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與防范修_第1頁
護理安全與防范修_第2頁
護理安全與防范修_第3頁
護理安全與防范修_第4頁
護理安全與防范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理安全與防備護理是一項與人類健康、生命安全休戚有關的職業,護理質量的高下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危。護理人員怎樣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安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什么是護理安全?●安全:是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護理安全:是指盡一切力量運用技術、教育、管理三大對策,從主線上有效地采用防止措施,防備事故,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保證病人的安全,發明一種安全、健康、高效的醫療護理環境。護理安全的內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防止來自于藥劑、器械、病菌對人體的傷害身體安全;二是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以操作規程為典范做好多種護理記錄,從而防止來自于患者的醫療糾紛法律安全。患者十大安全目的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精確性;二、保證用藥的安全;三、建立與完善在特殊狀況下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到對的執行醫囑;四、建立臨床試驗室“危急值”匯報制度;五、嚴格防止手術患者、部位及術式錯誤的發生;六、清潔的醫療環境,符合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規定;七、防備與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八、防備與減少患者壓瘡的發生;九、鼓勵積極匯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患者十大安全目的護理工作領域中與患者安全有關的原因導效原因?技術原因管理原因患者原因人員原因設備和環境原因√加強多種規章制度、護理安全及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安全意識√加強對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提高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加強護患溝通,樹立“以病人為中心,質量第一”的工作理念√加強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的培訓√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徑的監控體系怎樣做到防備與未然?

以人為本,服務為先質量第一,安全保障細節管理,強化監督管理目的滿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安全規范護理行為優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理念強化護理安全過程控制,將差錯苗頭控制在萌芽狀態!●實行常規工作流程,制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流程●貫徹危重病人急救程序●啟用人力資源應急管理流程加強流程管理強化安全程序常規工作流程入院病人接待流程出院病人服務流程轉科病人服務流程轉院病人服務流程.......●輸血安全管理●管道護理管理●藥物不良反應管理●防止病人走失、跌倒、燙傷●護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評估、告知、預報、監控制度加強重點環節管理,防止安全隱患●關鍵制度的實行與管理●關鍵病人的看護與管理●關鍵人員的關懷與管理●關鍵環節的重視與管理●關鍵時間的掌控與管理●關鍵設備與藥物的控制與管理加強關鍵問題的管理一、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精確性1、門診就診和住院患者在全院范圍內統一實行身份標識管理(醫保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身份證號碼,與本人身份相符)2、在診斷活動中,至少同步使用姓名、年齡兩項查對患者身份,保證對對的的患者實行對的的操作。3、健全轉科交接登記制度,完善關鍵流程(急診、病房、手術室、ICU、產房、新生兒室之間流程)的患者識別措施4、ICU、新生兒科(室),手術室,急診室等部門,以及意識不清、急救、輸血、不一樣語種語言交流障礙的患者等;用“腕帶”作為識別患者身份的標識。二、確立特殊狀況下醫務人員之間有效溝通程序1、在門診和住院患者的常規診斷活動中,應以書面方式下達醫囑。2、在實行緊急急救的狀況下,可口頭下達臨時醫囑;護理人員應對口頭臨時醫囑完整重述確認,在執行時雙人核查,事后及時補記。3、接獲非書面“危機值”匯報者應規范、完整、精確地記錄患者信息、檢查(驗)成果和匯報者的信息,復述確認無誤后方可提供醫師使用。三、防止手術患者、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1、擇期手術患者在完畢各項術前檢查、病情和風險評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續后方可下達手術醫囑2、對波及雙側、多重構造(手指、腳趾)、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術時,對手術側或部位有規范統一的標識。對標識措施、標識顏色、標識實行者及患者參與有統一明確的規定3、確立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實行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開手術室前,三方共同核查。四、執行手衛生規范,控制醫院感染1、按照手衛生規范,對的配置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為執行手衛生提供必需的保障與有效的監管措施2、醫務人員在臨床診斷活動中應嚴格遵照手衛生有關規定(手清潔、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規程等)。五、特殊藥物的管理,提高用藥安全對高濃度電解質、易混淆(聽似、看似)的藥物有嚴格的貯存規定,并嚴格執行麻醉藥物、精神藥物、放射性藥物及醫療用毒性藥物及藥物類易制毒化學品等特殊管理藥物的使用與管理規章制度。處方或用藥醫囑在轉抄和執行時有嚴格的查對程序,并由轉抄和執行者簽名確認。六、臨床“危急值”匯報制度1、醫技部門(含臨床試驗室、病理、醫學影像部門、電生理檢查與內窺鏡、血藥濃度監測等)有“危急值”項目表。2、接獲危急值匯報的醫務人員應完整、精確記錄患者識別信息、危急值內容和匯報者的信息,按流程復核確認無誤后,及時向經治或值班醫師匯報,并做好記錄。3、醫生接獲危急值匯報后應及時處置、追蹤并記錄。七、防備與減少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1、對住院患者跌倒、墜床風險評估,并在病歷中記錄。2、積極告知患者跌倒、墜床風險及防備措施。3、醫院環境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衛生間及地面防滑。4、對特殊患者,如小朋友、老年人、孕婦、行動不便和殘疾等患者,采用合適措施防止跌倒、墜床等意外,如警示標識、語言提醒、攙扶或請人協助、床擋等。5、有關人員知曉患者發生墜床或跌倒的處置及匯報程序。八、防備與減少患者壓瘡發生1、有壓瘡風險評估與匯報制度、工作流程。2、有壓瘡診斷與護理規范3、高危患者入院時壓瘡的風險評估率≥90%。九、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1、建立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匯報制度與流程2、員工進行不良事件匯報制度的教育和培訓。3、有積極匯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有途徑便于醫務人員匯報醫療安全(不良)事件4、醫務人員對不良事件匯報制度的知曉率lOO%。5、定期分析醫療安全信息,運用信息資源改善醫療安全管理。十、患者參與醫療安全1、針對患者疾病診斷,為患者及其近親屬提供有關的健康知識教育,協助患者對診斷方案做出理解與選擇。2、積極邀請患者參與醫療安全活動,如身份識別、手術部位確認、藥物使用等。案例1:5.17日護士黃某到病房發放口服藥看到1女性躺在11床,年齡與11床相符,對11床姓名,其應聲并收下口服藥,5.18日11床付某某問詢口服藥未發放到手,才懂得藥物發放錯誤(11床藥物發放給了12床),護士長立即給已出院12床打電話,當事人告知已扔掉藥物。身份識別制度案例2:9.29實習護士賀某錯將19床液體換給了17床孫某某,護士謝某某發現19床無后續液體,檢查發現17床正在輸能量組為19床患者藥物,立即為17床更換輸液管,換下藥物,安慰患者和家眷,給19床重新加藥輸入。案例1:

4月4日,管床護士王某發現42床邵某某還原性谷胱甘肽加成黃色液體香丹,45床陳某某香丹加成清開靈。(尚未給患者使用,擺放在治療臺)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案例2:3.15護士劉宇查對醫囑42床郝志剛頭孢哌酮DC,分卡反扣未撤藥,護士張岱未查對總卡且未做皮試直接給病人輸上頭孢哌酮,在更換BID頭孢哌酮時發現病人前日飲酒且未做皮試,立即撤掉液體,告知護士長。案例3:4.26日護士長發現4.25長夜班護士岳某為患者沈某某加藥時,把醫囑舒普深3.0g加成4.5g并為患者輸入體內。發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服藥、注射、輸液時要做到如下幾點盡量使用2種或以上的身份識別標志(床頭卡、手腕牌)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三注意”。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對:床號、姓名、濃度、藥名、劑量、使用方法、時間三注意:藥物用物質量,配伍禁忌、用藥后反應。

2、備藥前要檢查如下內容:藥物的質量、藥物的有效期(標簽不清晰不使用)、新使用的藥物查詢藥物闡明書查藥物配伍禁忌、查與否需要藥物過敏試驗、3.備藥后經第二人查對,方可執行。輸液瓶加藥后要在瓶簽上注明配藥者姓名、配藥時間。發藥注射時,患者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檢查,查對無誤后方可執行。案例1:患者代某某于1月10日入院,醫生開醫囑測血壓tid,護士鄧某某簽字后未建立護理記錄單,未書寫交班,導致11月10日至11月17日期間患者代某某測量血壓醫囑未執行。案例2:2.13日下午查對醫囑時發現19床袁某某4月4日開具的長囑螺內酯口服,醫囑已簽字,未登口服藥本,問詢管床護士柳某,并不知曉,通過問詢患者,發現病人9天漏服藥物。案例3:3.10白班醫囑患者張某愛全樂2mlBID吸入,護士劉某醫囑簽字后未及時登記在治療本上,3.15日護士長在發放清單時發現病人一直未做霧化。執行醫囑制度執行醫囑制度1、醫生下達醫囑,護士校對,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2、按照醫囑的內容與時間,對的執行醫囑,發現可疑醫囑,應及時向醫師提出,不得盲目執行或修改,醫囑取消時按規定簽名,已簽字而未執行的醫囑取消時用紅筆在原簽名上加簽全名,未簽字的醫囑無需簽名。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遵守操作規程和給藥原則,防止缺陷事故發生,需要下一班執行的醫囑,要交待清晰,并有文字記錄。4、醫囑執行后,由執行者簽執行時間和姓名。觀測效果及不良反應。5、未能準時執行的醫囑,應設法補上;因故不能執行醫囑時,應及時匯報醫師處理并記錄。6、無醫囑時,護士一般不得私自用藥。在緊急狀況下,為急救患者生命,護士應先行必要的緊急救護,做好記錄。案例1:4月4日8:00交班時發現30床告病重患者邵某呼之不應,血壓測不出,家眷未在病房,急送icu進行急救,護士長王某檢查病歷時發現30床患者4月4日6:00血壓記錄為120/80,問詢當班護士與否準時巡視,測量血壓,當班護士李某表達沉默。后經視頻調查發現護士未準時巡視,未測量血壓。護理文獻書寫管理制度巡視制度案例2:7月20日8:00交班時發現15床患者張某未在病房,問詢大夜班護士劉某,稱未留心,9:00患者仍未返回病房,后經視頻調查,張某于7月19日21:00離開病房,科室組織人員尋找,7月20日16:00患者張某由好心人士送回醫院。(張某70歲)護理巡視制度1、嚴格執行分級護理制度,根據病情和自理能力,確定護理級別,責任護士根據護理級別應積極巡視病房及患者。2、巡視時認真觀測患者病情,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告知醫生,并予以及時處理。病情危急者,護士應為患者實行必要的緊急救護,及時做好護理記錄。3、交接班時,交、接護士應全面巡視病房及患者,詳細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病情、治療、護理、心理等狀況,交接清晰。4、及時觀測輸液局部及用藥反應、療效等狀況,問詢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及不適;使用強刺激性藥物的患者,護士應加強輸液部位的檢查,防止外滲。5、定期巡視多種管路引流與否暢通、固定與否妥善,觀測引流液性質、顏色及量,并及時記錄;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6、巡視多種儀器的使用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7、對臥床、皮膚營養狀況差、惡病質等患者要定期翻身,并觀測皮膚受壓狀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8、巡視時發現患者不在病房,應積極查找患者的去向,并向主管醫生、護士長匯報,與家眷聯絡。通過多種途徑沒有查找到患者,去向時,應向科室負責人、醫務處、護理部、保衛處等匯報,并繼續查找患者。9、加強安全隱患的巡查,如防跌倒、防墜床、防自殺、防新生兒丟失、病房環境、閑雜人員等,杜絕不安全事件的發生。護理文獻書寫管理制度1.護理文獻包括體溫單、長期醫囑單、臨時醫囑單、住院初次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等。2.所有護理文獻書寫均應按《湖北省醫療文獻書寫規范》所規定的格式規定,逐項用黑色中性筆書寫。3.護理文獻書寫應當客觀、真實、精確、及時、完整。4.護理文獻書寫應當文字工整,字跡清晰,體現精確,語句通順,標點對的。5.修改:原則上不能修改。若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請使用本色筆,劃雙橫線在錯字上,字改在側面,簽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措施掩蓋或除去本來的字跡。案例2:患者劉某某于7月16日行甲狀腺全切術,7月18日主治醫生查房,發現無病檢成果,問詢病理科,稱未收到標本,護士林某在患者床下發現未送檢的標本。手術安全查對制度案例1:某幼兒右側腹股溝斜疝,擬行腹腔鏡下右側疝氣修補手術,主刀醫生未與病例記錄查對狀況下,全麻下憑目視經驗給患兒行左側疝氣修補。手術安全查對制度1.手術室接病人時,應查對科別、住院號、床號、姓名、手腕帶、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左右)及其標志,術前用藥、輸血前八項成果,藥物過敏試驗成果與手術告知單與否相符,手術醫囑所帶的藥物、物品,評估病人的整體狀況及皮膚狀況,問詢過敏史。2.手術護士檢查準備手術器械與否齊全,多種用品類別、規格、質量與否合乎規定。病人體位擺放與否對的,盡量暴露術野和防止發生墜床和壓瘡。3.麻醉實行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開手術室前,麻醉醫師、主刀醫師、手術室護士三方按《手術安全核查表》依次查對,三方確認后分別在《手術安全核查表》上簽名。4.手術切除的活檢標本,應由洗手護士與手術者查對,建立標本登記制度,專人負責病理標本的送檢。案例:護士張某當時正在與醫生護士一起急救一種有些煩躁的休克患者,旁邊剛好有個病人很是狂躁。醫生口頭醫囑氯丙嗉肌肉注射,張某拿了一支25mg的氯丙嗪給休克患者肌肉注射了,病人血壓霎時越來越低,最終死亡....急救時醫囑執行制度護士一般不執行口頭醫囑,急救病人時,醫師下達口頭醫囑,執行者大聲復述一遍,由2人查對無誤后方可執行,并保留空安瓿。急救結束6小時內督促醫生據實補齊醫囑并簽字,執行時間為急救當時時間。案例:8月21日,護士何某為患者張某進行輸血,10分鐘后,患者出現不適,心慌氣促,何某立即關閉輸血器,呼喊醫生,及時更換輸液器,更換液體,經積極急救,患者轉危為安,查看病歷發現交叉配血血型與輸血袋上血型吻合,后與檢查科聯絡,發現當日該病區有2名患者采集血標本,條形碼粘貼錯誤,導致病人血型混淆,發生溶血反應。輸血查對制度輸血查對制度1.采血時兩名醫護人員查對無誤后才予抽取血標本。交叉配血和血型分開抽取;兩位以上病人同步配血,血標本要分別、分處采用。2.取血時,醫護人員攜帶原始血型單及交叉合血單,嚴禁護工、家眷及陪人取血。3.與血庫人員查對血袋上的姓名、性別、編號、輸血數量、血型等與否與交叉配血匯報單相符。4.檢查血液的有效期及外觀。5.輸血前患者查對:由2名醫護人員查對以上項目,供血者姓名/編號等內容。6.輸血前用物查對:血液、輸血器等。3、輸血時由2名醫護人員攜帶病例等資料(原始血型匯報單和交叉配血匯報單),到病人床邊查對病人身份,問詢病人血型,查對床號和姓名等。7、再次查對后雙人簽名,原始血型單及交叉配血匯報單入病歷保留。護理不良事件處理與匯報制度1、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工作中,不在計劃中,未估計到或一般不但愿發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一切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事件,如護理缺陷、藥物不良反應、意外事件等。

2、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處理?原則: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患者的損害。注意事項: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患者損害的藥品、器具均因妥善保管,不得擅自處理,相關標本須保留,以備鑒定。責任歸屬:凡實習、進修人員發生的護理缺陷或安排護理員、衛生員、陪人進行職責范圍以外的工作而發生的缺陷,均由帶教老師及安排者承擔責任。3、“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程序一般不良事件:當事人及時匯報護士長,并及時采用措施,將損害減至最低,當事者及時填報《護理不良事件登記表》,簽字后每月底上報護理部。嚴重不良事件:當事人立即匯報護士長、科主任或總值班人員,必要時組織進行全院多科室的急救、會診等工作,同步向護理部、醫務部、主管院領匯報,重大事件的匯報時限不超過24小時,當事科室24小時內填報《護理不良事件登記表》,及時上報護理部3)科室設置護理缺陷登記本,每月組織討論分析會,護理部每月檢查。4)護理部于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安全討論分析會不良事件的無懲罰上報護士長及各級質控人員不得隱瞞科室和人員的失誤和差錯,只要沒有導致嚴重后果的,積極上報可以免責;導致嚴重后果的,積極上報的也可以酌情減輕懲罰;導致了不良后果(不管嚴不嚴重),沒有積極上報的,一律從重、從嚴懲罰。護理缺陷委員會定期召開護理缺陷或護理安全隱患專題會議,對不良事件及存在安全隱患進行討論、分析,整改。并在護士長月質量會議上進行講評。護理差錯與事故管理制度發生護理差錯事故迅速采用補救措施告知護士長理解差錯、事故基本狀況告知護理部必要時告知科主任或醫療糾紛處理辦公室召開護士討論會查找分析原因必要時向有關領導匯報提出改善措施矛盾激化,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匯報發生惡性事件,向公安機關匯報將文字內容上交護理部按醫院規定對當事人進行經濟或行政懲罰1.同病室的人交叉發、錯發防備措施:(1)嚴格三查七對,發藥時叫病人至答應為止。(2)不得一次拿兩個以上藥杯進病房給病人,須將藥車推至病床旁一對一發放。(3)每個藥杯上面須有貼著醒目床號的藥蓋,不得遺漏。(4)口服藥應由雙人查對后由其中一人發放。口服藥發放中常見的問題2.藥物劑量有誤防備措施:(1)對的抄寫口服藥卡(2)查對藥物時要認真,防止邊查對邊說笑,禁忌單人查對。(3)防止思維定勢,個別病人所服藥物劑量比常規劑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規量發放。(4)有些藥物劑量發生變化時,治療班護士應及時告知大家,提起注意,同步告知病入。(5)有的一種藥物兩種劑量,要查對清晰,心中有數。4.發藥后未及時服用防備措施:(1)向患者講解準時服藥的重要性。(2)發藥后督促患者準時服藥,待患者服藥后方可離開。(3)下次發藥前檢查患者與否已經服藥。3.漏發(多為病人不在)防備措施(1)準備一種卡片,病人未在時床號、姓名要登記。(2)對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時及時發放。(3)如本班未發放則嚴格向下一班交班并記錄.5.服藥措施不對的防備措施:(1)向患者講解服用藥物的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2)護士發藥時要對的指導患者并服藥到口。1.液體配錯防備措施:(1)堅持查對制度,即擺藥后必須由另一人再查對(2)配液要仔細查對藥物和液體名稱及劑量,防止主觀憑印象操作,配藥前可念一遍瓶簽上的內容。(3)輸液及換液前再仔細進行查對。靜脈輸液易出現的問題2.漏輸防備措施:(1)認真做好三查七對。(2)治療室液體擺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液體外滲防備措施:(1)加強巡視,及時發現。(2)頭皮針、套管針、中心靜脈導管應牢固固定。(3)對血管脆性大的更應加強固定。(4)對皮膚彈性差或有水腫的病人應與對側肢體對比,如有變粗及時更換穿刺部位。液體外滲引起組織壞死防備措施:(1)能引起組織壞死的藥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療藥等,選用較粗靜脈輸注,待穿刺成功,確認針頭在血管內,方可給藥。(2)加強巡視,常常檢查穿刺局部有無皮膚發白、腫脹等。(3)一旦液體輸到皮下,及時對癥處理,輸(換)錯液防備措施:(1)認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療內容,做到心中有數。(2)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3)輸(換)液前要積極向病人進行宣傳教育。(4)病人對液體提出疑問時應仔細查對,認真解答。靜脈空氣栓塞防備措施:(1)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管與否排氣成功,管內有無氣泡。(2)加強巡視,防止液體輸空。(3)換液時如液體輸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氣,防正只看上方,忽視下方,更換液體時必須看液體滴順暢后再走。(4)使用三通時要連接緊密。(5)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更換管路時要注意防止空氣進入。(6)輸液過程中,由靜脈推注藥物時,應先回抽再注藥,防止空氣進入血管。(7)病人活動時,囑勿將茂非氏滴管過度傾斜或倒置。墜床防備措施:(1)按分級護理規定定期巡視病房,觀測病情變化,并做好生活護理,不要依賴陪護人員。(2)加強評估,對有墜床隱患的病人要加床擋并檢查床擋與否安全牢固。(3)杜絕家眷_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過于擁擠而墜床.(4)認真評估病人,及時行健康指導并不停強化。(5)病人、家眷及醫護人員要把“安全”裝入大腦,掛在嘴邊,時時提醒病人及家眷。病人住院期間易出現的問題燙傷防備措施:(1)評估患者對熱刺激的反應。嬰幼兒皮膚柔嫩,對熱的調整能力差,老年人感覺遲鈍,這兩類病人易燙傷。(2)熱療時精確測量水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