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_第1頁
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_第2頁
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_第3頁
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_第4頁
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產安全參考教材:化工安全與環保(朱建軍主編)

化工生產安全技術(張麥秋主編)12對你來說,什么是重要的?化工生產與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工業防毒安全電氣與靜電防護安全技術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化學反應的安全技術實驗室安全心肺復蘇虛擬仿真和演練防火防爆虛擬仿真和演練案例總結匯報和安全疏散示意圖繪制理論課實驗課總結課課程大綱3課程意義-安全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安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安全是化工生產的前提和關鍵?;どa由于自身的特點,一般來說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比其它行業要大,而發生事故必將威脅人身的安全和健康,有的甚至給社會帶來災難性破壞。為生命財產保駕護航4化“危”為“安”5生產安全法消防工程師安全評價師化工工程師安全管理員……第一單元化工安全與環保概論6任務一

一、案例學習-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二、化工生產的特點及化工生產事故的特征三、化工生產中的危險因素四、化工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五、化工安全技術措施

任務內容

化工生產的特點及危險性因素分析71984年印度博帕爾農藥廠發生的12.3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氣泄漏事故。其死亡損失之慘重,震驚全世界,令人觸目驚心!震驚世界的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bopalgas.html案例學習8

③工廠的防護檢測設施差。僅有一套安全裝置,由于管理不善,而未處于應急狀態之中,事故發生后不能啟動。該廠沒有像美國工廠那樣的早期報警系統,也沒有自動檢測安全儀表。該廠的雇員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教育,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識,災難來臨時又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保障,因此事故中雇員束手無策,只能四散逃命。案例學習9

(2)間接原因

①廠址選擇不當。建廠時未嚴格按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要求,沒有足夠的衛生隔離帶。建廠時,像磁石般的吸引著失業者和貧窮者來到這里。

先后在工廠周圍搭起棚房安家,與工廠僅一街之隔,形成了霍拉和賈拉喀什兩個貧民聚居的小鎮,而政府考慮到饑民的生計而容忍了這種危險的聚民。結果在這次悲慘的事故中,兩個小鎮在工廠下風側,故兩鎮居民死傷最多,受害最重。案例學習10

④管理混亂

工藝要求MIC貯存溫度應保持在0℃左右,而有人估計該廠6l0號貯罐長期為20℃左右(因溫度指示已拆除)。安全裝置無人檢查和維修,致使在事故中,燃燒塔完全不起作用,淋洗器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隨意拆除溫度指示和報警裝置,錯失搶救良機。交接班不嚴格,常規的監護和化驗記錄漏記。

該廠自1978年至1983年先后曾發生過6起中毒事故,造成死亡1人,48人中毒。這些事故卻未引起該廠領導層重視安全,未能認真吸取教訓,終于釀成大禍。案例學習11

⑤技術人員素質差。2日23時610號貯罐突然升壓,向工長報告時,得到答復卻說不要緊,可見對可能發生的異常反應缺乏認識。

操作規程要求,MIC裝置應配置專職安全員,3名監督員,2名檢修員和12名操作員,關鍵崗位操作員要求大學畢業。而在1984年12月該裝置無專職安全員,僅有1名負責裝置安全責任員,1名監督員,1名檢修員,操作員無1名大學畢業生,最高也只有高中學歷。案例學習12④健全安全管理規程,嚴格執行。提高操作人員技術素質,杜絕誤操作和違章作業。嚴格交接班制度,記錄齊全,不得有誤,獎罰分明。⑤強化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普及事故中的自救、互救知識。堅持持證上崗,不獲得安全作業證者不得上崗。⑥對生產和加工劇毒化學品的裝置應有獨立的安全處理系統,一旦發生泄漏事故,能即時啟動處理系統。⑦對小事故要做詳細分析處理。該廠在1978年至1983年其間曾發生過6起急性中毒事故,并且中毒死亡一人,尚未引起管理人員對安全的重視。⑧凡生產和加工劇毒化學品的工廠都應制定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定期進行事故演習,把防護、急救、脫險、搶險、現場處理等信息讓有關人員都清楚。

案例學習13

化工行業是危險源高度集中的行業。化工生產涉及高溫、高壓、易燃、易爆、腐蝕、劇毒等狀態和條件,發生泄漏、火災、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后果比其他行業一般來說要大。化工生產事故易引起人們的恐慌,影響社會的穩定。結論案例學習事故的發生主要是責任心不強、違反科學規程等因素造成的。只要科學管理、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就能保障正常生產。因此,安全工作在化工生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化工生產的前提和保障。14事故教訓

這起震驚全世界的慘重事故中,可以總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教訓。①對于產生化學危險物品的工廠,在建廠前選址時應作危險性評價。根據危險程度留有足夠防護帶。建廠后,不得臨近廠區建居民區。②對于生產和加工有毒化學品的裝置,應裝配傳感器、自動化儀表和計算機控制等設施,提高裝置的安全水平。③對劇毒化學品的貯存量應以維持正常運轉為限,博帕爾農藥廠每日使用MIC的量為5t,但該廠卻貯存了55t,這樣大的貯存量沒有必要。案例學習15

⑥對MIC急性中毒的搶救無知。

MIC可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因此用水可較容易地破壞其危害性,如用濕毛巾可吸收MIC并使其失去活性,這一信息若向居民及時發布可免去很多人的死亡和雙目失明。

醫療當局和醫務人員都不知道其搶救方法。12月7日聯邦德國著名毒物專家帶了5萬支硫代硫酸鈉來到印度的事故現場,說明該藥搶救中毒病人很有效,但州政府持不同意見,要求專家離開博帕爾市。案例學習16

②當局和工廠對MIC的毒害作用缺乏認識。發生重大的泄漏事故后,根本沒有應急救援和疏散計劃。事故當夜,市長(原外科醫生)打電話問工廠毒氣的性質,回答是氣體沒有什么毒性,只不過會使人流淚。

一些市民打電話給當局問發生了什么事,回答是搞不清楚,并勸說居民,對任何事故的最好辦法是呆在家里不要動。結果是不少人在家中活活被毒氣熏死。在整個事故過程中,通訊系統對維持秩序和組織疏散方面沒有發揮什么作用。案例學習17震驚世界的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事故經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聯邦首府博帕爾的美國聯合碳化公司農藥廠發生毒氣泄漏事故。有近40噸劇毒的甲基異氰酸酯(MIC)及其反應物在2h內沖向天空,順著7.4km/h的西北風向東南方向飄蕩,覆蓋了相當部分市區(約64.7km2)。據統計本次事故共造成了2.5萬人直接致死,55萬人間接致死,另外有20多萬人永久殘廢的人間慘劇。這次事故經濟損失高達近百億元,震驚整個世界。

案例學習18事故原因

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該廠MIC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設備、人員素質、安全管理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問題。

(1)事故直接原因610號貯罐進入大量的水,與MIC反應可產生二氧化碳和熱量,使MIC蒸發加劇,蒸氣壓上升。故這類異常反應到后來愈來愈烈,導致罐內壓力直線上升,溫度急驟增高,造成泄漏事故發生。案例學習

據推測事故當時罐內壓力至少達到10MPa,溫度至少達到200℃。19MIC的物理性質

MIC是無色、易揮發、易燃燒的液體,相對分子質量為57,沸點為39.1℃,20℃時的蒸氣壓為4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