貼符合附錄B要求的分類包裝標簽,用中文全稱(不可簡寫或縮寫)標示內含主要化學成分、收運量、聯系人等重要信息,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同時使用電子標簽。本項目僅設置實驗室內部貯存點;貯存點將按照要求在地面上涂覆或張貼黃色警戒線,明確貯存點的區域范圍;存放分類分區存放,設置間隔;建筑內部貯存點位于房間內,不存放在公共區域;實驗室貯存點擬配備專人管理,并以實驗室為單位做好臺賬記錄。實驗室危險廢物在實驗結束后直接存放于危險廢物貯存點,在建筑內部單個貯存點最大貯存量不得超過0.5t;廢棄危險化學品也存放于危廢暫存庫內并及時清運。具有反應性的危險廢物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方可貯存于貯存點,否則按危險品貯存。項目建成后危險廢物包裝容器或包裝物外部在醒目位置規范粘貼按照附錄B要求的分類包裝標簽,用中文全稱(不可簡寫或縮寫)標示內含主要化學成分、收運量、聯系人等重要信息。41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根據本項目建成后貯存庫內不同—16—危險廢物特性采用過道、隔板、隔墻等物理隔離措施。2在貯存庫內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不應低于對應貯存區域最大液態度物容器容積或液態度物總儲量1/10(二者取較大者)。3在貯存庫內貯存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V0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的,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廢氣(含無組織廢氣)排放應符合DB32/4041和GB37822規定要求。貯存分區之間將根據危險廢物特性采用過道、隔板、隔墻等物理隔離措施。貯存庫內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設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高于對應貯存區域最大液態度物容器容積或液態度物總儲量1/10(二者取較大者)。在貯存庫內設有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廢氣(含無組織廢氣)排放應符合相應規定要求。相符51實驗室危險廢物從貯存點轉運至貯存庫,應至少2人參與轉運并符合HJ2025中收集和內部轉運作業要求。2內部轉運需使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運輸工具,車內需設置泄漏液體收集裝置及并配備應急物資。3轉運前應提前確定運輸路線,運輸路線應避開人員聚集地。4轉運時,轉運人員需攜帶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資。5運輸至危險廢物處置單位時應符合HI2025中危險廢物的運輸要求。運輸前固態廢物可使用帶封口且有內襯的噸袋進行二次包裝并封口,二次包裝標簽應符合HJ1276中包裝識別標簽要求。6實驗室危險廢物應委托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實驗室危險廢物轉運至貯存庫,配備2人按照相應轉運要求參與轉運;內部轉運使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運輸工具,車內配備泄漏液體收集裝置及并配備應急物資;轉運前確定好運輸路線,運輸路線會避開人員聚集地;轉運時,轉運人員按要求攜帶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資;運輸至危險廢物處置單位時符合HI2025中危險廢物的運輸要求;運輸前固態廢物使用帶封口且有內襯的噸袋進行二次包裝并封口,二次包裝標簽符合HJ1276中包裝識別標簽要求;實驗室危險廢物委托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61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產生單位應按附錄C規定流程做好危險廢物源頭分類、投放、暫存、收運、貯存及委托處置等工作,建立并執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及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臺賬、轉移聯單、應急預案備案、信息公開、事故報告等制度。2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產生單位應至少配備1名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協調各實驗室的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各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工作落實情況。3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產生單位應建立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情況。宜采用信息化技術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進行實時記錄。4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產本項目將按規定流程做好危險廢物源頭分類、投放、暫存、收運、貯存及委托處置等工作,建立并執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及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臺賬、轉移聯單、應急預案備案、信息公開、事故報告等制度;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產生單位配備1名及以上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協調各實驗室的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各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項目按照要求建立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17—生單位應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定期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人員和參與實驗活動的學員、研究技術人員、業務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處置等情況。宜采用信息化技術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進行實時記錄;本項目定期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定期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人員和參與實驗活動的學員、研究技術人員、業務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并記錄培訓記錄。—18—建設內容南京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4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A類),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學校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為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培養輸送了第一批師資、編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訂了第一版教學大綱,為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模式的確立和推廣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被譽為“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目前,學校建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4個,“十四五”省重點學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33個。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對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指導支持。支持學校“雙一流”建設,加強對學校改革發展的宏觀指導,支持深化醫教協同,開展學科專業結構性改革;支持學校申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新專業和學位點申報與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江蘇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中醫藥大學建設和發展,加大對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和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指導支持和經費投入力度;加強對學校整體發展的規劃指導,在重大科研項目申報、重大成果培育評審、重大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學校目前擁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個江蘇省中醫藥研究與新藥創制中心等。而隨著南京中醫藥大學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在未來發展時必然要考慮整個學校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順應國內外教育改革發展新趨勢,加快實現學校辦學轉型升級,來不斷加強學校在教育和科技力量。隨著我校科研總量和科研項目的不斷增加,目前校內已有的科研教學基礎設施是無法滿足未來科研發展計劃,所以提出了本項目的建設,本次建設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用于藥物研究、教學實驗、教學實訓等科研任務。項目建設符合學校提高科研技術能力的基本戰略,有助于發揮學校科技育人優勢,有助于推動學校辦學資源集中化,有利于學校拓展技術領域范圍、豐富辦學資源、節約科研成本,是推動學校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本項目屬于“四十五、研究和試驗發展”中的“專業實驗室、研發(試驗)基地中的其他(不產生實驗廢氣、廢水、危險廢物的除外)”,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受南京中醫藥大學委托,南京師大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接受委托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了實地踏勘和資料收集,在工程分析的基礎上,編制了本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建設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項目性質:擴建;投資總額:建設項目總投資8.17億元,其中環保投資5000萬元;建設地點:利用校區內預留空地;占地面積:現有校區內,不新增用地,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約60220m2。人數:項目不新增師生。四周環境: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北靠羊山公園,南傍靈山,西接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東依九鄉河路。本項目位于南京市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內西北部,東側為校區內部道路,緊鄰行政樓,西側為城市道路學原路,南側為健翔路與西環路,與體育館一路之隔。南京中醫藥大學擬投資建設的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約9733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為78505m2,地下建筑面積約為18834m2。項目擬分三期建設,服務于學校教學、科學研究。其中,一期為1#科技樓、2#科技樓,靠近行政樓西南側區域,其中一棟為全國重點實驗室,另一棟包含分析測試中心(公共教學科技服務平臺)及教學實驗中心(醫學教學實驗中心、藥學教學實驗中心、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擬建面積3.84萬方,地上3.05萬方,地下0.79萬方;二期為3#科技樓、4#科技樓、5#科技樓,靠近南側健翔東路,擬建面積2.65萬方,地上2.4萬方,地下0.25萬方,其中4#科技樓作為實驗用樓;三期為6#科技樓、7#科技樓,擬建面積3.24萬方,地上2.4萬方,地下0.84萬方,其中6#科技樓作為實驗用樓。本項目建設內容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教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地上主要功能為實驗實習用房。地下主要功能為機動車車庫、非機動車車庫、人防功能用房、后勤(如放置維護工具存放間)及附屬用房。1#科技樓、2#科技樓、6#科技樓為地上5層,地下1層;3#科技樓、4#科技樓、5#科技樓為地上4層,地下1層;7#科技樓為地上6層,地下1層。項目不設食堂和宿舍,學生和老師的就餐和住宿依托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現有。建設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2-1。表2-1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名稱數量備注用地面積60220m2其中建筑占地面積約20995m2總建筑面積97339m2分為三期地上建筑面積78505m2地上建筑自西向東呈6F+4F+5F+4F+4F+5F+5F布置其中一期30520m2包含1#、2#科技樓其中1#科技樓20069m2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區分析測試公用實驗室2#科技樓10451m2教學實驗平臺中藥(湯藥、藥膏、藥丸)制備、成分萃取分析基礎教學實驗區臨床技能、針灸推拿實訓、OSCE考試區4F西醫技能、急救技能教學區、計算機考站5F23952m2包含3#、4#、5#科技樓其中3#科技樓7984m2科學技術處衛生經濟管理學院辦公區、實訓區3~4F4#科技樓7984m2醫學院實訓區3~5F辦公區、活動區5#科技樓7984m2第一、第二、第三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3~4F辦公區、活動區、危廢庫24034m2包含6#、7#科技樓其中6#科技樓10451m2辦公區、管理區藥學院實訓區2~5F7#科技樓13583m2辦公區、公共活動空間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4~6F地下建筑面積18834m2/其中一期7912m2人防面積約5673m2(含補建人防面積2500m2)2515m2人防面積約2185m28407m2人防面積約2679m2危廢庫5#一樓m2存放危險廢物雨水收集池1#南側m3雨水收集容積率1.30%//建筑密度34.86%//綠地率30.4%//建筑高度24m/機動車停車465輛地上停車88輛、地下停車377輛非機動車停車輛/備注:地上主要功能為實驗實習用房、辦公用房、活動用房等。地下建筑用于機動車車庫、非機動車車庫、人防功能用房、后勤及附屬用房。本項目藥物研發、研發產品用于科研,不對外出售。擬一、二、三期分期建設,分期驗收。擬建項目除科技處外,各使用單位實驗室及主要實驗內容見下表。表2-2項目使用單位實驗室設置及主要實驗內容樓棟學院名稱實驗室設置情況主要試驗內容研究頻次一期技樓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中藥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探索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中藥藥效學、藥理學、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研究,中藥物質基礎的分離制備研究,中藥功效物質結合臨床效應研究等每月至少一次分析測試中心免疫理化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實驗室病理切片與檢驗,免疫與蛋白的理化性質觀察研究、細胞培養等每月至少一次2#科技樓中藥制備實訓室成分萃取分析每月至少一次針推實訓室針灸、推拿實訓每月至少一次護理學院、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臨床實訓室吸氧術、吸痰術、心肺復蘇,護理操作實訓每月至少一次3#科技樓公共衛生與健康實驗室、中醫養生實訓室醫藥經濟與管理、工商管理、中醫藥管理學講解與研究,中醫養生實訓每月至少一次4#科技樓免疫理化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實驗室病理切片與檢驗,免疫與蛋白的理化性質觀察研究、細胞培養等每周一次5#科技樓第三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臨床實訓室中西醫臨床診療技術、外科技能等模型訓練,吸氧術、吸痰術、心肺復蘇每月至少一次6#科技樓中藥化學實驗室天然藥物功效成分研究、藥理分析,藥分類分析儀器的使用方法每周一次7#科技樓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臨床實訓室外科技能等模型訓練,吸氧術、吸痰術、心肺復蘇每月至少一次注:本項目實驗內容均為研究性質,不包含生產加工。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建設項目原輔材料消耗情況見表2-3,原輔材料中危化品信息見表2-4。主要原輔材料的理化性質見表2-5,主要生產設備見表2-6。表2-3主要原輔材料核算情況序號名稱規格實驗用量重點實驗室藥學院最大存儲實驗次實驗次實驗次數量1水合氯醛250g96096kg////80080kg/176kg5kg2乙酸鈉500g24kg////200030kg/54kg3錫粉500g25g42kg////30kg/72kg4麝香草酚500g200g22044kg////20040kg/84kg3kg5尼泊金乙酯500g200g32kg////20040kg/72kg3kg6阿拉伯樹膠500g200g30060kg////20040kg/100kg3kg7蔗糖500g1000g5050kg//80kg4040kg/170kg5kg8硬脂酸500g300g26078kg////20060kg/138kg3kg9羧甲基纖維素鈉500g400g56kg////20080kg/136kg3kg碳酸鈉500g30g58kg////321096.3kg/154kg3kg葡萄糖500g220220kg//120kg100kg/440kg亞硝酸鈉500g45g76.5kg////2430109.35kg/186kg5kg碳酸鋇500g40g72kg////3000120kg/192kg5kg氯化鈣500g75g//120kg2000150kg/390kg5kg氧化鈣500g30g4880146.4kg////6100183kg/329kg5kg抗壞血酸500g1000g520520kg//500500kg200200kg/1220kg氯化鈉500g50g2600//2300115kg5200260kg/505kg碳酸氫鈉500g250g380kg//900225kg317.5kg/923kg無水硫酸鈉500g300g2160648kg////405kg/1053kg20石蠟500g200020kg//400040kg/60kg2kg21活性炭500g3650365kg////4300430kg/795kg20kg22氫氧化鈉500g500g22301115kg//800400kg31001550kg/3065kg50kg23500mL30ml33L//36L30L/99L2L244L3L70210L////300L/510L25乙酸乙酯500mL310031L////430043L/74L3L26正己烷500mL800mL230////96L/280L4L274L5L2501250L////400L/1650L284L8001300L////320480L/1300L29500mL250mL260L//200024L800200L/484L30500mLL100001500L5000750L5000750L6620993L/3993L40L31石油醚500mLL5430543L2000200L//4180418L/1161L20L32500mL5000ml9004500L////8250L/12750L33硝酸500mL52062.4L////26031.2L/93.6L2L34鹽酸500ml900//36043.2L/163.2L5L35硫酸500ml50ml2600////5200260L/390L4L36冰醋酸5L5.56L4002224L//200325018070L/20299.56L200L37大黃/300g20060kg///////60kg43kg38艾素糖/2000g2040kg///////40kg39霜桑葉/9g7006.3kg3002.7kg//0.9kg/9.9kg40生石膏/70010.5kg3004.5kg///16.5kg41旋覆花/9g7006.3kg3002.7kg//0.9kg/9.9kg42炙枇杷葉/9g7006.3kg3002.7kg//0.9kg/9.9kg43·9g7006.3kg3002.7kg//0.9kg/9.9kg44/9g7006.3kg3002.7kg//0.9kg/9.9kg45蜂蜜/70010.5kg3004.5kg///16.5kg46大黃/70010.5kg3004.5kg///16.5kg47/9g7006.3kg3002.7kg//0.9kg/16.5kg48/9g7006.3kg3002.7kg//0.9kg/16.5kg49/9g7006.3kg3002.7kg//0.9kg/16.5kg50茯苓/70010.5kg3004.5kg///16.5kg51海金沙/9g7006.3kg3002.7kg//0.9kg/9.9kg52霜桑葉/7007kg3003kg///53嫩鉤藤/7007kg3003kg///54夏枯草/7007kg3003kg///55車前子/70010.5kg3004.5kg///16.5kg56杭白菊/7007kg3003kg///57生石決明/20g7003006kg//2kg/22kg58杜仲/7007kg3003kg///59龜甲膠/7007kg3003kg///60/500g/6030kg/////30kg61蜂蜜//609.6kg/////9.6kg62大米粉/300g/60/////63橄欖油/400g/6024kg/////24kg64針灸針/50支703500支30/////5000支/65注射器/200支30060000支20000支/////80000支/66一次性導尿包普通////////800800包/67一次性胸穿包普通////////800800包/68一次性腰穿包普通////////800800包/69一次性腹穿包普通////////800800包/70一次性氣管插普通////////800800包/71碘伏60ml////////400400瓶/72注射器/////////20002000支/73一次性胃管包普通////////400400包/74紗布繃帶8cm*6m////////20002000卷/75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無粉、50付/盒/////////76一次性連體防護服////////400400件/77一次性隔離衣均碼////////400400件/78穩健,頭戴式/////////79隔離面罩頭戴式////////400400個/手術衣普通////////6060件/縫合針弧5*12////////600600包/縫合模塊(不含器械)弧形硅膠////////200200個/2-0#////////20002000個/竹壓舌板普通////////40004000個/棉簽10cm*50支/包/////////絮凝劑(PAC)///////////202kg50kg注:根據校區目前規劃,項目不涉及重金屬實驗,若后續新增此類實驗,應按照規定作為危廢處置。—24—建設內容表2-4危化品信息一覽表序號名稱CAS號最大存儲量使用注意事項1亞硝酸鈉7632-00-05kga.實驗室存放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種類,要求嚴格控制,多余不用的危險化學品送倉庫貯存。b.使用毒品時要戴手套、口罩,小心操作時防止中毒,毒品有專人負責,妥善保管,不得擅自轉給他人。c.實驗中使用危險化學品時,要遠離明火區,每次使用后立即封閉藥品容器口,放在妥善位置。d.易燃藥品不應與氧化劑放在一起存放。e.假日對危險化學品進行清理檢查,并按規定送危險品庫封存。2氫氧化鈉1310-73-250kg350-00-02L4109-99-95乙酸乙酯141-78-63L6正己烷110-54-34L767-56-1875-05-8964-17-540L石油醚8032-32-420L1336-21-6硝酸7697-37-22L鹽酸7647-01-05L硫酸7664-93-94L冰醋酸64-19-7200L水合氯醛302-17-05kg麝香草酚89-83-83kg碳酸鋇513-77-95kg亞硝酸鈉7632-00-05kg20氧化鈣1305-78-85kg注:危險化學品存放于危化品庫中,在1#、2#科技樓一樓、4#科技樓三樓、6#科技樓二樓分別設置一間危化品庫。運輸、存儲均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并嚴格執行風險防范措施。表2-5主要原輔材料理化性質2323/酯/膠/無色立方結晶。無臭、味微苦。熔點782℃。其水溶液呈微酸性。溶于醇、丙酮、醋酸。///鈉LD505000mg/kg/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表2-6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數量1顯微鏡Axio-Lab.Ai262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系統SP8STED3X13數碼體視顯微鏡VHX-X184體式熒光顯微鏡BZ-X85倒置顯微鏡XDS-900C46石蠟切片機HistoCore27電子分析天平FA1104(110g/0.1mg)618普通電子秤/649精密分析天平XPR106DUHQ67顯微熔點儀X-48微機熔點儀WRS-24組織包埋系統HistocoreArcadia1冰凍切片機CryotomeFSE1全封閉組織脫水機Vip61高效液相色譜儀LC-10T32高效液相/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NexION350D1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OptimaTM100DV1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Optima2100DV1三重四極桿質譜儀LC-8000320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Q-Exactive121磁力攪拌器IKA22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DF-101D4023普通離心機IKAG-L9524冷凍離心機5425R425紅外光譜儀ThermoIR-100126超聲細胞破碎儀JY92-HN227滅菌鍋LDZF-30L-I528滅菌鍋LDZF-50L-I629滅菌鍋LDZF-75L-I630干燥箱DZF5431水浴鍋HWS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