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第25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課標定位1.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2.概述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主要舉措。3.認識新中國為民主政治建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作出的努力。知識·素養1.核心概念:開國大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土地改革、“銀元之戰”“米棉之戰”、抗美援朝、“一邊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五”計劃、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革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毛澤東思想。2.素養培優(1)時空觀念:通過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生政權的鞏固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史實,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濟和政治建設的基本發展線索。知識·素養(2)歷史解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3)家國情懷:感悟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及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體會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努力奮斗的精神。CONTENTS目錄讀思學學習新知夯基礎·探究重難培素能01學致用鞏固新知巧總結·遷移應用提素能0201讀思學學習新知夯基礎·探究重難培素能知識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導學任務]
閱讀教材第一目(P159、160)。思考:1949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什么?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時間:1949年9月21日。(2)地點:北平。(3)參會成員: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4)內容①大會一致決定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通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文件。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____________________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③大會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新民主主義[教材小練1]閱讀教材P159: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詞中說:“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思考:“從此站立起來”的含義是什么?提示:實現了民族獨立。[教材小練2]閱讀教材P160“歷史縱橫”:毛澤東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思考: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有何意義?提示: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2)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________________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3)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社會主義
圖解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史料閱讀漫畫《大旗招展全球》(張樂平·原載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報》)[思考]漫畫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具有怎樣的世界意義?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大加強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家國情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1)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素能認知](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知識點二人民政權的鞏固
[導學任務]
閱讀教材第二目(P160~162)。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面臨怎樣的嚴峻形勢?新中國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結果如何?1.追殲殘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人民解放軍仍在進行人民解放戰爭的后期作戰,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2.土地改革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時,全國尚有約占總數2/3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概況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意義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教材小練1]閱讀教材P161“思考點”。思考:你怎樣理解這句話?提示: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是摧毀封建制度的基礎;消滅地主階級,則是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力量。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翻了身,成為國家的主人,為結成工農聯盟創造了條件;工農聯盟的建立,從根本上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3.穩定物價項目內容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經濟千瘡百孔;國家財政困難,投機商人趁機搶購物資,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倒賣銀元,加劇物價飛漲;市場混亂措施①對投機資本進行“________________”和“米棉之戰”。②通過采取經濟措施,實現了國家財政經濟的統一意義①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人民政府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任。②到1952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銀元之戰[教材小練2]閱讀教材P161“歷史縱橫”:“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思考:如何認識“銀元之戰”與“米棉之戰”的性質與實質?提示:人民政府進行的“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是同資產階級的一場較量,屬于社會主義革命。表面上“銀元之戰”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戰”采用經濟手段,兩者都是為了穩定物價,其實質是黨和政府與資本家爭奪市場的領導權。4.抗美援朝(1)背景①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②美國武裝干涉,同時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③以美國為首的“________________”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擴大侵朝戰爭,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聯合國軍(2)過程①1950年10月,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入朝作戰。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②1953年7月,美國在________________上簽字。中國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停戰協定(3)影響①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②志愿軍英雄事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③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教材小練3]閱讀教材P162“史料閱讀”。思考: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有哪些?提示: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史料證史——人民政權的鞏固史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人民政府面臨著多種威脅政權的問題。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農村絕大多數農民仍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為鞏固新生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完成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克服財政經濟上的巨大困難,應對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給國家帶來的安全危害。——摘編自周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通鑒》[思考]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為鞏固人民政權所采取的措施。提示:土地改革;追剿國民黨殘余勢力、剿匪、鎮反;抗美援朝;穩定物價(米棉之戰、銀元之戰),統一財經。歷史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1)人民解放軍追殲國民黨殘余軍隊和武裝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實現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在全國建立了各級人民政權。(2)抗美援朝,打敗美國侵略者,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反帝斗爭的繼續。[素能認知](3)1950—1952年,全國進行土地改革,在我國延續數千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4)為鞏固政權,人民政府進行了“米棉之戰”和“銀元之戰”,穩定了物價,到1952年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為鞏固政權奠定了基礎。知識點三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導學任務]
閱讀教材第三目(P163、164)。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國確立了怎樣的外交方針?如何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新中國外交取得了怎樣的成就?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1)按照“____________”方針,先后與蘇聯以及保加利亞、朝鮮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2)按照“________________”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方針,新中國先談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麥、瑞士、芬蘭建交。(3)新中國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一邊倒另起爐灶[教材小練1]閱讀教材P163“歷史縱橫”: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的具體政策是什么?提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2.參加日內瓦會議(1)時間:1954年4月。(2)特點:新中國首次以____________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重要會議。(3)結果:因美國的阻撓,會議并未解決朝鮮問題。由于中國的努力,__________________問題得以政治解決。(4)作用:顯示了新中國在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五大國印度支那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確立①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____________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②1954年6月,周恩來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在同兩國總理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正式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的準則。(2)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印度[教材小練2]閱讀教材P164“學思之窗”。思考:結合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提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互”字,反映出各國在國際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尊重是雙向的;強調“共”字,反映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充分反映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體現了絕大多數國家對國際新秩序的期待。4.亞非會議(1)召開:______年4月,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2)特點:是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________________參加的國際會議。(3)概況:中國提出并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針,推動會議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前進。(4)影響:亞非會議后,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進展。1955殖民國家求同存異[教材小練3]閱讀教材P164“史料閱讀”。思考:如何理解亞非會議的“求同存異”原則?提示:“求同”是指:共同的經歷,即受過資本主義國家的掠奪和統治;共同的任務,即都面對新老殖民主義和發展經濟的任務;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加強團結合作,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存異”是指:各國的社會制度、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都不同。
史料證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及特點史料一新中國確立了“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強而奮斗”的外交目標,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投入到堅決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事業中去。為了與舊中國屈辱外交劃清界限,新中國政府決定“另起爐灶”,采取“談判建交”政策……而對于西方在中國的種種特權,新中國則根據“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政策,按國籍、行業逐步徹底清除西方列強在中國所攫取和擁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權以實現徹底的獨立,揭開了新中國獨立自主辦外交的新篇章。——摘編自張勝軍《比較視角下的新中國外交:獨立、平等和責任》史料二為保障新生國家的主權安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堅定地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積極與一些發展中國家共同提出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還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用來指導和平解決包括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在內的所有國際矛盾和爭端。——摘編自盧靜《中國和平外交的風格與氣派》[思考]
(1)根據史料一,概括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目標和方針,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提示:基本目標:堅決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影響:鞏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果;維護了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為國家建設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條件。(2)根據史料二,概括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有的突出特征。提示: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有包容性和平等性。歷史解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四大特點(1)包容性:既適用于社會制度相同的國家,也適用于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既適用于發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發達國家;既適用于國家間的政治關系,也適用于國家間的經濟關系。(2)平等性:強調所有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應當平等互利、和平共處。(3)開放性:在不同歷史時期它能容納不同的時代內容,其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4)創新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運用,被譽為國際關系史上的偉大創舉。[素能認知]知識點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導學任務]
閱讀教材第四目(P164、165)。思考:我國的“一化三改”指的是什么?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的標志是什么?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的建立(1)195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2)1953—1957年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________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3)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標志著生產資料____________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工業公有制[教材小練1]閱讀教材P165“思考點”。思考:為什么國家要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提示: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滿足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建設的需要。2.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的初步構成(1)頒布憲法: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________________原則。(2)確立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教材小練2]閱讀教材P166“問題探究”。思考: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條文,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提示:理解:1954年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國家。權力來源: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3.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讀圖解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史料
1950—1956年我國工業中各種經濟成分的變化情況(以工業總產值為100,不包括手工業)[思考]史料反映出1950—1956年我國經濟成分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提示:變化:社會主義工業和國家資本主義工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資本主義工業所占比重逐漸縮小,直到最后消失。意義:標志著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歷史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濟建設的特點(1)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并舉。以“三大改造”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改造與以“一五”計劃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建設同時進行,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協調發展。(2)充分借鑒和吸收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如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發展服務手工業。[素能認知](3)建立起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體制下國家的生產、資源及產品分配等方面都由政府計劃調控。(4)經濟落后但發展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基礎落后,但發展較快,增長較為迅速。
史料證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史料新中國初創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主要是兩項:一是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二是對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相關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實踐。其中,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主要指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黨內民主制度等的確立。——摘編自張荊紅《建國初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評析》[思考]根據史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制度的具體表現及根本特征。提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根本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家國情懷——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及實質(1)特點①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大代表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②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③實行新型政黨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素能認知]④實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⑤實施依法治國。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2)實質:社會主義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學致用鞏固新知巧總結·遷移應用提素能02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在全國人大成立前,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3.土地改革、穩定物價、抗美援朝有利于經濟的全面恢復,鞏固了新生社會主義政權,為國家向社會主義轉變、實現工業化準備了條件。4.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確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5.實施“一五”計劃,我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隨堂檢測】[基礎達標]1.(2024·北京朝陽區高一期末)毛澤東詩詞是“為時而著”“為事而作”的宏偉史詩,反映時代呼聲,順應時代潮流,描繪歷史風云,記錄偉大實踐。下面這首詩謳歌的是(
)A.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大革命B.1945年舉國歡慶抗日戰爭取得勝利C.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D.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解析:據材料“一唱雄雞天下白”可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使中國結束了百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毛澤東用“雄雞”代指中國,“天下白”寓意全國解放取得光明,所以這首詩謳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故選C項。2.(2023·福建合格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同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米棉之戰”的目的是(
)A.鞏固人民政權B.加大財政投入C.建立國營經濟D.完成三大改造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進行“銀元之戰”“米棉之戰”是為了同投機資本進行斗爭,從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故A項正確。√3.(2023·新疆合格考)“1954年,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了這次會議,并成功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政治解決。”“這次會議”是(
)A.日內瓦會議B.聯合國成立大會C.萬隆會議D.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解析:1954年,新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是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國際會議,故A項正確。√4.(2023·甘肅合格考)下面是“一五”計劃期間中國沿海與內地工業投資額占比簡表。據此可知,“一五”計劃的實施使我國(
)A.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B.工業生產技術提高C.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D.工業布局趨于合理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工業投資額占比可知,“一五”計劃使沿海和內地的工業布局趨向合理,故D項正確。√年份沿海內地195243.4%39.3%195741.6%49.7%[能力提升]5.(2024·江西部分學校高一期末)1949年,毛澤東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指出:“現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之上召開的,它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這表明1949年新政協(
)A.標志著國家政權機構走向完善B.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C.具備代行全國人大職權的功能D.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議機關√解析:據材料“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屆政協能夠代表人民,因此具備代行全國人大職權的功能,故選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政投資風險評審流程
- 養老護理員職業素養培訓計劃
- 醫院醫療安全資金投入計劃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創新模式計劃
- 最美文化工作者事跡材料范文
- 風門砌筑施工規范化管理技術措施
- 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機構設置及職責
- 幼兒園疫情期間中班家長志愿者參與計劃
- ERP系統軟件項目進度計劃
- 舞蹈愛好者社團活動計劃
- 2025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 湖南省永州市2025屆七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福建省泉州七中學七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 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學期期末模擬卷 (深圳專用)原卷
- 2025公需課《新質生產力與現代化產業體系》考核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年貴州省納雍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醫療衛生崗筆試題帶答案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智能運維與健康管理全套課件
- 合格考海南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初中地理中考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二)(含答案)
- 2024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普通類本科批(物理學科類)投檔最低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